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

时间:2024-07-28 12:24:50编辑:流行君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是什么

物质的结构是:物(左右结构)质(半包围结构)。物质的结构是:物(左右结构)质(半包围结构)。词性是:名词。拼音是:wùzhì。注音是:ㄨ_ㄓ_。物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物质wùzhì。(1)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2)指金钱、生活资料等。二、引证解释⒈物的形体。引金刁白《物质》诗:“物质方圆定,营营止自疲。”⒉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引艾青《<艾青诗选>自序》:“‘观念’是抽象的,结成‘粒粒真珠’,就成了明亮的、可以把握得住的物质了。”沈从文《王谢子弟》:“若前者近于物质的,后者就可以说是纯粹精神的。”⒊特指金钱、生活资料等。引巴金《寒夜》十八:“没有!不论是精神上,物质上,我没有得到一点满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假如为了贪图物质享受,我早就去做姨太太少奶奶,也就不这样颠沛流离了。可是,那叫什么生活!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三、国语词典具有重量,在空间占有地位,并能凭感官而知其存在的,称为「物质」。凡一切元素及其相互所组成的化合物,都是物质,如铁、水等。四、网络解释物质(佛教解释)物质的定义由宇宙的定义对时刻的取值范围加以t≤r/c的限制,并忽略时间增量后给出宇宙的瞬时状态。内涵:物质是质量的空间分布。外延:所有物件,包括精神物件和现实物件。物件:某一有限质量在某一有限空间内的瞬时分布。物质(汉语词语)现如今很多人会把“物质”叫成“现实“,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汇,这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实或事物;物质是指生活资料等。关于物质的近义词物资关于物质的反义词意识关于物质的诗词《现代物质温暖和照耀着我们》关于物质的诗句舍弃什么物质物质没有物质关于物质的单词materiallymaterialattractanttoughingfibermaterialitysubstancesubstancematerialconcept关于物质的成语质疑辨惑琼林玉质策名委质兰质薰心蕙心纨质兰质熏心蜕化变质关于物质的词语羊质虎形琼林玉质质疑辨惑兰质熏心蕙心兰质蜕化变质兰质薰心坚忍质直虎皮羊质策名委质关于物质的造句1、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双管齐下。2、物质欲望是无穷的,为了保持清廉,必要时过一过箪食瓢饮的生活很有好处。3、在物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表现出高尚的风格。4、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劳动后收获的愉快。5、没有观念的交流,物质的繁荣只不过是空中楼阁。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物质的详细信息


什么叫做物质结构?

物质结构是指物质所表现出的内部排列和组织的方式。在化学和物理学中,物质结构主要涉及分子、原子和晶体的结构,这些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分子结构指的是由一定数目的原子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化合物,比如水或葡萄糖分子。分子结构的特定排列方式决定了其化学性质,也影响了其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熔点等。原子结构则是指原子中电子云的排列方式,其中包括了能级、轨道和填充顺序等参数。原子的结构表明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能力,因为原子中的电子能够决定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相互作用。晶体结构是由大量原子、离子或分子以特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的三维结构,具有规则的周期性和对称性。晶体的结构影响了其性质,如硬度、透明度、热导率等。晶体的结构也定义了它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化学和物理相互作用。总之,物质结构是物质内部排列和组织的方式。不同的物质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因此研究物质结构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结构一性质一用途 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扩展资料:物质分类的方法单一分类法对对象使用一种标准的分类法(如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交叉分类法对对象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如将H2SO4按是否有氧元素、酸的强弱、酸的元数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H2SO4分别属于含氧酸、强酸和二元酸)树状分类法根据被分对象的整体与分支的类型之间的关系,以陈列式的形状(树)来定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所谓物质,从化学角度而言
宏观的说, 物质是由 元素 组成
微观的说, 物质是由 分子或原子 构成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性质决定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上的作用

同学那~我也是初三刚学化学的说~刚上完第三单元~把上面的话记住这块就懂了~

好吧,顺便加几句~所谓化学变化的本质,其实就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PS:我的书是人教版~
应该就是这个啊~我们目前学到这,当然拉,不知道你们要掌握多少,反正我们掌握到这就够了~

你可以去问老师啊,你们老师应该会跟你说的~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什么?

物质的性质从本质上讲是由物质的组成和内部结构所决定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性质从本质上讲是由物质的组成和内部结构所决定的。深入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不仅可以理解化学变化的内因,而且可以预见到在适当外因的作用下,物质的结构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于组成、结构与性能间关系及微观粒子运动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律的研究则构成物理化学中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部分。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是?

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基本结构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形象,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由同一种分子组成的物的最小单位简而言之,就是组成各种形态、生命,乃至宇宙的基本元素。简单点说,就是实物粒子和场统称物质或者有能量(质量)的统称物质。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最早的模型可以追溯到德莫克利特的原子模型,他提出这个模型纯粹基于想象.他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再分的名为"原子"的小颗粒组成,而且原子有不同的形态,如我们被冻伤时就是锐利的冷原子作用在我们皮肤上的结果.但同时期的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都不赞成他,他们推崇的是"元素说",即世间万物都是由气、火、水、土四种元素构成的而且物质是可以无限再分割的。德莫克利特因此受到迫害,为了坚持原子说,不被假象所迷惑,他挖掉了自己的双眼。
“元素说”占统治地位长达十余个世纪,直到1803年道尔顿的原子模型提出,人们才开始再次重视到“原子“这一微小而神秘的颗粒。
道尔顿提出原子模型虽然多半处于想象,但也有符合科学研究基本原则的地方,所以是合理的想象。他在喝茶时发现,茶香可以自由飘散到整个屋子,于是很自然地可以联想到,茶香中其实含有无数的茶分子,这样才可能飘散。于是他提出的原子模型如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非常小,不可再分,内部没有任何结构,就像一个小球一样。
到了1904年,汤姆生做了加热金属丝的实验,他发现金属丝经加热后释放出带负电的小颗粒,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带电的小颗粒不可能是原子,因为按照道尔顿的模型,原子是不带电的。但这种粒子又显然来自金属原子,这说明应该存在一种更小的粒子,汤姆生将其命名为电子。
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是:原子由带正电荷的主体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电子像镶嵌在蛋糕中的葡萄干那样处于正电荷的“海洋”中。这个模型中电子与正电荷的分布是处于想象的,因为没有实验证明。
但是,1911年,卢瑟夫用一个放射源发射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一穿而过,少量α粒子发生偏转,个别α粒子甚至反向“弹”回。这与汤姆生的模型矛盾:因为如果原子内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那么α粒子受的库仑力应该是均衡的,不会出现偏转和弹回。这说明原子内部一定有一个带正电荷的、几乎占原子全部质量的体积很小的核。
卢瑟夫的原子模型是: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绝大多数质量和全部的正电荷,电子在原子核外绕原子核转动。
1913年,玻尔对卢瑟夫的模型进行了修正,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按一定轨道排列,就像太阳系中行星的轨道一样。这个模型和我们在初中化学课上学的原子模型基本相同。我们也可以揣测这个模型是怎样得出的: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每种原子似乎总是得到(或失去)一定数量的电子,而这些电子数量比原子本身具有的电子数量少得多,这说明原子外的电子似乎是分层排列的,反应时最先失去的是最外层的电子(具体证明电子分层排列的实验我不太清楚)。
随着量子力学的提出,原有的原子结构也开始受到挑战。当人们通过理论推导和电子衍射实验后开始认识到,电子和光子一样,既是波又是粒子。而且根据不确定性原理,不可能同时知道电子的位置和速度,电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并无确定的圆周轨道可循。电子在原子核外好象是一层云雾,既“电子云”,电子云“浓”的地方说明电子在此处出现的概率大,反之则说明电子出现的概率小。这就是1935年提出的电子云模型。至此,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道尔顿原子模型 ( 1803 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汤姆生原子模型 ( 1904 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 ( 1911 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玻尔原子模型 ( 1913 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电子云模型 ( 1927 年—— 1935 年):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高三化学选修,物质的性质与结构。

专题十八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学法导航】
一.易混概念:

①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错因是混淆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研究对象。
②晶体类型与所含元素、物质类型。晶体类型由晶体构成粒子和结合力决定,与元素种类,物质类型没有必然联系。经常互推没有因果关系的概念。
③晶体类型与分摊法:确定晶体类型时,对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氯化钠、氯化铯晶体可以用分摊法。而对于分子晶体,不必用分摊法。例如,计算白磷(P)分子中化学键数,可直接根据正四面体结构计算,经常犯思维定势错误,确定分了晶体组成也用分摊法。
④晶体构成粒子内化学键与粒子间作用力。对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化学键与粒子间作用力类型一致;但是,对于分子晶体,一般分子内存在共价键,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例如,冰由水分子靠氢键构成,而水分子内存在氢氧极性共价键。分子晶体熔融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影响分子内化学键。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分子内没有化学键,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而不是原子晶体。经常认为粒子之间作用力都是化学键。
⑤离子晶体与分子。一般认为离子晶体不含分子,其实有一部分离子晶体中含有不能自由移动的分子。例如,蓝矾中水分子,[Ag(NH3)2]OH、[Pt(NH3)2]Cl2中含有氨分子,经常忽视特殊与一般关系。
⑥化学键与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Na2O2、CaC2、NH4Cl等;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例如,H2O2,C2H2,CH3CH2CH3等,易误认为一种晶体只含一种化学键。
二.该部分知识在弄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要能够记住常见的知识点及一些基本规律,通过练习高考真题和模拟题,抓住常考知识点,突出重点进行复习。

【典例精析】
1.(2009广东卷11).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解析】由题目信息可推断出,X为Na ,Y为Cl,Z为O。同周期(第三周期中)X(Na)的金属性最强,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X(Na)>Y(Cl),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离子半径X(Na+) 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解析】根据题意判断出5种元素分别是: X:H、Y:O、Z:Na、W:Al、R:S;
A中的离子半径是依次减小的,所以错误;
X能与Y形成化合物H2O2 ,所以B错误;
A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所以D错误;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3.(2009广东卷1).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 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 互为同位素
B. 与 的质量数相同
C. 与 是同一种核素
D. 与 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成为核素。 与 质量数不同,B错; 与 是不同核素,C错; 与 的中子数不同, D错。
【答案】A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同位素和核素的相关概念和原子结构方面的基本计算。
4. (2009山东卷11).元素在周围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解析】碳元素在遇到不同的物质反应时,即可表现为得到电子,也可能表现为失去电子; C中H元素、Li元素不符合;第一主族的所有元素最外层都为一个电子,但是H元素与Na元素性质差异很大。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5.(2009四川卷10).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X的氢化物>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
C.YX2、M2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解析】从题给信息可判断:X是O、Y是S、Z是Cl、M是K;A选项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所以A错;B选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C选项M2Y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6.(2008江苏卷)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根据非金属性:F>O>S,可以判断热稳定性的顺序为:HF>H2O>H2S,同理可以判断酸性:HClO4>H2SO4>H3PO4,所以①、③错误。根据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半径的规律可以判断②正确。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可以判断④正确。所以答案为B。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及周期律的基本知识。
7.(2008山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SiH4 比CH4 稳定
B .O2-半径比 F― 的小
C. Na 和 Cs属于第 IA 族元素, Cs 失电子能力比 Na 的强
D . P 和 As属于第 VA 族元素, H3PO4 酸性比 H3 AsO4的弱
【解析】A中由于Si的非金属性小于C,所以SiH4没有CH4 稳定;B中O2-和 F―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中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H3PO4 酸性比 H3 AsO4的强。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8.(四川宜宾市第三中学校2009届高三上半期考试理科综合)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 验 事 实理 论 解 释
A.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SO2是电解质
B.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109°28′
C.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是极性分子且由于有氢键的影响
D.HF的沸点高于HClH—F的键长比H—Cl的键长短
【解析】A中SO2本身不导电,是非电解质;B中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60°;D中是由于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了键角、氢键、熔沸点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9. (长春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理科综合练习化学部分(四))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 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解析】由于形成氢键使水分子间间隙增大,使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10.(天津市汉沽一中2009第五次月考)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下各组微粒结构不相似的是 ( )
A.CO和N2 B.O3和NO-2 C.CO2和N2O D.N2H4和C2H4
【解析】要吻合结构相似,就是去寻找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而D不吻合等电子体的要求。
【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电子体的概念理解和应用。
11.(青岛市2009年高三模拟练习5月)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A2;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E原子核外最外层 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B的氯化物的熔点远高于C的氯化物的熔点,理由是 ;
(3)A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D的低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4)A、E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每个球均表示1个 原子)
【解析】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可以推断为N;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A2,可以推断B为Mg;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即为Al;D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可以推断D为S;E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可以推断E为Cu。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 3d104s1) Al<Mg< S<N
(2)MgCl2为离子晶体而AlCl3为分子晶体 (3)sp2 ,V形 (4)Cu3N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电离能大小比较、晶体熔点高低比较、中心原子的杂化及分子空间结构、均摊法计算微粒等知识点。
12.(山东省临清一中2009届高考理科综合全真模拟试题(十))铜合金是人类适用最早的金属材料,铜在化合物中常见的化合价有+1、+2价,能形成多种铜的化合物。
(1)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铜晶体晶胞如
右图所示,该晶胞实际拥有 个铜原子。
(2)某+1价铜的配离子为[Cu(CN)4]3-,与其配体互为等电子体
的一种微粒是 。
(3)许多+1价铜的配合物溶液能吸收CO和烯烃(如C2H4、CH3CH=CH2等),CH3CH=CH2分子中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有 。
(4)在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理,观察到先出现蓝色沉淀,最后溶解形成深蓝色溶液,写出此蓝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SO2—4的空间构型为 。
【解析】(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利用均摊法计算可得该晶胞实际拥有4个铜原子。(2)根据等电子体定义可以有CO、N、C2—2等;(3)CH3CH=CH2分子中CH3—中C的杂化为sp3,另外2个C为sp2杂化。(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正四面体形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4
(2)CO、N、C2—2(写出一种即可)
(3)sp2、sp3
(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正四面体形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中心原子的杂化、等电子体、配合物、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等知识点。
13.(山东省临清一中2009届高考理综全真模拟试题(八))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1)Li3N晶体中氮以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 。
(2)N≡N的键能为942 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 kJ?mol-3,计算说明N2中的
键比 键稳定(填“ ”“ ”)。
(3)(CH3)3NH+和AlCl-4可形成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熔点低于100℃,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 (填“大”或“小”),可用作 (填代号)。
a.助燃剂 b.“绿色”溶剂
c.复合材料 d.绝热材料
(4)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
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X的元素符号是 ,与同一个
N3-相连的X+有 个。
(5)2008的秋天,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这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
( )。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所有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B.一个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C.属于极性分子,故极易溶于水
D.形成的晶体熔点较高
【解析】(1)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2)根据数据可以判断 键比 键稳定;(3)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可以判断X为Cu,根据晶胞可以判断与同一个N3-相连的X+有6个;
【答案】 (1)1s22s22p6(2分) (2) (1分) (3)小 b (2分)
(4)Cu 6 (2分)(5)B(1分)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共价键的稳定性、晶胞结构分析、杂化方式、溶解性、晶体熔点高低比较等知识点。
14. (2009天津卷7)(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IA
0
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②③④
3⑤⑥⑦⑧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②、⑧、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MnO2b.FeCl3c.Na2SO3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__。
【解析】(5)本小题突破口在于Z加热分解得到N,N可以得到Al,说明N是Al2O3,Z是Al(OH)3.M是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的盐可推知为铵盐。结合①-⑧的各元素,可知X和Y水溶液反应,就是AlCl3和NH3的水溶液反应。最后一空,其实就是NH4Cl溶液中呈酸性,要使NH4+和Cl-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得只要通氨气使溶液呈中性即可。
【答案】(1)Na>Al>O (2)HNO3>H2CO3>H2SiO3 (3) (4)a b
(5)Al3++3NH3?H2O=Al(OH) 3↓+3NH4+ 2Al2O3(熔融) 4Al+3O2↑ 溶液的pH等于7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前4小题,应该是目前物质结构知识中最简单的,因为只要识记就能得到①-⑧的各元素,从而从容应答。
15.(2009全国1卷29)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
(3)R和Y形成的二价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是化学式是 ;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 ,其原因是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解析】本题可结合问题作答。W的氯化物为正四体型,则应为SiCl4或CCl4,又W与Q形成高温陶瓷,故可推断W为Si。(1)SiO2为原子晶体。(2)高温陶瓷可联想到Si3N4,Q为N,则有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Y的最高价氧化的的水化物为强酸,且与Si、N等相邻,则只能是S。Y为O,所以R的最高价化合物应为SO3。(4)显然D为P元素。①氢化物沸点顺序为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NH3和H2O的电子数均为10,结构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的电子数均为18。,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由题中所给出的含字母的化学式可以写出具体的物质,然后配平即可。
【答案】(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SO3。(4)①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NH3和H2O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元素推断的能力,同时考查晶体类型的判断、氢化物沸点高低比较、分子空间结构、根据信息书写化学反应的能力。
16.(2009安徽卷25)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2O的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2O(g) (填“强”或“弱” )。
(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 (填“大”或“小” )。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已知下列数据:


X的单质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所以W为N、Y为S;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结合 ,可以得到X为Al;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2O的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得到Z为Cu。
【答案】(1)二 ⅤA 弱 (2)1s22s22p63s23p4 大
(3)Cu+2H2SO4 (浓) CuSO4 +SO2↑+2H2O
(4)2Al(s)+3FeO(s) 3Fe(s)+Al2O3(s) ⊿H=-859.7KJ ?mol-1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氢化物稳定性比较、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比较、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等知识。

【专题突破】
1.(2009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ABCD
性质或结构信息与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2n-1原子序数是A、B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小

(1)写出B原子的最外层轨道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与B的单质可化合生成M,A与D的单质可化合生成N,M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M与N可以在空气中化合生成E,E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在E溶于水所得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气体F,写出F与A、C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 ,F与A、B、D单质中的一种在溶液中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A与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在短周期中只有H与Li差2,所以A为H;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2n-1,n=2,所以B为N;C的原子序数是A、B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所以C为S;D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小,D在第三周期,所以为Cl。

【答案】
(1)
(2)三角锥形,    
c(Cl-)>c(NH4+)>c(H+)>c(OH-)
(3) SO2 +Cl2 +2H2O = 4H+ + SO42- + 2Cl-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练程度以及半径大小规律,在此基础上推导元素,结合问题考查轨道表示式、空间构型、电子式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单线桥的表示、离子反应的书写。
2.(2009届高考临清一中理科综合全真模拟化学试题(五))现有部分前四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第三周期中的半导体材料
BL层s电子数比p电子数少1
C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其第一电离能最大
D前四周期呀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1)B单质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 键和__________个 键,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空间型为________________。
(2)C单质的熔点____________A单质的熔点(填“高于”或“低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元素D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为第三周期中的半导体材料,得出A为Si;B的L层s电子数比p电子数少1,得出B为N;C在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其第一电离能最大,为Cl;D在前四周期呀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所以为Cr.
【答案】(1)1 2 ,三角锥形
(2)低于 Cl2晶体属于分子晶体,Si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以很强的共价键结合,而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以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因而原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3)1s22s22p63s23p63d54s1
3.(安徽省2009年省级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下表给出了十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
代号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⑩
原子半径/nm0.0740.1600.1520.1100.0990.186
0.0750.0820.1020.143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2+2+1+5
—3+7
—1+1+5
—3+3+6
—2+3
(1)上述元素中,属于第2周期的元素共有 种。
(2)写出编号为⑨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上述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
(3)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物质的化学式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含离子键的元素是 (填编号)
(4)写出编号为⑥和⑩的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对编号为②和⑤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加热蒸干,写出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上述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单质是工业还原法冶炼金属的还原剂,写出该单质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先根据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确定主族,再根据原子半径确定周期及同周期中的位置,可以判断:①为O, ②为Mg, ③为Li,④为P, ⑤为Cl, ⑥为Na, ⑦为N, ⑧为B,⑨为S,⑩为Al。
【答案】(1)四 ; (2)1s22s22p63s23p4 Na
(3)HClO4 ⑦ (4)Al(OH)3+OH— = AlO2— +2H2O (或Al(OH)3+OH— = Al(OH)4—)
(5)MgCl2+2H2O Mg(OH)2↓+2HCl↑
(6)Fe2O3 +2Al Al2O3 + 2 Fe (也可写另两种铁的氧化物与铝反应)


可不可以把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结构整理出来

A、B、C、D、E、F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含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所含的电子数相同,则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故A为碳元素;D是短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则D为Na元素;C的最外层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处于ⅥA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为O元素,故B为N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则E为Cl;F除最外层原子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其余能层均充满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则F为Cu;G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且相差3个周期,则G为Cs,(1)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2p能级容纳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氧元素,故第一电离能C<O<N,故答案为:C<O<N;(2)E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ClO4,分子中Cl原子价层电子对数=4+7?1?2×32=4,Cl原子不含孤对电子,故Cl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故答案为:sp3;(3)F除最外层原子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其余能层均充满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为Cu元素,Cu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为ABC型排列方式,故图丙符合,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丙;(4)NaCl、CsCl两种晶体,都属于离子晶体,由于正负离子的半径比不同,故它们的配位数不同,故答案为:正负离子的半径比不同;(5)NaCl晶体的晶胞中的所有Cl-离子去掉,并将Cl-离子全部换为C(碳)原子,再在其中的4个“小
立方体”中心各放置一个C(碳)原子,且这4个“小立方体”不相邻.位于“小立方体”中的C原子与最近的4个C原子以单键相连,形成正四面体结构,晶胞中C(碳)原子数目=4+8×18+6×12=8,晶胞质量=8×12gNA,C-C键的键长
为a
cm,如图正四面体:,连接F与A、B、C、D,则三棱锥A-BCD均分为等4个等体积的三棱椎,则V三棱锥A-BCD=4V三棱锥F-BCD=,故13S△BCD?(a+h)=4×13S△BCD?h,故h=13a,令正四面体的棱长为xcm,连接AF并延长交三角形BCD与O,O为正三角形BCD的中心,BO垂直平分CD,则BO的长度=xcm×32×23=3x3cm,在直角三角形BOF中,(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晶体主要分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
原子晶体:熔沸点高,硬度大。熔沸点由共价键强弱决定。共价键越短,共价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实际比较原子半径大小。如:金刚石>SIC>晶体硅。
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熔沸点高低主要由离子键强弱决定。离子键越短,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实际比较离子半径大小。如:NaCl>KCl>RbCl。
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硬度小。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如卤素单质:F2,PH3,H2O>H2S、HF>HCl。
金属晶体熔沸点差异很大,一般只能比较同主族金属。从上到下金属键越弱,熔沸点越低。如:Li>Na>K。
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化学物质与结构

第一、首先有VESPR理论,高中化学书上介绍的,就是用VSEPR算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最简便的算法是加法,即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n=(中心原子价电子数+配位原子提供价电子数-基团所带电荷代数值)/2.其中配位原子是H和X则提供1个价电子,O族元素不提供,N族元素提供-1个电子.
n=2,sp杂化,直线型
n=3,sp3杂化,平面三角形
以此类推
注意这是价层电子对的构型不是分子构型,分子构型则考虑配位原子的数量,
例如SO2是sp3杂化,但只有2O因此是折线形
I3-是sp3d杂化,但只有2I因此是直线形
第二、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MO理论)是处理双原子分子[1]及多原子分子结构的一种有效的近似方法,是化学键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与价键理论不同,后者着重于用原子轨道的重组杂化成键来理解化学,而前者则注重于分子轨道的认知,即认为分子中的电子围绕整个分子运动。
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
1.原子在形成分子时,所有电子都有贡献,分子中的电子不再从属于某个原子,而是在整个分子空间范围内运动。在分子中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可用相应的分子轨道波函数ψ(称为分子轨道)来描述。分子轨道和原子轨道的主要区别在于:(1)在原子中,电子的运动只受 1个原子核的作用,原子轨道是单核系统;而在分子中,电子则在所有原子核势场作用下运动,分子轨道是多核系统。(2)原子轨道的名称用s、p、d…符号表示,而分子轨道的名称则相应地用σ、π、δ…符号表示。
2.分子轨道可以由分子中原子轨道波函数的线性组合(linear combination of atomic orbitals,LCAO)而得到。几个原子轨道可组合成几个分子轨道,其中有一半分子轨道分别由正负符号相同的两个原子轨道叠加而成,两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增大,其能量较原来的原子轨道能量低,有利于成键,称为成键分子轨道(bonding molecular orbital),如σ、π轨道(轴对称轨道);另一半分子轨道分别由正负符号不同的两个原子轨道叠加而成,两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很小,其能量较原来的原子轨道能量高,不利于成键,称为反键分子轨道(antibonding molecular orbital),如 σ*、π* 轨道(镜面对称轨道,反键轨道的符号上常加“*”以与成键轨道区别)。 若组合得到的分子轨道的能量跟组合前的原子轨道能量没有明显差别,所得的分子轨道叫做非键分子轨道。
3.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原则(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得的):
(1)对称性匹配原则
只有对称性匹配的原子轨道才能组合成分子轨道,这称为对称性匹配原则。
原子轨道有s、p、d等各种类型,从它们的角度分布函数的几何图形可以看出,它们对于某些点、线、面等有着不同的空间对称性。对称性是否匹配,可根据两个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中波瓣的正、负号对于键轴(设为x轴)或对于含键轴的某一平面的对称性决定。
符合对称性匹配原则的几种简单的原子轨道组合是,(对 x轴) s-s、s-px 、px-px 组成σ分子轨道;(对 xy平面)py-py 、pz-pz 组成π分子轨道。对称性匹配的两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时,因波瓣符号的异同,有两种组合方式:波瓣符号相同(即++重叠或--重叠)的两原子轨道组合成成键分子轨道;波瓣符号相反(即+-重叠)的两原子轨道组合成反键分子轨道。
(2)能量近似原则
在对称性匹配的原子轨道中,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组合成有效的分子轨道,而且能量愈相近愈好,这称为能量近似原则。
(3)轨道最大重叠原则
对称性匹配的两个原子轨道进行线性组合时,其重叠程度愈大,则组合成的分子轨道的能量愈低,所形成的化学键愈牢固,这称为轨道最大重叠原则。在上述三条原则中,对称性匹配原则是首要的,它决定原子轨道有无组合成分子轨道的可能性。能量近似原则和轨道最大重叠原则是在符合对称性匹配原则的前提下,决定分子轨道组合效率的问题。
4.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排布也遵守原子轨道电子排布的同样原则,即Pauli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Hund规则。具体排布时,应先知道分子轨道的能级顺序。目前这个顺序主要借助于分子光谱实验来确定。
5.在分子轨道理论中,用键级(bond order)表示键的牢固程度。键级的定义是:
键级 = (成键轨道上的电子数 - 反键轨道上的电子数)/2
键级也可以是分数。一般说来,键级愈高,键愈稳定;键级为零,则表明原子不可能结合成分子,键级越小(反键数越多),键长越大。
6.键能:在绝对零度下,将处于基态的双分子AB拆开也处于基态的A原子和B原子时,所需要的能量叫AB分子的键离解能,常用符号D(A-B)来表示。
7.键角:键和键的夹角。如果已知分子的键长和键角,则分子的几何构型就确定了。
第三、等电子体解法,指价电子数和原子数(氢等轻原子不计在内)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基团。有些等电子体化学键和构型类似。可用以推测某些物质的构型和预示新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例如,N2、CO和NO+互为等电子体。它们都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且都有空的反键π*轨道。根据金属羰基配位化合物的大量存在,预示双氮配位化合物也应存在,后来果真实现,且双氮、羰基、亚硝酰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和结构有许多类似之处。又如BH-和CH基团互为等电子体,继硼烷之后合成了大量的碳硼烷,且CH取代BH-后结构不变.

第四、价键理论。价键理论将离子晶体或化学体系中基本的实体称作原子(正或负离子),原子具有小整数的酸价(正值)或碱价(负值),并以若干化学键与近邻原子相连(键数又称配位数)。键价理论认为:原子的价将按一定比例分配允它所参与的诸键上,使每个键均具有一定的键价S,并符合价和规则,即键价之和等于原子价。根据键价-键长关联可由实测键长算出键价。
我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些了,以后想到在补充吧~


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问题

A正确,B错误,原因相同,具体原因见上一题我的回答
C的三个物质结构相似,为原子晶体,但C原子半径比Si小,C-C键比Si-Si键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破坏键要的能量越大,共价键越稳定,所以物质越稳定。所以金刚石硬度,熔点都比单晶硅更大,而C-Si键介于二者之间,所以C正确
D电荷数相同的物质,离子间距大的晶格能小,而离子间距由阴阳离子的半径的平均值决定,I->Br->Cl->F-,晶格能NaF>NaCl>NaBr>NaI
答案D正确


上一篇:物语系列小说

下一篇:街机97拳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