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对旅游的影响
任何旅游者要实现从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行;都必须借助良好的交通条件和运输工具这两个载体。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我国,随着旅游活动从低级的以赶景点为主要目标的“苦行游”,向包含文化内涵的以休假与游览结合为主的“康乐游”、“享乐游”、“休闲游”等方向的转化,需要重新认识旅游交通的地位与作用。
1 交通对旅游的影响与制约
1.1 交通对旅游者出行的影响
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交通的便利与否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在旅游者评估选择直至最后确定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区域旅游的可进入性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还影响到旅游者的出游半径。在一定的引力和外推力的作用下,游客流量与距离影响力是成反比的。用数学式表示为:
F=T1T2/f(d)
式中:T1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T2为旅游客源地的外推力,d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其中游客对距离的直观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交通便利条件。因此,交通对旅游者的出游选择在心理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统计,在旅游效果影响要素中,与住宿、饮食、景点及其他服务消费等项目相比,60%左右的人将交通列为首位。在我国交通是影响旅游者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交通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旅游资源依赖旅游者光顾而产生效益。没有安全便捷的交通,就不可能有规模化和长期发展的旅游经济。旅游资源潜力再大,如果没有快捷便利的交通做后盾,也将无法发挥其优势。
1.3 交通对旅游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游客意见调查征询,发现游客在文化、地域、经济、兴趣、性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对食、宿、游3方面的质量评价弹性较大,而对交通质量的评价则比较一致。在对众多旅行社的调查中发现,反映旅游质量问题的投诉中,交通问题占相当大的比例,旅游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交通的质量。尤其是当旅游业由“饥渴型”向“温饱型”、“享乐型”发展时,更是如此。
2 旅游业发展中的交通问题
(1)各地区公路等级差距大。由于客观原因,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其高等级、次高等级公路里程要少20%。西部的12个省区集中了全国不通公路乡镇和行政村数量的85%和50%。
(2)基础设施滞后。我国不少国家级旅游景区专用交通道路质量差,使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降低,游客进出目的地受到限制。尤其在节假日和双休日期间,旅游交通运力不能满足需求,出现游客买票难、乘车难、“进不去、出不来”等交通难题。
(3)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交通的服务质量一直是消费者关注和投诉的热点,以铁路交通为例,铁路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就很难让乘客满意,乘车及候车环境均需进一步改善。
(4)交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低。与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速度相比,交通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各级交通部门推动行业信息化的手段不到位,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力度不够;未充分利用道路信息资源;旅游交通专门人才匮乏。
(5)旅游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目前我国的旅游交通开发过程中,只注重缩短空间距离、节约直接成本,而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存在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
3 旅游交通发展的对策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这意味着中国的旅游业及旅游交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找出适合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已迫在眉睫。
3.1 科学规划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规划包括对外交通系统和区内交通系统两部分。规划应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创造安全、便捷、舒适便于游览的交通条件,并适当超前规划。应加快铁路建设,提高铁路客运能力,并积极发展航空运输,提高综合运力。如枝柳铁路、高速公路和张家界机场的建设,使张家界风景区迅速走向了世界,游客数量每年成倍增长。
3.2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高水平的旅游交通,需要高质量、高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我国的政策优势,利用各种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改善旅游交通的现存问题,摆脱其对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效应。如九寨沟景区原来交通设施十分落后,在2003年建成了高等级公路和黄龙机场后,使交通状况得到厂有效的改善,相应提高了九寨沟景区的吸引力。桂林、黄果树、庐山等风景胜地久盛不衰,也都与发达的交通密切相关。
3.3 提高交通服务质量
我国旅游交通目前的状况是供不应求,但随着各交通企业间竞争的激烈,服务质量将成为交通企业市场制胜的关键。因此,交通部门应以游客为中心,以安全、舒适、快速、便利为目标,加强运输管理,为游客提供优质安全高水平的服务,树立起我国旅游交通行业的良好形象。
3.4 推进交通营运管理的现代化
我国的交通管理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客流量预测、车辆调度控制、统计分析等方面应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大力推行无线电通讯技术,加快引入旅游交通自动化管理方法,全面与国际接轨。
3.5 优化交通与旅游间的互动
旅游和交通需要协调发展,彼此兼顾。在发展交通业的同时要兼顾景区的发展,而在景区的规划设计上,要留有交通业的发展空间,两者不可偏废。近年来,很多地区交通部门和旅游部门妥善处理好了两者的关系,出现了较好的效果。如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前几年,大批运煤货车沿景区通行,极大地影响了景区环境和卫生,非常不利于文物保护,当地政府果断将公路改道,结果两全其美,社会反映良好,为了保留湖南韶山核心区域的风貌、植被不被破坏,韶山铁路车站的选址定在距核心景区10km处:广西境内的桂梧高速公路原规划从阳朔穿过,为了不破坏境内的古溶洞群,有关专家提出改道的建议,调整了原规划部分路段走向。这些都是在充分考虑景区原貌不受损害的基础上做出的保护性决策,确保了景区的环境和地貌。
3.6 加强各交通部门间协作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理顺各交通部门之间的关系,改变规划、交通、公交、航空、水运、铁路和交警等各部门条块分割的现状,成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全面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建设大交通,从而推进我国旅游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交通与一般交通的区别
一、对象不同1、旅游交通:指旅游者,旅游者使用的交通方式。2、一般交通:普通乘客或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的人员。二、作用不同1、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旅游业稳定而重要的收入来源;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2、一般交通:利用交通工具完成人员或货物的空间位 置移动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扩展资料:旅游交通特征:1、旅游季节性差异明显,几乎所有的景区、景点都存在明显的淡季和旺季,旅游季节性的波动性导致游客流分布的波动性,很容易造成景区、景点“旺季人山人海、淡季门可罗雀”的现象。2、“低频”高峰已成常态,尽管“带薪年假”等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分流了传统节假日的客流,但由于季节、气候、业态等原因,导致大部分景区、景点适宜的游赏时间仍相对固定。如宜兴宜南山区各大景区旅游旺季主要集中于春秋等气候适宜的时段,旺季持续时间仅占全年不足8%(约20-30天),而这短短的几十天游客量却接近全年游客量的80%,给景区和景点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交通百度百科-交通
美国城市排名
1、纽约位于美国纽约州东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纽约都市圈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之一,与英国伦敦、中国香港并称为“纽伦港”(Nylonkong)。纽约与伦敦并列为全世界最顶级的国际大都市。2、洛杉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常被称为“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洛杉矶是美国重要的工商业、国际贸易、科教、娱乐和体育中心之一,也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主要基地之一。洛杉矶还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佩珀代因大学等。3、芝加哥位于美国密歇根湖的南部,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也是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是美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区和最大的期货市场之一,其都市区新增的企业数一直位居美国第一位,被评为美国发展最均衡的经济体。4、休斯敦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第一大城,全美国第四大城市,墨西哥湾沿岸最大的经济中心。休斯敦是哈里斯县(全国第三大县)的县城。休斯敦在密苏里市的东面,西南部分伸入福遍县,东北一小部分伸入蒙哥马利县。休斯敦创建于1836年,合并于1837年,是美国成长最迅速的大城市之一,也是全美最大的一个没有规划法的大城市。5、菲尼克斯又译凤凰城(英语:Phoenix),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州府及最大的城市。凤凰城于1881年2月25日被注册为城市,当时凤凰城在Navajo语中被称为Hoozdo,意为炎热之地;在西阿帕契语中被称为Fiinigis。凤凰城是美国最大的州府,人口超过其他州首府及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凤凰城的面积居全美首府城市的第三位,仅次于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诺和俄克拉荷马州首府俄克拉荷马市。
谁知道美国前三十大城市排名??
美国城市大小排名前五十名:1)纽约,纽约(人口8,084,316)2)洛杉矶,加利福尼亚(人口3,798,981)3)芝加哥,伊利诺伊(人口2,886,251)4)休斯敦,得克萨斯(人口2,009,834)5)费城,宾夕法尼亚(人口1,492,231)6)菲尼斯,亚利桑那(人口1,371,960)7)圣迭戈,加利福尼亚(人口1,259,532)8)达拉斯,得克萨斯(人口1,211,467)9)圣安东尼奥,得克萨斯(人口1,194,222)10)底特律,密执安(人口925,051)11)圣约瑟,加利福尼亚(人口900,443)12)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人口783,612)13)旧金山,加利福尼亚(人口764,049)14)哥伦布,俄亥俄(人口725,228)15)奥斯汀,得克萨斯(人口671,873)16)巴尔的摩,马里兰(人口638,614)17)Milwaukee,威斯康辛(人口590,895)18)波士顿,马萨诸塞(人口589,281)19)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人口570,898)20)帕索,得克萨斯(人口577,415)21)西雅图,华盛顿(人口570,426)22)丹佛,科罗拉多(人口560,415)23)夏洛特,北卡罗来纳(人口580,597)24)沃斯堡,得克萨斯(人口567,516)25)波特兰,俄勒冈(人口539,438)26)奥克拉荷马市,俄克拉何马(人口519,034)27)图森,亚利桑那(人口503,151)28)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人口473,681)29)拉斯维加斯,内华达(人口508,604)30)克利夫兰,俄亥俄(人口467,851)31)长滩,加利福尼亚(人口472,412)32)亚伯科基,新墨西哥(人口463,874)33)堪萨斯城,密苏里(人口443,471)34)Fresno,加利福尼亚(人口445,227)35)弗吉尼亚海滩,弗吉尼亚(人口433,934)36)亚特兰大,佐治亚(人口424,868)37)萨加门多,加利福尼亚(人口435,245)38)奥克兰,加利福尼亚(人口402,777)39)Mesa,亚利桑那(人口426,841)40)土尔沙,俄克拉何马(人口391,908)41)奥马哈,内布拉斯加(人口399,357)42)米尼亚波尼斯,明尼苏达(人口375,635)43)檀香山,夏威夷(人口378,155)44)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科罗拉多(人口371,182)45)圣路易斯,密苏里(人口338,353)46)惠科塔,堪萨斯(人口355,126)47)圣塔安那,加利福尼亚(人口343,413)48)匹兹堡,宾夕法尼亚(人口327,898)49)阿灵顿,得克萨斯(人口349,944)50)辛辛那提,俄亥俄(人口323,885)参考资料:http://www.city-data.com/to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