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毁的作品原文
原(1)毁古之君子(2),其责(3)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4),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5)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6)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7)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8)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9)。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10)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11)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12)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13)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虽然(14),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15)试之矣,尝试语(16)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17)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18)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19)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20),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21)!
原毁的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思想家和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在诗歌方面,他更是别开生面,创建了“韩孟诗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