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舟

时间:2024-10-12 18:52:04编辑:流行君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分析: 《沙漠之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课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第一自然段):讲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在介绍骆驼适应环境的独特身体特点的过程中,也展示出沙漠广阔无垠、干旱炎热、缺少水草、风大沙烫、沙地松软的特点。第二层次(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绍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三个自然段从骆驼能给人们带路、指引方向,预报大风和能驮东西,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这三方面介绍骆驼在沙漠中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这三方面人们才会把它看作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课文的两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骆驼适应沙漠的恶劣环境,能在沙漠环境中畅通无阻,所以才能给人引路,预报大风,驮运物品,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沙漠之舟”。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3、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2、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 2、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板书课题)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船)船在哪里航行?(江、河、湖、海) 沙漠里有船吗?(没有)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骆驼)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采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解释文中生字新词。 3、教师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认读。 滚热的沙子 松软的沙子 陷进沙子里 宽广无边的沙漠 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 大风卷着沙粒飞滚 移来整座沙丘 说一说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沙漠的。) 请你根据自己对沙漠的了解,用上这些词语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出示课件,感受沙漠,学生可以边看边说。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朗读,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 (1)学生自学。 ①分组学习,在书中找出相关词句,画出来。 ②边读边讨论:骆驼身体各部分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跟骆驼在沙漠里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③填表 特殊生理构造 适合沙漠生活 成为交通工具 身高、脖子长望到很远的地方 嗅觉灵敏 找水源、避旋风 鼻子能张能闭 沙尘难以侵入 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腿上有胼胝 不会烫伤 脚掌宽厚、脚趾分开不会陷入沙子里 背上有驼峰 储存养料 (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所填的表格。 用“由于……因此”、“因为……所以”、或“是因为”等词语将句子连起来。 例如:由于骆驼腿上有胼胝,因此不会被滚热的'沙子烫伤。 (3)学生补充介绍查找到的有关骆驼的资料。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5)讨论:骆驼身上的这些特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从上到下,从头到脚的顺序) (6)小结:这一段除了第一句外,其他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前半句介绍特点,后半句说明作用。 2、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1)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先读读课文2、3、4自然段,然后讨论,找出答案。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对。交流前提示:将骆驼的特殊本领和骆驼的特点相结合进行交流。 (2)学生交流。 (骆驼身体高,脖子长,能望到很远的地方,能够为旅行的人带路;骆驼嗅觉灵敏,人们可以用它来预报气象;骆驼有宽厚的脚掌,腿上有胼胝,背上有驼峰,人们可以利用它做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3)思考:沙漠和大海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大海和沙漠都是“宽广无边”茫茫一片;大海波涛起伏,沙漠里“到处是高高低低的沙丘”;海上的风浪很大,沙漠里的大风“很可怕”,经常“卷着沙粒飞滚”。) 骆驼和船相似的地方?(船是海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骆驼是沙漠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4)指导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的生理特点和特殊的本领及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作者抓住骆驼的特点,按顺序进行介绍,写得生动具体,有条有理。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进行评议。 2、“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课文从哪几方面来写它是“沙漠之舟”的? (一是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二是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二、扩展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二:尝试把下面的资料做适当修改,插入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1)了解写作特点。 第一自然段是“总――分”结构,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 (2)了解内容之间的联系。 通过研究、讨论,知道骆驼独特的身体特点是适应沙漠生活的必备条件;沙漠独特的环境也为骆驼身体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让学生根据课后练习二的提示,修改所给的资料,插入课文第一段。 3、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 4、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及时肯定优点,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点拨。) 三、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的生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比较“趾、脂、胝”的音形义,提醒学生注意“嗅”字的写法:不要丢了“大”上的点。 2、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进行巡视,及时反馈学生书写情况,指出优缺点,进行强化练习。 4、欣赏佳作,教师进行讲评。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懂课文,获得知识。凡是学生能读懂的,都让学生自己去读,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每一次读,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教师起好点拨作用。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补充课内有限的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注重了对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沙漠之舟主要内容是什么

  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沙漠之舟的简介
  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第一个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沙漠之舟体型特征
  骆驼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
  沙漠之舟特征与价值
  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力.骆驼的厚毛发可以反射阳光.被剃毛后的骆驼会多出50%的汗以避免过热.皮毛同时帮助骆驼隔热.它们的长腿也让它们远离火烫的地面.在有水的情况下,有人认为骆驼可以游泳.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
  骆驼以驼峰著名,但是它们的驼峰并不是用来存储水,与人们想象的不同,驼峰利用另一种方法达到相同的目的.骆驼的驼峰是脂肪组织的聚集,而水是存储在血液中.但是当这些脂肪组织发生转换时,骆驼不仅可以得到能量,并且通过与氧气的反应,每1千克脂肪可以转换成1千111克水.这一能力让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
  骆驼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同时排水少,夏天一天中仅排尿一升左右,而且它们要在体温约40度时才开始出汗,并不轻易张开嘴巴,这些就使骆驼能在沙漠中坚持8天不喝水也不会渴死.骆驼的血红细胞呈椭圆形,与其他动物的圆形细胞不同,这是为了让血红细胞在脱水状态下仍可以流动.这些细胞还更加稳定,在饮用大量水时,不至于因渗透性的改变而撕裂.此外一般哺乳动物在体内水分失去过多时,需要抽取自身血液中的水分来补充,但这样会使血液变稠而导致循环速度降低,代谢功能失调而发生中暑.骆驼则以肌肉中的水分来平衡.


沙漠之舟的意思

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骆驼在动物学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是一种反刍动物。它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骆驼的鼻子还能自由关闭。沙漠中的骆驼这些“装备”使骆驼一点也不怕风沙。沙地软软的,人脚踩上去很容易陷入,而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力。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骆驼走得很慢,但可以驮很多东西。他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有“沙漠之舟”的美誉。体型特征:1、身高:成年骆驼一般到肩膀身高1.85米(6英尺),到驼峰身高可达2.15米(7英尺)。2、体长:以双峰骆驼为例,体长可达3米。3、行动速度:一般骆驼的速度 14.5~16公里/小时 。阿拉伯骆驼适应深深的沙土地和酷热的天气。它能驮运400磅(180公斤)重的货物每天走上40英里的路程,连续走4天;用于比赛的骆驼速度可达每小时8英里(13公里)。冲刺速度可达40英里/时,长途持续速度可达25英里/时。因为骆驼体态高大,且善于负重,在中国古代就称它为橐驼,“橐,橐也;驼,负菏也。今云骆驼,盖橐音之转。”,“驼,国外之奇畜,皆有两峰如鞍,其足三节,其色苍褐。负物至千斤,凡有负载,辄先屈足受之。”公元400年,晋代高僧法显在《佛游天竺记》中描述说:“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风鸟,遍望极目,欲求渡处,唯以私人尸骨为标帜耳。”唐代的大和尚玄奘到天竺取经,途经沙漠时也是“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魅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扩展资料:“沙漠之舟”的特征与价值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力。骆驼的厚毛发可以反射阳光,被剃毛后的骆驼会多出50%的汗以避免过热,皮毛同时帮助骆驼隔热。它们的长腿也让它们远离火烫的地面。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骆驼以驼峰而闻名,但它们的驼峰并不用于储存水。与人们的想象力不同,驼峰使用另一种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骆驼的驼峰是脂肪组织的聚集,水储存在血液中。但是当这些脂肪组织发生变化时,骆驼不仅会获得能量,而且通过与氧气反应,每公斤脂肪可以转化为1,111克水。这种能力使骆驼能够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存活2周,并且在一个月内没有食物。骆驼的红细胞是椭圆形的,与其他动物的圆形细胞不同,为了让红细胞在脱水下流动。当饮用大量水时,这些细胞也更稳定并且不会由于渗透性的变化而撕裂。此外,一般哺乳动物在体内水分失去过多时,需要抽取自身血液中的水分来补充,但这样会使血液变稠而导致循环速度降低,代谢功能失调而发生中暑,骆驼则以肌肉中的水分来进行平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漠之舟

沙漠之舟的成语意思

  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我带大家走进沙漠之舟的世界,去探索更精彩的食物,敬请关注!   沙漠之舟的解释   【拼音】:shā mò zhī zhōu   【释义】:这个词语用的是借代方式,指沙漠中的船,本来只有水里才有船,喻指沙漠中的主要交通工具——骆驼。   【例句】:我们要有沙漠之舟的意志和精神,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沙漠之舟造句:   1、大家乘坐着沙漠之舟穿越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找到了一片绿洲。   2、人们都把骆驼称作沙漠之舟。   3、骆驼是沙漠之舟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4、骆驼是沙漠之舟,人们在沙漠中迷茫时,它可以给人方向。   5、昨晚我梦见了沙漠之舟。   跟沙漠有关的`造句:   1、像巨龙般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的长城,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地和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它是两三千年来,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   2、“好一派风光,这难道就是沙漠绿洲吗?”我独自思忖。若不是亲眼见到,谁会相信茫茫沙海中会有如此景致呢?   3、亲情是荒寂沙漠中的绿洲,当你落寞惆怅软弱无力干渴病痛时,看一眼已是满目生辉,心灵得到恬适,于是不会孤独。便会疾步上前,只需一滴水,滚滚的生命汪洋便会漫延心中。   4、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如同风之怒号,它从沙漠上扫荡而来,平静清澈的天庭霎时变成一片旋转狂怒的海洋,飞沙走石,漫无际涯。没有天空,没有大地,只有沙尘,到处是沙尘,咬啮和窒息着万物生灵。   5、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6、贪婪的心像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吸收一切雨水,却不滋生草木以方便他人。   7、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8、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它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9、爱心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长途跋涉的旅者得到心灵的片刻的休憩。   10、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历程,也就失去了意义。

沙漠之舟的舟什么意思

  1、舟就是船的意思。

  2、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3、骆驼在动物学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是一种反刍动物。它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

  4、骆驼是骆驼科的动物,只有两种。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们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开始驯化骆驼,作为运输和骑马的仆人。许多国家的骆驼牧民依靠骆驼维持生计,甚至还有骆驼骑兵。


上一篇:琉璃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