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正丁酯

时间:2024-10-11 21:26:36编辑:流行君

乙酸正丁酯制备的实验现象

乙酸正丁酯制备的实验现象为变黑。乙酸正丁酯产率低一般是因为在有机反应的过程中出现了副反应,反应的温度高了,浓H2SO4使正丁醇脱水碳化,制备中异常现象会变黑。正丁醇的分子取代了生成醚,分子内消并生成烯。乙酸正丁酯简称乙酸丁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果香气味的液体,它能与醇、醚、酮等有机溶剂混溶。本实验采用乙酸和正丁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制备乙酸正丁酶。由于酷化反应可逆,可利用分水器将生成的水不断从反应体系中移走,或者加入过量的某一反应物,促使平衡向右移动,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反应式如下:CH3COOH +CH3CH2CH2CH2OHz-CH3COOCH2CH2CH2CH+H2O。本实验回流反应和最后蒸馏出产品的操作所使用的仪器均须干燥,包括取试剂的量筒。蒸前,粗产物必须干燥完全,否则由于丁醇、水和乙酸丁酶间形成二元或三元恒沸物,导致蒸馏时前馏分多,影响产率。本实验利用恒沸混合物除去酷化反应生成的水,合水的恒沸混合物冷凝为液体时,分为两层,上层为合水量较少的酷和醇,下层主要是水。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方法如下:1、先加碳酸钠溶液,则硫酸和乙酸分别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获得醋酸钠和硫酸钠。2、由于醋酸钠和硫酸钠都是离子化合物,具备都能沉淀在水中,而乙酸正丁酯是难沉淀在水中的有机物,因此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来(上层为乙酸正丁酯)。3、为了获得比较洁净的乙酸正丁酯,则可以加氧化钙,然后提纯。这个时候还可以防止少量的水被提纯出来。羧酸与醇在少量酸性催化剂(如浓硫酸)存在下,加热,脱水生成酯。这个反应叫酯化反应。常用的酸催化剂有:浓硫酸,磷酸等质子酸,也可用固体超强酸及沸石分子筛等。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即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各占一定比例。乙酸正丁酯,简称乙酸丁酯。无色透明有愉快果香气味的液体。较低级同系物难溶于水;与醇、醚、酮等有机溶剂混溶。易燃。急性毒性较小,但对眼鼻有较强的刺激性,而且在高浓度下会引起麻醉。乙酸正丁酯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对乙基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氯化橡胶以及多种天然树胶均有较好的溶解性能。

乙酸正丁酯的水解反应机理

乙酸正丁酯的水解实验原理:平衡的移动原理。增加某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以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蒸出乙酸正丁酯降低生成物浓度促使平衡正向移动。因为乙酸正丁酯不溶于水,且它的密度比水低,所以在用乙酸与丁醇进行酯化反应时,为了及时除去生成的水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应该安装一个分水器。制备方法在250mL的三口烧瓶上,中口装上分水器,分水器上口装上回流冷凝管.三口瓶一侧口装上200℃温度计。在三口瓶中加入冰乙酸29mL,正丁醇51.3mL。催化剂(浓硫酸)5.5mL及沸石少许。仪器装好后,通入冷却水,加热回流反应。在回流反应过程中,在分水器中不断有水滴生成,要不断分出生成的水,以免流回反应器影响反应的进行。到分水器中无水滴出现,反应液温度恒定不再上升,停止加热,整个反应过程约1h左右。

乙酸正丁酯的水解实验原理

乙酸正丁酯的水解实验原理:平衡的移动原理。增加某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以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蒸出乙酸正丁酯降低生成物浓度促使平衡正向移动。因为乙酸正丁酯不溶于水,且它的密度比水低,所以在用乙酸与丁醇进行酯化反应时,为了及时除去生成的水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应该安装一个分水器。在反应过程中不断除去生成的水,及时进行分馏。制备方法在250mL的三口烧瓶上,中口装上分水器,分水器上口装上回流冷凝管,三口瓶一侧口装上200℃温度计。在三口瓶中加入冰乙酸29mL,正丁醇51.3mL。催化剂(浓硫酸)5.5mL及沸石少许。仪器装好后,通入冷却水,加热回流反应。在回流反应过程中,在分水器中不断有水滴生成,要不断分出生成的水,以免流回反应器影响反应的进行。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乙酸正丁酯

上一篇:无糖食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