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图片

时间:2024-10-11 12:41:01编辑:流行君

南狮和北狮的区别

南狮和北狮的区别:起源不同,舞法不同,造型不同,表演器材不同。1、起源不同:北狮起源最早,相传北魏武帝远征甘肃河西,俘虏胡人十万之多,令胡人献舞娱乐,胡人以木雕兽头,披兽衣,集八音乐,起舞于御前,武帝赐名北魏瑞狮。南狮源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北狮雌雄成对出现,有时会配一对小狮,由扮成武士的人领头。南狮较为接近年兽,狮头有一只角,以前会用铁做,应付舞狮时出现的武斗。2、舞法不同:北狮动作灵活,舞动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南狮着重威猛,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狮子的威猛,二人舞一头,注重马步。3、造型不同:北狮酷似真狮,狮头较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南狮富有南方风格,额高而窄,眼大能转动,口阔带鼻,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4、表演器材不同:北狮表演场地以平整地面为主,还可在高台、梅花桩上表演,以大幅度动作给观众带来刺激的视觉感官享受。南狮的表演阵地主要是立桩、飞桩、踏桩,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舞狮介绍: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古时又称为“太平乐”。舞狮有南北之分,狮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北狮和南狮区别是什么?

北狮和南狮区别:造型不同、动作不同、表演器材不同、舞法不同一、造型不同北狮北狮和真狮比较像,狮头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南狮南狮额高而窄,眼大且灵活,面颊饱满。二、动作不同北狮北狮动作灵活。南狮南狮动作威猛。三、表演器材不同北狮北狮的表演阵地是平整地面,还可以在高台、梅花桩上进行表演。南狮南狮主要是立桩、飞桩、踏青。四、舞法不同北狮北狮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由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有时一对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北狮表演较为接近杂耍。配乐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南狮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传闻以前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传统上,南狮狮头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

舞狮怎么画

舞狮的画法如下:1、首先我们需要画出狮子的头部轮廓,大张着的嘴巴,眼若铜铃,头顶上的鬃毛一缕缕的立着。2、接着往下画出一个小朋友的身体与动作,双手举着狮头,这个头部都被狮头所笼罩着,部分脸部从狮子嘴巴露出,一腿站立,一腿弯曲抬起。3、紧接着我们需要画出跟狮头连接在一起的狮身,用一层又一层的水纹波浪线条堆叠着画出来。4、在狮身上的每层纹路上都画出一些线条细节后,再在画出一些飘散在空中的彩纸片。5、将小朋友的头发涂成棕色,上衣和裤子用不同程度的红颜色涂上后,鞋子涂成褐色。6、最后用灰色、绿色、红色、黄色这四种颜色给狮子上好颜色后,将空中飘落的彩纸也涂成红色,一个小朋友舞狮的画面就画好了。简笔画入门技巧1、首先,我们需要一定的画画基础,那么基础从哪里来呢?就需要从零开始,简笔画也同样需要我们的素描技巧,简笔画想画的好,素描是一定的关键。2、画简笔画需要我们找到一定的比例,比例不正确,我们画的画就非常难看,和原图或者原意相差甚远,只有在画画的过程中认真学习,掌握手感就会有一定的成就,画画时要观察仔细。3、最后,画简笔画要有一定的耐心,下笔要准确,个人建议难点的可以先勾形状,这样画起来要简单的多。

舞狮怎么画

首先准备材料:画纸、马克笔。1、首先在画纸的中间画上一个狮子头,眼睛要画大一点。2、接着在狮子头的下面画上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的双手举着狮子。3、在小男孩的旁边画上鞭炮,在身后画上一排房子,天空中画上绽放的烟花和星星。4、先给狮子涂上蓝色,注意要涂不同的蓝色哦,小男孩的头发是棕色,衣服的腰带是红色,衣服用灰色描边。5、最后给鞭炮涂上红色,房子也涂上黄色和红色,背景的天空涂上蓝色,烟花涂上漂亮的颜色,一幅好看的元旦画就完成了。

图片所反映的是唐代的一项什么文体娱乐活动?他是当时的那个国家传入中国的?(骑马击球彩绘陶俑)

我国古代马球起源分析
2004-03-09 01:13:00 李秀梅 章莺
--------------------------------------------------------------------------------
关于马球起源问题的研究,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已经积累了一大批古代马球运动的资料,学者们对其研究也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但总起来分析,还没有确立一个共同的认识,这主要集中在马球运动的起源方面。

这里,我们结合国内外的文献记载和发现的有关文物资料,主要就古代马球运动起源问题的三种观点逐一分析,并提出我们的认识。

1.关于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说。自向达、罗香林二位先生提出以后,不少研究者在经过一定的分析后,曾提出过不同的看法,其中尤以唐豪先生的分析较为充分。唐先生认为:第一,"现代马球之称为Polo,语源出于我国藏族,不是取名于波罗树。可证唐代拔汗那国的毬场(杜环《经行记》所载),并不与波罗林发生什么关系。"第二,在中国古代,"'打毯'这个名称,足早见于五世纪六十年代左右(隋唐以前)梁朝宗懔所著的《荆蓬岁时记》,根本不符合于罗香林所云'波斯原名为gui,唐人音译为毬'的说法"。也就是说,打毬一词出现于中国的唐代以前,并不是唐人据波斯语中的gui一词译来得①。
与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说相近,郝更生先生在其1926年出版的英文版《中国体育概论》一书中,还提出了马球是经过波斯传到土耳其斯坦和西藏,然后在中国普遍流行起来的观点。他的主要根据是:"900年前波斯一位作家记载,约在公元600年左右,和波斯萨珊王朝末代皇帝Khosrau Parwis结婚的一个基督教女子希莱恩,联合了许多贵族妇女和她配合,同'夏'的马球队进行了一场对抗赛"②。但是,由中国古籍《旧唐书》西戎传和《新唐书》西域传中有关波斯历史的记载看,能与Khosrau Parwis对音的是"卑路斯"。他是六八世纪之间的人物、并不是6世纪左右的人物。而这与中国汉魏时期出现的记载马球活动的《名都篇》已经相隔了5个世纪,因此这一结论也是说不通的③。
此外.据英国于1936年出版的有关著述记载,波斯马球竞赛被称为"Chaugan",而其发音近似于中国古代"鞠杆"的方言④。"鞠杆"即是球仗,这一相近的对音字,也间接证明了波斯盛行的马球是受到了中国流行的马球活动的影响。
2.关于马球起源于吐蕃说。虽然首倡者阴法鲁先生从语音学着手,对向达、罗香林二先生所考证的"波罗波斯名为gui"之说提出了异议,并进一步考证出波斯语的gui字应是汉语毬字的音译。但他同时又根据波罗一词是出于英语的polo,亦即马球之意,而其发音又来源于藏语的"波郎"(Polon)或藏语的"氇氆"(Pulu),并由此推断马球运动最初应出现于吐著,至唐代初年传入中原并兴盛起来⑤。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波郎",还是"氇氆",在拉萨藏语中其实是对一切球和球形物体的统称。而拉萨地区的这一称呼则来源于西藏牧区的"扒啰",扒指圆形物体,而扒啰系指用皮革制成的圆形物体,因此,仅据此推断马球运动起源于吐蕃地区,似有些牵强⑥。
3.关于马球起源于中原一带的观点。最初仅仅依据的是汉魏时期曹植《名都篇》中的记载。但由于证据乏力,又加之学者们对《名都篇》中"连骑击鞠壤"的"击鞠"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虽然对此观点附和者众多,但更需确凿的资料再加论证。
生活在公元六八世纪的唐代诗人蔡孚曾作《打毬篇》一诗。诗中写道:"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合月作楼。金锤玉蓥千金地,宝杖佩文七宝毬。……共道用兵如断蔗,俱能走马入长揪。……奔星乱下花场里,初月飞来画杖头。自有长鸣须决胜,能驰迅足满先筹。薄暮汉宫愉乐罢,还归尧室晓垂旒。"⑦在这首诗中,所提到的"德阳宫"即是在汉末被董卓烧毁的东汉洛阳宫殿。而诗中描述的"德阳宫北苑东头"的马球场及"能驰迅足满先筹"、"薄暮汉宫愉乐罢"的马球竞赛,都是参考当时尚未佚佚的汉代旧籍的记载写成的。因此,由这一条资料可以看出,东汉时期已经流行马球运动,而且于宫中还修建了专用的马球场。
年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的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现的西汉中期的球形实物,对这一观点可以说是起到了一些旁证作用。目前,虽然对这类球形实物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根据报告的描述和我们在长城博物馆看到的实物,把其作为一只马球活动用球,应有一定的道理。
据元人熊梦祥的《析津志》载:"一马前驰,掷大皮缝软毬子于地,群马争骤,各以长藤柄毯杖争接之"。这里的大皮缝软毬子,也就是牛皮马球,在牛皮里面填上一层毛发之类的物质,成为软球。也可能像古代日本那样是在木质球外包一层牛皮。在中国古代马球活动中,所用的马球有一种是外包皮,内置毛发等类的"软毬"。此外,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出现的马球的另一称呼"打毬"的毬字,在其构造上,"左旁由'毛丸"而来,所以从毛。这个毬字的右旁根据用球'招来'击和用杖'索取'击,所以从求"⑧。这也是早期马球活动曾用过"毛九"一类球的证据。
另外,在日本占籍《倭名类聚抄》一书中,为了说明"打球"的来源,于其"打毬"条下引"唐韵云:毛丸,打者也"⑨。"毛丸"就是用毛揉成的球,《太平御览》所引《风俗通》对此已有记述⑩。《风俗通》是东汉中平六年(189年)泰山太守应劭所编,这印证了至迟于东汉时期,"毛丸"就已应用于马球运动之中了。
从这些文献中对早期马球用球的描述,结合马圈湾汉代烽隧遗址发现的西汉中期的球形实物,其"内填丝绵,外用细麻绳和白绢搓成的绳捆扎成球形。"两者基本上是符合的。另外,发现的这件球形实物直径5.5厘米,与中国古籍中所记载的马球的"球状小如拳"也基本上相符合。结合古代西北地区的军队中始终就有进行马球活动的习俗,将其推断为当时西北地区军中进行马球活动的一种简便用球。是有一定道理的。
由这一实物资料的发现,结合上述的文献记载,可以说,马球运动至迟于汉代就已流行在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黄河流域一带。无论在文献的记述上,还是在有关实物的发现上,其反映的流行时间均比波斯、吐蕃等地早。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古代马球自汉代始就开始出现于中原以至黄河流域,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球类运动中主要的运动形式之一。最后,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马球运动主要还是在北方地区流行的。


上一篇:谁发明了飞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