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用什么培养基
结核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有罗氏(Lowenstein-Jensen)固体培养基和米(Middleblook)米氏(Middleblook)7H-9液体培养基。罗氏培养基内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和孔雀绿等。孔雀绿可抑制杂菌生长,便于分离和长期培养;蛋黄含脂质生长因子,能刺激生长。米氏(Middleblook)7H-9液体培养基在通气或在振荡的条件下,可增加供氧量,所以有利于细胞生长,提高生产量。分枝杆菌的培养是诊断结核的金标准,培养方法如下:1、固体培养法:以鸡蛋为基础,使用高温凝固形成的固体培养基两个,2-3周可见细菌生长;2、液体培养法:液体培养基营养丰富,细菌可以在液体中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快速生长,一般1-2周可见细菌生长。此外,大部分患者可以在2-3周获得结果。但阴性患者需要2个月后才能取得培养结果。培养阳性的菌株不仅可以用于菌种鉴定,还可用于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别诊断。获得的菌株可以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从而指导临床药物治疗。
结核分枝杆菌是病毒吗?
一般来说,肺结核是由一种细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它并不是病毒。肺结核之所以有时被称为“最聪明”的疾病,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理和遗传特征,使得它能够在宿主体内存活和繁殖,同时还能有效地逃避免疫反应和常规的药物治疗。
具体来说,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一种称为“堡垒菌”(“shielded bacteria”)的细胞壁结构,这种细胞壁可以帮助它避免宿主体内免疫细胞的攻击。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还有多种遗传变异和适应机制,可以使它在不断变化的宿主环境中存活和繁殖。
这些特征让肺结核成为一个非常顽固的疾病,尤其是在治疗不当或宿主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的情况下,疾病可能会反复发作或变得难以治愈。因此,肺结核被认为是一种“聪明”的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程序
(1)病料采集:取病畜禽的组织,肝,肺,脾等体液、分泌物及局部病灶的渗出液。(2)镜检:对原始病料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应为革兰氏阴性。用印度墨汁等染料染色,可见清晰的荚膜。(3)培养:同时接种鲜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菌落特征、溶血性,并染色镜检。(4)生化试验:多杀性巴氏杆菌在48h内可分解葡萄糖、果糖、单奶糖、蔗糖和甘露糖,产酸不产气。微生物学的主要任务:1、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空气和水净化、污水处理。3、工农业生产:细菌、代谢产物、代谢活性。4、对生命科学的贡献。扩展资料:微生物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在空气、陆地、河流和海洋里都有微生物分布,在人、畜和植物体内也有许多种微生物存在,有些是致病的,对人类有害,但是也有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如制酒用的酒曲就是用某些微生物做的,整个发酵工业都离不开微生物。存在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叫作土壤微生物,它的种类也很多,大致可以分成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几大类,还有一些藻类、线虫等也可归入土壤微生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