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

时间:2024-08-31 19:19:32编辑:流行君

山西省的绛县、新绛、绛州是同一个地方吗?请详细回答。谢谢!

您好啊,绛县和新绛县分别是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不是同一个地方。新绛县古称绛州是同一个地方。

一、绛县:

绛县史称故绛,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

位置境域:

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部,县境东部和南部由中条山环抱,西部和北部由平川和盆地构成,东部与翼城县毗连,西部和闻喜县接壤,南跨中条山与垣曲相邻,北部自东向西由翼城、曲沃两县和侯马市环绕。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4′—110°48′,北纬35°20′—35°38′。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绛县,史称古绛,因县北绛山为名。

民国3年(1914年),绛县属河东道。

民国26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

1949年9月13日,属运城专署。

1954年,属晋南专署。

1958年11月,绛县建制撤销,东部归翼城县,西部归闻喜县,县境隶属同上。

1961年5月,县建制恢复,隶属晋南专署。

1970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专署(后改为行政公署),绛县属运城行政公署。

二、新绛县

古称绛州,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临汾盆地西南边缘。

位置境域: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地区北部,东临侯马市,西接稷山县,南连闻喜县,东北与襄汾县接壤,西北与乡宁县相邻。

历史沿革:

明为绛州,属山西布政司,隶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

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

民国元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始改称新绛县,属河东道。

1947年(民国36年)4月,新绛县城解放,成立新绛县人民政府。

1949年底属运城专署。

1958年11月,新绛并入侯马市,属晋南专署。

1961年11月,从侯马市析出,恢复新绛县建置,仍属晋南专署。

1971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个地区,新绛属运城地区。

1979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行政专员公署,新绛仍属之。

2000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市,新绛仍属之。【摘要】
山西省的绛县、新绛、绛州是同一个地方吗?请详细回答。谢谢!【提问】
您好啊,绛县和新绛县分别是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不是同一个地方。新绛县古称绛州是同一个地方。

一、绛县:

绛县史称故绛,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

位置境域:

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部,县境东部和南部由中条山环抱,西部和北部由平川和盆地构成,东部与翼城县毗连,西部和闻喜县接壤,南跨中条山与垣曲相邻,北部自东向西由翼城、曲沃两县和侯马市环绕。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4′—110°48′,北纬35°20′—35°38′。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绛县,史称古绛,因县北绛山为名。

民国3年(1914年),绛县属河东道。

民国26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

1949年9月13日,属运城专署。

1954年,属晋南专署。

1958年11月,绛县建制撤销,东部归翼城县,西部归闻喜县,县境隶属同上。

1961年5月,县建制恢复,隶属晋南专署。

1970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专署(后改为行政公署),绛县属运城行政公署。

二、新绛县

古称绛州,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临汾盆地西南边缘。

位置境域: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地区北部,东临侯马市,西接稷山县,南连闻喜县,东北与襄汾县接壤,西北与乡宁县相邻。

历史沿革:

明为绛州,属山西布政司,隶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

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

民国元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始改称新绛县,属河东道。

1947年(民国36年)4月,新绛县城解放,成立新绛县人民政府。

1949年底属运城专署。

1958年11月,新绛并入侯马市,属晋南专署。

1961年11月,从侯马市析出,恢复新绛县建置,仍属晋南专署。

1971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个地区,新绛属运城地区。

1979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行政专员公署,新绛仍属之。

2000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市,新绛仍属之。【回答】


山西省绛县属于哪个市

绛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位于运城市东北隅,中条山西北麓,地处运城、临汾、晋城三市交界地带,东部与翼城县毗连,西部和闻喜县接壤,南跨中条山与垣曲县相邻,北部自东而西由翼城县、曲沃县、侯马市环绕。国土面积993.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0007万亩,基本农田面积32.47万亩,水浇地面积23.08万亩,富硒土壤面积4万余亩。历史沿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始命绛。秦始皇赢政二十六年(前221),置绛县,属河东郡。北魏时期设南绛县,县城在车厢城(今南城)。西魏大统五年(539),侨置建州于郡,二十年(554),去南字,为绛郡绛县。北周建德六年(577),改绛郡绛县为绛县,属正平郡。唐武德元年,县城迁至今址。民国初,属河东道。1942年2月共产党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属太岳行署。1946年6月全县解放。1950年属运城专署。1954年属晋南专署。1958年去绛县,西部归闻喜县,东部归翼城县。1961年5月恢复绛县。1970年归属运城地区行政公署。2002年运城地区撤地设市后,归属运城市至今。以上内容参考 绛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走进绛县

绛州鼓乐的历史

1.绛州鼓乐的历史介绍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泛指山西省新绛县汉族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新绛县有三大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称。绛州鼓乐产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新绛位于山西西南,运城北部,吕梁山南端,为晋、陕、豫三省区交汇之地,历来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居于重要地位。 新绛县有着演奏鼓乐的传统,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当地“社火”活动中的最流行的节目之一。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著称,这种鼓乐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代表曲目:《秦王破阵乐》《秦王点兵》《老鼠娶亲》《厦坡上滚核桃》。 2.绛州鼓乐的传承意义 《秦王破阵乐》在民间颇为流传,尤其是明、清两代,鼓乐进入鼎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绛州鼓乐更在发展、壮大;后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绛州鼓乐得到了很大发展。在《秦王破阵乐》的基础上,整理出了《秦王点兵》、《夏坡滚核桃》等精彩曲目,并且参加了山西省的首届艺术节。 1988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龙年音乐周”中,新绛县农民业余鼓乐队上京演出,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一致称赞。他们演奏的《秦王点兵》、《夏坡滚核桃》,以其震动山河的磅礴气势和令人振奋的旋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绛州鼓乐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3.秦王点兵是怎么点的 历史上没有《秦王点兵》。《秦王点兵》是绛州鼓乐。20世纪80年代的新作。在原《秦王破阵乐》的基础上,摄取了《汾南车鼓》、《花敲鼓》、《老虎磕牙》等鼓种曲牌成分,成此杰作。 它融汇了历史和当今、群众和专家、业余和专业的艺术结晶,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新鼓乐,它两次轰动京华, -次震撼巴黎,是黄河文化的骄傲,是中华文化的骄傲。 《秦王点兵》全曲包括引子、鼓边段、鼓心段、锣鼓段、华彩段、尾声段六部份,紧慢张弛结构得当,乐曲相当完整,它将民间套曲的特点与现代曲式结构相融合,使民间锣鼓乐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乐曲以出兵为主题,从元帅升帐开始,直到官兵进入,列队布阵,点兵习武,准备出征结束。 乐器分高低两个声部,高音有校鼓、卒鼓、小件铜器;低音有帅鼓、将鼓、大件铜器。演奏中根据主题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演奏手段,有独奏、对奏、合奏、干敲、花打、混击,慢速、中速、快速;四拍、三拍、二拍。 引子里的号角长音把人带进古战场阵地;鼓边采用了击鼓边、鼓邦、鼓环、鼓钉,并与夹板对奏、合奏,新颖多彩。华彩段则吸收西洋协奏曲中的华彩手法,别开生面,映照出将士们临战前的乐观心理。 扩展资料: 新绛古来就是三晋一块文化宝地,位于山西南部,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洲。“唐为畿内地,有大夏之墟”,曾是晋国都城之一。自北魏起设为州治,直至清末。今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山西是鼓乐的故乡,新绛更是鼓乐之乡,从接壤的襄汾县陶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鼓和鼍鼓推测,还在六千多年以前已经有了原始鼓乐。历经世代人民集体传承,唐代出现了鼎新期,并以“擂大鼓”而遐迩天下,明、清两代呈现鼎盛。 史称李世民的《秦王破阵乐》曲,则发端于新绛县唐王堡;《辞海》上说“锣鼓杂戏起源于山西绛州(今新绛县)”;这里曾出土了多处宋元时的鼓乐舞俑砖雕;《直隶绛州志》说:“岁时社祭,夏冬两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鼓乐在新绛县流传了千百年,至今不衰。 绛州鼓乐,海外亦称绛州大鼓。汔指新绛县流行的锣鼓乐、吹打乐,因新绛县昔称绛州而名。 绛州鼓乐凝聚和沉淀了黄河儿女千百年的传统文化,粗犷浑厚,慷慨激越,炽烈洒脱,刚劲奔放。它凭借了鼓板锣钹,管弦丝竹,特别是发挥了鼓的每个部位最佳音响,运用花敲干打,以丰富多变的音乐语汇; 而将人、兽、物的形象诉诸于观众的视听,并可演译一个完整故事,被称誉为山西鼓乐艺术“三大绝”的首绝、中国鼓乐艺术中的“国之瑰宝”。在世界鼓乐艺术中,是“抢”去日本鬼太鼓专美于前的“一路奇兵”。 2003年2月,新绛县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

绛州鼓乐的演奏技法

大鼓书,曲艺的一个类别。又名鼓书。一般认为清初时形成于山东、河北的农村;一说大鼓旧称“鼓词”,或从鼓词演变而成。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各省、市,兼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安徽大鼓、上党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数十个曲种。各种大鼓多数由一人自击鼓、板,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也有仅用鼓、板的。大多取站唱形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早期曲目以中、长篇居多,有说有唱;后多偏重短篇,只唱不说。传统曲目往往是相通的,题材广泛,以历史战争故事和男女爱情故事居多。由于流行地区不同,伴奏乐器、唱腔等也有所不同。绛州鼓乐是以花敲干打见长,近年来又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了打击技艺,概括来说,有以下敲击技法:击鼓心:用棰正面敲击鼓面中心,这是锣鼓通用的演奏法;敲鼓边:以棰侧击鼓面与鼓帮交界的鼓边;磨鼓钉:用棰磨擦鼓钉,发出一种“哗儿”之声,分为短磨、长磨两种;蹭鼓面:以棰擦击鼓面;打鼓帮:左右棰尾分别连续侧击鼓帮,发出蹄踏之声;抽鼓皮:用棰抽打鼓面;磕鼓环:以棰磕击鼓环;碰鼓架:用棰碰击鼓架;单棰滚:单用一棰滚奏;双棰擂:双棰同一方向,又是同一部位由上向下甩击;棰相搓:是将两棰相击之后,而把其中一棰顺势向前一搓;棰相击:以棰互击,发音为“击”,也可为”卡”;棰相打:是将一棰压着鼓面,另外一棰前打后击;棰相跳:一棰压住鼓面,另外一棰随着它的移动方向推拉,渐强或者渐弱.

上一篇: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下一篇:除皱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