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骇猴

时间:2024-10-20 08:34:21编辑:流行君

杀鸡骇猴什么意思

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穰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又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营门集合。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营中,命令装好作为计时器的标杆和滴漏盘。约定时间一到,穰苴就到军营宣布军令,整顿部队。可是庄贾迟迟不到,穰苴几次派人催促,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带着醉容到达营门。穰苴问他为何不按时到军营来,庄贾无所谓,只说什么亲戚朋友都来为我设宴饯行,我总得应酬应酬吧?所以来得迟了。穰苴非常气愤,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有监军重任,却只恋自己的小家,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庄贾以为这是区区小事,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亲信,对穰苴的话不以为然。


杀鸡骇猴什么意思

杀鸡骇猴释义如下: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的人。杀鸡骇猴 拼音: [shā jī hài hóu]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成语故事清朝末年,有位姓文的制台非常害怕洋人的洋枪洋炮。文制台有一个脾气,就是在他吃饭的时候,不准任何人来打扰,总要等他吃过饭、擦过脸再说。否则,对禀报的下人,轻则责骂,重则拳脚相加。 这一天,文制台正在吃饭,一个外国领事要见制台。一听洋人来了,制台吓得六神无主,不但打破惯例,说“请进”,而且穿好衣帽,亲自来到滴水檐前迎接。 这个领事为什么事情来见制台呢?原来,制台新近处死了一名亲兵,准知杀的地方不对,既不在校场,也不在辕门外,偏偏在这位领事的公馆旁边,所以领事前来问罪。 见了面,领事愤愤地把上述情形讲了一遍,责问制台,为什么在他公馆旁边杀人?制台临时编出一套理由,说:“这个亲兵原是拳匪,正因为拳匪专同洋人为难,这就对贵领事也有所不利,所以我特地想出一条计来,把这人杀在贵衙署旁边,好叫他的同党惧怕。俗话说杀鸡骇猴,把鸡杀了,那猴子看到自然就怕。我这回虽说只杀一个亲兵,然而所有拳匪见了这个榜样,以后就不敢再和贵领事为难了。” 那领事听了制台的回答,称赞他办得好,告辞而去。

杀鸡吓什么

杀鸡吓猴。杀鸡吓猴,汉语成语,意思是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出自《李自成》。有个耍猴戏的,新买了一只受过训练的猴子。这猴子可机灵了,他一听到鼓声就会跳舞,一听到锣声就会翻斤斗,可是就不听新主人的指挥。耍猴戏的使劲打鼓,使劲敲锣,猴子眨眨眼睛,一动也不动,只做没听见。耍猴戏的想了个法子,他抓了一只公鸡来,对着公鸡又打鼓,又敲锣。公鸡怎么会演戏呢,它听到鼓声锣声早吓呆了,蹲在地上动也不敢动。耍猴戏的拿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鸡宰了。这一下可把猴子吓坏了,耍猴戏的一打鼓,它就连忙跳舞,一敲锣,他就连忙翻斤斗。一点儿也不敢含糊,“杀鸡吓猴”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李自成》介绍《李自成》是姚雪垠著长篇历史小说,共有五卷,出版于1963—1999年。姚雪垠创作长篇小说《李自成》的念头早在战争时期就已经产生,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1949年之后,他才真正开始这部长篇巨著的构思与创作。1963年,《李自成》的第1卷出版,1999年前后,完成并出版第4、5卷。姚雪垠自述,“1949年以后,我在思想教育下,下定决心写一部反映中国历史上农民的长篇小说。虽然写《李自成》这部小说是在战争时期出现的,但是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我才能树立起来‘雄心壮志’,将写成这部书作为自己的一个奋斗目标,开始认真准备”。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杀鸡吓猴

上一篇:天敌 电视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