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是哪里的传统文化?
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舞狮起源舞狮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舞狮源流的历史,狮子舞在旧时称"太平乐",而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时更得到广泛的发展。狮艺在当时已成为过年过节、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舞狮是哪里的传统文化?
一、北狮比较著名的计有安徽之青狮,河北保定双狮。二、南狮是起源于广东南海的传统民俗文化。 中国舞狮,以"北狮"起源得最早。相传在北魏(公元386~534年)武帝远征甘肃河西,俘虏胡人十万之多。魏武帝令胡人献舞娱乐。胡人以木雕兽头,两大五小,披兽衣,集八音乐,武士三十余人,起舞于御前。武帝龙心大悦,赐名"北魏瑞狮",恩准俘虏回国。狮子舞便在北方流传开来,以后便有了"北狮"之称。元宵节舞狮的意义舞狮子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舞狮象征着吉利,又非常具有娱乐性,因此很受民间群众的欢迎,是娱乐性很强的一个活动。
舞狮起源于哪个省?
舞狮起源于广东省。舞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2003年12月遂溪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 遂溪的舞狮队中,有男子女子醒狮队单狮、双狮地狮、高桩狮高桩单狮、高桩双狮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醒狮艺术风格,多支舞狮队在全国大赛上获奖,其中的文车醒狮队还到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展演。艺术风格舞狮子的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就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它们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民间较流行地说北狮源自北魏。舞狮流行于胡人,以木雕成而动,做祭治仪式,北魏年代魏武王称之为北魏瑞狮,除作为宫中娱乐之处,亦为胡人一解思乡之情。至南宋称之为北狮。
舞狮的起源与发展
舞狮的起源与发展如下:唐代起源说:在碑使中有关于唐明皇游月殿,狮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后一觉醒来而有醒狮舞,这故事说当唐明皇游月殿时,在阶前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唐明皇,但它没有恶意,且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唐明皇醒后要重睹这一现象,他要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唐《立部伎》中的《太平乐》也称《五方狮子舞》。舞狮的发展徐水舞狮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春节和春季寺庙法会期间,表演时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皮饰盖扮演狮身,两人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称太狮;另由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手持绣球逗引狮子的人称引狮郎引狮郎与狮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狮的一个重要特征。徐水舞狮的基本特征是外形夸张,狮头圆大,眼睛灵动,大嘴张合有度,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徐水舞狮在中国民间艺术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1953年,曾到首都北京参加中国民间艺术汇演,并代表国家多次出访演出。曾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比赛中获一等奖。河北省杂技家协会于2001年10月正式命名北里村为“杂技舞狮之乡”。现今,由于舞狮道具昂贵、培养新人不易等原因,徐水舞狮面临传承危机,亟待有关部门加以抢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