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是什么意思?
描写了徐志摩和一个日本女子告别时的一幕场景,这个女子告别时温柔娇羞的神态意思是两人告别时,日本女子温柔谦恭的本色就是低头鞠躬,这个动作使徐志摩想象到一朵在凉风中飘摇的水莲花,然后两个人互相说珍重,这一声珍重里有相识的甜蜜和分别的忧愁.诗的伊始,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作品原文: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只这一句,那种女性的温柔,在他的笔下,是如此的传神。温柔宛如一朵水莲花,妩媚又害羞,明媚中带着几分羞涩,那一声沙扬娜拉是蜜甜的忧愁。温柔,恰似夜晚明亮的月光,让你浮躁的心田多了一分宁静,少了一份烦躁。温柔,宛如柔柔的春风,吹在脸上,抚在心上,让受伤的感觉离你远去。温柔,仿佛甘露,缓缓的流淌着,沁入你的心田,让干渴的心灵,不再干渴。温柔,宛若傍晚的夕阳,让忙碌了一天的你,可以静静的享受这片刻的温馨。温柔,是女人的本性,因为温柔,女人更加的迷人,更有一种淡然的气质。温柔,让女人有着欲诉还休的羞涩,清雅含蓄,清丽脱俗中偷着一股馨香,淡淡的柔柔的。温柔的你,时而笑容灿烂,时而惆怅满怀,时而多愁善感。如此丰富的你,让人怜,让人惜,没有黛玉的忧郁,少了宝钗的圆滑,却有着你自己的味道。可爱活泼,落落大方,偶尔的腼腆让你更增加一分美丽。温柔的你,对着匆匆的路人微笑,给他们的心田洒下一片阳光。温柔的你,即使有着幽怨,也是如此让人心疼,只想把你捧在手中,疼着,爱着。我愿在你温柔的怀中去体味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字词注释:⑴蜜甜:同甜蜜,形容亲热而令人愉快⑵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一诗写于1924年5月徐志摩陪泰戈尔访日期间。1924年5月,泰戈尔、徐志摩携手游历了东瀛岛国。在回国后撰写的《落叶》一文中,他盛赞日本人民在经历了毁灭性大地震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的勇毅精神,并呼吁中国青年也要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除此之外,作者在日本也深深感受到日本女郎的独特风情。因而扶桑之行的另一个纪念作品便是长诗《沙扬娜拉》。最初的规模是18个小节,收入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拿掉了前面17个小节,只剩下题献为“赠日本女郎”的最后一个小节。扩展资料:字词注释:1,蜜甜:同甜蜜,形容亲热而令人愉快。2,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一诗写于1924年5月徐志摩陪泰戈尔访日期间。1924年5月,泰戈尔、徐志摩携手游历了东瀛岛国。在回国后撰写的《落叶》一文中,他盛赞日本人民在经历了毁灭性大地震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的勇毅精神,并呼吁中国青年也要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除此之外,作者在日本也深深感受到日本女郎的独特风情。因而扶桑之行的另一个纪念作品便是长诗《沙扬娜拉》。最初的规模是18个小节,收入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拿掉了前面17个小节,只剩下题献为“赠日本女郎”的最后一个小节。参考资料:沙扬娜拉-百度百科
最是那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提问的应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著《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的诗句。全文如下: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徐志摩《沙扬娜拉》的原文
徐志摩《沙扬娜拉》的原文: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一诗写于1924年5月徐志摩陪泰戈尔访日期间。1924年5月,泰戈尔、徐志摩携手游历了东瀛岛国。在回国后撰写的《落叶》一文中,他盛赞日本人民在经历了毁灭性大地震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的勇毅精神,并呼吁中国青年也要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除此之外,作者在日本也深深感受到日本女郎的独特风情。因而扶桑之行的另一个纪念作品便是长诗《沙扬娜拉》。最初的规模是18个小节,收入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拿掉了前面17个小节,只剩下题献为“赠日本女郎”的最后一个小节。
徐志摩的诗歌《沙扬娜拉》全文是什么?
徐志摩的诗歌,全文如下:(原载《志摩的诗》,1925年8月作者自费印行聚珍仿宋版线装本)
沙扬娜拉 徐志摩
十八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①写于1924年5月陪泰戈尔访日期间。这是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
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见《集
外诗集》),仅留这一首。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
1924年5月,泰戈尔、徐志摩携手游历了东瀛岛国。这次日本之行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回国后撰写的《落叶》一文中,他盛赞日本人民在经历了毁灭性大地震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的勇毅精神,并呼吁中国青年“Everlasting yea!”——要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这次扶桑之行的另一个纪念品便是长诗《沙扬娜拉》。最初的规模是18个小节,收入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拿掉了前面17个小节,只剩下题献为“赠日本女郎”的最后一个小节,便是我们看到的这首玲珑之作了。也许是受泰戈尔耳提面命之故吧,《沙扬娜拉》这组诗无论在情趣和文体上,都明显受泰翁田园小诗的影响,所短的只是长者的睿智和彻悟,所长的却是浪漫诗人的灵动和风流情怀。诚如徐志摩后来在《猛虎集·序文》里所说的:“在这集子里(指《志摩的诗》)初期的汹涌性虽已消减,但大部分还是情感的无关拦的泛滥,……”不过这情实在是“滥”得可以,“滥”得美丽,特别是“赠日本女郎”这一节,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诗的伊始,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并列的意象妥贴地重叠在一起,人耶?花耶?抑或花亦人,人亦花?我们已分辨不清了,但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象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样。接下来,是阳关三叠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纸背,浓得化不开。“蜜甜的忧愁”当是全诗的诗眼,使用矛盾修辞法,不仅拉大了情感之间的张力,而且使其更趋于饱满。“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移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
这诗是简单的,也是美丽的;其美丽也许正因为其简单。诗人仅以廖廖数语,便构建起一座审美的舞台,将司空见惯的人生戏剧搬演上去,让人们品味其中亘古不变的世道人情!这一份驾诗驭词的功力,即使在现代诗人中也是罕有其匹的。而隐在诗后面的态度则无疑是:既然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我们更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每一寸人生!
徐志摩《落叶》赏析
《落叶》是在1924年秋天,徐志摩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期同,应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所作的讲演稿,他企图回答年学生提出的如何解决生活的枯燥和苦的可题。《落叶》篇贯串其间的是感情”二字,通篇宣扬人的感情、“真的人生的重要和作用。要使生活不痛苦,只有“抽出人道的同的纤微”来缀补这个破烂社会的大网。徐志摩正是基于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观点,执信人的感情的无限作用,在生活本体与大自然里。“他认为人若要摆脱人世的苦恼和压迫,就要争得自由发展的“纯的个性”,最好的途径是到大自然去生活去沐浴。因此,有人说他“《落叶》诗篇是充满着浪漫的自白,充满着康桥时代的懂憬。”这首诗是徐追求爱情、美与自由的集中体现之一。徐志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但自己感情及其丰富,而且深信感情的力晕可以改造人生,改造世界。所以他的文字热烈、真诚、富于感人的魔力,被论者认为是感情的散文。他自己在《落叶》中坦诚地招供:“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评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所以他为情所困,为情所累,更为情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1931年11月19日,徐志降乘飞机从南京飞住北平,在济南遇弥天大雾,飞机撞于自马山,机毁人亡。当时徐志摩年仅34岁。现在看起来,冥冥之中,《落叶》这部徐志摩的散文集处文作好像早就预示了作者自身的命运!扩展资料《落叶》表达的情感:《落叶》这篇讲演稿尽管如大多数徐志摩的文章一般力度不够,又没有过硬的理论依据,却依然有着自己的闪光点。《落叶》的风格好似信马缰,听凭驰骋。开篇下笔沉重,却又透出一丝平淡,接着娓娓道来。一接触到生活中的苦闷问题,小河般平稳流淌的文章旋然泛起波澜。作者完全是以朋友的口气说话,接下去笔锋轻转,开始自我剖析,把无用的落叶比做自己的思想,任凭大家“取舍”,又给人以亲切之感。作者介绍: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徐志摩的《假如你是一朵雪花》赏析
徐志摩写的并不是《假如你是一朵雪花》而是《雪花的快乐》,其中第一句为“假如我是一朵雪花,”,原文如下: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飏,飞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飏,飞飏,飞飏——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融,消融,消融——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赏析: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一朵飞向爱情、理想的雪花,色调欢快、明朗,感性真挚、含蓄,充满争取个性解放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全诗有四节,第一、二节生动描绘了雪花对爱情与理想的执著追求与向往。诗人将自己假设为一朵雪花,借助雪花的艺术形象表达情感。雪花虽然飘逸潇洒,但并不是飘忽不定,它决不去那冷漠的幽谷和凄清的山麓,而是认准自己的方向,乐观自信,专心致志,矢志不渝。第三、四节描写了雪花到达理想境地后的欢快心情。在那清幽的花园,雪花等来了要等的对象,她身上散发着朱砂梅那般淡雅的清香。雪花果敢地向她飞去,紧紧粘贴在她的衣襟上,并消融在她的心胸里。摒弃了人世间的一切喧嚣,忘记了尘世间的一切烦恼,与爱情或理想紧紧相拥,直到融为一体,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诗歌在艺术上的特色是,比喻恰当贴切,旋律优美,结构精巧,句段整齐,富有音乐美和建筑美;语言清新、含蓄,感情细腻、丰富,风格轻柔、明朗。整首诗给人一种幽静典雅又纯情的美,让人感到清雅健康,积极乐观。扩展资料:这首诗写于1924年12月,发表于1925年1月《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那时的徐志摩是一个“有单纯信仰”的“理想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他热烈地追求“爱”“自由”与“美”。“五四”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与诗人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及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徐志摩特有的灵动飘逸的艺术风格,在这首诗里表现得很明显。此诗被收录于多所学校的《大学语文》教科书中。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 现代诗歌》:“此诗最能体现徐志摩潇洒、飘逸、自由的个性与风格。”现代诗人朱湘《大学语文》:“此诗是《志摩的诗》中最完美的一首。”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董小玉《中外诗歌名篇赏析》:“在无人的黄昏,抑或晨鸣的树下,带着宁静与灵性,走进徐志摩,走进《雪花的快乐》,你会在幽雅跃动的文字中体味到别样的执着与美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雪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