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是什么?
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在法国,从1660年左右,是古典主义逐步形成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定型和各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确立。从1688年至1715年,是古典主义盛极而衰的时期,代表作家是拉布吕耶尔、圣西门和费讷隆等人。古典主义的特征“理性”至上、中心不变的原则,“摹仿自然”,要求“逼真”“得体”,认为文学在于道德说教、在于劝善,崇尚古希腊罗马作家、要求文学体裁有严格的界限与规律,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烦琐、枝蔓、含糊、晦涩。古典主义先后在欧洲流行了200多年,许多国家在不同时代、不同程度和意义上,都有过它们的古典主义文学时期。古典主义对欧洲各国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特别对戏剧创作影响最大。
古典主义时期是从何时开始的?
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ism
Ages)是指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
古典主义的萌芽,发生在巴洛克时代的意大利。后来由于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便得以形成。因此,音乐方面的“古典乐派”实际上指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中,它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文艺复兴以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调形式的新音乐,以贵族社会为背景,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各地繁荣昌盛起来,其初期有三个主要乐派:一是以音乐大师巴赫的次子卡·菲·埃·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二是以约翰·施塔密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年)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三是以瓦根扎尔及蒙恩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
在古典派音乐中,虽然歌剧也是一个重要部分,但从整体来看,古典派音乐的特色在于器乐,特别是奏鸣曲和交响曲形式的音乐。曼海姆乐派的室内乐和交响乐不仅对维也纳乐派产生了影响,而且对波恩时代的少年贝多芬也给予了直接的影响。
奏鸣曲形式是古典乐派音乐中极有代表性的形式。那就是在呈示部中有第一、第二主题的对比,中间出现发展部,然后继以两个主题反复的再现部。曼海姆乐派当时已经具有了相当完整的这种形式。在交响乐形式中加入小步舞曲乐章的也是曼海姆乐派,在他们的交响乐配器中,木管乐器也采用了双管编制。莫扎特在自己的交响乐中加用单簧管这一乐器,也是在曼海姆听到他们的乐队的演奏之后学来的。
代表人物: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Joseph
Haydn,1732~1809)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时期发展:
当欧洲音乐进入古典时期后,也就是在1750年巴赫逝世后,欧洲复调后继无人,乐风转向简洁实用的主调,那时候,出现了三位音乐大师:“乐圣”贝多芬,“神童”莫扎特,以及“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作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时红极一时的演奏家!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都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手可得,个人比较欣赏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
古典时期的音乐特征有哪些
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强调情绪对比与矛盾冲突,在一个乐章甚至主题内部有不同性质的因素。旋律流畅朴素,带有民族风格,结构平衡对称,句法清晰。乐队标准化,形成四个大组。交响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三个形式确立,其中,奏鸣曲被广泛使用。
节奏灵活多变,意外的停顿,拍子的转换,人为改变节拍重音等手法使音乐富有推动力和戏剧性。以主调织体为主,织体常常改变,造成丰富的层次变化。力度幅度变化大,渐强渐落造成微妙的情绪变化,极强极弱的忽然出现时常用手段。
古典主义音乐的构成要素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整齐对称的方整性乐句结构,与市民舞蹈及民间音调及舞蹈节奏的联系更为紧密;调性、和声的安排上升为结构作品的重要因素,段落或乐章有更加明确的终止式,简洁的和声风格。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分为:洛可可风格和华丽风格。洛可可风格讲究严格对位、精心构思,浓墨重彩让位于优美、纤细的精雕细琢,尤其在键盘乐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华丽风格包括明晰的织体、常用带终止式的周期性乐句,随着装饰的旋律,简单的和声,不协和的自由处理。
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是什么?
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强调情绪对比与矛盾冲突,在一个乐章甚至主题内部有不同性质的因素。旋律流畅朴素,带有民族风格,结构平衡对称,句法清晰。乐队标准化,形成四个大组。交响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三个形式确立,其中,奏鸣曲被广泛使用。
节奏灵活多变,意外的停顿,拍子的转换,人为改变节拍重音等手法使音乐富有推动力和戏剧性。以主调织体为主,织体常常改变,造成丰富的层次变化。力度幅度变化大,渐强渐落造成微妙的情绪变化,极强极弱的忽然出现时常用手段。
古典主义音乐的构成要素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整齐对称的方整性乐句结构,与市民舞蹈及民间音调及舞蹈节奏的联系更为紧密;调性、和声的安排上升为结构作品的重要因素,段落或乐章有更加明确的终止式,简洁的和声风格。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分为:洛可可风格和华丽风格。洛可可风格讲究严格对位、精心构思,浓墨重彩让位于优美、纤细的精雕细琢,尤其在键盘乐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华丽风格包括明晰的织体、常用带终止式的周期性乐句,随着装饰的旋律,简单的和声,不协和的自由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