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所著的《四书集注》都涉及到什么范畴?
在南宋以后,朱熹的理学成为各个封建王朝的御用儒学思想,他所作的《四书集注》成为各朝开科取士的金科玉律。《四书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是朱熹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宋明理学的权威性著作。该书既注重文字诠释,更着重于义理的阐发,是以义理解经的代表作。书中发挥了儒家传统观点,论述了道、理、性、命、心、诚、格物致知、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及其关系,体现了以理为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以及强调认识方法、修养方法、道德实践的特点。
朱熹认为“图书”在流传上是在儒家与那个学派之间相互?
百度知道朱熹认为“图书”在流传上是在儒家与那个学派...展开冬梅向日葵花超过1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关注成为第5位粉丝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一)(2006-08-01 16:12:15)转载一、作为儒家工夫论的《四书》学我们可以将朱熹的《四书》学全面理解并等同于一种“修己治人”的工夫论,事实上,无论是从《四书》的文本意义,还是从朱熹《四书》学的诠释的目的来看,将《四书》学理解为儒者立志于成就为内圣外王的一整套工夫论,确是具有充分理由的。朱熹一直强调,“第一义”的儒者学问,应该是来之于个体自我的身心实践,他说:“学问,就自家身己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1] 如何理解这个“第一义”呢?我们认为,“第一义”与“第二义”并不是重要程度的排序,而是“本原义”与“派生义”的关系表述。那么,作为“第二义”的读书,是依托在“第一义”的自家身心实践基础之上的,故而朱熹又强调,“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2] 我们似乎可以说,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所要复兴的儒学,最关键的并不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儒学知识形态,即以一种道德义理之学去取代汉唐的章句训诂之学;而是在努力恢复先秦儒者那种“第一义”的学问,即要复兴儒学的人文关怀与实践品格,努力在修己治人的身心实践中建立一个“天下有道”的理想世界。所以他感叹“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3] 朱熹所要恢复、建立的这一套能够从“自家身上”推究的学问,就不会是一种与现世实践相隔离的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而是一种与生活日用联为一体的实践工夫论。问题是,《四书》学本来就是一种经学的学术形态,经学是由体现为历史文献的原典及其历代儒者的训释系统构成的。对历代的儒家学者而言,经学包括了文献版本、文字训诂以及历史、哲学、政治、伦理等多种学问构成的知识体系。这些学问知识如何能够转化成日用伦常的实践工夫?朱熹要求“就自家身上推究”的《四书》学又是如何将“知”转化为“行”?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原典本身,也就是要还原朱熹所反复强调的原典的学术特征与文化精神。因为朱熹认为,儒家学者所诠释的《四书》学所以能够转化成生活日用的实践工夫,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四书》原本就是圣人修身工夫与实践历程的记录。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先圣先贤均是终生致力于修己治人的实践活动,他们在这种修身实践中获得许多的感悟与体会,圣贤及其生徒们将这些感悟、体认总结、记录下来,就成为后代儒者们所读到的儒家经典《四书》。因此,《四书》只是实践工夫的记录而不是一种知识推理的体系。黄俊杰先生认为:“所谓‘工夫’,就是指这种道德心在具体情境中的展开过程,而不是一种客观而抽象的推理过程,因此,严格地说,古代儒家并没有提出一套作为方法论意义的‘工夫论’。古代儒家强调人要随时随地自我提升,在这种‘工夫’实践完成之后,才会有对这种‘工夫’境界的体认与描述。”[4] 先秦儒家圣贤们的“体认与描述”就成为儒家经典的《四书》,它们记录了古代圣贤的修己治人工夫的体认。朱熹强调了《四书》本身的工夫论特征,他在多个地方均反复说:“《论语》之书,无非操存、涵养之要;《七篇》之书,莫非体验、扩充之端。”[5] 因此,朱熹认为,后来的儒者在阅读、训释孔、孟留下来的儒家经典时,其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获得一种与经典文献相关的知识,而是要从先圣先贤的实践工夫中获得启示,寻求自我身心实践的方法与手段。
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
《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1130—1200)编注。《四书章句集注》,本书为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该书文字洗练, 对《四书》训诂文字, 疏通文理, 注重义理阐发, 从整体上探求与把握儒学精义, 堪称解读《四书》的经典之作。此次整理以清嘉庆十六年吴县吴氏父子校刻本为底本, 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一)作者简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尊称朱子,又称阳先生、朱文公。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南宋徽州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很大,前推孔子,后推朱熹。朱熹的思想远播海外,深刻地影响了日本、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的传统文化。他一生共留下了126种400多卷著作,其内容涉及经、史、子、集诸部,范围广阔,博大精深,卷帙浩繁,是巨大的思想宝库。此外,他还写下3000多首诗词流传后世。最著名的有《春日》《观书有感》等。(二)拓展知识十九卷、朱熹有《诗集传》已著录。宋以前《五经》立于学官,唐孔颖达奉敕编《五经正义》,及南宋,朱熹祖述二程观点,特别崇奉《孟子》和《礼记》 中的《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并列。认为《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四部著作代表由孔子经子思到孟子的儒家道统。而程朱则是合法的继承人和发扬者。此书包括《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一作十四卷)。前两书成于淳熙十六年(1189)为朱氏自注, 后两书成书于淳熙四年(1168)多引用二程及程门弟子言论, 故曰“集注”。光宗绍熙元年(1900)朱氏知漳州时刊刻,“四书”之名从此确立。其间凡七易其稿,“不住修削”,直至朱熹逝世前夕。自许说“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所以如此,意在以理学家思想解经,主张“存天理,遏人欲”。以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因而自元、明、清以来,将此注本定为科举取士的教本,在意识形态中居垄断地位。此书注意从整体上探求与把握原书思想体系,疏于名物训诂。其特点是以程朱理学思想解经,重点在阐述理学义理,使儒家经典具有理学精神面貌。版本较多,卷数名称亦有异。明初司礼监刻本, 四十二卷。 崇祯十四年(1641)汲古阁版归静远楼印本 十九卷。乾隆三十八年(1773)于敏中等辑《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抄本,十九卷。又有一九五七年中华书局铅印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本。一九八○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邱汉生《四书集注简论》,是用唯物史观研究《四书集注》的著作,可供参考。
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是
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是朱熹。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内容简介《四书章句集注》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