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运行时间 十二经络走向图
9 足少阴肾经 运行时间:酉时(17:00-19:00) 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太阳经,通过腰脊部,上走心包下,经别至肾,舌本,出于项,经筋循阴股,结于阴器,上至项。 10 手厥阴心包经 运行时间:戌时(19:00-21:00) 手厥阴心包经在胸中与足少阴肾经衔接,属心包,络三焦,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经别入胸中,别墅三焦,循喉咙,出耳后。络脉络心系,经筋挟肋,散胸中,结于贲。 11 手少阳三焦经 运行时间:亥时(21:00-23:00) 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与手厥阴心包经衔接,属三焦,络心包,在目外眦与足少阴胆经相接。经别下走三焦,散于胸中;经筋结于腕,肘部,上肩,有系舌本,上曲牙,循耳前,上乘颌,属目外眦,结于额角。 12 足少阳胆经 运行时间:子时(23:00-1:00) 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与手少阳三焦经衔接,属胆,络肝,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厥阴肝经相接。络脉从光明至足背,经别贯心,挟咽,散于面,系目系,经筋结于尻,系于庸乳,交巅上,并左右相互交叉,维筋相交。
十二经络走向图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一、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二、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三、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扩展资料:一、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二、意义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经脉
足少阳胆经的易堵塞穴位
胆经的畅通也有促进气血畅通的功效,胆经走人体的外侧
不少人春天有口苦,可能是胆经有堵塞穴位,每天可敲打胆经易堵塞穴位,坚持一周,每天2次,便可达到疏通胆经的功效。
取穴位置图:取穴时一般采取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风市穴:直立,双手并拢,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悬钟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4指宽),腓骨前缘。
临泣穴:第四趾骨与第五趾骨交汇分叉处,偏外侧间隙。
经络梳理手法:
贵在坚持!
十二经络的足少阳胆经
一、经脉循行起子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达额角部(颔厌),下行至耳后(风池),沿着颈部行于手少阳经的前面,到肩上交出手少阳经的后面,向下进入缺盆部;耳部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后方;外眦部的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由颈部向下会合前脉于缺盆,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缺盆部直行的脉:下行腋部,沿着侧胸部,经过季胁,向下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的外侧,出于膝外侧,下行经腓骨前面,直下到达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着第一、二跖骨之间,出于大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属肝经),与足厥阴肝经相接。二、主治病候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三、经穴分布本经经穴分布在目外眦,颞部,耳后,肩部,胁肋,下肢外侧,膝外侧,外踝的前下方,足第四趾端等部位。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左右各44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