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中医师:这到底是什么症候?
“活动后就腰热、脚热”你说的活动是指运动还是日常生活呢?
运动的话要看是什么,要是练太极拳或气功类的有可能局部或全身发热
“有乏力气短症状”
上了年纪的人有乏力气短症状并不奇怪,年纪大了身体衰弱了应该补一补,建议练练气功太级,可以长期服用还少丹(打老儿丸),下面是配方还有一个典故给你看一看:
打老儿丸,些名颇怪,说起来,这里面的确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
相传,很早以前,一年轻女子手持木棒,在路上追打一须发皆白的老头子,过路的人见了,无不愤然。论相貌,那女子无疑是老者的晚辈,即便是夫妻,年轻妻子在路上追打老年的丈夫也令人难以容忍。于是路人对那年轻女子群起而攻之。谁知那年轻女子的一席话,竟将过路的人惊得个个目瞪口呆。
原来,那被追打的老者,既不是‘年轻女子’的丈夫,更不是她的长辈,而是她的儿子!,所谓‘年轻女子’,实际已百余岁。她因长年服用家传秘方配制而成的一种药丸,所以容颜不老,虽已百余岁,仍然身轻如燕,体态娇好。而她的儿子,屡屡不听她的劝告,拒服她配制的药丸,结果七十多岁便变得须发皆白,老态龙钟。为此,十分气愤,常常迫打儿子,逼迫他服用药丸。
听到这里,路人无不惊诧万分,将‘年轻女子’奉为神仙,纷纷请求赐于药丸。‘年轻女子’毫不吝啬,将家传秘方一一告于众人。
众人用之果然均收到奇效。于是,有人将这种药丸称为(神仙训老丸)。此后,(神仙训老丸)名声大振,至汉代。名医华佗却嫌该药尚有缺陷,便在原来配方的基础上增减了几味药物,突出了该药壮阳滋阴的作用,并将药名改为(仙姑打老儿丸)。(仙姑打老儿丸)经华佗调理,其名声和作用更是不同凡响。不久,它便进入宫廷,成了皇帝和皇亲国戚们的专用药品。既然进了宫廷,该药(打老儿丸)这一不雅的名称自然不宜再用。
于是,它在不同的年代便有了不同的名称。后来,此药传到明代太医院十三科,(公元1368年至1644年)把“仙姑打老儿丸”改成为“延年益寿丸”。明代末年(公元1641年)中原名医郭敬海名声大振,把他请到北京,“太医院十三科”随后李自成攻打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楣山,在这兵荒马乱年间,郭敬海又回到了中原许昌县,郭敬海将郭氏家传“不老还童接骨丹”、合并改为“延年益寿补肾丸”二方合并后既能滋养肝肾,健脾益胃,又有补精益髓,还能滋阴生血。此药滋而不腻,温而不燥,生化无穷,郭敬海经常服用,以致年逾九十而须发乌黑,齿固不落,耳聪目明,身体健实,一直活到一百零三岁,清朝一代名医郭敬海故称“长生不老人”。
以下是配方
方剂名称
西川罗赤脚仙还少丹
方剂别名
还少丸、还少丹、滋阴大补丸、真人还少丹
药物组成
干山药1两半,牛膝(酒浸一宿,焙干)1两半,大枣(去核)1两半,山茱萸1两,白茯苓(去皮)1两,五味子1两,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1两,石菖蒲1两,巴戟(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杜仲(去粗皮,用生姜汁并酒合和,涂炙令熟)1两,楮实1两,舶上茴香1两,枸杞子半两,熟干地黄半两。
加减
如身热,加山栀子1两;心气不宁,加麦门冬1两;少精神,加五味子1两;阳弱,加续断1两。
处方来源
《洪氏集验方》卷一引陈晦叔方。
方剂主治
一切虚损,神志俱耗,精力不爽,腰脚沉重,肢体倦怠,气血羸乏,小便浑浊,子宫久冷;脾胃怯弱,心忪恍惚,精神昏愦,气血凝滞,饮食无味,肌瘦体倦,目暗耳聋。
方剂功效
大补心肾脾胃,常服令人身体轻健,筋骨壮盛,怡悦难老,齿牢,永无瘴疟;妇人服之,姿容光悦,去一切病。
制备方法
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空心以温酒、盐汤送下,日2-3次。至5日觉有力,10日精神爽健,半月气力稍盛,20日目明,1月夜思饮食,冬月手足常暖,久服无毒。
附注
还少丸(《杨氏家藏方》卷九)、还少丹(《卫生宝鉴》卷六)、滋阴大补丸(《医学正传》卷三)、真人还少丹(《中国医学大辞典》)。
补中益气汤是如何体现甘温除热的
中医认为机体阴阳失调时,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这是说明阴阳与寒热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普遍适用理论原则,治疗上当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但亦有气虚发热、阳虚发热之说,实热可泻,虚热宜补。此因虚致热。需用甘温之品治其气虚、阳虚之本而达到除其标热。此法即为甘温除热法。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大热”之代表方剂。“甘温除大热”是用甘温之剂治疗发热的一种方法。甘温之剂治疗发热主要指“气虚发热”和或“阳虚发热”,其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甘温除热法由金元名医李杲最早创立,其受“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等启发,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脾胃论)中首次提出。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方中用药以甘温之品为主,具有甘温益气退热之效,故谓本方为“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剂。本方所治之热乃属低热,此类发热历代医家对其病机见解不一,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脾阳虚弱,气血虚损而发热。《脾胃论》日:“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认为是饮食劳役,损伤脾胃,气血化源不足,至气血虚损而发热。
2)中气下陷而发热。柯韵伯曰:“惟东垣知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制补中益气之法。”
3)素体阳虚,感受外邪而发热。张景岳日:“补中益气汤,允为东垣独得之心法,本方以升柴助升气,以参术归芪助阳气,此意诚尽善矣。然补阳之义亦有宜否,如治劳倦内伤发热为助阳也,非发汗也,然有不散而散之意,故于劳倦感寒或阳虚痃疟及脾气下陷等证最宜。若全无表邪寒热而中气亏甚者,则升柴大非所宜。盖升柴之昧兼苦寒,升柴之性兼疏散,唯有邪者,可升而散之。无邪大虚者,即纯用培补,犹恐不及,再兼疏散,安望成功。”
4)劳役伤气,气不内敛而发热。蒲辅周根据《内经》“劳则气耗”、“阳气者,烦劳则张”的理论,认为是劳役过甚,元气虚馁,气不内敛,浮越于外而致的发热。
5)中阳外越而发热。认为中焦虚寒,阳气浮越于外所致。
对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第2种“中气下陷而发热”符合本方证。此证发热是由于劳倦伤脾,清阳下陷,则脾湿下流郁遏下焦阳气所致。本方根据“劳者温之”、“虚者补之”、“陷者举之”的法则,选用参、芪、术、草等益气补中,升麻、柴胡助黄芪升举下陷之阳气,并除肌热。李东垣日:“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中气下陷的原因主要归咎于脾胃气虚,可以说人体气机升降是以脾胃之升降的正常为前提,脾胃构成了气机升降之枢纽。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之间协调平衡,心肾相交,必须借助脾升胃降的转枢作用。脾旺则心肾相交,如若饮食劳倦。或七情所伤导致脾胃受损,元气不足,其升降枢机功能失职。则心肾之水火,不能依此得以正常的升降交泰,阴精水气不能承制君相之火,君相之火则过于亢盛化为“阴火”而出现发热之证。另外,脾气不足,可以导致卫气虚弱;脾气虚,升发清阳的功能下降,亦可引起卫气虚。卫气不足,虚阳外越,阳以其热独行于外,而出现发热。
在补中益气汤中,选用黄芪为君药。利用其长于走肌表的特性,补气升阳固表,与人参、自术、甘草等同用,共同达到益气健脾,治疗发热之源的作用。补血方中一般都加入补气药,而补气方中一般不加入补血药。但本方却应用了当归,其目的是使浮阳回归之后,使其依附在阴血当中。陈皮的特性是补而不滞,能够理气醒脾,助脾胃之运化。浊阴向下,清阳向上,气虚则阳陷,气旺则阳升,故借助升麻
和柴胡升提的特性,可升举下陷之清阳。以助全方阳气之升发。诸甘温之药配合共同达到治疗气虚发热的目的。
由此可稍探讨出发热之证,总的还是由脾胃气虚所引起,治疗上《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而《补中益气汤》中用味辛甘性温的药物,补益脾胃之气,调理脾胃之升降,而达到治疗发热的目的。
补中益气汤所体现的甘温除热之宗义为后世的内伤发热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分析思路,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现已推衍出补脾胃清湿热法治疗脾虚湿热证;益中气祛余热治疗脾胃气虚。余热未清证;健脾清肝法治疗脾虚肝郁之热证等等,使发热的病机理论发展更趋完善与实用。故只要抓住补脾胃益气血,调脏腑之本则热象自除。
现代本方常运用于治疗肌弛缓性疾病,如子宫脱垂、胃肝脾肾等内脏下垂,还常用于原发性低血压,神经衰弱之失眠、健忘,鼓膜内陷,慢性咽炎等属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的多种疾病。“甘温除大热”之理论在现代实践的证明下显示了无限的生命力,其深入研究与发展必将助益世人,对指导临床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