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不守恒定律

时间:2024-10-08 17:49:03编辑:流行君

如果只论学术成就,杨振宁跟李政道谁更厉害?

我觉得肯定是杨振宁比较厉害,杨振宁先生是目前世界上最厉害的科学物理学家,没有之一,他就是现在最厉害的物理学家,而李政道和杨振宁我觉得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杨振宁要比李政道厉害了太多了。杨振宁可以说是我国的一个骄傲,他现在回到中国,为我国的科学进步有巨大的贡献。从学术研究上来看,当时李政道和杨振宁都是通过宇宙不守恒获得的诺贝尔奖,这是李政道学术上的终点,但只是杨振宁学术上的起点,所以说从这一点来看杨振林就比李政道厉害太多了。可能我们中国人对杨振宁并不是很了解,但他在外国,在世界物理界,他现在的成就还有地位,其实和爱因斯坦已经差不多了,当时他和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全国华人都为之骄傲,但是他俩的关系也并不是很好,最后他两个甚至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但是我觉得杨振宁在成就方面是要比李政道厉害很多的,因为现在他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物理学家,这是公认的。并且就是在世界排名看来,他的排名也是要在李政道之前的,虽然他们都是一些华裔,但是他们骨子里流的血和汗都是属于中国人的,他们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杨振宁先生现在回到我们祖国,为我们祖国的物理世叶一直贡献着,可以说他来到中国,使我们中国的物理进步快了将近几十年,因为物理是推动科技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科学,当时美国人给他开出各种要求,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来到选择了中国,支持中国物理教育事业。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非常棒的人。

杨振宁与李政道,谁的贡献更大?

李政道是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李政道想留在哪里,完全是他个人的自由。一个充分尊重别人自由的国家,才是值得被尊重的国家。李政道虽然回国次数不如杨振宁多,当年也是风云人物,受到了很多人的接见。而中国也通过李政道的关系,送了很多人才到国外进修。1986年,李政道还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而论爱国之心,李政道与杨振宁是一样的,在大是大非面前都很可靠。莫伟给中科院领导写信,提出:海外科学家都有私心,只有杨振宁和李政道完全没有私心,一心一意想中国发展的好。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根据《李政道传》所写,这一发现是由李政道先找到突破口的。1956年大约是4月底和5月初的一天上午,杨振宁开车从长岛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看李政道,在李的办公室里进行了讨论。不久,杨振宁要移动他停在街上的汽车,他们就走到街上。把车停好后,由于饭馆都还没开门,他们就近在125街和百老汇大街路口的白玫瑰咖啡厅边喝咖啡边讨论。李政道把最近的工作以及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想法,统统告诉了杨振宁。杨振宁激烈地反对李政道所说的一切。但经过反复的讨论,他逐渐被说服。午饭后,他们回到李政道的办公室,杨已经完全被说服,并表示愿意与李合作。他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李不要急忙发表上述那篇论文。他说,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突破,应该用最快的速度,将整个弱作用领域一下子都占领下来。这样更加完整,有更大的意义。李政道觉得十分有道理,同时觉得如有杨振宁的参加,会使整个事情做的更好。两人开始了友好的竞赛。他们在大约两周内完成了全部的β衰变分析。这需要进行大量计算。两人在计算能力上不相上下,都做出了贡献。一个月后他们完成了对这些过程的分析,写出了论文。这篇论文是由李政道执笔,署名也是李政道在前。这就是轰动一时后来获得1957年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

宇称不守恒通俗解释是什么?

宇称不守恒定律指出,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对称性反映不同物质形态在运动中的共性,而对称性的破坏使它们显示出各自的特性。宇称不守恒定律指出,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该定理最早由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后由吴健雄用钴60实验验证,后成为物理学中弱作用理论的基石。宇称不守恒定律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促成了此后几十年物理学界对对称性的关注,在粒子物理研究、完善宇宙大爆炸理论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也因此双双获得了诺贝尔奖。宇称不守恒定律举例说明:假设有两辆互为镜像的汽车,汽车A的司机坐在左前方座位上,油门踏板在他的右脚附近;而汽车B的司机则坐在右前方座位上,油门踏板在他的左脚附近。现在,汽车A的司机顺时针方向开动点火钥匙,把汽车发动起来,并用右脚踩油门踏板,使得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向前驶去;汽车B的司机也做完全一样的动作,只是左右交换一下—他反时针方向开动点火钥匙,用左脚踩油门踏板,并且使踏板的倾斜程度与A保持一致。现在,汽车B将会如何运动呢?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两辆汽车应该以完全一样的速度向前行驶。遗憾的是,吴健雄的实验证明了,在粒子世界里,汽车B将以完全不同的速度行驶,方向也未必一致!粒子世界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地展现了宇称不守恒。

宇称不守恒定律是什么意思?

宇称不守恒定律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由吴健雄用钴60验证。科学界在1956年前一直认为宇称守恒,也就是说一个粒子的镜像与其本身性质完全相同。1956年,科学家发现θ和γ两种介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完全相同,多数人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粒子,但θ衰变时产生两个π介子,γ衰变时产生3个,这又说明它们是不同种粒子。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在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各种因素之后,大胆地断言:τ和θ是完全相同的同一种粒子(后来被称为K介子),但在弱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它们的运动规律却不一定完全相同,通俗地说,这两个相同的粒子如果互相照镜子的话,它们的衰变方式在镜子里和镜子外居然不一样!用科学语言来说,“θ-τ”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是宇称不守恒的。在最初,“θ-τ”粒子只是被作为一个特殊例外,人们还是不愿意放弃整体微观粒子世界的宇称守恒。此后不久,同为华裔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用一个巧妙的实验验证了“宇称不守恒”,从此,“宇称不守恒”才真正被承认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科学原理。

上一篇:属性与生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