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港这篇课文怎么概括
飞向太空港每章概括如下:第一章《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西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发射火箭。西昌位于四川南部,荒无人烟,避开了大城市。从1984年1月29日开始,到1990年三月已有六颗卫星在这里发射。1986年对外开放。 第二章《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1989年9月3日凌晨,爆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发射基地遭到毁坏,但全体将士凭借见顽强的毅力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火箭专家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的各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山沟中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四名航天专家先后离开人世。 第三章《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他们都非常热爱中国,对中国航天有很高的评价。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发展航天科技的同时不要像美国一样丢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第四章《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中国与美国从来都是一对冤家。在1972年2月21日,总统才正式访华。1979年中国与美国建立了正式的对外关系。第五章《举起火箭的大旗》 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需要美国和法国的火箭发射,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课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上官世盘认为中国火箭已具备打入国际市场的条件,长城工业公司的副总经理给航天部副部长写了封建议信,得到领导大力支持。 第六章《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 国际航空展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长乌可力一天晚上,走进一家华人的菜馆,得到盛情款待。不少海外华侨看到中国火箭走向世界,都感到非常自豪。中国对外宣布:“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 第七章《天时·地利·人和》 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美国连续三次火箭发射失败,英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大力神”火箭先后爆炸。法国的“阿里亚娜”号火箭也发生了爆炸。种种意外都对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非常有利。 第八章《周游列国的中国专家们》 1986年4月,中国卫星代表团前往美国。他们的报告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以及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
《飞向太空》的内容是什么?
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就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着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达一百多亿光年。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唯一星球。月亮,仿佛是一盏不灭的“天灯”。书中的一首诗叫“天上的市街”写的非常的美,好象把我们带入美丽星空的意境中。这本书利用一些现代化的东西来和以前的遐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天空的喜爱和人们对天空的赞美,这本书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让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放不下手,如果有机会,请你也看看这本书,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也请你一睹为快吧!
飞向太空港好词好句摘抄
飞向太空港好词好句摘抄如下:(1)疏星闭上疲倦欲睡的眼睛,退隐消失了。夏天的星星就像调皮的孩子一般逗人喜爱。小星星在寒空中摇晃,仿佛冷得在颤抖。这颗流星变成了一道闪光,划破黑夜的长空。星星像一盏盏小电灯,在空中闪烁。黑蓝黑蓝的天空上,像撒芝麻似的撒了一天空的星星。(2)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淘气的小星星在蓝幽幽的夜空划出一道金色的弧光,像织女抛出一道锦线。太白星像有人小心地擎着走的蜡烛一般,悄悄地闪烁着出现在天空上面。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极美的星夜,天上没有一朵浮云,深蓝色的天上,满缀着钻石般的繁星。(3)几颗大而亮的星星挂在夜空,仿佛是天上的人儿提着灯笼在巡视那浩瀚的太空。星空倒映在这汹涌的海面上,便随波上下跳舞,时现时灭。渐渐地,残星闭上昏昏欲睡的眼睛,在晨空中退隐消失。好一颗流星在夜空里划出银亮的线条,就像在探寻着世界里最美好的未来。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多,又大、又亮,它们既不眨眼,也不闪烁,是恬静的,安详的。
关于太空的好词好句。
①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在太空生活更富有神秘色彩。
自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成功地飞上太空以来,人类已有500多人次进入太空,去太空生活已成为许多富有探险精神的人和宇宙开拓者梦寐以求[1]的事。
在太空生活,微重力(失重)会给人带来一些麻烦,但这正是太空生活的特色和乐趣所在。
那么航天员是如何在太空生活的呢
②太空食品是由航天系统的专家们精心研制开发的,品种丰富多采。
每餐饭都是用食品袋提前包好的,每个食品袋上均标有哪一天哪一餐的字样,每袋食品仅供一名宇航员食用。
太空食品均为脱水食品,临吃前要用注射器注入一定数量的水,然后放进烤箱里加热食用。
③在太空吃饭的规矩比地面复杂得多。
太空仓内备有简易餐桌,餐桌具有磁性,能吸住金属餐具。
吃饭时,航天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身体也用坐椅上的带子系紧以免飘动。
动作不能太大太猛,以免食物飘走。
夹菜要夹准、夹牢;最好用叉子,食物进嘴时要快,以免食物“飞走”。
吃饭时严禁说话聊天,那样会使食物飞出嘴外,造成生活舱的环境污染,同时稍不注意还会被吸进鼻腔,容易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