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是211大学还是985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西南医科大学(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南医大”,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教育研究联盟理事单位,川南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并设立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5年6月,因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部分海外校友以“川医大”简称可能混淆华西前身原“四川医学院”的“川医”简称为由,促使四川大学向教育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经多方反复协商,最后各方形成“承认四川医科大学办学历史,将四川医科大学平稳过度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的一致性意见:过度期间,在校学生可自主选择四川医科大学或西南医科大学毕业证;同时四川大学将对西南医科大学给予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
西北大学是211大学还是985大学?
西北大学是211工程高校,不是985工程高校。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太白、桃园、长安三个校区,总占地2360余亩,设有24个院系、88个本科专业;拥有24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3千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师资力量:学校有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项目入选者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其中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张国伟、舒德干、张宏福、赵国春、刘买利、王家鼎(准院士)。
西安市的985和211大学名单?
1、985三所,分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211七所,分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西北工业大学:位于陕西省会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3、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4、陕西师范大学:位于陕西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于教育部,为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011计划、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中国最早的2所国防工业重点军事院校。
西安几所211和985大学
西安的211大学一共有8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和长安大学。985大学有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工大”,位于陕西省会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35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2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群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医学院在什么地方
西安医学院地址: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西安医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陕西省卫生学校。1959年省政府设陕西省卫生干部学院建制。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医学院。学校由含光校区、未央校区、高新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76万㎡,总建筑面积101.36万㎡,固定资产总值11.0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4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16.73万册,电子图书410.12万册。西安医学院学科建设截至2017年底,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陕西省扶持学科2个,陕西省特色学科1个,陕西省优势学科1个,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陕西省级医疗单位重点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外科学、眼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全科医学、临床病理学。陕西省扶持学科:基础医学、药学。陕西省特色学科:临床医学。陕西省优势学科:临床医学。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护理学。陕西省医疗单位重点建设学科:神经病学。以上内容参考 西安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简介;百度百科-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在哪里
一、西安医学院在哪里
西安医学院 地址在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该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二、西安医学院介绍
学校由含光校区、未央校区、高新校区组成,学校总占地面积76万㎡,总建筑面积114.89万㎡,固定资产总值11.6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4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28万册,电子图书约308万册。
学校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现有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宝鸡医院、附属汉江医院、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5所直属附属医院,总床位6300余张,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8所,实习基地70余所。第一、二附属医院、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均为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是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第二附属医院是陕西省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基地和西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2017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学院”建设单位,现有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开办有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临床医学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有全科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等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普通本科教育开办有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20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
学校师资由校本部基础教师和医院临床教师两部分组成,共有879名,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24名(25.48%),副高职称教师324名(36.86%),博、硕士学位教师656名(74.63%)。
学校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才2名,享受“三秦人才津贴”人才10名,省“三五人才工程”人才2名、省“*”和“”人才5名;省突出贡献专家、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科技新星、省“青年杰出人才”、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5名;省重点学科带头人4名,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五一巾帼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14名。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1350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8人。升本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医药卫生人才3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坚持“面向基层,立足陕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理念,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在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学校成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卓越医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改课题20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1项,省级在线课程转换教改研究项目7项,省级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精品课程12门,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为导向,加大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数量逐年上升。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陕西省呼吸病防治及诊治工程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脑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1个、陕西省临床医学分中心6个、校级研究所(中心)10个。近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国家部委项目2项,省级项目172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获批专利132项。
学校积极与第四军医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战略协作。先后与韩国庆熙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尼泊尔国家医学科学院、日本纯真学园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匈牙利佩奇大学、波兰热舒夫大学等国外院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陕西省基层医生培训中心,为陕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进入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争取早日建成西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