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句话有何作用?
当年周公辅佐成王,有流言说他怀有篡位的阴谋;而王莽辅佐西汉平帝,没有篡位时表现得谦恭敦厚.周公最终是忠心的,王莽最终是篡位了,这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如果周公在人们对他有流言时死了,人们便不知道他是忠心的.而王莽假如在谦恭的时候死了,也没人知道他有篡位的野心了.
这句话的意思说明,看人不能看表面,也不能看一时,要看本质,看长远.对人的认识和评定,也不能完全绝对.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全诗是什么?
《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唐代〕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翻译: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检验玉的真假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需要等待七年。周公在流言蜚语的日子里也会感到害怕,王莽在篡位之前也是毕恭毕敬。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赏析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