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猫

时间:2024-10-23 18:45:23编辑:流行君

老舍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老舍的《猫》从哪三个方面写猫的性格
  1、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2、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
  3、有时无比勇敢,有时又无比胆小。

  《猫》节选
  猫的性格着实有些怪僻。说它忠实吧,它简直有时刻很乖。它会找个温和的地方,整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听凭谁怎么呼叫,它也不愿回来。说它贪玩吧,简直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何等尽职。它屏息凝望,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行!
  它要是喜悦,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刻,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厚实多腔地叫唤,是非差别,粗细各异,千变万化。在不叫的时刻,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喜悦。它若是不喜悦啊,无论谁说若干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老舍的猫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老舍的《猫》主要描绘了猫的古怪性格与小猫的淘气可爱,表现出作者对家猫的喜爱之情。《猫》是老舍的散文作品,最初发表于1959年8月《新观察》第16期,后收入《老舍散文选》。

《猫》的赏析
文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猫的古怪性格,第二部分写小猫的淘气可爱。其中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1、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2、猫在高兴时十分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就一声不出。3、猫既胆小又勇猛。而后作者集中描写几只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形象。全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性格,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猫的极其喜爱的感情。

《猫》的作者
老舍的原名是舒庆春,字舍予,被誉为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生于1899年2月3日,逝世于1966年8月24日。主要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对习俗人情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作品深入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


老舍先生写的《猫》的主要内容?

你好,老舍先生的猫是小学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我特意找了一下当年了写《猫》讲述的主要故事的回答,还好它还在笔记本上。 课文写三次养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情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同,三次养猪的情趣也不同,失去之后的心情也不同。写三次养猫,疏密是递增的,第二次比第一次洋一些,第三次比第二次又详一些,感情色彩越来越浓,而且波澜起伏。第一回快乐转而酸辛,第二回更加快乐,又时时担心,最后怅然、愤恨。第三回养的猫,猫不讨人喜欢。最后受了冤枉,留下深深的悔恨。文章既有生活情趣,又含人生哲理。看第一回养猫的情景,让我们也回忆起小猫的有趣可爱,养猫给休闲平添了多少乐趣!可爱的小猫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人对宠物有了感情,就会为它们的不幸而难过、酸辛。看第二回养猫的情景,又唤起我们另一类回忆,有的猫活泼极了,有趣极了,可到处乱窜,又叫人提心吊胆。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结果不幸而言中了,小猫被过路人捉去了。“我”诅骂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也就是诅骂损人利己的人。三妹责怪邻居家的丫头,明晓得它是我家的,看见人捉猫,却不出来阻止。那种人,一点不仗义,事不关己,冷眼旁观。作者写猫,也写了一种世态,有的人损人利己,有的人不闻不问。后一种人为前一种人开了绿灯,这两种人的存在,给人世间造成了极不愉快的后果。 看作者所写的第三回养猫,简直是一则寓言故事了。是“我”“妄下断语”: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妻子也同意我的判断,她的话很值得咀嚼,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  全部证据就是“它常常对鸟笼望着”,似乎证据充分,却是莫须有的罪名。试看他们,一旦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对于似是而非的现象,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又强化了错误的思维定势。找不到猫,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看见它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以为一定是在吃着鸟腿了。结果是挥舞大棒,这只猫就屈死在主人武力之下。 这是值得深思的。这只猫确有不少缺点,有不讨人欢喜的地方,但这是它的天性,其实它并不干坏事。而人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不讨人喜欢,就常怀厌恶之心,一旦有事,就给它定罪,结果铸成冤案。这样的教训是太多了。还是应该重证据,绝对不能搞莫须有。因为白猫常常望着鸟笼,就断定小鸟一定是白猫咬死的,这样的逻辑是荒谬的。作者把真正的罪犯写成黑猫,大有深意,就是说,“我”的武断,是颠倒黑白!

作家郑振铎的《猫》文章主旨是什么?

郑振择的文章《猫》文章主旨:作者通过对三次养猫过程不同感想的叙写,流露出一种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敢于自责的感情。因误伤并不通人性的猫后那样严厉的自责,则反映他是一个善良、正义。严于自省、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猫》是当代作家郑振铎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真切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全文以浅显直白的话语将三只小猫勾勒得形神俱全,借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的推进,写出了人的恩怨情感,而透过人的感情变化,又极其自然地托出了人生哲思,情深性挚,哲思醒人。扩展资料:行文紧扣“猫”这一题目,细针密线,娓娓述着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其中以“猫”为叙事明线,勾连全篇,而暗线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三次养猫,三次亡失,作者感情跌宕起伏,一次比一次深挚。作者的叙述描写自然而形象,毫无雕饰之感,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欢愉、喜悦之情。可有一天,小猫不知为何死去了。作者的心里也感到一缕缕的酸辛。作者的主观感情为之一宕,从“欢愉”而变为“酸辛”。《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上个世纪20年代,郑振铎深受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但在思想上却非常彷徨,他无法看清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出路在何方。与其说是作家主动选择家庭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还不如说是当时反动军阀段祺瑞执政时期黑暗的政治恐怖笼罩了整个社会的结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猫

老舍的猫和郑振铎的猫有什么异同

一、二者相同点二者文学体裁都是散文。二、二者主要区别(一)、创作背景不同(1)、猫(老舍散文作品)1950年4月,老舍和夫人胡絜青及其子女一起,搬进了一所位在北京的小三合院。他在这所小房的院子里,养了不少花草,当普通朋友来访的时候,请他们看花、看猫 。老舍是名副其实的“爱猫党”。(2)、猫(郑振铎散文作品)上个世纪20年代,郑振铎深受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但在思想上却非常彷徨,他无法看清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出路在何方。与其说是作家主动选择家庭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还不如说是当时反动军阀段祺瑞执政时期黑暗的政治恐怖笼罩了整个社会的结果。(二)、主题思想不同(1)、猫(老舍散文作品)作者怀着对猫喜爱的心情,通过仔细观察,写出了猫的性格。 老舍先生写的《猫》,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猫的极其喜爱的感情。 《猫》这篇散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猫的爱如同对儿女的爱,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2)、猫(郑振铎散文作品)在短短的文章中,作者的主观感情总共变化了六次:由“欢愉”——“酸辛”——“欢愉”——“怅然”、“愤然”——“暂时平静”——“悔恨”,互相映衬,一次比一次强烈、深挚。这些感情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借猫的故事表达出来。可爱者死去、有能者被劫、不幸者被冤,这正是那不公正的社会的写照。(三)、创作年代不同(1)、猫(老舍散文作品)创作年代:1959年。(2)、猫(郑振铎散文作品)创作年代:1925年。(四)、作品出处不同(1)、猫(老舍散文作品)作品出处:《新观察》。(2)、猫(郑振铎散文作品)作品出处:《家庭的故事》。

上一篇:系统流程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