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之战

时间:2024-07-22 12:35:40编辑:流行君

三国志英杰传刘备传雒城之战城门过不去

雒城之战

张飞配赤兔、龙胆枪,刘备配的卢、双股剑。
五回合内一定要杀掉张任,别用张飞,刘备杀,要保证刘张有行动力,张任一死触发剧情,张飞,刘备自动移动到左下,着火(第6.第8.第10回合火势会变大,要在这之前走到山路)刘备往左走杀弓兵,逃出来后和诸葛亮大军回合一起杀进去。不要让刘备进那个关卡里,进了内城就会关门。第8回赵云诸葛出场,直接攻城

上马谡,给他拿七星剑降敌步兵的防要好打一些。


三国演义 中的10个战役概括

赤壁之战简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略决战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地主 阶级的统治,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扬 、 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 曹 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建安二 年(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 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扬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 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昌,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 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 ,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 主 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 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昌;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 率步骑2000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 难 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 ,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昌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昌,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操,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 速占领沛县 ,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有人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儿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 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 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颜良仓促应战被斩杀,袁军溃败。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600,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 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没有获胜,退回营垒坚守。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 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双方相持3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 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荀?地道.曹操方面决心坚持危局,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10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 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徐晃、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困难。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 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冒用袁军旗号,衔枚缚马口,每人带一束柴草,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又作出错误处置,只派一部兵力救援乌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军营垒。哪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并烧毁其全部粮草。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到袁军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仓惶带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告结束。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

曹操在政治上抑制豪强,得到中小地主阶级的拥护;“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注意网罗人才,得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拥护;经济上实行屯田,不仅较有效地解决了后勤供应,且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社会生活,赢得了民心。除此之外, 作战指导上的高明也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曹操根据敌强己弱的具体情况,采取后退一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在防御作战中,能从被动中力争主动,指挥 灵活;面临危局,坚定沉着;善于捕捉战机,果断施行;善于听取部属意见,紧紧抓住 奇袭乌巢这一关键环节,终于取得胜利。反观袁绍,政治上纵容豪强,兼并土地,任意搜刮,因而遭到人民反对。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能采纳部 属的正 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全军溃败。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夷陵之战,又叫猇亭之战。夷陵猇亭之战是三国史上三大战役之一,这三大战役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所瓜分。曹操占据南阳和江夏北部,孙权据有南郡和江夏南部,刘备则夺取了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公元210年,在刘备的请求和鲁肃的规劝之下,孙权又把位于长江北岸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这样一来,刘备实际上就基本控制了荆州。不久,刘备又先后夺取了益州和汉中,历史上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汉中和荆州是蜀汉的两个战略基地,从汉中可以北出潼关,攻打洛阳;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

处于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政权,面对刘备势力的迅速发展,深感不安。只是由于当时双方合力抗曹尚是共同的战略目标,这一矛盾才暂时未曾激化。到了公元211年,孙权占据交州(今广东、广西)后,力量进一步扩大;而当时曹操正忙于兼并关中马超、韩遂势力,稳定后方,无暇南顾。孙权便趁这个机会向刘备索还荆州,而刘备则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为藉口拒绝归还。两国矛盾日趋尖锐,曾一度以兵戎相见。最后虽然达成了平分荆州的协议:以湘水为界,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刘备据有南郡、武陵、零陵,但是两国间的矛盾并未真正消除。
合淝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淝为目标的争夺战。合淝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淝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淝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不过数次也未有胜负。
仲达败孔明五丈原之战: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了南中地区,解除了后顾之忧,以法治国,聚集力量准备北伐,自公元228年始,他先后五出祁山与魏军作战,每次都无功而返,公元234年,经过一番精心准备,深感体力不支的诸葛亮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打败魏军,统一中原,实现刘备恢复汉室的遗愿,统一中原,率十万大军由汉中出发,六出祁山,沿着褒斜谷的山道北上,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今陕西郿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定军山之战 张合统兵进攻张飞镇守的巴西被击败,几乎是全军覆没,只身逃回定军山,夏侯渊本欲坚守,法正设计夺取定军山对面的高山使曹军失去地利,迫使夏侯渊主动出击,又以逸待劳,避朝锐,击暮归,一举击败定军山守军,夏侯渊也阵亡于乱军之中。张合留守的大营兵力微薄,抵挡不住,撤往汉中,定军山失守。此战居功最高者非法孝直莫属,可惜英年早逝,失此奇谋之士,蜀汉痛失栋梁之才。


三国演义51-80回每回概括

第五十一回:周瑜率大军攻打荆州南郡,与守将曹仁对垒。曹仁故意弃城而走,引周瑜入城,却在敌楼上埋伏弓弩手,周瑜中箭坠马,被众人救回。周瑜用计赚曹仁前来劫营,正欲乘虚前去攻城,不料南郡、荆襄都已落入刘备手中,周瑜气得箭疮发作,倒下马来。第五十二回:周瑜派鲁肃前去向刘备索要荆州,诸葛亮说要等到公子刘琦百年以后才能交换荆州。刘备用马良之计,攻打荆南四郡,诸葛亮设计先占了零陵,又派赵云前去攻打桂阳郡,太守赵范出降。第五十三回:关羽攻打长沙郡,与大将黄忠展开大战。因为二人对敌方留情,使得长沙太守韩玄认为黄忠结连刘备,正要斩杀黄忠,却被一直对韩玄不满的魏延所杀。孙权攻打合淝,守将张辽识破了孙权的里应外合之计,导致孙权大败,太史慈战死。第五十四回:周瑜将刘备赚至东吴,欲用美人计困住刘备,但赵云用诸葛亮之计使得周瑜弄假成真,刘备得到孙权继母吴国太的认可,吴国太将女儿许配给了刘备。第五十五回:周瑜设计将刘备软禁在东吴,赵云用诸葛亮之计假称荆州告急,刘备带孙夫人一同回荆州。孙权、周瑜分别派兵拦截,但都被孙夫人喝退。诸葛亮在江边接应刘备上船,令军士高声羞辱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发,昏倒在船上。第五十六回:邺城的铜雀台完工,曹操与众文武官员在铜雀台宴饮。刘备、诸葛亮对前来索要荆州的鲁肃说必须取得益州之后才能归还荆州。周瑜欲以劳军为名袭取荆州,但计谋被诸葛亮识破,安排四路大军等待周瑜部队到来。第五十七回:周瑜病逝,诸葛亮前去柴桑吊丧,回程中遇到庞统,诸葛亮告诉庞统如果不如意可去投奔刘备。刘备因为庞统容貌丑陋,将他派往耒阳县处理事务。张飞前去耒阳县视察,发现庞统非凡的才能,终于使庞统受到刘备的重用。第五十八回:马腾被曹操杀害后,马超为报父仇,联合韩遂攻打长安、潼关,曹操与战不利,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几乎丧命。第五十九回:马超与曹操手下猛将许褚交锋,不分胜负。曹操用贾诩之谋,设计离间马超、韩遂,终于使得二人反目成仇,最终韩遂被马超砍断手臂,但马超也受到曹操大军的攻击,逃往羌中。韩遂率众投降曹操,被封为西凉侯。第六十回:益州牧刘璋派使节张松前去结连曹操,但张松却反被曹操赶出许都。刘备派部将迎接经过荆州的张松,张松感激刘备之恩,临走之前将西川四十一州地理图本献给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一同入川。第六十一回:孙权派周善前往荆州取孙夫人和阿斗往东吴,意在令刘备拿荆州换阿斗。赵云追赶周善的船队,夺回阿斗。曹操加封魏公,受九锡,率军攻打东吴,被孙权击败。孙权送给曹操一封信,曹操收到信后退兵。第六十二回:刘备用庞统之计,袭取涪水关,斩杀守将杨怀、高沛。刘璋派张任等四人在雒城前下寨,魏延欲夺黄忠之功,破坏预定的计划,导致战败。黄忠救了魏延,斩杀川将邓贤。第六十三回:庞统急于攻取雒城,在落凤坡被张任的伏兵射杀。诸葛亮、张飞、赵云兵分两路前往西川,留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途经巴郡,用奇计生擒巴郡太守严颜,严颜坚决不降,张飞钦佩严颜的志气,以礼相待,并且用严颜的部队为先锋,提前到达涪水关。第六十四回:诸葛亮随后也来到涪水关,定下计策生擒川将张任,张任誓死不降,被刘备下令处斩。马超借西羌兵攻打凉州,杀太守韦康,韦康部将杨阜假意投降马超,暗地联络姜叙、梁宽、赵衢,里应外合攻破马超,马超妻小均被杀。第六十五回:马超投奔汉中张鲁,张鲁受刘璋之托派马超前去营救刘璋。马超与张飞大战一整天,不分胜负,诸葛亮派人前去贿赂张鲁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诬告马超欲谋反,使得马超进退两难,刘备趁机劝降了马超,在马超的辅助下攻取了益州,刘璋投降。第六十六回:鲁肃定计请关羽渡江赴会,意在索取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最终使得鲁肃之计毫无效果。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第六十七回:曹操率兵攻打张鲁,收服张鲁大将庞德。杨松收受曹操贿赂,献城投降,张鲁也降了曹操。合淝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齐心协力,在逍遥津大破孙权进攻的队伍,自此张辽威震东吴。第六十八回:曹操平汉中之后,率部前来援助张辽,孙权与战不利,陈武、董袭阵亡,孙权不得已向曹操求和。道士左慈来到邺都,施展法术戏弄曹操,曹操大怒,欲处斩左慈,却被左慈的术法吓得一病不起。第六十九回:平原神卜管辂受曹操的邀请来到许都,预言曹操将会在定军山损一大将。少府耿纪等五人决定在正月十五夜谋杀曹操,但被曹操部将发觉,五人全部被害。第七十回:刘备进军汉中,张飞与曹将张郃对垒,智取瓦口关三寨,使得曹军损失惨重。黄忠自告奋勇前去迎战张郃,张郃被迫逃往天荡山,黄忠进兵天荡,斩杀守将韩浩、夏侯德。第七十一回:黄忠在定军山与夏侯渊对峙,采用了法正“以逸待劳”之计,斩杀夏侯渊。曹操率军前来报仇,黄忠被围,赵云单枪匹马前去营救,又命营寨中偃旗息鼓,独身一人在寨门外阻挡曹军。第七十二回:刘备背水一战,大破曹军主力部队,曹操退守斜谷,主簿杨修看透了曹操想要退兵的心思,被曹操斥为惑乱军心,将杨修处斩。刘备乘胜追击,曹操不得已撤回许都。第七十三回:刘备自封为“汉中王”,与曹操名爵相等,又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为五虎大将。关羽得到刘备指令,进取襄阳,乘胜攻打樊城,樊城守将曹仁坚守不出。第七十四回:曹操派于禁前去救樊城,使庞德为前部先锋。于禁恐庞德立功,屡次阻挠庞德的追击。于禁在罾口川下寨,被关羽决水淹寨,于禁统领的七军全军覆没,于禁被擒,庞德被斩。第七十五回:关羽在攻樊城时中了毒箭,神医华佗前来为关羽刮骨疗毒。东吴吕蒙用陆逊之计,使关羽不设防荆州,吕蒙率领军士乘夜占领烽火台,不费一兵一卒,夺得荆州,治中潘浚、公安守将傅士仁投降。第七十六回:曹操派徐晃前来助战,徐晃用计大破关羽军队。傅士仁招降南郡守将糜芳,南郡也落入东吴之手,关羽被迫退守麦城。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上庸守将刘封、孟达拒绝发兵。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羽,关羽不从。第七十七回:孙权在麦城小路设伏,关羽、关平被孙权所擒,均被斩。关羽阴魂被玉泉山老僧普净点化,自此常在玉泉显灵。孙权将关羽首级转送给曹操,曹操将关羽以王侯之礼埋葬。第七十八回:刘备欲进兵东吴问罪,诸葛亮苦谏方止。曹操命华佗医治自己的头风病,华佗说必须砍开头颅才能去根,曹操大怒,将华佗囚于狱中。不久华佗身亡,曹操病势转重,对众臣吩咐身后之事后,长叹而死。第七十九回:曹丕继承王位,因为弟弟曹植不来奔丧,下令拿下问罪,曹植在极端悲愤的情况下作七步诗痛斥曹丕的不仁。廖化劝刘备处斩刘封、孟达,不料走漏了消息,孟达降魏,刘封率部与战不利,逃回成都,却被刘备拿下问斩。第八十回:曹丕在众臣劝谏之下,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皇帝,国号大魏。诸葛亮劝说刘备复兴汉室,刘备再三不从,诸葛亮诈病赚刘备允诺称帝一事。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汉。扩展资料《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群雄逐鹿,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归于一统的历史画面,场景宏大,情节复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明珠。《三国演义》的作者具有非凡的叙事才能,详略张弛,纵横开合,都处理得极为恰当。其对几次大战的全景式描写,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曲折,读来惊心动魄,将简略的史实演义得生动细致,令人叹为观止。《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个个堪称艺术典型。诸葛亮是“贤相”化身,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质和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出于圣贤而近乎神。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被后人奉为神灵,即所谓武圣人关老爷。书中有两位政治家是被脸谱化了的,一个是刘备,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一个野心家和阴谋家。鲁迅曾说,孔明被写得过于智慧而“近妖”,刘备则被写得过于仁厚而“近伪”。后人对此,已有了比较公允客观的评价。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称:“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就三国史本身而言,无所谓悲剧喜剧,只是一段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的历史,蜀国东吴灭亡,算不上悲剧,也算不上喜剧,西晋统一三国符合历史潮流,值得肯定,但也没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然而,这段历史一旦进入文学作品,尤其是历史人物成为文学形象之后,感情上的取舍就来了。《三国演义》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具体代言人就是蜀汉集团。刘备是仁义的代言人,整部小说对于刘备,极少负面描写,从平原县令到携民渡江,再到白帝城托孤,一代仁君的形象贯彻到底。诸葛亮是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代言人。前半部用兵如神,后半部死而后已,三国史上那么多贤相能臣,“演义”给他们的篇幅都是极其有限的,唯独给诸葛亮的篇幅却是大幅泼墨,极其大方,从火烧新野到星陨五丈原,对他的赞美和渲染从来就没吝啬过,“演义”几乎成了半部诸葛亮传。再如忠勇的代言人关羽,神勇的代言人张飞,胆量的代言人赵云,魏国东吴虽然也有勇猛战将,战斗力并不亚于这三位,但都没有像这三位那样俯视全书,成为“神”。《三国演义》在故事架构和人物塑造上,有着很明显的倾向性,即“拥曹反刘”的倾向,全书的节奏主要沿着蜀汉走,诸如第一回就是刘关张闪亮登场。在作者看来,蜀汉集团就是价值取向的终极。然而,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作者极力讴歌维护的理想的高大上集团,却无情地失败了,等于是价值的终极端被撕毁了。刘备的死、关羽的死、张飞的死、诸葛亮的死,这些章节的文字都能显示出作者的叹息之情,甚至还是书的高潮部分。关羽死了,还不罢不休,追吕蒙之命,惊破曹操之胆,这当中其实寄托了作者的不甘。而对于曹操的死,则未免有微词,一方面肯定曹操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又说:“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作者寄托了理想的蜀汉集团,没有对得起作者的主观愿望,在历史的潮流中以失败者的姿态被淘汰了,从文学的角度而言,这就叫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当然,蜀汉集团被塑造成古代理想的终极,也有历史的积淀,起码在唐朝的时候,民间说“三国”的时候,老百姓听说曹操败了,就开心大笑,听说刘备败了,就伤心地哭。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还是有其社会基础的。而诸葛亮的《出师表》,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就成为仁人志士的励志典范,从杜甫到岳飞到陆游,《出师表》都是上佳精神食粮。文学作品的取向,还是植根于大众的。《三国演义》用了极大的张力去表现历史人物和历史趋势,英雄豪杰的主观能动与历史客观规律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对立性,双方有时候是撕扯的。例如诸葛亮有北伐的壮志豪情,却饮恨以终。即使是取得了成功,却转眼成为陈迹,当下的光鲜成为他日的故迹,也叫人悲从中来。吊古总是充满着沧桑悲凉,其实并非一种消极情绪和负能量,而是以一种跳出局部圈子从整体观照历史的眼光,曹操也好,孙权也好,刘备、诸葛亮也好,一方面是历史的闪光点,另一方面却是转瞬即逝的流星,个人功绩的短暂和历史的无限所形成的矛盾,恰好是一种充满张力的悲剧。当然,这是从悲剧的角度来解读《三国演义》,至于《三国演义》是不是悲剧,解读的空间还很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人民网-《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悲剧?解读空间还很大

三国演义前60-70回概括

1、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张松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不料曹操欺负张松相貌猥琐,不予礼遇,将其乱棒打出,结果痛失得到西川的良机。刘备派部将迎接经过荆州的张松,失望之余的张松感激刘备之恩,临走之前将西川四十一州地理图本献给刘备,愿为内应,共取西川。2、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魏延舞剑欲杀璋,璋手下人对舞,刘备止之。孙权听说刘备已去了西川,便想派兵断刘备的后路,不想此事被他的母亲吴国太听见,吴国太怕孙权此举会伤了自己的女儿,不准孙权妄动。3、第六十二回: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争功见曹操兵退,孙权又想再取荆州。张昭献计,给张鲁写一封信,让他进攻荆州;再给刘璋写一封信,说刘备想夺取西川。刘备为刘璋抵御张鲁,刘璋以弱兵少粮给备,备怒。恰在这时,张松通刘备事露(张肃所报),全家被刘璋所斩。4、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玄德防决水,斩泠苞。庞统急于攻取雒城,不听孔明劝告,不思回军,催备进兵。庞统至落凤坡,被刘璋部将张任伏兵乱箭射死。玄备哭祭庞统,无心再战,令关平到荆州请诸葛亮。诸葛亮把荆州托付关羽,嘱关公“北拒曹操,东和孙权”。5、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严颜使所管关隘守将尽降张飞。刘备欲攻雒城,劫张任寨而败归,幸为张飞所救。诸葛亮随后也来到涪水关,定下计策生擒川将张任,张任誓死不降,被刘备下令处斩,备取雒城。刘璋接法正劝降书,怒骂法正,使人求张鲁相助。6、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张鲁派马超援救刘璋,马超自告奋勇攻葭萌关欲捉刘备。孔明用计败李严,李严说服费观降备,备得绵竹。张飞与马超连战不分胜负。孔明赶到葭萌关,用反间计,派人前去贿赂张鲁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诬告马超欲谋反,使得马超进退两难,刘备趁机劝降了马超。7、第六十六回:关云和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孙权命诸葛谨赴成都讨荆州,孔明设计使谨奔波无获而回,鲁肃定计请云长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赴“鸿门宴”,企图杀之,索取荆州。云长领周仓及八九个关西大汉赴宴,换和上船而归。8、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曹操率兵攻打汉中张鲁,操派兵抄追杀曹兵的杨昂、杨任之后,胜得阳平关,又得南郑。操计收张鲁大将庞德又得东川。杨松收受曹操贿赂,献城投降,张鲁也降了曹操,杨松因卖主求荣被操杀。9、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曹操撤兵汉中,留曹洪驻守,自己率军队下江南救合淝。凌统奉权命欲败操锐气,与张辽斗不分胜负。孙权部将甘宁带一百人夜至操中军左冲右突,不折一人而回,权深赞之。甘宁射中乐进面门,救出凌统,凌统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10、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丧命曹操因惊吓而得病,请来平原神卜管辂(lù)到许都为曹操占卜,皆灵验,如鲁肃身故以及西蜀来犯等。并预言曹操将会在定军山损一大将。少府耿纪、韦晃、金袆以及太医吉平之子吉邈、吉穆,趁许都正月十五庆赏元宵佳节之际欲讨曹操,不成皆亡。11、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老黄忠计夺天荡山张郃立下军令状,攻打巴西。张飞巧借地利出奇兵,首战告捷,乘胜追击宕渠山。张郃坚守不出,张飞连日饮酒,给张郃制造错觉。张郃果然中计,出兵劫营,中了张飞埋伏,大败,三座大营也被张飞乘虚夺取。张郃求援曹洪,曹洪不肯。扩展资料《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三大战役是什么?

《三国演义》三大战役是:1、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2、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3、彝陵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三国演义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初中之前的应试你直接就举三大战役就好: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正经的你可以说下面战役也很重要(黑体为着墨较多):黄巾之战,虎牢关之战,宛城之战,易京之战,江夏之战,长安之战,北海之战,濮阳之战,吕布徐州之战,孙权平东南之战,下邳之战,博望坡之战,新野之战,长坂坡之战,荆州四郡之战,刘备入益州之战,潼关之战,逍遥津之战(魏吴徐州之战),汉中之战,关羽北伐之战,奇袭荆州之战,南中之战,街亭之战(六出祁山之战),襄平之战,九伐中原之战,魏灭蜀之战,晋灭吴之战

三国刘备取西川发生了什么战役

西川统一战。以刘备进入益州,公元211年厚树恩德以收众心起始。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1)绵竹之战:刘璋遣其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拒刘备,皆败,退保绵竹,吴懿诣军降。刘璋又遣李严、费观督绵竹诸军,李严、费观亦率其众降于刘备。刘备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2)雁桥之战:刘璝、张任与刘璋子刘循退守雒城,刘备进军围之。张任勒兵出战于雁桥,军败,张任死。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3)江州之战:张飞破巴郡太守严颜,生获之。(4)江阳、犍为之战:赵云平定江阳、犍为。(5)巴西、德阳之战:张飞平定巴西、德阳。(6)雒城之战:庞统阵亡,诸葛亮、张飞、赵云引兵来会,攻破雒城,进围成都。(7)成都之战:刘备围城数十日,马超引兵来降,威慑成都,使简雍劝说,刘璋降。(8)葭萌之战:刘备袭刘璋时,留霍峻守葭萌城。后刘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霍峻,且一年。霍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斩向存。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9)益州之战:黄权击朴胡、杜濩、任约,破之。曹操使张郃督诸军徇三巴,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刘备使张飞与张郃相拒,五十余日,张飞袭击张郃,大破之。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进军汉中。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10)固山之战:曹洪将击吴兰,张飞屯固山,声言欲断军后,众议狐疑,曹休解之。曹军击斩吴兰。张飞、马超退走。(11)马鸣阁之战:刘备屯阳平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与之相拒。刘备遣其将陈式等绝马鸣阁道,徐晃击破之。(12)广石之战:张郃屯广石,刘备攻之不能克,急书发益州兵。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13)定军山之战:刘备击夏侯渊,黄忠亲斩夏侯渊。扩展资料:定军山之战结果夏侯渊喋血定军山,带来了一系列后果。首先就是曹魏定军山阵地的丢失,曹军的防御体系被打乱,军心动摇,群龙无首,防御的战斗力显著下降。迫使疾病缠身的郭淮也强支病体,挺身出战。其次,汉中争夺战的战场已不局限于阳平之地,争夺的回合与较量的范围迅速扩展。第三,蜀军士气高涨,攻势凌厉,越战越勇,给曹军造成了节节败退的局势,并且使之继续损兵折将,夏侯德、韩浩等相继战死。这就使曹操在长安也坐不住了,不得不于219年3月再一次亲率大军,疾驰汉中,企图扭转汉中战局,挽回败绩。而到了汉中与刘备相持月余,亡者日多,魏将王平也投靠了刘备。曹操觉得汉中争夺战已无利可图,以“鸡肋”相喻而撤出汉中守备军团,很惋惜地撤离了汉中战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军山之战百度百科-三国十大战役

请问刘备如何取得西川的?

其一,入色相所言,刘备未必比刘璋弱小。刘备虽初定荆南,但是首先,荆州没有经历黄巾打乱,而且汉末那个第一名士刘表虽然征伐天下不行,但是守土还是可以的,不然曹操怎么非要等他死了才南下?更何况孙坚就是葬在刘表手里的。因此刘备接过的荆南不是一个烂摊子。其次,刘备定荆南后,任命的财政税收的长官是后来40岁就成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猪哥在这些方面是有一手的,不然无数次北伐都无功而反,居然没有把国家打穷拖垮?再次,刘备这时还有孙权做后盾,进入西川的基地南郡就是孙权给刘备的。

反而刘璋,从他老子的时候,西川就造反不断,这个从史书上可以找到。列女里的赵援姜是替丈夫死的,他丈夫盛道就是健为兵变的主要成员。而且刘璋时期南方少数民族没有降服,实际上刘备时期也没有真正降服,而是猪哥南征以后才真正成为老实的地区。

其二,虽然刘璋有心理准备,但是刘备还是属于突然发难。毕竟刘备占领了涪水关以外的地方驻军,无需远行就可以兵临关下,破关就可以直抵成都,而关外的地方,刘璋是没有希望税收了,都让刘备占了。更何况,刘备名义上是替刘璋挡外敌的,刘璋还花钱供着刘备呢。

其三,刘璋的主要军力,是来自广汉、先零等地的善战羌族,他们都怕一个人——马超。刘备怎么都打不下成都的时候,马超来投,刘备给钱给兵,让马超直抵成都,接过个把月,成都投降了。


曹操有战将千员,若和刘备单挑,有多少猛将能十回合斩杀刘备?

魏蜀吴三国中,毫无疑问是曹魏的实力最强,曹操手下有战将千员,锐不可当。而与之相比的蜀汉,则是人才凋零,后继乏人。在演义中,刘备出场也是使用双股剑的高手,实力不弱,那么曹操众将,若和刘备单挑,有多少猛将可能在10回合内斩杀刘备呢?只有2人有这个实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刘备的实力,然后再和曹营诸将实力做对比!由于电视剧的影响,大家都认为刘备是一个比较文弱的主公,每次遇到危险都需要手下大将相助,先是关羽张飞,到后期赵云就成了他的御用护卫。而且刘备时不时还哭哭啼啼,丝毫没有曹操的那种霸气,所以很多人就自然的认为刘备没啥武功或者说武功很弱,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书中的刘备真的就像电视剧中的那么弱?其实并非如此!三国演义书中的刘备,也是妥妥的一名高手!其实我们从刘备使用的兵器就能看出刘备的不简单。关羽用的是青龙偃月刀,长兵器,张飞使用的是丈八点钢矛,也是长兵器,只有刘备用的双股剑是短兵器。大家都知道,冷兵器这玩意儿,是一寸长一寸强,刘备敢拿着短兵器上战场,足以证明他的功夫不低,根本不怕一般的敌人。而在刘备讨伐黄巾军途中,我们也能看到他的骑射功夫。阳城之战中,黄巾军大败,首领张宝仓皇逃窜,结果刘备张弓一箭,直接射中张宝手臂。宛城之战中,黄巾军被包围,首领孙仲引兵从北门突围,结果正遇到刘备,只见刘备搭弓一箭,直接把孙仲给射下了战马。许田围猎,曹操持弓箭射中一头野鹿,而刘备张弓一箭,却射中了一只野兔。从前面三件事情,我们能看到刘备的箭术其实是十分出彩的,三次移动目标都是轻松命中,可以说刘备就是一个弓马娴熟,武功不错的武夫,只是因为他后来做了主公,不用亲自带兵冲杀,所以给大家留下一个文弱的印象,其实人家本身就是以武起家的。再来具体看看刘备和猛将的交手!刘备假借攻打袁术的借口,逃出了曹操的掌控,重夺了徐州,还拉走了曹操的几万人马,这可把曹操气坏了。于是他亲自率军前来攻打,而刘备知晓曹操势大,不能硬战,只能出奇制胜,于是准备亲自带队夜袭曹操。结果曹操棋高一着,早就做好的准备,就等着刘备钻进来。刘备刚刚走进曹营寨门,曹军伏兵尽出,刘备陷入夏侯渊和夏侯惇的包围,他眼看不敌,只能突围而出,这一场突围出来,刘备只剩下了30余骑,之后他又碰到李典拦截,只身匹马的逃了出来。可以看到,刘备能够逃出夏侯渊和夏侯惇的包围,武功还是不错的。之后面对李典,全军覆没就他一人逃出,可见李典也拦不住他,他至少有个次一流水平。博望坡之战中,他率军引诱夏侯惇,表现得游刃有余,可见他的武功确实不错,夏侯惇也无法短时间内拿下他。壤山之战中,面对高览这种一流名将,刘备敢直接拔剑亲自战斗。攻打西川时,他又曾和张任这个一流武将有过两次交手,而且安全的活下来了,说明刘备的武功还是不错,自保能力很强,这些人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击杀刘备。综合刘备的战绩来看,他其实是具备仅次于一流的武力水平。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曹操手下,哪些猛将战力比较强,战绩比较好!典韦许褚是超一流武将,五子良将是一流武将,夏侯渊、夏侯惇、曹洪、庞德也是一流武将。他们的战绩如何呢?看不到他们曾有十合内斩杀次一流武将的能力!事实上,在演义中,能在十合内击杀对手的,除了偷袭,至少需要相差两个等级才能完成很少有一流武将被阵斩的情况发生,夏侯渊、高览、颜良文丑全都是被突袭斩杀。而从实力的表现来看,也应证了这个观点。面对夏侯渊和夏侯惇的包围,刘备能够突破成功,这就说明这两个一流高手并不能在短期内击杀刘备,而面对李典的拦截,此时刘备只有三十人,李典仍然拿不下刘备,其他人都战死了,只有刘备一人活下来逃走,可见李典也无法短时间击杀刘备。所以说,刘备的武力虽然弱于这些曹营的一流武将,但是双方武功差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面对他们的攻击,刘备还是能撑过十合回合的。他们能击败刘备,但是杀不了刘备!而最猛曹营的超一流武将许褚和典韦,武力水平远超刘备,有可能十合内击杀刘备,到这也仅是有可能,他们也无法做到一定能在十合内击杀刘备总结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能看到,刘备其实武力并不弱,有次一流的武力水平。虽然曹营战将千员,那些一流武将武功高于刘备,但都无法在十回合内击杀刘备,要短时间内击杀刘备这个水平的武将,必须得比他武力高出两个等级。事实上,曹营之中仅有典韦和许褚两人才有这个实力。(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

三国演义的战役顺序

  《 三国 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 历史 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三国演义的战役顺序,希望能帮到你。   三国演义的战役顺序   1.宛城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张绣   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征荆州,来到宛城,张绣迎降。曹操甚为欢悦。但因曹操纳了其叔嫂邹氏,张绣遂用贾诩之计 成功 偷袭了曹军,导致曹操的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战死,兵马损失惨重。   2.易京之战:   作战双方:公孙瓒 袁绍   袁绍北上,于幽州易京于相会,爆发易京之战,公孙瓒不敌,最终勒死儿女和正室,自己焚火自尽,将幽州拱 手相 让于袁绍,袁绍占有幽、冀、并、青州,于第二年发动袁曹官渡之战。   3.官渡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袁绍   公元199年,袁绍挑精兵十万,命颜良文丑为大将,沮授为谋士,以乌巢为粮仓,进驻黎阳,与曹军初交失利,改打持久战,曹军疲惫不堪。然而,由于从袁军叛逃的许攸(曹操同乡)的帮助,曹军转败为胜,获得胜利。后攻陷冀州,直捣黄龙,歼灭了袁绍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   4.长坂坡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刘备   发生于中国三国时代,地点在荆州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曹操自得到荆州之后,一路向南,直逼新野,刘备不战而逃,曹操派轻骑兵一日一夜三百里,于长坂追上刘备并大败刘备。   5.赤壁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孙刘联军(孙权 刘备)   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南下夺取荆州,刘表病死,次子刘琮即位,但被蔡瑁、蒯越等人煽动,献出荆州,曹操得其船步兵数十万,休息三个月后,又南下,妄图歼灭江东孙氏政权。而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史称“孙刘联军”。而后,曹操接连中计,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败,狼狈逃回许昌。从此,曹操的势力,就再也没能扩展到江东。   6.潼关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马超   扫荡马超、韩遂等西凉豪杰,巩固了后方势力,马超逃至汉中。曹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北方。   7.合肥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孙权   吴魏之战,结果守将张辽奋战,使得孙权大败,自己险些被俘虏,而曹操以后就没有到过吴地了。   8濡须口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孙权   在合肥之战之后的曹操孙权之战,结果曹操在濡须口打败了孙权。   9.夷陵之战:   作战双方:刘备 孙权   由于刘备的错误行动,使得被陆逊火攻,使新兴蜀国国力大衰,且无力夺回荆州,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   10.诸葛亮、姜维北伐:   作战双方:诸葛亮/姜维 司马懿/邓艾、钟会   战争的结果是双方互有胜负,同时导致蜀汉国力消耗,间接导致蜀汉亡国。   11.魏灭蜀之战:   作战双方:司马昭 刘禅   因蜀后主刘禅的腐败无能,未经抵抗就使得蜀汉灭亡。而在战后,邓艾、钟会、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战乱中被杀。   12.晋灭吴之战:   作战双方:司马炎 孙皓   晋灭吴,孙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西晋统一中国。

三国演义所有战役和先后顺序

宛城之战:作战双方:曹操 张绣。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征荆州,来到宛城,张绣迎降。曹操甚为欢悦。但因曹操纳了其叔嫂邹氏,张绣遂用贾诩之计成功偷袭了曹军,导致曹操的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战死,兵马损失惨重。易京之战:作战双方:公孙瓒 袁绍。袁绍北上,于幽州易京于相会,爆发易京之战,公孙瓒不敌,最终勒死儿女和正室,自己焚火自尽,将幽州拱手相让于袁绍,袁绍占有幽、冀、并、青州,于第二年发动袁曹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作战双方:曹操 袁绍。公元199年,袁绍挑精兵十万,命颜良文丑为大将,沮授为谋士,以乌巢为粮仓,进驻黎阳,与曹军初交失利,改打持久战,曹军疲惫不堪。然而,由于从袁军叛逃的许攸(曹操同乡)的帮助,曹军转败为胜,获得胜利。后攻陷冀州,直捣黄龙,歼灭了袁绍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长坂坡之战:作战双方:曹操 刘备。发生于中国三国时代,地点在荆州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曹操自得到荆州之后,一路向南,直逼新野,刘备不战而逃,曹操派轻骑兵一日一夜三百里,于长坂追上刘备并大败刘备。赤壁之战:作战双方:曹操 孙刘联军(孙权 刘备)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南下夺取荆州,刘表病死,次子刘琮即位,但被蔡瑁、蒯越等人煽动,献出荆州,曹操得其船步兵数十万,休息三个月后,又南下,妄图歼灭江东孙氏政权。而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史称“孙刘联军”。而后,曹操接连中计,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败,狼狈逃回许昌。从此,曹操的势力,就再也没能扩展到江东。潼关之战:作战双方:曹操 马超。扫荡马超、韩遂等西凉豪杰,巩固了后方势力,马超逃至汉中。曹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北方。合肥之战:作战双方:曹操 孙权。吴魏之战,结果守将张辽奋战,使得孙权大败,自己险些被俘虏,而曹操以后就没有到过吴地了。濡须口之战:作战双方:曹操 孙权。在合肥之战之后的曹操孙权之战,结果曹操在濡须口打败了孙权。夷陵之战:作战双方:刘备 孙权。由于刘备的错误行动,使得被陆逊火攻,使新兴蜀国国力大衰,且无力夺回荆州,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诸葛亮、姜维北伐:作战双方:诸葛亮/姜维 司马懿/邓艾、钟会。战争的结果是双方互有胜负,同时导致蜀汉国力消耗,间接导致蜀汉亡国。魏灭蜀之战:作战双方:司马昭 刘禅。因蜀后主刘禅的腐败无能,未经抵抗就使得蜀汉灭亡。而在战后,邓艾、钟会、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战乱中被杀。晋灭吴之战:作战双方:司马炎 孙皓。晋灭吴,孙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西晋统一中国。扩展资料:内容简介:整个故事在东汉末年至西晋初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东汉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是时,袁绍和曹操领众诸侯以平“十常侍之乱”为名冲人皇宫,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慌乱出逃。在各路诸侯争相寻找刘辩和刘协的过程中,原屯兵凉州的董卓因救驾有功随即掌控朝中大权,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生性残暴的董卓倒行逆施,引发多方愤然。曹操假借圣旨之名,召集群雄联合讨伐董卓,迫使其挟汉献帝至长安。董卓后被其义子吕布所杀。此后,袁绍欲谋长沙太守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孙坚在逃避途中遭荆州刘表所袭而两相结怨。孙坚在后进攻荆州之时死于战中。与此同时,袁绍与公孙瓒在河北地界争斗,爆发界桥之战。曹操广泛招贤纳才,刘备不断扩充实力。此时,群雄逐鹿中原的雏形初成。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于许昌建都,并运用权谋除去了吕布、袁术等人。在其后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继而一统北方,为此后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江东,孙坚之子孙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称霸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孙策亡故后,其弟孙权继业。孙权在周瑜等人扶持下,为吴国的建立积聚了强大的实力。刘备则与关羽、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共同立起辅佐汉室的大旗。刘备在汝南遭曹操战败,投奔荆州刘表。而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足智多谋而又心怀天下的诸葛亮辅佐。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举兵南征,矛头直指荆州和江都。此时,刘表亡故,其长子刘琦守江夏。次子刘琮接管荆州,后投降曹操,荆州于是落入曹操手中。面对曹操南征之势,刘备遣诸葛亮往江东与孙权结盟。诸葛亮凭借机智在江东舌战群儒,最终促成孙、刘联军,并在赤壁之战中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大破曹军,谱写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篇章。赤壁大战过后,刘备、孙权转而互争荆州。孙权遣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谕下多次推辞。周瑜向孙权献计,欲骗刘备前往东吴迎娶孙权之妹孙尚香为妻,进而扣留刘备,威逼诸葛亮以荆州换之。不料周瑜的计谋都被诸葛亮屡屡识破,致使其“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终在诸葛亮的讥讽中呕血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周瑜死后,吴军忙于与曹军开战。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打败刘璋,夺取西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自封汉中王。至此,天下大势抵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刘备在巴蜀称帝,国号蜀汉;曹操称霸中原,后由其子曹丕篡汉,改国号为魏;孙权则坐镇江东一方。后东吴与曹魏修好,孙权受封南昌侯。东吴大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夺取荆州。此时正在攻打樊城的关羽不得不退守麦城并在突围过程中被擒。关羽宁死不降而被孙权斩首。张飞亦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刘备痛心疾首。孙权继而拜陆逊为大都督,大败蜀军。刘备在率败军撤至白帝城之时病倒,并在临终前向诸葛亮托孤。曹丕此时趁机联合东吴、南蛮、羌族和蜀汉降将孟达进攻蜀国。诸葛亮派出马超、赵云等猛将把守关口,又派出李严,邓芝等人说服孟达与东吴。诸葛亮则亲领大军七擒七纵,平定了南蛮孟获之乱。后曹丕病逝,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六出祁山,决心为刘备完成匡复汉室的遗愿。在此其间,诸葛亮收复姜维并以己平生所学相授。诸葛亮最终因操劳过度在五丈原病逝。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兴兵抗魏却被昏主奸臣所害,逃往阆中。魏将邓艾趁蜀国内乱之际发兵进攻,蜀主刘禅不战而降,蜀汉至此灭亡。姜维在司马昭的围攻下身负重伤,拔剑自刎。东吴孙权死后,内乱不止,吴主孙亮被独揽大权的孙琳所废,孙休被立为帝。孙休联合老将丁奉除掉孙琳将大权夺回手中,但东吴此时也已呈现大江东去之势。在魏国,曹睿死后曹芳继位,司马懿从曹爽手中夺得兵权。后曹芳被废,司马兄弟立曹髦为帝,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大权独揽。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改国号为晋,魏国灭。吴国最终被西晋所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年战乱终于在此划下句点,西晋开拓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局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上一篇:三国之天下

下一篇:器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