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歌曲是由民谣改编的?
1、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兰花草》《兰花草》是银霞原唱的歌曲,由胡适作词、陈贤德,张弼作曲,歌曲发行于1979年09月01日,收录于专辑《回答》中。1979年,由刘文正演唱的《兰花草》获得香港龙虎榜榜首。2、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个艳艳个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贠恩凤《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由李若冰、关鹤岩、徐锁、冯福宽作词,刘烽作曲,独唱原唱者为贠恩凤,后被众多艺术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传甚广,此曲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片尾主题歌。3、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花开芬芳满枝桠,又白又香人人夸——《茉莉花》梁静茹出自梁静茹专辑《燕尾蝶》,撷自中国民谣《茉莉花》。歌手梁静茹(Fish Leong)作曲:李正帆 作词:姚若龙4、山上的山花开呀,我再到山上来,原来你也爱山花,才到山上来——《踏浪》卓依婷《校园青春乐》是卓依婷1996年发行的一张国语专辑,专辑选取了26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歌曲,其中《明天会更好》、《雨中即景》、《兰花草》等歌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5、屋内还有我送你的玫瑰花,可是它早已经枯萎了——《爱大了 受伤了》该歌曲的风格依然是极具特色的“汤氏情歌”,因为具有与普通人群产生共鸣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所以短期内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说明了汤潮的音乐作品博得了最普通老百姓的喜欢和市场的认可。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民歌改编曲
1、《金蛇狂舞》《金蛇狂舞》是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就是使用的该曲作为背景音乐来烘托奥运会这一全世界人民的节日的欢腾气氛和浓郁的中国特色。2、《春节序曲》《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它的旋律曲调雅俗共赏,加之其表现的主题是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盛大节日,因而从它诞生之后,逐渐演变成了附加在"春节"之上的小传统。尤其是电视春晚流行后,此曲也更加为人熟知了。3、《喜洋洋》同样是民乐管弦的经典代表作品,这首出现的场合更广了。不仅在春节期间,各种节庆场合我们都能听到它。这首曲子取材自山西民歌,由音乐家刘明源改编。刘明源是著名的板胡演奏家,所以在编曲中,他用板胡作主音乐器,加以笛子、二胡等配器,着重采用顿音、加花的手法演绎,轻快活泼让人不由得想起舞。4、《步步高》这首曲子的作者是吕文成,他于189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后来定居香港,毕生致力于广东音乐的表演和创作。与前两首相比,《步步高》的年代更为久远,其乐谱1938年就出现在《琴弦乐谱》中,在20世纪30年代可谓风靡一时。曲子的主音部分由吕文成擅长的高胡演奏,伴奏处的乐器是扬琴,两种乐器清脆悦耳,互相交织。5、《百鸟朝凤》它以热闹欢快的曲调,描摹了百鸟和鸣之声,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充分发挥了唢呐擅模仿的特长。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
有哪些被改编成歌曲的古诗词?
1、陆游《钗头凤》,歌曲名《钗头凤》钗头凤,词牌名,原名“撷芳词”,又名“折红英”“摘红英”“惜分钗”等。以《古今词话》无名氏《撷芳词·风摇动》为正体。此词每段六仄韵,上三句一韵,下四句又换一韵,后段即同前段押法。代表词作有陆游《钗头凤·红酥手》等歌曲《钗头凤》是由乱世(甘世佳)填词、薛之谦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薛之谦2006年发行的同名专辑《薛之谦》中。2、岳飞《满江红》,歌曲名《满江红》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歌曲《满江红》是1994年新云州大儒侠的主题曲,由布袋戏大师黄俊雄作曲,西卿演唱。曲风重节奏、编曲富壮烈胸怀。3、苏东坡《水调歌头》,歌曲名《明月几时有》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明月几时有是由著名的歌手胡杨林演唱,作词:苏轼作曲:梁弘志,演唱:金铭&胡杨林。4、苏轼《水调歌头》,歌曲名《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水调歌头》为《聊斋电视系列片》中《鹦鹉奇缘》单元的插曲,曲调流水行云、飘渺高远,很契合苏轼原词的意境。5、李清照《一剪梅》,歌曲名《月满西楼》一剪梅,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玉簟秋”“醉中”等。以周邦彦《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月满西楼》是由童丽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李清照作词,苏越谱曲。此曲2010年1月10日发行,收录于专辑《水乡·伶人》中。
有哪些歌曲是根据古诗词改编的?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有:《几多愁》、《满江红》、《枉凝眉》、《别亦难》、《满江红》、《离骚》、《琵琶行》、《知否知否》、《但愿人长久》。1、《几多愁》歌词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邓丽君演唱。2、《枉凝眉》歌词为曹雪芹《枉凝眉》,于文华演唱。3、《别亦难》歌词为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徐小凤演唱。4、《满江红》歌词为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鲍国演唱。5、《离骚》winky诗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winky诗的编曲加入战鼓等中国传统乐器,庄重肃穆,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和决绝,很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气势。6、《琵琶行》演唱者奇然/沈谧任。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借琵琶女悲惨命运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被谱上曲后在网上非常火爆,尤其是歌中的戏曲部分和伴奏全程的琵琶声非常惊艳。7、《知否知否》郁可唯/胡夏演唱者。歌词中用到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两位歌手的声线勾勒还原了词人往昔之景,富于伤情的演唱将听者的情绪缓缓引入,声声沁入人心。8、《但愿人长久》王菲演唱。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改写,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融入歌中,由梁弘志作曲,典雅庄重又温柔多情,非常有唐宋风范,算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首古词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