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罗汉图

时间:2024-07-24 14:43:31编辑:流行君

十八罗汉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十八罗汉的名字分别是:1、伏虎罗汉:伏虎罗汉一说是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弥勒尊者。另一说法是四大声闻中的君屠钵叹。其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得名。2、降龙罗汉:降龙罗汉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无边,助佛祖降龙伏妖,立下不少奇功。降龙修炼1420年却始终不能得成正果,求教观音,得知七世尘缘未了,便下凡普渡众生,了结未了尘缘。3、看门罗汉:看门罗汉又称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亲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缘,常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烂,结果要道歉认错。4、长眉罗汉:长眉罗汉又称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巴林石雕长眉罗汉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领神会。据传长眉罗汉前世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后再转世为人。5、芭蕉罗汉:芭蕉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沉静有礼,谦虚好学,静心听讲,闭目深思。与自眷属千四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以济度众生。藏传佛教十六尊者中的第三位。6、布袋罗汉:布袋罗汉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7、挖耳罗汉:挖耳罗汉在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8、沉思罗汉:沉思罗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幼年出家,是佛教僧团中最初的沙弥,修忍辱行,有“密行第一”之称。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住在毕利飏瞿洲。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藏传佛教十六尊者中的第十位。9、探手罗汉:探手罗汉是十八罗汉第十尊,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打坐时常用半跏坐法。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10、开心罗汉:开心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和探手罗汉一样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11、笑狮罗汉:笑狮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剌拿洲。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受佛敕,不入涅盘,永住此世,以济度众生。为藏传佛教十六尊者中的第五位。12、骑象罗汉:骑象罗汉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分住在僧迦茶洲。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13、过江罗汉:过江罗汉是十六罗汉之第六尊,因出生于跋陀罗树下,故名。又因他曾由印度到爪哇岛传播佛教,因此又被称为“过江罗汉”,住耽没罗洲。佛陀涅槃前,曾令尊者永住世间,济度众生,他为救助众生,常到众生中间活动。14、静坐罗汉:静坐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後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打打杀杀的观念,故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15、托塔罗汉:据传托塔罗汉即苏频陀尊者,这罗汉名苏频陀,是佛祖释迦牟尼所收的最后的一位弟子。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苏频陀是佛祖最后一名弟子,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16、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17、欢喜罗汉:欢喜罗汉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18、坐鹿罗汉:坐鹿罗汉,其名译为不动利根,如如不动,利根坚固。现童颜白发长眉笑面之相。尊者曾为优婆填王之大臣,机缘成熟,看破放下,出家修道,证六神通。

18罗汉图片及名称分别是什么?

18罗汉佛像图片及名称如图: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18罗汉佛像简介1、伏虎罗汉伏虎罗汉一说是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弥勒尊者。另一说法是四大声闻中的君屠钵叹。其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得名。2、降龙罗汉降龙罗汉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无边,助佛祖降龙伏妖,立下不少奇功。降龙修炼1420年却始终不能得成正果,求教观音,得知七世尘缘未了,便下凡普渡众生,了结未了尘缘。3、看门罗汉看门罗汉又称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亲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缘,常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烂,结果要道歉认错。4、长眉罗汉长眉罗汉又称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巴林石雕长眉罗汉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领神会。据传长眉罗汉前世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后再转世为人。5、芭蕉罗汉芭蕉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沉静有礼,谦虚好学,静心听讲,闭目深思。与自眷属千四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以济度众生。藏传佛教十六尊者中的第三位。6、布袋罗汉布袋罗汉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7、挖耳罗汉挖耳罗汉在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8、沉思罗汉沉思罗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幼年出家,是佛教僧团中最初的沙弥,修忍辱行,有“密行第一”之称。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住在毕利飏瞿洲。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藏传佛教十六尊者中的第十位。9、探手罗汉探手罗汉是十八罗汉第十尊,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打坐时常用半跏坐法。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10、开心罗汉开心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和探手罗汉一样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11、笑狮罗汉笑狮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剌拿洲。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受佛敕,不入涅盘,永住此世,以济度众生。为藏传佛教十六尊者中的第五位。12、骑象罗汉骑象罗汉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分住在僧迦茶洲。受佛敕,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13、过江罗汉过江罗汉是十六罗汉之第六尊,因出生于跋陀罗树下,故名。又因他曾由印度到爪哇岛传播佛教,因此又被称为“过江罗汉”,住耽没罗洲。佛陀涅槃前,曾令尊者永住世间,济度众生,他为救助众生,常到众生中间活动。14、静坐罗汉静坐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後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打打杀杀的观念,故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15、托塔罗汉据传托塔罗汉即苏频陀尊者,这罗汉名苏频陀,是佛祖释迦牟尼所收的最后的一位弟子。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苏频陀是佛祖最后一名弟子,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16、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17、欢喜罗汉欢喜罗汉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18、坐鹿罗汉坐鹿罗汉,其名译为不动利根,如如不动,利根坚固。现童颜白发长眉笑面之相。尊者曾为优婆填王之大臣,机缘成熟,看破放下,出家修道,证六神通。

贯休的书画

贯休博学多才,《唐才子传》称赞他“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度高疏,学问丛脞。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乐府古律,当时所宗……果僧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前以方支道林不过矣”。贯休有文集40卷,当时的著名诗人吴融为之序,称《西岳集》。后贯休弟子昙域重加编辑,称《宝月集》。贯休以吟诗见长。他的诗虽多为咏物、咏景或与僧俗诗友唱和之作,但也常触及世事。如他曾作《酷吏词》以讽荆州节镇高季兴:“……吴姬唱一曲,等闲破红束。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宁和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不惟哭,亦白其头,饥其族,所以祥风不来,和风不变。蝗兮蠈兮,东西南北。”贯休在蜀时,也曾作诗讽刺贵幸:“锦衣鲜华手擎鹘(苍鹰),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类似的诗篇在贯休的诗作中还有许多,如他的《富贵曲》,也着力指斥贵豪“太山肉尽,东海酒竭。佳人醉唱,敲玉钗折。宁知耘田车水翁,日日日灸背欲裂”。贯休之世,天下已乱,但诗人并不因此对国家前途丧失信心,他希望有贤臣良将出来重振朝纲。如他的《阳春曲》:“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今。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男儿结发事君亲,须□前贤多慷慨。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郄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就批评了“口不臧否人物”的阮籍,表扬了不惧权贵、敢于犯颜直谏的朱云,希望能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那样的名臣拯百姓于水火之中。贯休的这些诗确有猛锐之风,非一般诗僧所能比。贯休不仅善于吟诗,而且精于书法。刘泾的《书诂》曾将贯休书法与怀素、□光、高闲、亚栖等的书法相比美。宋人陈思的《书小史》也说:贯休“工草隶,南土皆比之怀素”。宋人的《宣和书谱》与元人陶宗仪的《书史会要》更称赞贯休“作字尤奇崛,至草书益胜,嶃峻之状可以想见其人……虽不可以比迹智永,要自不凡”。据《宣和书谱》记载:宋御府曾收藏贯休草书7件、行书1件。至于民间,更是“世多传其本”。贯休还很善于画画。宋人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记述:贯休“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善草书图画,时人比之怀素、阎立本”。宋人的《宣和画谱》和元人夏文彦的《图绘宝鉴》对贯休的画也都作了介绍,说贯休最善于画罗汉像,“其画像多作古野之貌,不类世间所传”。贯休曾宣称:他所画的罗汉,得之于梦中。蜀翰林学士欧阳炯采其说,作了一首《禅月大师应梦罗汉歌》:“西岳高僧名贯休,高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或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高握节腕当空掷,窣窣豪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怪石安排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形如瘦鹤精神健,骨似犬犀头骨粗。……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诗一千首,大小篆字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总在人间为第一。” 贯休的画也流传于世,宋御府就收藏有贯休画30幅(维摩像、须菩提像、高僧像、天竺高僧像、罗汉像)。但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却又记载:贯休所画的罗汉像,“真本在豫章西山云堂院供养。于今郡将迎祈雨,无不应验。”此说显然不可信,但也反映了时人对贯休罗汉像的印象是何等的深刻。贯休又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唐景福(892)间,贯休云游杭州,吴越国君钱鏐慕名拜见,并索要诗篇。贯休赋诗《献钱尚父》一首,里面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因为当时钱鏐有统治天下的野心,要求他把“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闲云野鹤,何天不可飞耶!”拂袖而去,从此云游天下。

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的区别?

十八罗汉是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的,因此,先说十六罗汉。

佛经中讲,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们遵佛的嘱托,不入涅盘,常住人间,普度众生。最早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中说:“尊者宾头卢、尊者罗骺罗如是等十六诸大声闻----守护佛法,”但未列出其余十四人的名字。最早十六罗汉的名字,是从何处来的呢?是唐、玄奘法师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中最早记载的。

“阿罗汉”有三义:

其一曰“杀贼”,杀灭烦恼之贼;

其二曰“应供”,谓应受人天供养;

其三曰“无生”,谓不在受生死轮回的束缚,已达不生不灭的境界。

十六罗汉的名称: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十六罗汉的形象:是后来的艺术家凭着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原本没有定型的形象。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像在杭州烟霞洞,是吴越王的妻弟发愿所造。

后来如王维、贯休、李公鳞、张僧鹞、仇英等著名画家都画过十六罗汉图。

十八罗汉是怎麽来的呢?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因此总认为“十六”没有“十八”(两个“九”)好,如“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唐朝以后,十六罗汉又被加了两个尊者,成“十八罗汉”。

最早知道“十八罗汉”的是北宋的苏东坡,他自民间得到蜀、简州、金水张氏所画之“十八罗汉图”,但十八罗汉的名字苏东坡却未列出。

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统记》中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和第十八位罗汉应该是迦叶尊者与君徒钵叹尊者(《弥勒下生经》中记载)。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西藏认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龙罗汉,纳达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罗汉。

有些寺庙除十六罗汉外,另加上玄奘和弥勒,或错将第一尊者宾头罗跋罗惰奢分为二人再加庆友,有的将《因果见识颂》作者摩那罗多和《法住记》作者难提密多罗认为是降龙和伏虎,都不对。

五百罗汉:他们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指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其二指参加印度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其三指言五百罗汉为五百大雁所化(见《贤愚经》),其四说五百罗汉的前身是五百蝙蝠(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其实,在任何佛经中都没有记载五百罗汉的名号,“五百”,只是言其多而已。

至于五百罗汉怎麽到中国以及他们的名字----略!不过,由于五百罗汉人数众多,面孔一时难以分清,以至有些人借机混了进来,硬充罗汉。如成都宝光寺的罗汉堂内,康熙和乾隆分别被塑为奢夜多尊者和直福德尊者。

在佛教中,罗汉所证的果次于佛和菩萨,因此地位也比他们低,他们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的。

罗汉的修行非常好,所以是“金身”,但从普度众生的角度来考察,就很难说了。

因此,菩萨的地位要比他们高的多。菩萨为了入世救世,有时甚至牺牲自我,不计个人得失,是这些“小乘”罗汉不能比的。在很多的佛经中,释迦牟尼佛经常呵骂阿罗汉,说他们是“焦芽败种”,自私自利,是应该向菩萨好好学习的。


五百罗汉中是否包括十八罗汉?

五百罗汉中不包括十八罗汉。
五百罗汉是由十八罗汉繁衍而成。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佛经中有的说他们是跟随释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有的说他们是参加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
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即和尚)。其实,五百罗汉与十八罗汉不同,后者是实有其人,而五百罗汉多属子虚乌有。五百之数是言其多也,并非实指。
  到了南宋,有个好事的高道索却想方设法把他们一一“落实”,并刻了一通《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此后,这件赝品不胫而走,各地罗汉堂五百罗汉名号,皆援用其碑。这些名号是从各经录出的,有佛在世时的,也有佛灭以后的。虽无任何典据,却大受僧俗欢迎。

  罗汉远比佛、菩萨接近民众,五百罗汉得到了广泛崇奉。最有名气的当推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苏州西园寺和寒山寺、武汉归元寺、上海龙华寺、昆明筇竹寺以及广州华林寺等。

  五百罗汉像面貌各异,无一雷同,确非易事。这不能不让人佩服雕塑家们的丰富想象和超群技艺。罗汉堂一般建于佛寺后殿的西侧,独立成院。建立此堂,所费财力甚巨,必名刹大寺方可胜任。罗汉堂一般建成平面为“田”字形的格局正中常供三世佛千手观音等。

  由于五百罗汉实在太多了,不好分辨,他们的名字,甭说俗人,即使看堂的老和尚也未必能——谨记。这就是使得一些人趁机挤进了罗汉堂,混迹其中。

  和尚可做罗汉,不奇怪。皇帝也做罗汉,就奇怪。不过因为皇权高于一切,只好见怪不怪。如四川新都宝光寺罗汉堂内,即有康熙和乾隆的“圣体”。康
熙在游镇江金山寺时,曾赋诗道:“朕本西方一衲子,然何落到帝王家。”有人便说他与乾隆是罗汉转世。他们分别被塑成第二百九十五夜多尊者和第三百六十直福
德尊者。二位头戴风帽,肩披锦氅,身着龙袍,安然而坐。因康熙出过天花所以这位夜多尊者也有一脸麻子,但皇上长麻子也不同凡响,塑像上的麻子是五个一团,
于是脸上布满了“梅花”。

  最为生动传神的五百罗汉像,当首推昆明筇竹寺。这里罗汉的造型极富变化众罗汉似僧非僧,似佛非佛,有文有武,有老有少。慈祥的菩萨、怒目的金
刚、沉思的比丘、赤脚的行者、袒腹的弥陀,皆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其中还塑造了大量“平民罗汉”,有游民、农夫、武士、儒生、长老、小贩、樵夫、贫民等,
甚至有皇帝与乞丐平起平坐、人与动物倾心交谈的形象。另外还有民间传说人物如长手罗汉、长脚罗汉、长眉罗汉、多目罗汉等。这些佳作为清末光绪年间四川雕塑
家黎广修率徙所塑。而且黎广修还把筇竹寺的方丈梦佛长老、自己本人乃至几个高徙,全塑进了罗汉群里。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尊耶稣罗汉,而广州华林寺也有意
大利旅行家、基督徙马可·波罗的罗汉像。

  不少罗汉堂里,还有两位深受欢迎的罗汉:济公与疯僧。按说罗汉都是释迦牟尼的亲传弟子,应为印度人,但以上这些中国的罗汉倒给罗汉堂输进了新鲜血液,增添了许多,晴趣与灵气。


贯休罗汉图真迹在那里?

在北京去年的一天,退休在家的杨新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说是有一幅画想请他看看。杨新问:“什么画?”对方说:“罗汉。”再问:“谁画的?”答称:“贯休。”杨新听完,说:“最近忙些,过一阵子行吗?”“那好吧。”朋友说完,把电话挂了。杨新心想,开什么玩笑!贯休的画,可能吗?不敢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是假的。  两三天后,朋友又来电话,杨新仍以忙来推托。对方说:“我来给你送照片,先看看再说,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 来人进家,即拿出两张照片,一张是要杨新看的那幅《罗汉图》,另一张是今藏日本高台寺、一直传为贯休所画的十六罗汉中的同一张。  两幅照片大小相仿,摆在一起,杨新惊讶了。仅从照片看,谁先谁后,谁真谁仿,谁高谁低,立马可判。杨新忙问: “画现在哪里?”朋友说:“就在北京。”于是两人相约尽早去看原作,以先睹为快。  当看到原作时,杨新又是一番感觉。此罗汉像画在一块麻布上,其风格的粗犷凝重,运笔的稳健洒脱,造型的准确传神,质材的厚实分量,都与他平时所见古卷轴画不同,就好像是揭下来的一块壁画,画面虽小有脱落,但基本保存完好,无款识亦无收藏印记。  这件《罗汉图》除了织物特殊外,其作画前对织物的加工也很特殊。据收藏者介绍,此《罗汉图》是在四川藏区获得的,当时依托在一块木板上,混杂于唐卡中。杨新据此推测,画像原来很可能为成都某寺庙中物,后流传到藏传佛教寺庙。  晚唐五代,是罗汉画最流行时期,画家当中专以画罗汉而著名者当属贯休,他的画迹在宋代流传甚广,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到这儿,杨老起身上隔壁屋子里取来了一本书来,“这个送给你,是我写的《五代贯休罗汉图》。”边在书的扉页上题字,杨老边对我说,“像这个罗汉图,我就觉得值得写,好在藏家说他不卖,当然以后卖不卖也不好说。”  杨新称,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这是贯休留下的唯一一件绘画真品。而以杨老的身份地位,为一件民间收藏写专著,多少还是让我感到不可思议。老人多少看出我的疑惑,他说:“有人说了,你这文章一出来,这幅作品要卖到天价去了。我说,卖到天价也值啊,我也就不管这么些了,我觉得这就是一件真东西,应该让它公开露面,让大家都知道,你不能让它埋没了,这样才会很好地保护。”


贯休 的《山茶花》一诗何解?

  一千多年前的兰溪,出了一位走向世界的艺术家,他就是唐代高僧贯休(832-913)。
  对山茶,他曾借物喻人,写过一首咏山茶的诗《山茶花》。诗曰:
  风裁日染开仙囿, 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坠阶前, 应有看人怨孙秀。
  这首诗大约是贯休到成都龙华禅院后写的。理由之一,是推测当时龙华禅院种有山茶。因为唐代成都已是山茶花栽培的中心。后蜀主孟昶妃花蕊夫人就曾写过《咏山茶》诗。而寺庙栽培茶花更盛行。对此,宋代诗人陆游、范成大等均有咏茶名句。所以贯休看到龙华禅院的茶花,有感而赋诗,就顺理成章了。理由之二,是从贯休的人品和该诗所流露的情绪分析。贯休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写诗:《献钱尚父》。钱?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他不肯依附权贵,收拾衣钵离开了灵隐寺。在成都,他还口占《公子行》,敢于当面讽谏前蜀主王建。他入川时,正是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神州大地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之际。一种忧国忧民之情在他心头升起。于是,连鲜艳诱人的茶花,他看见的只是“色死”、“猩血”,充溢着悲凉辛酸的调子。一个“怨”字,又隐晦地折射出百姓的怨声载道。甚至“孙秀”(即“新秀”)也“怨”,可见怨之深。这首诗写山茶开花景象,只用“风裁日染(即风和日丽)开仙囿(即佳圃)”一句,主要是借物抒情,曲折地抒发了贯休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情绪。

  诗作一般都有言外之意


贯休 的《山茶花》一诗的解释是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兰溪,出了一位走向世界的艺术家,他就是唐代高僧贯休(832-913)。
  对山茶,他曾借物喻人,写过一首咏山茶的诗《山茶花》。诗曰:
  风裁日染开仙囿, 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坠阶前, 应有看人怨孙秀。
  这首诗大约是贯休到成都龙华禅院后写的。理由之一,是推测当时龙华禅院种有山茶。因为唐代成都已是山茶花栽培的中心。后蜀主孟昶妃花蕊夫人就曾写过《咏山茶》诗。而寺庙栽培茶花更盛行。对此,宋代诗人陆游、范成大等均有咏茶名句。所以贯休看到龙华禅院的茶花,有感而赋诗,就顺理成章了。理由之二,是从贯休的人品和该诗所流露的情绪分析。贯休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写诗:《献钱尚父》。钱?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他不肯依附权贵,收拾衣钵离开了灵隐寺。在成都,他还口占《公子行》,敢于当面讽谏前蜀主王建。他入川时,正是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神州大地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之际。一种忧国忧民之情在他心头升起。于是,连鲜艳诱人的茶花,他看见的只是“色死”、“猩血”,充溢着悲凉辛酸的调子。一个“怨”字,又隐晦地折射出百姓的怨声载道。甚至“孙秀”(即“新秀”)也“怨”,可见怨之深。这首诗写山茶开花景象,只用“风裁日染(即风和日丽)开仙囿(即佳圃)”一句,主要是借物抒情,曲折地抒发了贯休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情绪。

  诗作一般都有言外之意


上一篇:感觉你湿润

下一篇:励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