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经

时间:2024-10-21 12:50:31编辑:流行君

“女儿经”是谁写的?

是一个叫做程乃珊的女作家写的程乃珊,194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桐乡县。曾祖父母是乡下的蚕农。祖父16岁卷着铺盖从乡下到上海谋生,到程乃珊出生之时,已成为在上海金融界颇有地位的人物。1949年全家迁居香港,50年代中期,又举家返回上海。父母亲都是4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文学、音乐修养和外语造诣,对她影响颇深。程乃珊1964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教育学院英语班,毕业后分配到中学教书10余年。1983年6月加入上海作家协会。后从事专业创作。1990年赴香港定居。程乃珊从小在上海、香港长大,既有对上层工商、金融界生活的丰富感受,又经历过“文革”10年的变故和磨炼,同时,长期在平民区教书的经历和体验,又使她能够用另外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家庭所在的那个社会圈子,这一切都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她的第一篇小说《妈妈教唱的歌》发表于《上海文学》1979年第7期,从此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198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天鹅之死》。1984年,她的中篇小说《蓝屋》获首届“钟山”文学奖。后来她的作品曾先后结集为《丁香别墅》(中、短篇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女儿经》(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8年出版)等。程乃珊的小说取材于她所熟悉的生活领域,善于通过日常琐事和生活细节的描绘,折射出上海滩上的人情风俗和社会心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采纳哦


女儿经内容

目前留传最广泛的《女儿经》版本如下:     女儿经,仔细听,早早起,出闺门,烧茶汤,敬双亲,勤梳洗,爱干净,     学针线,莫懒身,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火烛事,要小心,     穿衣裳,旧如新,做茶饭,要洁净,凡笑语,莫高声,人传话,不要听,     出嫁後,公姑敬,丈夫穷,莫生瞋,夫子贵,莫骄矜,出仕日,劝清政,     抚百姓,劝宽仁,我家富,莫欺贫,借物件,就奉承,应他急,感我情,     积阴德,贻子孙,夫妇和,家道成,妯娌们,要孝顺,邻居人,不可轻,     亲戚来,把茶烹,尊长至,要亲敬,粗细茶,要鲜明,公婆言,莫记恨,     丈夫说,莫使性,整肴馔,求丰盛,著酱醋,要调匀,用器物,洗洁净,     都说好,贤慧人,夫君话,就顺应,不是处,也要禁,事公姑,如捧盈,     修己身,如履冰,些小事,莫出门,坐起时,要端正,举止时,切莫轻,     冲撞我,只在心,分尊我,固当敬,分卑我,也莫陵,守淡薄,安本分,     他家富,莫眼热,行嫉妒,损了心,勤治家,过光阴,不伶俐,被人论,     若行路,姊在前,妹在後,若饮酒,姆居左,妯居右,公婆在,侧边从,     慢开口,勿胡言,齐捧杯,勿先尝,即能饮,莫尽量,沉醉後,恐颠狂,     一失礼,便被谈,肴面物,先奉上,骨投地,礼所严,动匙箸,忌声响,     出席时,随尊长,客进门,缓缓行,急趋走,恐跌倾,遇生人,就转身,     洗锺盏,轻轻顿,坛和罐,紧紧封,公姑病,当殷勤,丈夫病,要温存,     爷娘病,时时问,姑儿小,莫见尽,叔儿幼,莫理论,里有言,莫外说,     外有言,莫内传,勤纺织,缝衣裳,烹五味,勿先尝,造酒浆,我当然,     无是非,是贤良,姆婶事,决莫言,若闻知,两参商,伯叔话,休要管,     勿唧唧,道短长,孩童闹,规己子,是与非,甚勿理,略不逊,讼自起,     公差到,悔则迟,里长到,不可瞋,留饮酒,是人情,早完粮,得安宁,     些小利,莫见尽,论彼此,俗了人,学大方,人自称,晒东西,也莫轻,     秽污衣,寻避静,恐人见,起非论,他骂我,我不听,不回言,人自评,     升斗上,要公平,买物件,莫亏人,夫君怒,说比论,好言劝,解愁闷,     夫骂人,莫齐逞,或不是,陪小心,纵怀憾,看你情,祸自消,福自生,     有儿女,不可轻,抚育大,继宗承,或耕耘,教勤谨,或读书,莫鄙吝,     倘是女,严闺门,训礼义,教孝语,能针业,方成人,衣服破,缝几针,     鞋袜破,被人论,是不是,自己寻,为人母,所当慎,奴婢们,也是人,     饮食类,一般平,不是处,且宽忍,十分刻,异心生,若太宽,便不逊,     最难养,是小人,再叮咛,更警心,妯娌多,都一心,本等话,莫生瞋,     同茶饭,莫吵分,一闹嚷,四邻听,任会说,非为能,吵家的,个个论,     公姑闹,不安宁,各自居,也要命,命不遇,只是贫,那时节,才理论,     这等事,当自忖,管家娘,更须听,赶捉牲,莫纷纷,动宰割,忌刀声,     亲锅厨,休铮铮,最不孝,斩先脉,夫无嗣,劝娶妾,继宗祀,最为切,     遵三从,行四德,习礼义,难尽说,看古人,多贤德,宜以之,为法则


女儿经讲的是什么

《女儿经》首撰于明代,是中国古代专门用来教育女性为人,处事,持家,处理好婚姻,家庭中的各种问题的通俗读本,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对中国几千年来如何经营好婚姻,家庭的规律性总结,是从古代人们无数的婚姻,家庭正,反两方面案例提炼出来的前车之鉴,对当代女性经营好现实中自己的爱情,婚姻,家庭有指导意义。其内容可归纳如下:一, 婚姻幸福,家庭和谐从娘家抓起敬双亲,学针线,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强调女性从小就要培养好良好的习性,然后带着这些良好的个人品质进入婆家,经营好个人的婚姻,家庭就有了女性这一方的综合素质和习惯基础保证。二, 细节决定成败《女儿经》里有大量细节规矩和要求,如粗细茶,要鲜明,著酱醋,要调匀,洗锺盏,轻轻顿……。看似要求过严,但生活中往往是这些细节生口舌纷争,影响家庭成员关系,产生家里,家外的是非,仍至祸害婚姻和家庭。三, 树立角色危机感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从来就是事在人为。握在自己手里的事,如果对自己的婚姻,家庭之事不兢兢业业,尽人事,最终伤害最大的是婚姻中的弱者女性一方。四, 强调角色能力建设《女儿经》中对家庭中作为妻子角色的女性提出了方方面面的能力要求,即有处理各种亲疏不一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要求,又有操执家务的能力要求,还有作为妻子,母亲,媳妇,妯娌等角色的性格要求,以及明辨事非的意识要求,可谓林林总总,其实就是告知天下女性,角色能力愈强,愈全面的女性,婚姻幸福指数才会愈高。

女儿经原文解释

女儿的解释(1) [daughter] (2) 某人直系血统或过继的下一代女性 (3) 一个 家族 的女性 后代 张家女儿,李家女儿 (4) 自起源或出身 衍生 而来的似属于女性的事物 美国是大不列颠的女儿 (5) [gril]∶女孩 昔作女儿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详细解释 (1).犹言女子。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且 赵王 素出 将军 下,今女儿乃不为将军 下车 ,请追杀之。” (2).多指年轻的未婚女子。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南朝 宋 鲍照 《代北风凉行》 :“北风凉,雨雪雱, 京洛 女儿多妍粧。” 唐 王维 《洛阳女儿行》 :“ 洛阳 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 清平 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 宣赞 分开人,看见一个女儿。”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牧羊哀话》 :“ 忽然 阵阵清风,从前 山脚 下吹来一片歌声,哀婉凄凉,分明是女儿声息。” (3).父母所生的女性孩子。 《 水浒传 》 第六九回:“原来 程太守 有个女儿,十分 颜色 。” 老舍 《 骆驼 祥子》 五:“老头子 一辈 子天不怕地不怕,到了老年反倒怕起自己的女儿来。” (4).蚕的 别名 。 晋 干宝 《搜神记》 卷十四:“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词语分解 女的解释 女 ǚ 女性,与“男” 相对 。古代以未婚的为“女”, 已婚 的为“妇”。现通称“ 妇女 ”: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刼 )女。 以女儿作 为人 的妻(旧读?)。 星名,二十八宿 之一 。亦称“婺女”、“须女” 儿的解释 儿 (儿) é 小孩子:儿戏。 年轻的人(多指 青年 男子):男儿。儿女情。 男孩子: 儿子 。生儿育女。 雄性 的马:儿马。 女 儿 (儿) 作助词(同前 一字 连成一个卷舌音):小孩儿。 女 笔画数:; 部

上一篇:丝蓓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