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派

时间:2024-08-07 08:37:54编辑:流行君

达达主义名词解释?

夏天如何避暑?
有钱的话,到避暑圣地比如庐山去.

没钱的话,在家里开空调.

爱学习可以到图书馆去看书,享用免费冷气.

爱逛街,可以去大型商场逛个够.



实在都不爱,去游泳吧.又凉爽,又可以晒一身古天乐般的古铜色皮肤.很白的皮肤是不健康的啊!
名词解释(详细) 中国当代文学 1、 年代颂歌 2、60 年代战歌 3、三突出三陪衬 4、新政治抒情诗 5、新边塞诗
问高霞
马塞尔·杜尚的达达主义
在具体阐述超现实主义艺术之前,有必要对达达(Dada)运动作一扼要梳理,因为这二者之间的联系确实十分紧密。可以说,达达主义在精神上和艺术手法上为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出现作了必要的准备。没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几乎没有可能发展。
奥斯卡 施莱莫的名词解释
奥斯卡·施莱莫是1920年被格罗皮乌斯聘用的包豪斯学校五位形式大师之一(其中有大名鼎鼎的克利与康定斯基)。

奥斯卡·施莱莫(Oskar Schlemmer)于1923年曾主持包豪斯戏剧工作坊的的“乌托邦视界”;未来主义,达达和构成主义表演的比较。


名词解释--达达主义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解析: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达达主义是一种无 *** 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 *** 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达达主义的倡导人查拉在宣言中为达达主义下定义说:“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达达主义的目的和对新视觉幻象及新内容的愿望,表明了他们在以批判的观念重新审视传统,力图从反主流文化形式中解脱出来。达达破坏的冲动给当代文化以重要的影响,成了本世纪艺术的中心论题之一。

达达主义的兴起

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首先产生在瑞士。1915年秋委,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包括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他们在伏尔泰酒店组织了一个名叫“达达”的文学团体;1919年,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流派。



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这是他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也应象婴儿学语那样,排队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查拉在草拟的《宣言》中,曾为"达达"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人还作过进一步的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乌有。”

达达主义的宗旨

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

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

达达主义的崩溃

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达达团体后,巴黎就成了这一流派活动的基地,文艺杂志《文学》则达了达达主义者的喉舌。参加这一流派的作家有:布洛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皮卡比亚等。达达主义虽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终因精神空虚而不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以表示对达达主义的憎恨。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 *** 而宣告崩溃,它的许多成员随即转向,参加到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现代文艺流派。倡导者是法国诗人特里斯唐·查拉。1916年,查拉在瑞士苏黎世与一些青年诗人组成文艺小组,他们翻开一部字典,用手随便一指,恰好指到"Dada"这个字,就用它命名。"Dada"本来是初学说话的幼儿语言,意思是"马"。用作文艺活动的旗号,并无任何意义。但达达主义的宗旨在于反对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反对一切传统,反对一切常规,也反对被认为有意义的文学艺术,包括达达主义在内。它主张以梦呓一般混乱的语言、怪诞荒谬的形象表现不可思议的事物。正当规模空前的战争在摧毁物质世界和人民的生命的时候,有一群青年人仇恨这场战争和产生这场战争的精神世界。他们要否定这个精神世界,但又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来代替它。他们所意识到的,就是必须将旧的精神世界彻底破坏,新的精神世界才能够产生。这就是达达运动的根本意义。

达达主义者的精神状态是非常空虚的,他们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话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在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达达。"查拉认为达达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的确是‘破坏一切',不过它的价值也正在于为后继的事物扫清道路。"

代表人物

阿尔普(Jean Hans Arp)

特里斯坦·查拉(Tristan Tzara)

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

奥托·狄克斯(Otto Dix)

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 , 1887-1968 )是达达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作品:《泉》;《有胡须的蒙娜丽莎》;《甚至新娘也被光棍们剥光了衣裳》等。


上一篇:明星娱乐

下一篇:lol飞机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