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课后题

时间:2024-08-08 18:26:53编辑:流行君

敬业与乐业的分论点,

在“敬业”中,分为"敬业的作用"和"敬业的必要性";在“乐业”中分“乐业的作用”和“乐业的必要性”。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第二部分(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文学鉴赏:演讲最后,梁启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并“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不能敬业,就不能乐业,就不能找到自己生存奋斗的价值。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这篇演讲稿中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工作要有责任心,二是从工作中寻找趣味。这篇演讲稿论据充分、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敬业与乐业中的问题,为什么要乐业

因为专心做工作便会不觉烦闷,职业工作中存在快乐,才能全身投入,从奋斗和刻苦中得到职业的成就,增加快乐。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道德就是人们在不同的集体中,为了我们集体的利益而约定组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所以,敬业就是人们在某集体的工作及学习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学习态度。典故: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视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大智大勇的代表。东汉末,刘备三顾茅庐,从襄阳隆中请出诸葛亮为其军师。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之中蜀国国小人少,实力较弱,诸葛亮从长远利益着手,建立吴蜀联盟,使蜀国得以全力对付魏国。对内,诸葛亮充实国家力量,安定人民生活;注重选拔人才,任人为贤;赏罚分明;虚心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严格要求各级官吏,惩办贪污不法行为,以树立官员廉洁奉公的风气。诸葛亮一生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实现了他《后出师表》中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敬业与乐业》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第二部分(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敬业与乐业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敬业与乐业》中作者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最主要的观点:我们要敬业。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于乐业四字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分论点是:在“敬业”中,分为"敬业的作用"和"敬业的必要性";在“乐业”中分“乐业的作用”和“乐业的必要性”。扩展资料本课文共有9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1、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2、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 其中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第二部分(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这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小部分:①(2~5段)有业之必要。②(6~7段)敬业之重要。③(第8段)乐业之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发展中领略乐;、奋斗中感知乐;、竞争中体味乐;、专注中享受乐。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 “安其居,乐其业”的本意:使人民安居乐业。 提炼成语:“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上一篇:林志玲多大年纪

下一篇:李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