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年画

时间:2024-10-20 11:20:12编辑:流行君

武强年画的介绍

武强年画是河北省武强县汉族民间工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武强年画除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美好期望。武强年画经过历代艺人的苦心经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流派,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相媲美,曾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以其深厚的民间民俗、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

什么是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总被官方视为“粗俗”之品而被排除在艺术史册之外,又因为它是一年一度的节俗时令装饰品,用价格低廉的毛头纸制作,很少有人保存或者使用多年,故武强年画很难找到准确的历史起源。但从博物馆收存的大量民间年画古版和年画资料的考证及文化考古的研究来看,它应当始于宋元时期。武强年画到清康熙、嘉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当时武强县内有星罗棋布的年画作坊,在全国还设有180多处印刷点和批发庄,年印刷量达一亿开张,畅销国内18个省。至晚清、民国,武强年画一直誉满民间,兴旺发达。“山东六府半边天,比不上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马厚,不如武强一南关;一天唱上千台戏,不知戏台在哪边。”这首广为流传的歌谣生动道出了武强年画的繁荣盛况。日寇侵华,烧杀抢掠,武强年画也遭受了灭顶之灾,许多珍贵画版毁于一炬,众多作坊相继倒闭。然而,作为冀中革命老区的武强,却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美术系和北平、天津进步画家纷纷奔赴武强,与那里的年画艺人成立了“冀中年画研究社”,形成新木刻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一支劲旅。1947年,周扬在晋察冀边区文艺座谈会上说:“美术工作者和民间画业合作,创作了11种年画,销售近40万份,这可以说是美术史上的创举。”这也为解放后武强年画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0年,文化部批准成立了“武强年画社”,授予独立的出版权,进一步促进了武强年画的正规化、规模化发展。到2002年,武强共出版年画780种,发行6000多万张,30多幅作品分获全国、国际大奖

上一篇:开店创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