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想

时间:2024-07-28 10:46:57编辑:流行君

五阴盛中“色,受,想,行,识”分别是什么意思

瑜伽二十七卷十四页云:谓蕴有五。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复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总名色蕴。云何受蕴?谓或顺乐触为缘诸受,或顺苦触为缘诸受,或顺不苦不乐触为缘诸受。复有六受身。则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总名受蕴。云何想蕴?谓有相想,无相想,狭小想,广大想,无量想,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复有六想身。则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总名想蕴。云何行蕴?谓六思身。则眼触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复有所余除受及想诸心法等,总名行蕴。云何识蕴?谓心意识。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总名识蕴。
二解 集论一卷一页云:何因蕴唯有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说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体事。杂集论一卷三页云:于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言身具者,谓内外色蕴所摄。受等诸蕴受用等义,相中当说。彼所依止我自体事者:谓识蕴,是身具等所依我相事义。所以者何?世间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于余蕴计执我所。
三解 集异门论十一卷一页云:五蕴者:一、色蕴,二、受蕴,三、想蕴,四、行蕴,五、识蕴。云何色蕴?答: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云何受蕴?答: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受蕴。云何想蕴?答: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想蕴。云何行蕴?答:诸所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行蕴。云何识蕴?答: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识蕴。如彼卷一页至十二页广释。
四解 法蕴足论九卷九页云: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五种蕴。何等为五?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名五蕴。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是名色蕴。云何受蕴?谓诸受、等受、别受、受性、受所摄,是名受蕴。复有二受,说名受蕴。谓身受,心受。云何身受?谓五识身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身受。云何心受?谓意识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心受。复有二受,说名受蕴。谓有味受,无味受。云何有味受?谓有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有味受。云何无味受?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味受。有作是说:欲界作意相应受,名有味受。色无色界作意相应受,名无味受。今此义中,有漏作意相应受,名有味受。无漏作意相应受,名无味受。如有味受,无味受,如是堕受,不堕受,耽嗜依受,出离依受,顺结受,不顺结受,顺取受,不顺取受,顺缠受,不顺缠受,世间受,出世间受,亦尔。复有三受,说名受蕴。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云何乐受?谓顺乐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受。复次修初第二第三静虑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受。云何苦受?谓顺苦触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苦受。云何不苦不乐受?谓顺不苦不乐触所生身舍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不苦不乐受。复次修未至定,静虑中间,第四静虑及无色定,顺不苦不乐触所生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不苦不乐受。复有四受,说名受蕴。谓欲界受,色界受,无色界受,不系受。云何欲界受?谓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欲界受。云何色界受?谓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色界受。云何无色界受?谓无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色界受。云何不系受?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不系受。复有五受,说为受蕴。谓乐受,苦受,喜受,忧受,舍受。如是五受,广说如根品。复有六受,说为受蕴。谓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云何眼触所生受?谓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生触。触为缘故,生受。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为等起,是眼触种类,是眼触所生,与眼触所生作意相应,于眼识所了别色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眼触所生受。如是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广说亦尔。是名受蕴。如受蕴,如是想蕴,识蕴,如其所应,广说亦尔。云何行蕴?谓行蕴有二种。一、心相应行蕴。二、心不相应行蕴。云何心相应行蕴?谓思,触,作意,广说乃至诸所有智,见,现观。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是名心相应行蕴。云何心不相应行蕴?谓得,无想定,广说乃至文身。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不与心相应,是名心不相应行蕴。如是心相应行蕴,心不相应行蕴,总名行蕴。


有色观诸色解脱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有色观诸色解脱 如八解脱中说。 二解 杂集论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有色观诸色解脱?谓依止静虑,于内未伏见者色想,或现安立见者色想,观所见色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乃至为解脱变化障。有色者:谓于内身,未依无色定伏除见者色想故。或见者色想,安立现前故。观诸色者,谓以意解观见好恶等色故。解脱者:谓能解脱一切变化障故。 三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九页云:若有色观诸色,是第一解脱。若有色观诸色者:谓彼于内各别色想,未远离,未别远离;未调伏,未别调伏;未灭没,未破坏。彼由于内各别色想,未远离未别远离未调伏未别调伏未灭没未破坏故;由胜解力,观外诸色,或作青瘀,或作脓烂,或作破坏,或作离散,或作啄噉,或作异赤,或作骸骨,或作骨锁。是名若有色观诸色。第一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一。解脱者:谓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识,是名解脱。


色受想行识的受,十二因缘中的受,两个受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个概念,色受想行识叫五蕴,是五类事物的汇聚,其中的受蕴指的是各种解除后种种感受的集合。是归类、集合的意思。比如,某个植物是某科某属,五蕴也是这个类属的概念。
十二因缘中的受,是指缘起中的一个过程,具体的名目,包括由触而生起受。眼触所生受、耳触所生受、鼻触所生受、舌触所生受、身触所生受、意触所生受。


怎么才可以让自己心里没有那种黄色思想?

我经常有,但是几年前最多,现在好些了。因为去年我开始练习肌肉,每当想起那些的时候,我就去健身房练肌肉,有那样的想法是雄性激素分泌的表现,最适合长肌肉了。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的想法少了,男子气概也增加了一些。有时候多撸会排解这样的想法,但是撸多了人就萎靡,没有男子气。多练练少撸会比较好,也更容易找女友。


怎么才可以,让自己。没有情绪。让自己永远色不起来。

化解愤怒的正确方法:愤怒、暴躁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冲动是魔鬼,是最不理智的。二者对自己、对别人伤害都很大:影响身心、疏远亲朋、降低情商。这样的人身心阳火太旺,多喝些水,泄一泄,保持阴阳平衡。从精神层面,那么怎么化解这种不良情绪呢?1、意念控制法。在发火时,心中念念有词:别生气,不能跟他一般见识,有什么天大的事要发这么大的火呢?2、回避矛盾法。当和别人愤怒生气时,最好暂时避开,眼不见,心不烦,怒气自消。3、转移思想法。离开愤怒的环境,做点其他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4、主动释放法。事后把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和对方心平气和的说说。或者通过电话,书面和对方沟通交流。5、文字排遣法。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日记里,从两个方面吸收珍贵的精神财富,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人格的魅力。6、热问题,冷处理。遇事不要立刻做,放三天以后再处理。7、自我超脱法。退一步心平气和;让三分海阔天空。我不能和你一般见识,我是有层次有修养有道德的人。8、积极沟通法。平时找准对方的爱好和兴趣,多沟通、多交流,培养自己的情商,增进亲友的情感。9、意识控制法。在要生气之前,心中反复默念:“别生气,不发火”等,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10、提高修养法。平时多学习、多看书,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和做人的层次。关爱他人,爱惜生命、扩展心量、包容万物。11、静坐反省法。在心平气和后,静坐一会儿,设身处地的反省自己的愤怒给别人带来的身心伤害。12、自己每一次生气,在一块木板上钉一个小钉子,用上述的方法,化解一次愤怒再从木板上拔掉一个小钉子。一个月自己总结一次,看看是钉的钉子多还是拔掉的钉子多。几年下来看看自己心灵的变化。


五蕴指的是哪五蕴?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一、色蕴,“色”是指物质。色蕴是指一切有形态、有质碍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色蕴又具体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就说的是这四大。二、受蕴,是指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三、想蕴,通过对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四、行蕴,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五、识蕴,主要指人的意识作用。比如,区分与认识事物等。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早期佛教以说明人生现象为重点,而要说明人生,就必须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现象为何物的问题。佛教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就是五蕴理论。也就是说,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

五蕴通俗解释是什么?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五蕴理论,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人的身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相关信息: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六尘是具体是指什么?如何看破放下

一、色尘《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二、声尘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有执受大种为因: 一有 情 名 ⒈可 意 声:好 语 声 ⒉不可意声:恶 语 声二非有情名 ⒈可 意 声:好拍手声 ⒉不可意声:恶拍手声无执受大种为因: 一有 情 名 ⒈可 意 声:化人好语 ⒉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二非有情名 ⒈可 意 声:木石好声 ⒉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四、味尘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五、触尘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六、法尘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佛家与道家常说的:贪,嗔,痴,慢,疑 五毒分别代表什么,请详细点

1、贪——贪心、爱慕、执着2、嗔——冲动、脾气暴躁、心理不平衡3、痴——愚蠢、不用头脑、不明白事理4、慢——骄傲、自以为时。5、疑——多疑、疑神疑鬼、对谁都不信任。贪:贪念一生,万物损。人的贪念有很多种类:贪美色、贪美食、贪金钱、贪物品、贪功能等等贪世间一切虚幻之物。要称得上贪,很容易,一个念头即可成贪。过分地追求自己能力之外、身体需要之外、生存需要之外、灵魂需要之外、回归需要之外的东西。嗔:嗔指生气,生闷气,生大气,内心责怪别人,口语埋怨人、事、物等等。嗔的时候,心和肝的能量场会遭到干扰和损害。身体内部分泌出有毒的物质停留到薄弱的身躯的器官上,尤其是肝部。长期郁结会产生肝病,或者心病。痴:世上多少痴迷事,唯有情字最要命。痴表现最突出的是情痴,尤其是沉浸在恋爱中、失恋中的人,当与自己的情人分开后,心要么完完全全活在过去,要么完完全全活在未来的期待中,几乎没有处在现在时刻。过分痴迷对方,过分痴迷发生过的事情,过分痴迷一个人、一件事、一件物品、一个功能、一本书、一个礼物、一句话等等。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的心念长时间停留在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或者过分长时间停留在某个人身上。。慢:所谓慢,就是傲慢,骄傲的意思。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产生傲慢或者骄傲的情绪。这是每个人貌似利于生存的情绪。以为自己非常有能力,得到外部的夸奖,或者自己认为不可一世的感觉。但是这些都是由外在事物引起的,并非来自内在的满足。所有来自内在的满足是不会产生慢的,只有接受、喜悦和分享。而若来自外在事物、人物的肯定,或者来自外在的分别攀比后产生的情绪,才会有傲慢的产生。在傲慢的背后,实际上是小我非常自卑,保护自己的情节在作祟,他不允许别人跨入他的雷池半步,生怕别人看穿它空虚的把戏。疑:是怀疑正知正见,怀疑自己的大我,怀疑这些灵性存有的存在,凡是怀疑一切本源的东西都属于疑的部分。如果你仅仅是一个人怀疑,没有去批判,没有去传输,还好,如果还把这种个人的见解写到书上,讲给别人听,或者指责亵渎,那么就犯下了比较严重的疑。其实每个人心里在完全回忆起自己本源的时候都会有疑惑,但是这些都不叫做疑,而需要做的是保持谦虚谨慎的心,对自己未知的事情留一席之地,给自己学习成长回忆的空间,这样就不会有疑惑心的产生。扩展资料:消除五毒的方法我们的一念清净心,就是当前念已断后念未起,那了了分明的灵知就是我们的法身;我们能见一切东西的智慧光明就是我们的报身;一切事物形形色色的显现都是我们法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化身。法身和报身容易理解。当我们断掉念头后,还是了了分明,不是没有知觉,此时了了的灵知就是我们的法身,大家当下可以体验。报身就是我们能见这一切东西的智慧光明,没有法身的智慧就不能见这些东西。譬如没有光就像瞎子一样,不能见东西,能见的是我们法身的光明,法身的光明朗照,就是智慧光明朗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慢疑

四禅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一)梵语 catvāri dhyānāni,巴利语 cattāri jhānāni。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之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 *** 中之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 *** 定。禅,禅那(梵 dhyāna)之略称;意译作静虑,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故四禅又称四静虑、四定静虑。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 *** 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之精神世界。或谓自修证过程而言,前三禅乃方便之阶梯,仅第四禅为真实之禅(真禅)。


四禅的四禅四支

一不苦不乐支 二舍支 三念支 四一心支一不苦不乐支 中庸之心。不苦不乐。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二舍支 离乐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证四禅不动定时。不应取定起动念心。若心行舍。则无动念之乖也三念清净支 念者爱念也。行者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念自功德。方便将养令不退失。进入胜品。故名为念。亦云是四禅中有不动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四一心支 心与定法一。名一心支。行者既得四禅舍俱之定。舍念将息。则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木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何故此四禅中。独名不动定也。初禅觉观动。二禅喜所动。三禅乐所动。是四禅中先离忧喜。今复除苦乐。故名真定也。三界胜定。无复过此若三乘行人。善巧照了分明。则因此定发真无漏。有漏外道无慧方便。入此定时。不坏身色。直灭其心。入无想定。谓为涅盘。是为邪倒。非涅盘也。从初禅至四禅。有十八法。皆名支者支派也。从四禅中分派。出十八功德。故名支也

佛学(佛教)中三有是什么意思

三有是三界的别名。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界,义为类别。三界又可总分为有情界(有情识的生物)和器世界(处所)两类,而以有情界为主体。三界是据有情所造善、恶业及修不同定业所感苦、乐、色、无色等不同果报而建立的。  扩展资料:佛法讲缘起、业感、因缘果报,世间相莫非如此一般。佛教发源于印度,曾经盛行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正是有缘的众生,业力感召,与佛陀共聚在同一时代,蒙佛教化,应度者皆已度脱,未度者皆已种下得度因缘。佛陀降生示印度,整体的教团教法风行在印度及东南亚,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岁数,于是又被回教侵凌,及婆罗门教的渗透,佛教也就逐渐消失于印度,佛教在印度便成为历史上的圣迹,这段因缘,佛法称之为缘起缘灭,亦称业感,乃至因缘果报。世界相是如此,佛去亦必如此。

学佛的说的三有是指的什么啊?

你是看到了寺院的《晨诵本》里面的“四生三有”了吧! 四生,一切众生,按其出生形式,可以分为四个类型:卵生(由卵孵出的有情,如鸡、蛇、鱼、蚁等);胎生(从母胎而出生者,如人、象、马、牛、驴等);湿生(由粪聚、腐肉、丛草等润湿地之湿气所产生者,如霉菌、蚊蚰等);化生(无所托而忽有者,如诸天、地狱之有情,皆由其过去之业力而化生),简称为“四生”。 三有,一切众生,按其住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欲界、色界、无色界。简称“三界”,亦称“三有”。有,指的这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里的众生,都还处于因果轮回的循环里面,各随所作善恶之业,即感善恶之报,因果不亡,故名为“有”。这个“三有”,也有写成“九有”,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分得更仔细了,把三界里面的有情众生居住的九个地方如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都包含了,故称“九有”。 四生三有,是并列词组。四生,包括一切众生;三有,也括尽一切众生。只不过用了不同的描述方式,四生,指的是生命诞生的四种形态,三有,指的是三种不同维度空间的生命。


分别是那部佛经里讲了五蕴以及八个识 三界 的定义

  讲的非常清楚的有《阿比达摩俱舍论》。   ﹝出大乘广五蕴论﹞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  [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法界次第》云:‘名色开之为五阴。’所以开为五阴者,以惑者迷名遍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大乘广五蕴论名五蕴,蕴者集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翻译名义云:‘积聚有为,盖覆真性也。’五蕴者,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八识: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旧曰阿梨耶,译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贤首)。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净影)。【又】性宗于楞伽经开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而为八识。【又】大乘义章三末列八识。前六识如常。第七为阿陀那识A^da%na,译曰无解。以体是无明痴闇故也。是当于唯识之第七识。第八为阿梨耶识。合楞伽经之真识与唯识之阿赖耶识而为一识之名也。  三界:讲到的经论太多了。  显扬一卷十六页云:欲等三界者:一、欲界。谓未离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二、色界。谓已离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三、无色界。谓离色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  二解 瑜伽二十七卷十三页云:云何诸界?所谓三界。一者、断界,二者、离欲界,三者、灭界。见道所断一切行断,名为断界。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一切依灭,名为灭界。  三解 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又即由此内外二事,出离增上,听闻正法,或不正法,如理思惟,或不如理思惟,依处三种言事差别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过去界,未来界,现在界。  四解 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页云:又由远离此因缘义,及由修习此对治义;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善界,不善界,无记界。  五解 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页云:又由善修清净差别,缺缚义故,无缚义故,具缚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  六解 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又由所染所净清净,即此不净清净增上,如前所说外不出离出离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七解 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如前所说内不出离出离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色界,无色界,灭界。  八解 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又由所知诸苦烦恼多中少义,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劣界、中界、妙界。若有上苦,及上烦恼;是名劣界。若有中苦,及中烦恼;是名中界。若有少苦,及少烦恼;是名妙界。如是遍知劣中妙界。  九解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八页云:经说三界,谓断离灭。以何为体?差别云何?颂曰:无为说三界。离界唯离贪。断界断余结。灭界灭彼事。论曰:断等三界,即分前说无为解脱以为自体。言离界者,谓但离贪。言断界者,谓断余结,言灭界者,谓灭所余贪等随眠所随增事。故经说三界即无为解脱。  十解 谓断界、离界、灭界,是名三界。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五页云:云何断界?答:除爱结,余结断,名断界。云何离界?答:爱结断,名离界。云何灭界?答:诸余顺结法断,名灭界。此中先约阿毗达磨,依世俗理,说三界别。近对治道,有差别故。余结断者:余八结断。顺结法者:谓除九结,余有漏法。是名一种三界差别。复有说者:若八结,及此相应,并生等断;名断界。若爱结,及此相应,并生等断;名离界。若诸余顺结法,及此相应,并生等断;名灭界。即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名顺结法。复有说者,若无明结断,名断界。若爱结断,名离界。若诸余结断,名灭界。复有说者,或有诸法,能缚非能染,彼断、名断界。或有诸法,能缚亦能染,彼断、名离界。或有诸法,非能缚非能染,而是所缚,是所染,彼断、名灭界。复有说者,或有诸法,是能系;非能染。彼断、名断界。或有诸法,是能系;是能染。彼断、名离界。或有诸法,非能系,非能染;而是所系,所染。彼断、名灭界。有余师说:唯诸随眠,有自性断。问:契经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品类足说,复云何通?如说:云何所断法?答:一切有漏法。云何遍知法?答:一切有漏法。彼作是答:若诸随眠,缘八结起;彼断、名断界。若诸随眠,缘爱结起;彼断、名离界。若诸随眠,缘余法起;彼断、名灭界。评曰:彼不应作是说。诸有漏法,先被系缚。离系缚时,皆得断故。有作是说:唯爱随眠,有自性断。问:若尔;前说契经及论,当云何通?彼作是答:若爱随眠,缘八结起;彼断、名断界。若爱随眠,缘爱结起;彼断、名离界。若爱随眠,缘余法起;彼断、名灭界。评曰:彼不应作是说。诸有漏法,先被系缚。离系缚时,皆得断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烦恼体断,名断界。于境离系,名离界。弃诸重担,名灭界。胁尊者言:无系缚,系缚息;名断界。无染污,染污息;名离界。无彼果,彼果息;名灭界。尊者设摩达多说曰:诸烦恼断,名断界。无贪治贪,名离界。果相续灭,名灭界。尊者左取,作是说言:相续断故,名断界。于缘离系,名离界。离执受故,名灭界。复有说者,过去烦恼断故,名断界。现在烦恼断故,名离界。未来烦恼断故,名灭界。如烦恼断,蕴断、亦尔。复有说者,苦受断故,名断界。乐受断故,名离界。不苦不乐受断故,名灭界。如三受断,顺三受法断,亦尔。复有说者,若苦苦断,名断界。若坏苦断,名离界。若行苦断,名灭界。复有说者,若欲界断,名断界。若色界断,名离界。若无色界断,名灭界。如是等说,皆依世俗,随就一门,辩三界别;皆非胜义。  十一解 入阿毗达磨论下二页云:前说诸界诸趣诸生诸地受苦,应说云何界趣生地?界有三种。谓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二十处。谓八大地狱。一、等活,二、黑绳,三、众合,四、号叫,五、大号叫,六、炎热,七、极炎热,八、无间。并傍生、鬼界、为十。有四洲人。一、赡部洲。二、胜身洲。三、牛货洲。四、俱卢洲。有六欲天。一、四大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睹史多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合二十处。色界有十六处。谓初静虑有二处。一、梵众天。二、梵辅天。第二静虑有三天。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极光净天。第三静虑有三天。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净天。第四静虑有八天。一、无云天。二、福生天。三、广果天。四、无烦天。五、无热天。六、善现天。七、善见天。八、色究竟天。合十六处。大梵、无想、无别处,故非十八。无色界,虽无上下处所,而有四种生处差别。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


上一篇:花纹边框图片

下一篇:钢琴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