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大

时间:2024-09-07 09:22:48编辑:流行君

山西师范大学和太原师范学院哪个好?

山西师范大学比较好,是山西省重点大学。下面是山西师范大学和太原师范学院各方面的对比介绍:一、师资力量:1、山西师范大学:有教职工1825人,其中专任教师1284人。其中,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杰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2、太原师范学院:学校有专任教师1036名,包括教授110名,副教授32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4名,硕士生导师331名。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二、教学建设:1、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有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4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优势和特色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门省级精品课程。三、科研成果:1、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709篇,其中译文3篇,在CSSCI刊物发表论文155篇。从国家图书馆查询到我校教师2009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在SCI光盘版数据库中被收录54篇;在SCIE数据库中被收录79篇。2、太原师范学院: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国家外专局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08项;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理论类)一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西师范大学百度百科—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好不好

作为山西太原人,身边还有不少山西师范的朋友,山西师范大学也是我年少喜欢的姑娘去的大学,恰巧山西师范今年也搬到了太原,在假期和有空的时候也经常去山西师范参观,首先介绍一下它吧,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山西省师范的领头羊,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多少名气,但在山西省内名气还是很大的山西师范大学同样也是我所向往的一所大学,她的学风非常好,我所认识的学姐和学长都非常优秀,她们在之后的考研中都收获了非常好的成绩,不少人考入了211等诸多名校,我高中的一位老师就是山西师范大学的本科,在经历四年后成功考入某西南地区211高校,也是她的话让我对这所学校充满了向往,加之我高中时喜欢的人考入这所学校后,更是对这所学校充满了特殊的意义之前这所学校是在临汾的,学校也特别大风景很优美,临汾市作为一座有历史的城市,带给人的感觉也是古色古香的,但临汾毕竟不是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建校时间也很长,所以学校的基础设施也较老了,但去年山西师范大学还是搬到了太原,这样一来基础设施更新了,宿舍条件也变好了,而且太原这座有影响力的城市也推动了山西师范大学的知名度,所以这座大学还是潜力很大的得益于搬迁的功劳,学校硬件条件特别的好,宿舍由八人间改成上床下桌,空间变得更多,教学楼焕然一新,学校的食堂种类丰富绿色健康,食堂受欢迎的程度也是在我的朋友圈中广为流传,让大家看看山西师大的早餐图片,也是特别棒的再遇到师大不知道就是什么时候了,这所学校承担着我的青春和幻想,却如同和我始终无缘,我所写下的不光是对它的介绍也是对我曾经的回顾吧,所以在我看来不仅是一个大学,还是一个人,还是一段时光

山西师范大学地址

山西师范大学地址是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建校60多年来,学校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体系完备、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属师范大学,是培养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截止到2022年9月,设有22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2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截止到2022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863人,其中专任教师1284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山西省“三晋学者”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2人,省级教学名师24人,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6人,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34人。以上内容参考:山西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详细地址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详细地址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山西师范大学此前在临汾办学,2021年传出迁建的消息。现在新校区已经全面建成可以进行使用。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4个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设置有工学、农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其他等专业。学校的王牌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学前教育等专业。

上一篇:十一五计划

下一篇:陈泽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