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钓鱼

时间:2024-09-28 03:51:32编辑:流行君

姜太公钓鱼的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典故出自晋·苻朗《苻子·方外》,文载:“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今多比喻心甘情愿的落入别人的谋划。类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典故姜太公又称姜尚,字子牙,东海上人。他是周倾商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周师齐祖”“百家宗师”,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姜尚的钓法奇特,短干长线,线系竹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应聘,并封姜尚为相。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姜子牙钓出的可谓是一条“王候大鱼”。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源于此。


姜太公钓鱼后面的歇后语是什么?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相关解释:传说姜太公在渭河边钓鱼,钓鱼的钩是直的,还不用鱼饵,所以人们都嘲笑他傻,可姜太公却毫不在意的说我钓鱼是全靠“愿者上钩”。其实,他钓鱼是假,他是在等待周文王路过此地,想对周文王游说、施展自己扶周灭商的抱负。后来,姜子牙(太公)终于如愿以偿,关于他直钩钓鱼的歇后语也就流传至今。


姜太公真的钓鱼了吗

姜太公是真的钓鱼了,最后也吸引来了周文王。历史记载姜太公:“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

姜太公就是姜尚,字子牙,西周初年帮助武王伐纣的功臣之一。姜子牙出身自名门望族,但到了他这一代家境败落,姜子牙从小到处打工维持生计,同时他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等待着有一天可以施展才华,直到他72岁才等到前来拜访的姬昌。

晋代苻朗《苻子·方外》里记载:“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就是说姜太公在溪边垂钓,不在鱼钩上挂鱼饵,钓杆也不伸到水里,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他在河边自言自语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因为姜太公奇怪的举动,所以大家私底下都议论着他。周文王姬昌要伐纣,迫切需要有才能的人,听说了姜尚很有才干,就拿着礼物亲自去见姜尚。最后姜尚为相,辅佐了文王和武王,灭掉了商朝。

姜尚钓鱼引来了自己的伯乐,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正如姜子牙自己说的他钓出的是一条“大鱼”。


姜太公钓鱼在哪个地方?

在渭水的支流磻溪边。姜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王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王统治,建立了周朝。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相关背景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他很有军事才能,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在这件事上,商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长期战争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纣和夏桀一样,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他在他的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把搜刮得来的金银珍宝都贮藏在里面;他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做钜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他和宠姬妲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还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叫作炮烙的刑罚。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

姜太公钓鱼概括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姜太公钓鱼讲的是商纣暴虐,太公姜子牙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来到西岐,每日在河边用直钩钓鱼,等待周文王的到来,后来周文王看到这一场景之后,断定姜子牙是一个奇人,便多次邀请他和自己一起兴邦立国,最后他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建立周朝的故事。    姜太公钓鱼典故   姜子牙听说西伯侯招贤纳士、广施仁政,年过半百的他千里迢迢来到西岐,但是并没有马上去找西伯侯,而是来到了渭水边上,每天用直钩钓鱼,也不放鱼饵,就这样等待姬昌的到来。他每天都会去河边钓鱼,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周文王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去渭水旁边观看,认为这是一个奇人,便聘请姜子牙辅助自己兴邦立国,最后姜子牙辅助周武王,建立周朝。    姜太公钓鱼的启示和意思   启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告诉我们要别人臣服和尊重给自己,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自己的能力强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的尊重。   意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上一篇:怎样下载游戏到手机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