宋史的介绍
《宋史》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有助于了解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等。如范仲淹庆历新政、王安石熙宁变法等,书中都有详载。特别是,还保存许多有关天文气象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资料。同时,书中首创《道学传》,对宋代道学(理学)的兴起有较充分的反映。但因成书仓促,故详北宋而略南宋,而资料剪裁、史实考订亦颇多错误。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SeY-5RJrIcrHR7NbCZvA?pwd=ycwf 提取码: ycwf
宋史写的什么?
《宋史》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有助于了解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等。如范仲淹庆历新政、王安石熙宁变法等,书中都有详载。特别是,还保存许多有关天文气象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资料。同时,书中首创《道学传》,对宋代道学(理学)的兴起有较充分的反映。但因成书仓促,故详北宋而略南宋,而资料剪裁、史实考订亦颇多错误。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SeY-5RJrIcrHR7NbCZvA?pwd=ycwf 提取码: ycwf
四川航空机长妻子为何说民航需要的是安全?
“记得很多年前一位资深机长跟我说‘民航不需要英雄,我们要的是安全’,作为一名飞行员家属,我只希望每一次飞行都顺利,每一次起降都平安。”2018年5月15日凌晨1:49,邹函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而她的丈夫,就是成功备降四川航空3U8633的“英雄机长”。飞着飞着,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又是在32000英尺的高空,零下40度的气温,时速八九百公里的极端环境下……这不是灾难电影里的情节,而是四川航空3U8633在5月14日早上遭遇的惊险一幕。“清早给我发个break news,一看是我刘教员的航班,吓得我紧张了三分钟!再一想我刘教员技高人心细,肯定没问题!!!”14日上午8:29,刘传健的老婆邹函在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一则新闻截图:根据飞常准消息,川航从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挂出7700代码,目前飞机正在备降到成都。故障代码“7700”是飞机向地面发出的一种特殊代码,用于告知“飞机正处于危险状态”,陆地上所有飞行器都要给它让行。看到新闻后,邹函第一时间给丈夫打了个电话,显示正在通话中,一颗悬着的心稍微落了一些:“电话还能通,那说明他没什么事,我就放心了。”邹函在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教授航空管理,对航空知识有一定了解,她的不紧张,来自于对丈夫刘传健的了解和信心。看到弟媳妇的朋友圈,刘传健的二姐刘传萍吓了一跳,立马问邹函是怎么回事。害怕二姐担心,邹函只是平静地说:“飞机坏了。”但二姐不放心,就去搜索新闻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越看越坐不住。她紧接着给弟弟打电话,电话那头,弟弟语气平静地回复了四个字:“还好,平安。”害怕家人担心,下午2点过,刘传健又发来消息:“没有事,安全,放心。”整整一天,二姐都不停地刷新着新闻。“挡风玻璃爆裂”“无线电失灵”“32000英尺的高空”“零下40度的气温”……这些字眼让二姐揪紧了心,尤其是看到驾驶舱的挡风玻璃破碎,操控盘一片狼藉的画面时,她难以想象弟弟当时经历了怎样的生死瞬间。“仪表盘烂了,完全是人工操作,你说多可怕嘛!好在他熟悉那条路线。”刘传健出生于1972年,是土生土长的九龙坡区陶家镇人。他是家里的独子,有两个姐姐。1987年,刘传健考入九龙坡区西彭渝西中学读书。在姐姐眼里,弟弟很聪明,不是那种端着书本死读书的人,但成绩“很得行”。而且,弟弟各项成绩都比较均衡,不偏科,尤其是喜欢理科。高中的时候,刘传健萌发了“开飞机”的想法,爸爸对他说:“看你过得到不嘛。”第一年,因为文化课分数差了一点没考上,爸爸就让他去了自己所在的水泥厂上班,上了两个月之后,刘传健觉得还是想当一名飞行员,于是接着去读书,想着再试一次。经过努力,第二年,刘传健的文化课超过了录取线几十分,顺利经空军招飞参军入伍。后来,他又经过三道关卡,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教员。2006年,刘传健转业到四川航空,一工作就是12年。再加上之前的飞行经历,他已经是一位有着28年飞行经验的老机长。饮食方面,因为需要严格控制体重,刘传健特别“克制”。“他特别想吃的东西,只要对身体体质有影响的他就不会吃。还不能吃得太油腻,比如红烧肉,他尝个味道就行了。”邹函说道。在刘传健的家里,客厅的一角摆放着两个飞行模型,主卧室的床头摆着一本厚厚的《飞行机组操作手册》,刘传健睡前没事就翻翻。邹函有时候还说他,你都是教员了,还需要看这个啊。刘传健说当然需要,飞行员必须要不断学习。就在去年,刘传健还获得了川航“2016年度最美飞行人”荣誉,奖励长期飞行艰苦路线的飞行员。邹函说,由于丈夫长期飞西藏航线,公司里人都叫他高原小王子,她又接着打趣道,刘传健今年46岁,叫“小王子”有扮嫩嫌疑。这两天,邹函说没想到老公居然变成了“网红”,手机要爆掉了,她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和认可。与此同时,她也在朋友圈写下了一段心里话。“这是一件很大的事,他沉着冷静处置得当,他是我的骄傲;这也是一件很小的事,他只是去飞了一个航班,履行了一个机长应尽的职责。记得很多年前一位资深机长跟我说‘民航不需要英雄,我们要的是安全’,作为一名飞行员家属,我只希望每一次飞行都顺利,每一次起降都平安。”
彭州的革命先烈的故事
刘传文烈士,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国民党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积极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上下畲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义愤填膺,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曾经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军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