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

时间:2024-07-20 19:20:48编辑:流行君

青铜器的类型有哪些?

青铜器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类型,其中食器包括鼎、鬲、甗、簋、簠等铜器,酒器包括爵、角、斝、罍等铜器。水器包括罍、壶、盘、匜等铜器,乐器包括编铙、编钟、编镈等等铜器,并且包括钺、戈、矛等铜器。
1、食器
食器是青铜器的类型之一,而食器主要包括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青铜器,其中鼎相当于锅,鬲用于煮饭,甗相当于蒸锅,簋相当于大碗。
2、酒器
青铜器酒器类包括爵、角、斝、罍、卣、觚、兕觥、壶、觯、尊,其中爵相当于酒杯,斝是温酒器,角、觚、觯是饮酒器,兕觥是盛酒或饮酒器,尊为大型或中型容酒器。
3、水器
青铜器水器类包括罍、壶、盘、匜、瓿、盂,其中罍、壶、瓿是盛酒或盛水器,盘用于盛水或承接水,盂是盛水或盛饭的器皿。


青铜器的代表有哪些?

第一: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它的铸造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第二: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第三:三星堆铜像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5000年,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两件器物是三星堆青铜其中非常著名且有代表性的器物。青铜大立人像,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制作之精美细腻,迄今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绝无仅有。青铜纵目人像,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

铜器的简介

世界上最早的冶炼金属(姜寨黄铜片、黄铜圆环)出土于中国,中国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进行黄铜冶炼最早的国家。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其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贵族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但红铜的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所以,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锡矿石,并学会了提炼锡,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添加了锡的铜即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就提高为68度;加锡10%,即提高为88度。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在中国古代人们已经能够准确的掌握青铜的含锡铅比例。可根据铸造期望的不同,按比例加锡、铅。《周礼·考工记》里明确记载了制作不同的不同合金比例: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齐(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齐(剂)。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齐(剂)。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齐(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箭头)之齐(剂)。 金锡半,谓之鉴燧(铜镜)之齐(剂)。青铜器主要分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和兵器五大类。一般加锡越多,铸好的青铜器就越硬,但同时青铜也会变的更脆。其次,青铜溶液流动性好,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此,能够铸造出一些细部十分精巧的器物。最后,青铜的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可长期保存。此外,青铜的熔点较低,熔化时不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青铜器用坏了以后,可以回炉重铸。考古证明,中国式世界上最早掌握铜器冶炼的文明,其历史可以上溯到6700年前年左右(姜寨黄铜);青铜冶炼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马家窑青铜刀)。大约二千年以前,自夏代开始中国全面进入了青铜时代,到春秋时代结束。经夏、商、西周、春秋到封建社会的战国、秦汉,每一时期都有着前后承袭的发展演变系统。我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包括:礼器、生产工具、兵器、车马器和其他用具。其中礼器又包括了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1939年安阳殷墟遗址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后母戊(司母戊)鼎长方斗形腹,口沿上有两个直耳,腹下有四个圆柱足。腹部四周饰以兽面纹和夔[kui葵]纹,耳外侧饰以双虎食人头纹,足上部亦饰以兽面纹,并皆以云雷纹为地纹,神秘而繁缛。腹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三字,据此可知为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作。形体巨大,高达1.33米,大长1.10米,宽0.79米,1994年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科技部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标准计量,实测重量为832.84公斤,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制作精美,系用多块陶内范和外范拼合浇铸而成,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高水平和中国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与创造力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即商二里冈文化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行用时间最长的,因而变化也很大。据礼书的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为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一般用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味;(但东周时诸侯宴卿大夫也可用九鼎);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实是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鼎实是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的,鼎实为豕)。青铜礼器十分发达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古代青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之一,这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本质特点。礼器的发达是由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异常强大的“宗法血缘”关系决定的。人们对祖先、对神灵的崇拜远远超越了对于自身的认同。夏代已出现了青铜礼器。到了商代,特别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已十分发展成熟,主要的器类都已具备,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会中,它被当作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利的标志。目前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鼎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青铜鼎。公元前21世纪中国全面进入青铜时代,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青铜器是贵族代表身份的礼器。文饰精美、形象生动、技术高超、种类繁多的古青铜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以后各种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收藏界来说青铜器从来都是重中之重。收藏几十件瓷器、木器、字画的藏家并不少见,而收藏几十件青铜器的人几乎没有。实际上有一两件称得上礼器的青铜器便可以成为镇宅之宝。

近代铜器有哪些

  近代铜器是指清朝中、晚期及民国时期生产的铜器。这段时期我国铜器由奢侈品步入普通生活用品行列,铜器使用非常普遍,制作工艺水平良莠不齐。所以收藏界普遍认为近代铜器没有精品,收藏价值不高。其实,仍然有既具备文化内涵,又做工考究的近代铜器。
  首先,铜色鲜艳,质地精良。随着我国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快速发展,铜的纯度大大提高,近代铜器的质地与古代青铜器有着本质的区别。近代铜器质地主要以紫铜、黄铜、白铜为主。紫铜的特性是质地柔软、富有展性、易于塑造;黄铜色泽金黄、富丽堂皇;白铜质地坚硬、晶莹剔透、不易生锈。
  其次,近代铜器日渐稀少。许多近代铜器在战争年代都成为制造枪炮子弹的原材料;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大量蕴涵古文化的铜器被销毁;由于人们缺乏收藏意识,废品收购站长期收购、销毁再冶炼,也损耗了大量铜器。
  再次,铜器品种繁多,选择的余地大。近代铜器大到铜床,小到铜钮扣,涉及生活用品的各个方面,最常见的铜器有香炉、铜锁、熨斗、手炉、笔架、佛像、水烟袋、壶、墨盒、盆、杯等。在当时,大户、官宦人家使用的铜器多为精工细作之物,需能工巧匠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精心设计制作,因而收藏价值较高;而平民百姓使用的多为粗制滥造之物,工艺较差,无收藏价值。近代铜器因品种太多,常被人们称为“杂项”,收藏者只要选择一个或两个系列,即可收藏。上海的陈邦仁先生就以收藏铜锁、铜鞋拔等蜚声海内外。
  第四,丰富的民间文化,特有錾、刻、雕、镂、镶、拼等工艺,是近代铜器收藏的魅力所在。清末民初,吉祥文化空前发达,“福、禄、寿、喜”唱主角,内容涉及民间文化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民间文化之集成。近代铜器也不例外,最常见的纹饰有:福(蝙蝠)、禄(鹿)、寿(鹤、桃、南极老人)、喜(喜鹊、喜蛛、鹳、獾)、龙、凤、麒麟、花草、祥云、仙人等珍禽异兽、花鸟虫鱼、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较为常见的民俗图纹有:五福捧寿(蝙蝠)、双喜临门(喜鹊)、七子团圆(子鼠)、五子登科、刘海戏金蟾、福寿双全、福禄寿喜、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近代铜器的纹饰大多运用了錾、刻、雕、镂、镶、拼等工艺手法,并且运用流畅的线条,把书法和绘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


乾隆年间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清代仿古铜器的特点:1、常铸有铭文,表明是仿制品,宫廷所仿多铸有本朝年款,如“大清乾隆年制”铭文。2、仿品在形制与气韵上多与原器有差异。外形有商周青铜器的部分特征,但往往对局部加以多方面的改造,如“清仿古花觚”。乾隆朝是制作仿古铜器的鼎盛期,但无论在用途上,还是性质上,清代铜器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都是截然不同的。商周时期,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贵族为了弘扬祖德、刻纪功烈,铸造铜器并记录在铭文中。礼器使用的多寡,更是体现贵族等级制度上下尊卑的象征。到了清代,铜器已失去了这些意义,它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器皿,或是人们手中赏玩的艺术品。清乾隆时期宫中先后设立了铜作和炉作,大量制造各种铜器,以为内廷陈设、佛堂供奉、太庙郊坛等使用。尤以乾隆朝宫廷仿古器最盛,这当然与乾隆帝博雅好古的性格与情怀有关。当时制作的仿古铜器造型与原器相似,如鼎、觚、爵、壶、钟等。纹饰则有继承也有创新,器物上常见的纹饰有龙纹、卷云纹、浪花纹、花卉纹、变形兽面纹、变形夔纹、回纹,这些纹饰有的在商周青铜器上尚未出现,有的图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器物上常铸有“大清乾隆年制”铭文。铜器的铸造方法仍然沿袭古代的失蜡法。到了清代,这一铸造技艺已达炉火纯青,能够制作出各种复杂的造型,而且形体规范,端庄精致。装饰方法亦多种多样,有錾刻、镂空、烧古、鎏金银、嵌金银丝、洒金等,在继承的同时又力求发展。在器物的皮色方面更是变化多端,造办处档案记载的就有石青斑、石绿斑、朱砂斑、猪肝色、铜绿色、茶叶末色、翡翠绿、蟹壳青及鳝鱼黄等。这些生动的色泽柔和温润,宝色内涵,珠光外显。从中可以领略清代宫廷铜器的精美考究,以及古意盎然的韵味。扩展资料:青铜器的类型:1、食器鼎:在考古发现有些鼎的底部有烟炱(音苔)过的痕迹,表明鼎有加温煮食的功能,为烹煮肉食的器皿。簋[guǐ]:盛放煮熟了的粮食的器皿。鬲(音立):一般认为是煮粥或者盛放流食的,也有用来放肉的。鬲的特点是有三个或四个乳状的袋腹,可以加大受热面积、增大容积。用来煮流食的鬲豆:盛放腌菜、肉酱的器具。据说周人研制了120多种的酱料,其中包括蜗牛酱、鱼子酱等等,比咱们现在吃的火锅酱料还要多,而且都是天然食材。2、酒器酒器的话大致分为两种:饮酒器和盛酒器。饮酒器包括爵、觚、觯、斝[jiǎ]等;盛酒器包括尊、壶、卣[yǒu]、彝等。3、水器常见的水器有盘、匜,其中盘用来承接水,匜用来倒水,先秦时期进行沃盥之礼(重要仪式之前洗手以示庄重、洁敬)时常用到这两件青铜器。其他的有盆(盛水)、盂(盛水放冰)等。想象一下先秦贵族洗个手,要有人专门举着一个大个儿的铜匜(常见的长度30-40厘米,高20厘米左右),也挺累的呢。4、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有铙、钲、钟、镈、錞于、鼓等。5、兵器有戈、戟、矛、钺、剑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铜器

乾隆年制铜器特点

乾隆时期:)
1、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的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时一样恰到好处,后期则显呆滞。此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初尚能恪守乾隆l日样夕长余者皆 为依次递减,每况愈下。
2、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正兰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色调均沉着,纹饰清晰。
4、炉钧釉到乾隆时与雍正时不同,其颜色由松石绿和深兰色组成。
5、法琅彩也称“古月轩”或叫“瓷胎画珐琅”,一般都有“乾隆年制”四字楷书的兰料款。
6、古铜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进行绘画,用来模仿古代青铜器的红、绿、兰各色锈斑,这是乾隆时期瓷器彩色的发明。
7、乾隆瓷器中,有流行在红、黄、兰、绿、等彩地进行可绘画,可称为彩地绘画。
8、有的彩地上开出圆光进行绘画,称作开光绘画
9、由乾隆开始出现了彩地轧道,这种轧道,是用工具划出来的,像轧出来的一样,因而称为轧道。
10、出现了用粉彩绘画的百花不露地瓷器s12、制作工艺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罕见。
11、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工细、层次清晰, 画凤严谨而细腻14、器足较前朝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一圈小锯齿痕。
12、官窑年款,多数是篆书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个别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图章款。楷书款比较少。民窑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时期

  青铜器出现在夏朝。中国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   中国境内   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铜制品是来自陕西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残片,经检测为冶炼所得,距今6500~6700年历史。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已知的中国最古老青铜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此刀长12.5厘米,为单范铸成。没有槽及环首等成熟的后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夏朝时代   夏朝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偃师二里头遗址青铜铸造作坊面积超过1万平米。二期至四期都有冶炼青铜器的出土,一期青铜铸造遗迹里也有冶炼痕迹。现已清理出二至四期的铸造工场遗址,其周围遗留不少陶范、坩埚、炉壁、铜渣、木炭,及一些小件铜器、少量大件铜器。青铜器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主要遗物之一,有礼器、工具、兵器等。   范铸法   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干后再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青铜成品。根据从古代青铜作坊遗址发掘出的实物,再结合青铜器的外形分析,专家认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采用范式铸造方法制作的。

中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中国最早的青铜器记载产于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
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


唐代铜器是什么铜质?

唐代铜器是红铜。唐代以前的铜器,一般多为铜锡铝合金的青铜器,而锡的成份越多,铜质的灰色色泽越浅淡。自唐代开始,由于贵族偏爱精制而小巧的金银铜器皿。大件铜器一般除香熏炉外,其他的在佛门盛地为多,这于唐代引进佛教有关。因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受到冷落,铜质地也在这一时期发生变化,红铜为主,锡的成分比例少一些,。铜香盒也是,锡的成分几乎没有,质地是泛红变黄。铜器皿(非青铜器),在唐代逐渐盛行起来,而青铜器相对走向末路。扩展资料:进入唐代,由于青铜礼器不再流行,日常生活中的铜器被金银器、瓷器、漆器所代替;铜材主要用于铸钱,政府也多次发布禁铸铜器诏令。所以除铜镜、造像外,唐代铜器在冶铸技术上少有创新,数量较少。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时逢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配合当时基本建设,陕西省特别成立了西北工程文物清理队,对各建设工地的遗址和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西北工程文物清理队和陕西省文管会发掘墓葬中有鎏金勺、鎏金刻花铜钵、鎏金小钵、刻花铜盒、剑饰、带饰、车马饰、钗、尺、锁、铃、镊、臂钏、剪刀、马镫等。另外还有羊、马、龙等动物铜器。这些上千座唐墓出土的铜器和墓葬内其他类别的出土物相比,数量就较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铜器

老铜器怎么清洗

准备好一口大锅、一汤匙食盐、一杯白醋、一块肥皂和一块干毛巾。1、在一个大锅(或壶)中加入一汤匙食盐和一杯白醋,然后注满水。2、将铜器放入锅(大的器皿)中。3、煮沸锅里的水,一直煮到铜器表面的铜锈脱落下来。4、取出铜器。待铜器冷却后,放入热水中,用肥皂再次清洗。之后冲掉铜器表面的肥皂水。5、擦干铜器。注意事项:1、对于那些上了漆的铜器,只能用肥皂水来清理,清洗后要完全擦干铜器。2、平时做好维护,定期用一块湿冷的布清洁铜器表面,防止污垢越积越多。

铜怎么清洗 铜的清洗方法

1、碱水浸泡:把变黑的铜器浸泡在碱水里,因为铜器是由于空气中的酸腐蚀而变黑的,所以用碱性的东西来清洗很有效。氢氧化钠是所有碱性洗洁剂中的清洁强度较强的,所以用碱水浸泡浸泡1个小时就可以消除黑色的东西,用一块干净的软布吸干水可以使铜器恢复光泽。

2、滑石粉:滑石粉也可以清除铜器表面的黑色东西,同时也可以使铜更亮丽,将铜用滑石粉大力擦拭,可以看到铜恢复金黄色。

3、专用清洗剂:使用清洗剂也可以清洁变黑的铜,清洁剂安全有效。

4、肥皂水:肥皂水是碱性清洁剂,可以帮助我们把铜表面的氧化物清除。


如何鉴别黄铜

您好,根据官方数据:1、把黄铜投入装有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容器,表面出现气泡的就是黄铜。2、把黄铜投入装有硫酸亚铁溶液的容器,过一段时间,使试剂颜色出现变化的,就是黄铜。3、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变成银白色的是黄铜。4、用火烧,火烧黄铜黄铜会变得通红。【摘要】
如何鉴别黄铜【提问】
您好,根据官方数据:1、把黄铜投入装有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容器,表面出现气泡的就是黄铜。2、把黄铜投入装有硫酸亚铁溶液的容器,过一段时间,使试剂颜色出现变化的,就是黄铜。3、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变成银白色的是黄铜。4、用火烧,火烧黄铜黄铜会变得通红。【回答】
鉴别黄铜最简单的方法:1、看色泽:鉴别铜可以看色泽,纯铜是紫红色、黄铜是淡黄色、青铜接近白色,即使是用锉刀锉去表面也依旧如此。假铜一般是经过了染色包装,用锉刀挫掉表面后会露出原本色泽。2、听声音:鉴别铜可以听声音,轻轻敲击铜的表面,真铜声音低沉,会发出“嗡嗡”声,声音消失较慢。假铜的敲击声音很尖锐,并且消失得也比较快。3、用磁铁:鉴别铜可以用磁铁,铜属于非磁性物质,因此在磁铁靠近时,不会产生吸附力。假铜里面含有铁物质,在磁铁靠近时会迅速被吸引。【回答】


铜怎么鉴定是不是铜

可以通过硬度、颜色、柔韧性、磁铁等方面鉴定。1、硬度:铜是一种不易折断的金属,因此可以通过硬度来判断。2、颜色:把铜饰品剪开或折开,看其茬口的颜色,铜表面越洁白光润,说明铜金属的纯度越高。3、柔韧性:用手指捏住铜,若是成色高的铜,软而柔韧,易弯不易折断。4、磁铁:铜和铁的比重比较接近,但铜不会被磁石吸住,因此可以通过磁铁来判断。

铜器的历史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铜制品主要是在西亚,如伊拉克的札威·彻米地区,发现有铜装饰品,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至公元前九千年;伊朗西部的阿里·喀什地区也发现过铜装饰品,年代为公元前九千年至公元前七千年;土耳其南部的恰约尼遗址出土过铜针、铜锥,年代约为公元前八千年。这些铜制品都是天然红铜的打制品,不是通过冶炼矿石得到的铜。从利用纯铜,到冶炼铜矿石获得纯铜,再到冶炼出青铜合金,人类经历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摸索时光,就好比是魔法世界里用铜一点一点地打造一个闪闪发光的时空隧道。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冶炼铜发现于中国的陕西。 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块半圆形黄铜片和一块黄铜管状物,年代测定为公元前4700年左右。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在上海光源,采用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发现姜寨黄铜片不同区域的锌含量差异显著,而铅元素呈零星点状分布,其特征与固态还原法制备的黄铜完全相同,从而证明先民在使用天然金属与发明金属铸造之间,都曾采用热煅法或固体还原法冶炼金属。 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国最古老冶炼青铜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此刀长12.5厘米,为单范铸成。没有血档及缳首等成熟的后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夏朝是我国已认定的最早奴隶制王朝,经夏商周断代工程认定,其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禹传启家天下),灭亡于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鸣条灭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般被考古学界认定为夏朝都城所在位置。夏朝青铜器是我国青铜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偃师二里头遗址青铜铸造作坊面积超过1万平米。二期至四期都有冶炼青铜器的出土,一期青铜铸造遗迹里也有冶炼痕迹。现已清理出二至四期的铸造工场遗址,其周围遗留不少陶范、坩埚、炉壁、铜渣、木炭,及一些小件铜器、少量大件铜器。青铜器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主要遗物之一,有礼器、工具、兵器等。 海兽葡萄纹镜海兽葡萄纹镜,唐,面径11.9cm。 铜镜圆形,厚重,质地泛白,以高浮雕葡萄纹为主题纹饰,间饰海兽、鸟雀、蜂蝶、花草等图案,华丽而繁缛。其构图方式分作内外两圈,由于葡萄及长瓣花之枝蔓由内圈连亘于外圈,甚至延及外缘,故世人亦称此种铜镜为过梁葡萄纹镜。此唐镜兽形钮,镜外缘为高直的窄线棱边。西盟型蛙饰铜鼓西盟型蛙饰铜鼓,通高48.1cm,面径64.3cm,足径52.4cm。 此鼓形体高瘦,鼓面宽大,边沿向外伸出,鼓身轻薄,为上大下小的筒形,胸、腰、足无分界标志。有扁耳二对,耳格成叉形,自然形成三角形孔耳。此鼓当属西盟型铜鼓。 鼓身遍饰花纹。鼓面,以三弦或双弦分晕,共22晕,1晕饰太阳纹12芒,间心形加线纹,以同心圆纹为主纹,2-5、17-20晕饰栉纹夹同心圆纹带,6、10、16晕饰填线雷纹,7、8、13、14晕以翔鸟、定胜纹为主纹,9、15晕饰小鸟纹,11晕饰方格纹,12晕饰栉纹,21晕饰谷粒形纹,22晕饰雷纹,晕外四方各饰3朵团花,面边缘饰一周莲瓣纹,三累蹲蛙和一单蛙逆时针环列。鼓身,胸饰花纹6道,1、6晕饰雷纹,2-5晕纹带与鼓面同;腰中部、下部纹带基本与鼓面同,仅中部上端和腰部下端各多一道填线雷纹;足部花纹3道,1晕饰编织纹加同心圆纹,2晕饰雷纹加线,3晕饰栉纹,足边缘饰羽纹。鼓身两侧各有一道篾纹,压于各弦纹下面。鼓耳饰弦纹。 此鼓的铸造全部用失腊法成形,工艺已有重要革新,花纹用捺板拍印。依据广西龙州唐代墓葬出土的该类型鼓推断,这件鼓的铸造年代可早至唐代。真子飞霜镜真子飞霜镜,唐,面径21.5cm。 镜八出葵花形,圆钮。钮上方饰祥云托月纹,下方饰池水山石,自池中生出一枝莲叶,即为钮座。左侧一人峨冠博带,坐而抚琴,前设香案,后依竹林。右侧一凤,栖于石上,凤上方饰6瓣花两枝。外区为铭文带一周:凤凰双镜南金装,阴阳各为配,日月恒相会,白玉芙蓉匣,翠羽琼瑶带,同心人,心相亲,照心照胆保千春。镜铭之意为夸赞铜镜铸制精美,同时表白了真挚的爱情。首句凤凰双镜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这种铜镜在当时应该是两两成对的。 此种图像的铜镜均称真子飞霜镜,多出土于江苏省。除上述类型外,还有钮上饰真子飞霜铭文者,有龟钮者及镜作方形而饰侯谨之铭文者。

上一篇:青田石封门青

下一篇:青蛙fr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