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凤歌

时间:2024-07-29 09:05:39编辑:流行君

小说《昆仑》一共有几部?

小说《昆仑》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bg1OiEs7BZc0sRyj5csuQ 提取码:hupc农民看了长得过于稚气的吉祥也不禁泄了一口气,便问道,“你们掌柜的在么?”吉祥支起身子,泱泱的答道,“老板有事出去了,就我在这,要当东西,还是买古董?”那农民把包袱放在柜台上,擦了把汗,笑道,“小伙计,你看看这东西值多少银钱?”吉祥一合计这农民能有什么好东西,便没什么兴趣的打开包袱,里面是几个黑漆漆的玩意。随便拨了几把吉祥的表情不禁凝重起来。他跟了老板能有三年了,老板看着年轻可是却见多识广,奇人一个,他耳濡目染也有点见识,这玩意表面又一层黑色的包浆,看着不太大眼,但有的包浆脱落露出里面翠绿色的东西,竟然是上等翡翠,而且这包浆看着也是长年累月留下的,不像是近代东西。要知道玉这东西,非王公贵族不能有,寻常百姓是拿不得的,于是便故作严肃的问道,“你和我说实话,这东西,哪出寻来的?”

小说昆仑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我要小说昆仑的整一个版本

一至最后一部

解析:

昆仑》以宋末元初为历史背景,通过主人公梁萧的传奇经历,给读者展开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湖画卷。江湖,情仇,家国,浩浩荡荡百万字,出场人物数百,通篇神采飞扬,是一部直追金庸实力的巨作。

情节起伏跌宕,波澜壮阔。其中《天机卷》中的天机宫之变、《破城卷》中的襄阳之战等读来均是荡气回肠,堪与光明顶之战等经典段落比肩。



神完气足,容量极大——天文地理、机厥酢⑴疟颊螅抟徊患埃椅抟徊痪绕涫嵌怨糯阊У脑擞每晌缴窭粗剩苯腥伺陌附芯?

《昆仑》是网上最著名的经典武侠小说之一,这个版本是实体书版,包括天机卷、纯阳卷以及最新推出的破城卷。《昆仑》全书共六本(天机卷、纯阳卷、破城卷、龙游卷、焚魔卷、西来卷),后三卷将陆续推出。
52ebook/book_7983
sjbook/bookdown/200511/12477

这个地址有1——5卷
xiangma/WuXiaXiaoShuo/15257/bookindex

这个在线阅读,不过只有前三部
uushop/bbs2/_data/54/0511/122393

这里有别人做的,自己注册自己下载吧。,也是没有天道卷

老弟,去52ebook上看看,就这么多了。可能第六部还没出来吧!

不会down不下来 的


凤歌所著武侠小说昆仑中,外号西昆仑的大侠是谁?

西昆仑梁萧。
其父梁文靖,其母萧玉翎。其名取自父姓和母姓。自幼丧父失母,梁文靖死于萧千绝之手,萧玉翎被萧千绝带走,从此母子不得相见 。后屡逢奇遇,天机宫学会术数,乃百年难得一见的术数奇才。又学会天机宫武功。出宫后,得紫府元宗和阴阳球。了情传授先天八剑。公羊羽授予碧微箭。还学会了释天风的乘风蹈海。所学甚杂,后融会贯通。在海中练成鲸息功六大奇劲,此时已能与萧千绝,公羊羽,释天风,九如等比肩。后赴西域,十年后又有大成,天机宫一战悟出人剑相御,与公羊羽和花无媸合使的太乙分光剑斗了个旗鼓相当,此时武功已天下第一。《沧海》里有叙述,他与妻子花晓霜出海后,又悟出周流六虚功,已非人间武功所能想像。


怎么评价凤歌的《昆仑》?

该小说浩浩荡荡百万字,向读者展开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湖画卷,情节起伏跌宕、波澜壮阔,人物塑造鲜明,通篇旁征博引。其内容包涵江湖侠义、爱恨情仇、家国天下等诸多元素,涉及天文地理、机关数术、排兵布阵等诸多方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武侠小说。主角介绍梁萧,梁萧乃梁文靖与萧玉翎之子,自幼聪明伶俐,其父母被萧千绝拆散,母亲萧玉翎被萧千绝带走,父亲梁文靖被萧千绝杀死。父亲身亡之后,流落江湖。遇晓霜,入天机,解至九算,投元军,攻襄阳,救幼皇,悟鲸息,创六奇劲,游西方,得天罚,习得一身武艺,并且悟出和谐之道,与公羊羽、花无媸联手太乙分光剑相抗而不落下风。最终为保护天机宫众人撤离,身负重伤,生死不明(在《沧海》一书中有写到梁萧与花晓霜去了灵鳌岛)。

怎么评价凤歌的《昆仑》?

在刚刚读完昆仑之后,小说确实有了三维度雕刻的明显影子,但它的价值更类似于“天朗”。这也是本书颇有争议的部分。宋寥与宋元时期不同。前者是僵局,后者是侵略。所以人们对萧风和梁晓的评价也截然相反…这是一本关于传统骑士主义的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书,它并没有超越技术上的前辈,但它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骑士的英雄。梁晓不得不从所谓的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出发,为国家和人民在处理这件事上,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在别人的树上仍然有一种脸谱网的感觉。凤歌写很长的时间来写小说写作之间的系列故事是相对独立的,但不足之处是方便;连贯性不够,支持故事中的人物经常搬来挥之即去的一些情节,不健全的。这个问题不是完美的解决金庸,Cologne,但没有责任,只是反映了作者的笔是不够的,以控制超过100个字符长。《菲尼克斯歌》深受前人的影响,几乎在Jin Gu等作品中都能找到主要的角色和背景。九如指着梁晓的书的话,一个wudabuda圈束缚的菲尼克斯歌曲,打破了它,然后把雷神,任何改变,写我的生活,场面大而复杂,人物形象鲜明。我认为这两件作品并不比金庸的作品逊色。

沧海里九如是怎么解释 花生的意思的?

九如大师没有解释,当时梁萧猜出了花生和九如的关系,就打趣说,喝着老酒,吃着花生……然后花晓霜就纠正他,九如大师当初给小和尚取花生这个名字,是借用了佛家经典“见花生佛” 原文如下:花晓霜奇道:“那可真巧。不过依我看来,此花生非彼花生,不是下酒之物,该是佛门的道理!”梁萧笑道:“竟有这种道理?说来听听。” 花晓霜微微一笑,道:“达摩祖师自天竺西来,传法解惑,开启禅宗一脉,他圆寂时说:‘吾本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预示禅门光大,将来会分作五大宗门。达摩祖师去后,心灯传至二祖慧可,慧可大师留偈云:‘本来缘有地,因地种花生,本来无有种,花亦不能生。’再传至三祖僧璨,又说:‘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四祖道信承其衣钵,也留偈言道:‘花种有生性,因地花生生,大缘与信合,当生生不生。”’晓霜目视花生,微微笑道,“由此可见,这里所谓花生,是花开见佛,光大禅门之意。


大金刚神力有多少相啊?

九如祖师--下决地纪,上决浮云,吞吐星汉,菠晚众生的唯我独尊相.
  花生大士--出之如泉,不知其所来;收之如雨,不知其所止的极乐童子相
  渊头陀----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太冲莫胜的九渊九审之相
  大苦尊者--不震不正,死中觅活的万法空寂相
  冲大师----珠辉玉润,衣带飘摇,犹如山间流风,洗尽万古长空,现出一轮朗月的明月流风之相
  鱼和尚----古拙沉雄,朴实无华的大愚大拙之相


凤歌《昆仑》的读者请进

分类: 人文学科 >> 网络文学
问题描述:

凤歌的《昆仑》共有7本,《天机卷》《纯阳卷》《破城卷》《龙游卷》《劫波卷》《天道卷》《昆仑前传》。我买了其中的前3本。《昆仑前传》和前6本《昆仑》在故事连接上有关系么?我如果不看的话,不会看不到以梁萧为主角的《昆仑》的结局吧?请看过的朋友告诉我,谢谢。PS:《昆仑》和昆仑山有什么关系,看了3本,觉得这个名字和山并没有关系...只是为显出大气..而已...有谁知道呢?请一并告诉我,谢谢了!

解析:

哈哈~~

我可是从一开始就看了连载的~~!

昆仑前传是说梁文靖和萧玉翎的故事——有点点像射雕~



最后的结局?

那是个谜。

至于昆仑的来历,凤歌曾说过...可惜不记得了~~汗..

据我推断,大概是这样的:

凤歌把昆仑写作《山海经》系列第一部,昆仑在民族文化上占了很大地位,然后,它不仅代表着汉族的文化,蒙古人也曾在那儿生活过,梁萧的血统加上当时蒙宋对峙的局面,就像那昆仑山一样。

而且...到了后面,梁萧在昆仑山脚生活多年,并收了精绝族的风怜作徒弟...

纯阳铁盒同昆仑山好象也有很大关系...

所以说,昆仑在小说中占的地位也很大...

凤歌的想法...抱歉,真的不记得了~~


在《昆仑》之中的武力排名

这个是要分时期的。像萧千绝与公羊羽,有时是萧千绝占上风,有时则是公羊羽占上风。释天风原先完全不是九如的对手,后来却能追着九如打。后期,梁萧、云殊、明三秋、花生都有突破,进入超一流高手之列。梁萧更是成为天下第一。花生也能和释天风打平。不过,总体上来说,主要还是那么些人:萧千绝、公羊羽、释天风、九如、楚仙流、贺陀罗、八思巴、梁萧、萧冷、明三秋、云殊、胆巴、花生这些人。其他像梁文靖、萧玉翎、龙入海、伯颜、龙牙、狮心、花清渊、薛紫凝、明归、哈里斯、柳莺莺等等这些人,武艺也是不错的。但是,跟前面列举的这些人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了。

公羊羽的形象

总体来说公羊羽是个固执、刻板、专注、深情的形象。“凌空一羽,万古云霄”这个作为从《铁血天骄》中就出现的绝顶高手,我们恐怕对他又恨又爱。恨的是他曾经多次要杀梁萧,爱的是他做事总是那么的有主见,可以脱离世俗的见解。公羊羽命运也很悲惨, “此人文武双全、学究天人,只惜一生多难,习文时直比范进,屡考未中,沦为小吏。他虽然潦倒,却热心时务,上书朝廷,针砭时弊。结果触怒权贵,被严刑拷打,流配三千里,家资尽被抄没;父母遭人殴辱,相继病死。”“……他是天生的偏激,认准的一个死理,十匹马都拉不回来,十七岁之前,他对圣人之言、儒家之教推崇备至,谈吐必然孔孟,做事必然方正,只恐皇帝不若尧舜,大臣不如稷契。所以才做出这等顾前不顾后的事情。却不料一腔的热忱遭此厄运。他一怒之下,又犯偏激,陡然从天南转到地北,在天地间削发明誓;今生今世,就算天崩地塌,也不理江山社稷之事。自此远离庙堂,弃文修武,此人确是奇才,忽忽六七年间,竟成了一代高手。”从了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公羊羽的固执与不幸。公羊羽不顾世俗的追逐了情未果,但始终不锲,令人敬佩了。他一生只教过四个人武功(昆仑前传里面有个白朴,后因热衷仕途被弃),其中最喜欢的便是梁文靖,但文靖没有拜师成为一大遗憾,也正是由于梁文靖的缘故,公羊羽后来救过也放过梁萧好几次。他一生武功通神,更是与花无媸联手创出了号称“天下武学樊笼”的太乙分光剑法。最后和花无媸联手使用太乙分光对抗梁萧的一战可谓是整部昆仑中最经典的一战,是武学的颠峰对决,自此以后公羊羽也就此封了剑。在凤歌第二部作品《沧海》中提到公羊羽,公羊羽封剑后与众人归隐灵鳌岛,晚年又悟出诸般剑法,因不愿动剑,因此用笔书写在灵鳌岛“风穴”前,后来为陆渐通悟。根据两部作品的暗示,在《昆仑》与《沧海》之间的时间段内,公羊羽的剑法演化为诸多剑法,而且流传于世。这或许也是他相比萧千绝值得欣慰的一点吧天下朋友如胶漆,万古云霄一羽毛!石公山头,他自称:朝游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上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凤歌的《昆仑》《沧海》写得好吗?

凤歌的《沧海》还没有连载完,我有幸先睹了凤歌已经写好的40万字,我以为,较之《昆仑》而言,《沧海》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凤歌的笔致更加老辣,思考更加深沉,当然,情节也更加曲折好看。  

  我一直认为,凤歌在传统的形式中蕴含了一种“渐变的革命”(这个称呼,是《中华读书报》替我归纳的,我也就欣然笑纳了,也许将来还会成为我的一块招牌)。在《昆仑》中,凤歌以传统的桥段实现了对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思想文化内涵的渐变,即所谓“旧瓶装新酒”。在《沧海》里,凤歌依然保持了这种与时俱进的风格,同时却又在传统形式上下工夫,使之更加精美,正如当年严家炎先生评金庸小说所称的,“散发出迷人的文化气息”。我想,这不仅是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承,更是民族审美形式的彰显,也是民族叙事风韵的流布。总之,《沧海》是比《昆仑》更具魅力了,凤歌也在他的精雕细琢中更加成熟了。此前,我对凤歌曾多加期许,以为《昆仑》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现在我更加认为当时的期许没有错,凤歌正在从如林的强手中脱颖而出。

  我在这里特别推荐《沧海》,觉得有这样几点值得提出来加以述说:

  其一,《沧海》引入了时尚元素。

  要说到《沧海》的主线,其实还是一个老套,出身平凡的少年,迭有奇遇,遭逢磨难,历练江湖,游侠四海,终成大气。但问题是,他游历于何时何地,遭遇何事何人,采取何种方式,出于何种动机?《沧海》断然抛掉了传统的“八大门派”之类,也不要“武林盟主”,而是描写了我们曾在《三国志英杰传》系列电脑游戏里玩过的织田信长,构拟了全新的东岛西城八部神通,经历了《大航海时代》的海国交易……。并不追求时尚的凤歌,这一次显然要比《昆仑》更像电子游戏,在这里的传统桥段之下已经有了时尚的意趣,也就是说,跟数字化时代的心理距离拉得更近了。

  不仅如此,主导着人物命运的核心线索,与其说是行侠的经历,不如说是武功之谜破解的经历。一层层的斗智解包,一次次的能力提升,虽然也还是传统的历练江湖,又何尝不是数字化时代虚拟空间里积分升级的成长模式呢?陆渐受黑天劫之苦,让我想起令狐冲所受六种异种真气煎熬之苦。然而,陆渐本性质朴,令狐冲却率性自然,故二人的武功之道也自不同。令狐冲是顺势,不是解谜;陆渐却经历了从技术智慧到抽象智慧的整体系列的磨炼,最终是否得解其谜,在我看过的部分里还没有交代。凤歌在《昆仑》中并不喜欢大团圆结局,没有让梁萧寻求到数学的真谛,在《沧海》中会让陆渐如何,我自然不阃?狻5?恢忠灾腔畚?砍椎慕饷漳J剑?匆讶恢哺?谧髌分?辛恕?

  其二,《沧海》深化了生命意识。

  《沧海》一开篇,写的主要还是江湖纷争,但随着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引向了国计民生,在这一点上甚至比金庸小说要来得更陡。如果说郭靖“为国为民”主要表现于襄阳保卫战,延长宋祚是为国,活命百姓是为民。那么,《昆仑》里的梁萧已经通过他在蒙、宋之间的放弃而阐释了金庸小说未曾展开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主题,从而追求一个没有杀伐的和平环境;到了《沧海》,则在梁萧之后让陆渐深切地体会到了“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的民生立场,而这个民生立场则是必须通过战争来实现的,所以他大书特书地写了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表现的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其与历史背景的结合,看起来甚至像一部历史小说。这和金庸先生在《鹿鼎记》里试图表现中国历史本质一样,凤歌事实上也展现了那一时段中国历史的本相。

  如果说梁萧是犹豫、摇摆的,那么就可以说陆渐是老实、宽容的,谷缜则是面狠心善。从人物对待生命的态度出发,梁萧思考的是生命何为,或者说是生命最基础的自然价值;陆渐和谷缜则体现了不同形式对生命的博爱式尊重,虽然还处于自发状态,但已经和自觉状态下的生命意识相差不多了。尊重人,珍惜生命,这无疑是一种现代的人文意识,是一种高级层次的理想主义。

  其三,《沧海》反思了技术科学。

  在《昆仑》中,梁萧是把数学作为一种技术工具,首先应用于武功,进而应用于军阵以及更多的工作场合,这就以数学取代了以前哲学在武侠小说中的地位。《沧海》又和《昆仑》不同,作为其武学动力的《黑天书》,仿佛已经从技术科学中升华出来,而进入到理论科学的层次,其黑天四律仿佛是一部系统论、控制论,并进一步发展到了相对论。物质力量的时空观念被弯曲而放大。这里虽然也借用了阴阳五行等传统神秘文化的概念,却已经不同于传统的阴阳术数之学,其中姚晴(丑奴儿)以地部功法种“孽因子”的情节,倒更加像是西方奇幻加科幻的电影如《勇敢者的游戏》之类的想象时空观和进化链条论。

  在呈现了西城八部技术科学登峰造极的终极追求同时,和许多武侠小说一样,凤歌也反思了过度追求技术升华带来的灾难。即如《黑天书》本身便是一个技术伦理反思的寓言,由此练成的劫奴,其在技术细节上甚至远超人类俊才的高度发达状态,我以为颇有些像现代科幻小说里的机器人。20世纪中期,伊萨克?阿西莫夫和约翰?坎贝尔共同商定了“机器人创作三原则”:(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能对伤害人的事袖手旁观;(2)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3)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我以为,在《沧海》里,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只不过是演变成了劫主与劫奴的关系。而机器人终究不是人,所以其伦理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而劫主和劫奴都是人,劫奴们还多是冰雪聪明、伶俐可爱的人,那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而美好的事物一旦自我觉醒,他们还会抗争,得到广泛的同情。因此,这里就必将带来伦理的反思。

  最后,是《沧海》细化了故事情节。

  也许因为《昆仑》是凤歌的第一部超长篇,虽然在综合程度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之处。比如就有人认为:“《昆仑》算不上一部十分成熟的作品,它冗长的结构、呆板的人物、对经典武侠作品的摹习,令人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提心吊胆。”那么,我在读了《沧海》之后,很深切地感到在技术细节上,凤歌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已经能够较好地把握节奏,不疾不徐,已很少有《昆仑》里那些多余的废话;对于人物和帮派悬念的的制造与展开,较少出现可有可无的支线情节,虽然《沧海》的篇幅还是很长,但较之《昆仑》已经是省净得多了。正如凤歌现在的写作与生活状态,他既少俗尘纠缠,可以有充足的余地回味反刍。可以这样说,这是一部慢工出细活的小说,越来越有一部长销书的卖相,而不仅仅是令人激动不已然后立马泪收雨散的畅销书。

  当然,我们也许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这部作品至今还没有写完,凤歌究竟要怎样,也只有且待下回分解了。但我已几乎可以确认,三年磨一剑写了《昆仑》的凤歌,这个回合又是长进不少,虽然仍旧采用的是传统手法,却已经在悄悄地进行着一场“渐变的革命”,他已经是以《沧海》超越着《昆仑》,以更大的“海”的容量涵纳着“山”,也许这就是一直通向“经”典的那一条路。


  韩云波:现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文学博士后,武侠评论专家,中国秦汉史学会会员、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与传统文化的编辑、研究和教学工作。


求对凤歌的《昆仑》和《沧海》的评论

而今迈步从头越
凤歌的《昆仑》出版了,这是近年来武侠文学界一件标志性的大事,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21世纪大陆新武侠时,也许会将《昆仑》和1958年金庸《射雕英雄传》的出现相比。
我从2002年起开始关注大陆新武侠,凤歌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风歌和我在武侠创作的许多问题上都有共识。这两点,是我早就想要说一说的。
大陆新武侠是中国大陆“文革”以来出生的一代新人的武侠创作,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于网络,以2001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为标志大规模进人纸质传媒,2004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1世纪中国侠文化”专栏同时在创作传媒和学术理论界正式提出“大陆新武侠”概念。到2005年,大陆新武侠蔚为大观,一波新的武侠高潮已经喷薄而出。
每一次文学文化的高潮,都必然会有标志性事件出现。1994年,人们对金庸小说“文学大师”和“文学革命”的评价,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武侠文化高潮的标志。10年之后的2005年,凤歌(昆仑)的连载和出版,则无疑是包含着观念与技巧巨大创新的武侠新高潮的标志性事件。
《昆仑》是一部好看的小说。情节曲折,武功精彩,情感动人,并以整体上的大气恢弘,引人人胜地进人一个江湖、历史、人性、文化多方面得到广泛表现的世界。《昆仑》的主人公梁萧在天下纷乱之际,身负刻骨铭心的破家之痛,天机宫忍辱学艺、大元铁骑驰骋疆场、茫茫南海无涯漂泊、中亚非欧三洲游历的复杂经历,构成了一个宏大广阔的小说“全球化”世界。
风歌曾和我谈起,在文学发展上,他不太倾向于“革命”而更欣赏“改良”。我以为,文学的飞跃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观念、技巧各个链条,进程是不一致的,这就像搓麻绳,数十条线接头必须分开,如果全在一处,势必造成断裂,而断裂无疑会有长久的后遗症。金庸小说之所以成为“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就在于他走了渐进路线,我想这就是凤歌的“改良”吧。然而,到末了终于是“革命”,无数细小的声音汇合起来就是一出宏大的合唱,声震天地,响遏行云,成为标志性的事件。凤歌以“改良”写《昆仑》,表面上并不“先锋”,“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骨子里仍是一场集大成的“革命”。大陆新武侠已经出现许多优秀作家,小椴的技巧、沧月的感觉、步非烟的想象、方白羽的哲思,都有突出表现,但能将不同方面集中在一起,则要首选《昆仑》,也许凤歌的许多单项都不是第一,但综合却无疑是最好。曾在风歌家乡古夔州写下许多不朽篇章的诗圣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而现在,凤歌转益多师,在改良中革命,他自己已成了“师”。将来,不知风歌可与他的乡先贤杜甫先生媲美否?
《昆仑》“革命”性的根本在于观念创新。金庸是后殖民时代对民族压迫和人性禁锢的反抗,凤歌是全球化时代对和平与发展世界主题的求索。2005年7月16日,《今古传奇·武侠版)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联合在重庆召开了《昆仑》创作讨论会,我在会上提出以《昆仑》为标志的大陆新武侠科学主义、理想主义、和平主义“三大主义”,分别作为港台新武侠哲学主义、现实主义、民族主义三者的对立、发展、创新与飞跃。
科学主义构成梁萧武功和人生的智慧动力,他最大程度地得益于其数学造诣,融合东、西方两大数学传统的智慧。金庸的智慧动力主要是哲学,陈家洛的庖丁解牛掌和令狐冲的独孤九剑都是如此。哲学是人文之母,数学是科学之母,科学技术的先进生产力性质在凤歌这里得到高度重视,体现了科学主义对武侠文体的动力作用。凤歌和我谈过“职业小说”概念,赋予主人公特殊才能,让主人公成为专才,他举了大卫·科波菲尔香水嗅觉天赋和约翰·克利斯朵夫音乐天赋的例子,特殊的科学才能赋予作品以现代性。近50年来,西方出现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小说类型,如律师小说、警察程序小说、高科技小说等,在其中,科学主义已经成为创作的第一动力。这是值得我们将其与中国传统武侠相结合而开创大陆新武侠崭新局面的。
理想主义代表了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人类对自身终极性价值的追寻,最终会体现为永恒的乌托邦性和彼岸性认识,而这在现实中都是永不能达到的,我们只能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它。梁萧发现,他爱的每一个女子、他每一次的辉煌功业,都终是不幸,他总是摇摆着。有人把这当作是梁萧的一个不足,而我以为,他的摇摆正是他先觉者意义的体现,是一种坚韧,是他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寻,他不断地在反思、否定、超越和提升自己。他越来越孤独,这是每个先觉者都必有的痛苦。梁萧的复杂民族成分,他在痛苦思索中的两难和摇摆,使他集中了金庸小说中郭靖、张无忌、萧峰共有的光辉,梁萧因此是一个站在前辈武侠巨人肩上的新的巨人,闪现着崇高的理想主义的光芒。
和平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风歌让梁萧在立下攻陷襄阳的赫赫战功之后,在目睹生灵涂炭的反人道行为之后,毅然反出元军大营。凤歌还写了云殊“反元扶宋”狭隘民族主义作为对比。梁萧的行为本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维护和尊重,是对人民群众存在状态的群体力量作为历史前进动力的思考,这是先进的文化。和平主义的主题,和金庸的武侠民族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不仅凤歌,在燕垒生、沧月以及更多的人那里,和平主义都已是一股潮流,凤歌是这中间最深刻和突出的表现者。
《昆仑)的“三大主义”,不仅是对前代武侠的崭新创造,也应合了当代文化最新的思想成果,具有对大陆新武侠发展壮大的引导性意义,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风歌是“文革”后的一代人,他少小生长于诗圣之国的古夔州(今重庆奉节),负笈求学于天府之国的四川大学,供职于九省通衡的江城武汉。重庆的豪情、成都的雅致、武汉的包容,融进了他的血脉。
而这三个城市,也是我曾生活和求学的地方,重庆的古道黄桷、成都的锦江芙蓉、武汉的东湖雪樱,使我长久回味,我因此与风歌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有更多的共鸣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昆仑》已经是大陆新武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我更希望风歌进一步成为大陆新武侠的一个标志性作家,将来更会远远超出武侠的意义。


谁能对凤歌的小说昆仑做一个评价,谢谢!

小说《昆仑》以宋末元初为历史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梁萧的成长经历,从而表达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部小说总的来讲是近年来的优秀武侠作品,放眼武侠小说界,大多作品拘泥于对武的描写,有些尽管让读者感到打斗场面很精彩,武功出神入化,让人心驰向往,但这些都是未能深刻地理解“武侠”的含义,武侠武侠,着重的并非是“武”字,而是“侠”字。何为“侠”?也许每个人有各自的看法,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告诉我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因此我认为《昆仑》在“武”与“侠”的认识上可比肩金庸先生的著作了。而其诠释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真谛也犹胜先辈!在经典的武侠小说里主人公往往都是“绝对”的正义的化身,而《昆仑》的主人公梁萧则是个亦正亦邪且过大于功的人物,他为一己私怨,助元伐宋,生灵涂炭,为江湖所唾弃。用书中梁萧在母忘后对花晓霜所述“我是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也可佐证!凤歌对人物这样的设计恰恰彰显了人类的本性,社会的本质,无论是流芳百世之辈还是遗臭万年之徒不光自身要经历异于常人的艰辛同时也会让许多他身边的人付出牺牲!这样才更真实更生动!因此在人物设计方面这是该书的独到之处。此外《昆仑》对梁萧与柳莺莺和花晓霜的感情纠葛描写的还是不错的,尤其当柳莺莺忍痛割爱只身远赴西域时的描述让众多读者黯然神伤。在此要着重说的凤歌在书中援引许多传统文化如对“归藏剑”的解释等等以及通过人物表述的参禅般的感悟更使得该书的文化底蕴上升了一个档次,这是众多武侠小说写作者望尘莫及的!以上是《昆仑》非常出彩的特点。但是我读书更愿意找寻其中的美中不足。在此举出几例吧!首先我认为小说对主人公梁萧的刻画过于“神”,他天资聪颖,算术之能震铄古今,而以弱冠之年就能领会武学经典且能另辟蹊径,对抗当世群雄,又深谙兵道,战无不胜,更甚能闻鲸鱼之声,令人乍舌!尽管梁萧自幼父母双亡,流浪江湖,历经重重苦难,算得上命运坎坷,但他只在大义面前有过失之外(这种过失也是人类的天性使然),似乎就没有什么缺点了,这未免只是作者对其的美好愿望了。虽然写武侠小说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想文章生动应在不乏想象的基础上更近于实!不过能做到这点也非朝夕之功啊!其次全书在众多支线人物的描写有些浪费笔墨,使人感到有些混乱,这难免使得读者阅读主要情节的情绪打了折扣。金庸先生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时也会删除许多不必要的人和事,相信凤歌今后也会更加完善自己的作品!还有就是这部小说仿金的痕迹较重,相信读过金著的人会有同感,不过金庸先生的作品既为经典当然是很难超越的,时代不同了文化背景不同了对作品要求也就不该过高了!凤歌能仿如此可见其才!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人们与传统文化之间也渐行渐远了!而凤歌的《昆仑》能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横空出世,也算得上文坛的一支奇葩了!


上一篇:烘培王

下一篇:小说泡沫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