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剩

时间:2024-10-21 14:36:47编辑:流行君

如何理解“生产相对过剩”这一经济学术语?

消费支出减少,导致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工人处于亏损状态,工厂发不出工资或裁员,失业增加。失业增加,收入减少,又导致消费支出减少,形成一恶性循环。所以在经济繁荣时,失业率降低,产品丰富,价格便宜,大家都有钱去消费。由于产品极大丰富,工厂的产品会供大于求,就会降低价格,有些就会减少产量。但是需求还在增加,最后慢慢的随着库存量减少,价格开始上涨。人们手上的钱慢慢减少,有些开始,借债消费,价格开始上涨,消费支出又开始减少了。经济进入衰退,经过一段时间萧条后,又开始扩张,慢慢又繁荣起来,经济就这样经过四个周期,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就好比春夏秋冬,这样不断地轮回往复,周而复始。一个有的消费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消费支出减少,就会使一部分人收入减少,收入减少,又形成消费减少。最后导致生产萎缩或生产出来的商品挤压,卖不出去。现代经济一般都是用信贷透支消费来增动内需,如果适度,有利于经济发展,然而,过度透支消费,对经济是有害的。因为信贷有周期,我们拿一个家庭消费来说,如果一个家庭开始没有钱消费了,银行给十万额度,他在一年以前消费完这十万元,第二第三年,他为了还这个债务,不再过度的去消费。由于工厂看到第一年消费增加,觉得有市场,会增加产量,但是第二,第三年,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很多,由于人们没有钱消费了,也不能通过借贷消费了,收入都是拿来还债。所以导致生产过剩。这种产品是相对过剩,有些产品是供不应求,比如日用品,食品。所以为什么经济危机时候,超市里的食品,蔬菜被抢购,就是这个道理了。也许汽车,或一些中高端的商品,卖不出去。工厂会倒闭,


生产过剩

2018年3月30日

    “在文明时代,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

    这句话出自《傅立叶全集》1845年巴黎版第6卷第35页。

    傅立叶说,贫困是由生产过剩产生的,而且是在特定的社会——文明时代。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恩格斯提出了,傅立叶所说的文明时代就是所谓的资产积极社会,这句话也就是说,在资产阶级社会,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

    举个例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一户人家,是做豆腐生意的,只需早晨起来妻子做好豆腐,丈夫拿出去卖就可以了,因为社会的需求低于供给,生意不好做,所以丈夫卖这些豆腐要花一天的时间,妻子除了做豆腐这几个小时,就没事可做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妻子就是被浪费的劳动力,也就是过剩的劳动力。但是即使妻子这份劳动力被浪费,他们的收入还是能够维持温饱的。这是在农业社会,极富和赤贫的人是少部分,社会的主体是能够维持温饱,但是不能大富大贵的这一部分人。所以农业社会中的这种经济制度相对稳定,而且能够维持很长时间,即便是王朝更替,也会迅速的恢复这种经济制度,保持社会的稳定。但是在资产积极社会中,阶级对立非常明显,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对立,中间不存在了拥有“一亩三分地”可以依靠的农民,这时候的无产者真的是一无所有。就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描述的,拥有田园诗般生活的农民,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步步成为无产者的状况。这些无产者一旦失业就没有生活来源。而资产积极社会生产过剩就会导致工人失业,且资产阶级社会周期性的经济会增加工人的失业量,导致本来就是无产者的工人越来越穷。

      生产过剩是因为供过于求,也就是内需不足,如果有足够的需要,是否能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继而解决贫困的问题呢?(留下一个尾巴,继续思考)


上一篇:范冰冰爸爸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