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的意思
广博的意思:学识、胸怀等宽广博大。读音:guǎng bó。出处:《礼记·经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於《乐》者也。”孔颖达疏:“无所不通,是广博。”引证:《后汉书·班彪传》:“若迁(司马迁)之著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宋·曾巩《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君为人,志意广博,好智谋奇计。”广博造句1、文献学的范围很广博,有些人不免望洋兴叹,趑趄不前,这是很自然的事。2、你不是广博的大海,而是汇成大海的溪流。3、知识广博的人,对一般事理,都能触类旁通,不必事事要人解说。4、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5、你的知识真广博,小奋甘拜下风,以后还得多向你请教。
广博的意思
广博的意思是学识、胸怀等宽广、博大。引申义为广大。广博一词的出处:1、《礼记·经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於《乐》者也。”孔颖达疏:“无所不通,是广博。”2、《后汉书·班彪传》:“若迁(司马迁)之著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3、宋·曾巩《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君为人,志意广博,好智谋奇计。”4、叶圣陶《倪焕之》八:“只要给他们展开一个广博的世界,那病症就消除了。”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浩瀚广博的意思
浩瀚广博的意思
学识如同大海一样浩瀚无边,胸怀宽广。
浩瀚
【详细解释】
清叶名澧《桥西杂记·湖广省分闱乡试》:“湖南士子赴湖北乡试,必经由洞庭湖。湖水浩瀚无涯,波涛不测。”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诗:“出国去,走东海、 南海 、红海、 地中海 ,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 法兰西 海岸。”峻青《秋色赋·火光》:“无边无垠的大海,它是那样的辽阔浩瀚,雄伟庄严。”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经典沉深,载籍浩瀚。” 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至若在京百司,金谷浩瀚,权势子弟,长为占据。” 明胡应麟《诗薮·元》:“ 宋 人调甚驳,而材具纵横,浩瀚过於 元 。”林伯渠《答横槊将军》诗:“浩瀚襟怀扬子水 ,光辉旗帜井冈山。”
【造句】
★当然,在那浩瀚的太平洋上旅行,看到许多奇怪的新鲜事,是很自然的
★那浩瀚的星空,给他们带来无限奇妙的幻想
★在浩瀚的公文信函中,一纸建议得不到回音,亦属常事
·广博
【拼音】:guǎng bó
【注音】:ㄍㄨㄤˇ ㄅㄛˊ
2词语解释
◎ 广博 guǎngbó
(1) [extensive;erudite]∶宽广博大。指学识、胸怀等
他在意大利留学九年,学习内容很广博。——《哥白尼》
(2) [vast]∶泛指广大
给他们展开一个广博的世界
3详细解释
释义:(1).宽广博大。指学识、胸怀等。
【出处】:《礼记·经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於《乐》者也。” 孔颖达 疏:“无所不通,是广博。”《后汉书·班彪传》:“若 迁 ( 司马迁 )之著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
【示例】:宋 曾巩 《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君为人,志意广博,好智谋奇计。”
释义:(2).泛指广大。
【出处】:叶圣陶 《倪焕之》八:“只要给他们展开一个广博的世界,那病症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