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风骨

时间:2024-08-23 03:25:11编辑:流行君

什么是“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的是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和“七子”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身经社会动乱,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的创作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貌,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钟嵘《诗品序》提出的“建安风力”是“建安风骨”的最初表述,刘勰《文心雕龙》中《风骨》、《明诗》、《时序》诸篇则对其作了全面的理论阐释,陈子昂《修竹篇序》又用“汉魏风骨”来指称这一概念。代表人物与作品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首推曹植。他传世的诗歌有80多首,辞赋40篇,其他文体100篇左右。他的诗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是中国第一个大量写五言诗而且艺术水平很高的杰出诗人。“七子”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是王粲,他的 《七哀诗》 与 《登楼赋》,被人们广泛传诵。“七子” 除诗赋外,陈琳善写檄文,徐干留下了一部理论著作,叫 《中论》。曹操是一位英雄兼诗人,他的诗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超过曹植。他的四言诗风格刚劲,造语质直,除《诗经》 的四言诗外,没有其他四言诗可以跟它比美。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曹丕存诗40多首,风格柔婉。其《燕歌行》在七言诗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他的《典论论文》 是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对文学功能、文体特色、作家风格都提出了独特见解。

建安风骨指得是什么?

建安风骨指的是汉魏之际的文学风格。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故事:建安为汉献帝年号,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 建安风骨 ”这一时代风格 。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二为一为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才能鲜明而生动,当然,“风”始终比较虚化,它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关,但并非指内容和情感自身。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文章应该表现的刚健有力,“骨”是一个比较实的概念,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练、明晰,文章就能表现得有力。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什么?

建安风骨指的是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和“七子”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身经社会动乱,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的创作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貌,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钟嵘《诗品序》提出的“建安风力”是“建安风骨”的最初表述,刘勰《文心雕龙》中《风骨》、《明诗》、《时序》诸篇则对其作了全面的理论阐释,陈子昂《修竹篇序》又用“汉魏风骨”来指称这一概念。代表人物与作品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首推曹植。他传世的诗歌有80多首,辞赋40篇,其他文体100篇左右。他的诗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是中国第一个大量写五言诗而且艺术水平很高的杰出诗人。“七子”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是王粲,他的 《七哀诗》 与 《登楼赋》,被人们广泛传诵。“七子” 除诗赋外,陈琳善写檄文,徐干留下了一部理论著作,叫 《中论》。曹操是一位英雄兼诗人,他的诗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超过曹植。他的四言诗风格刚劲,造语质直,除《诗经》 的四言诗外,没有其他四言诗可以跟它比美。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曹丕存诗40多首,风格柔婉。其《燕歌行》在七言诗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他的《典论论文》 是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对文学功能、文体特色、作家风格都提出了独特见解。

建安风骨什么梗

建安风骨释义:见“建安骨”。建安,是汉代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的年号,“建安风骨”则是对汉末魏初诗歌创作特色的传统概括。建安诗人直承汉代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地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中人民的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具有“悲凉”的艺术特色。在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同时,又表现出统一天下的理想和豪情,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又具有“慷慨”的艺术特色。而“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正是“建安风骨”的内在精神,在诗作中主要表现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


上一篇:daruma

下一篇:银河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