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15部小说
金庸的15部小说 金庸的15部小说,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镛)于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金庸一生共创作了十五部长、中、短篇小说,金庸的15部小说。 金庸的15部小说1 《书剑恩仇录》 1955年 《碧血剑》 1956年 《射雕英雄传》 1957年—1959年 《雪山飞狐》 1959年 《神雕侠侣》 1959年—1961年 《飞狐外传》 1960年—1961年 《白马啸西风》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倚天屠龙记》 1961年 《鸳鸯刀》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连城诀》 1963年,又名《素心剑》 《天龙八部》 1963年—1966年 《侠客行》 1965年 《笑傲江湖》 1967年 《鹿鼎记》 1969年—1972年 《越女剑》 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凡有华人处,皆能读金庸”,如此描述并不夸张。“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将金庸代表作的名字概括的这句话,也早就脍炙人口,被人铭记。在今天,能有如此高知名度和荣誉的文化人物,已经非常罕见。金庸先生的成就并不只在文学上,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这些称号都证明了他在当代崇高的文化地位。 金庸小说的读者群体之广、对现实生活影响之大,恐怕很难再被后人超越。因为,金庸的一生,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波澜壮阔的一个世纪,他的离去,会让人产生“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的感慨,也会让人对过去中国武侠小说以及通俗文学的发展,有一个盖棺论定式的评价。 金庸先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他连接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不同时期,他的作品超越了时代,已经成为华人圈内外的`文学经典。在外国并不了解中国现代文化状况的时候,金庸的作品是一张很好的名片,直至今日,金庸的作品在海外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能超越国家、民族的界限,恰恰说明金庸的独到之处,也是其作品的永恒与经典之处。 陈平原先生在研究武侠小说的专著《千古文人侠客梦》中提到,金庸的武侠小说是超越雅俗的。而且,武侠的精髓在于“侠是灵魂,武是躯壳”,金庸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产生持久的精神震撼,正在于他通过武侠书写人性、展现历史,这和那些人类历史上的文学经典一样,守护着那些恒久不变的价值观,这也是其成为经典的精神所系。 金庸先生去世,对武侠小说和通俗文学界而言,是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但是,对更多关注中国文学、文化的民众而言,金庸先生的作品会成为永恒的经典,其价值和影响力在未来会得到更大的彰显。 金庸的15部小说2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镛)于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金庸笔下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射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金庸一生共创作了十五部长、中、短篇小说,历年来其笔下的著作屡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对华人影视文化可谓贡献重大,也奠定其成为华人知名作家的基础,素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称赞。 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兼有政论、散文等。自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开始至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共创作了十五部。 最早期金庸热是从港澳开始,接着延烧到台湾,其后是在中国大陆造成影响,可说金庸热潮燃烧至整个华语圈。近年来金庸作品也被翻译成日文等其他文字。 金庸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后来又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金庸也是已故知名诗人徐志摩之表弟。 除了文学界,金庸也涉足传媒界多年,1947年大学毕业后先受聘于上海《大公报》,任国际新闻编辑。1948年《大公报》香港版复刊,急需翻译人员,查良镛被报馆调派来港,其后调任《新晚报》副刊编辑。金庸1959年创办《明报》,直至1993年退出报业管理层。他也多年为明报撰写社评,“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为美谈。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能够体现其歌颂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侧面批判非正义性的战争,痛斥以强欺弱的民族霸 权主义,昭示民族平等的重要性。如果你读过金庸先生的作品,一定能够了解到他对少数民族的英雄极为偏爱,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体现博大的胸襟,展现其肝胆之侠义风范,而跌宕起伏的剧情又能够凸显出金庸先生关于民族平等的思想。 在作品中,金庸先生从外在装饰与内在渗透,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完善的表现出来。他不仅写传统武林世界,还写侠士之义气,这些属于民族传统特质,字里行间流露出传统文化色彩。他描写英雄除暴安良,出于公义之心;描写有所不为,出于羞恶之心;描写挺身赴难,出于是非之心,浓厚的传统道德观体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金庸的作品中体现着浓厚的现代精神,他将侠义精神从单纯的哥们义气提升到“为国民侠之大”的高度,突破旧武侠小说观念和局限性。今天是金庸先生三周年忌辰,从他十部作品中精挑细选出10句格言,体会文字背后浓重的祖国文化之精髓。
金庸全集书名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海宁,毕业于剑桥大学,中国武侠小说作家、企业家。他被誉为中国“香港四大才子”,更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他于1950年代起,以笔名“金庸”创作武侠小说,著作屡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素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称赞。【摘要】
金庸全集书名【提问】
金庸全集书名分别是:1,飞狐外传2,雪山飞狐3,连城诀4,天龙八部5,射雕英雄传7,白马啸西风8,鹿鼎记9,笑傲江湖10.书剑恩仇录11.神雕侠侣12.侠客行13.倚天屠龙记14.碧血剑15.鸳鸯刀【回答】
金庸先生总共写过15部武侠小说,后来他用其中的十四部小说每个字的开头连了副对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回答】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海宁,毕业于剑桥大学,中国武侠小说作家、企业家。他被誉为中国“香港四大才子”,更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他于1950年代起,以笔名“金庸”创作武侠小说,著作屡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素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称赞。【回答】
金庸一共写过多少字?
《天龙八部 》1540850字、《鹿鼎记》1499865字、《倚天屠龙记》1085217字。《射雕英雄传》937210字、《神雕侠侣》929851字、《笑傲江湖》929800字。《碧血剑》 482145字、《书剑恩仇录》453825字、《飞狐外传》301258字。《侠客行》 210065字、《连城诀》182514字、《雪山飞狐》85724字。《白马啸西风》54321字、《鸳鸯刀》32150字、《越女剑》约32090字。扩展资料金庸小说艺术特色结局与大团圆的结局不同,金庸的小说更多的是直面邪恶的成功和侠客的失败。然而金庸的创作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特征,即在描绘悲剧现实的同时,也赋予其一定的弥合功能。历史背景金庸将其作品及其人物形象有机地融入到鲜明的历史背景之中,如《射雕英雄传》的时代背景为南宋初年,宋、金对峙,以及蒙古崛起的这一时段。《天龙八部》的历史背景为宋、辽、西夏以及大理等几个政权纵横交错的时代。《鹿鼎记》描写的则是清朝初年,满汉民族冲突的剧烈矛盾同时,金庸先生将许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纳入到其文学作品之中,如完颜洪烈、岳飞、大理段氏、朱元璋、康熙皇帝、顾炎武等等,这些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与小说中的虚拟人物交相辉映,虚实相加,使小说更加真实生动。金庸对作品时代背景的选择也是为小说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服务的。纵观金庸的文学作品,几乎所有的历史背景都放在动乱年代,这是因为动乱时代更能体现出历史人物的英雄豪情,与庙堂之上懦弱陈腐的官员相比,侠客具有强烈的民族正义感。正如郭靖所言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为国为民”来作为侠客的最高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们最后的归宿,这是侠之精神境界的升华。金庸作品中的江湖英雄,其身虽不居庙堂,却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真正英雄。语言金庸语言的繁杂丰富,在其行文句式上就有充分的体现。他袭用了旧小说夹用诗词、歌赋、联句等方式,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表述上,则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方式。如丘处机的《无俗念》、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侠客行》等,均运用得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体现出金庸深厚的语言表述功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庸
金庸的小说一共多少字,金庸小说一章多少字
1.金庸最长的一篇小说是《天龙八部》,有1540850字。
2.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3.《天龙八部》,是我国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侠代表作,著于1963年,历时4年创作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并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
4.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5.“天龙八部”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和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