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是李世民什么人
李建成是李世民的兄长。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嫡长子,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两人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李建成是唐朝开国太子,在玄武门事变中为李世民所杀。
李建成的介绍
李建成出生于公元五百八十九年,逝世于626年。李建成是唐朝开国太子,协助处理政事,曾经多次防御突厥的入侵,斩杀刘黑闼,平定山东地区。秦王李世民由于长期在外征战建立战功掌握权柄,对于立李建成为太子很不服气,于是想尽办法取而代之。武德七年六月,秦王府制造出杨文干事件,使人诬告太子勾结边将谋反。最后,唐高祖以兄弟不睦流放了东宫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幕僚杜淹。
后来,李世民率领秦琼、尉迟恭、程知节、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奉召入宫,被李世民一箭射杀。在这场变故中,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杀,全家被逐出皇室宗籍。
贞观二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追谥“隐”。三月,以王礼下葬。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又追赠李建成为皇太子。
李建成和李世民关系
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兄弟关系,两人相差九岁,也是唐初玄武门之变的主人公。李建成是李渊嫡长子,他与李世民的母亲都是窦皇后,但是一母同胞,血脉相连的兄弟最后却同室操戈,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成功继承皇位,史称唐太宗。李渊建唐称帝后,便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他是所有皇子里年龄最大的,其母是窦皇后,所以选他作为储君是正确的,而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常年征战沙场,立下了无数战功。李建成作为太子有监国之责,他主要管理朝堂政务,帮助李渊排忧解难,李世民则带领大唐将领远赴沙场,保卫唐朝国土,从而出现了百姓只知秦王李世民,不知太子李建成的局面。李建成害怕李世民功高盖主,抢夺他的太子之位,于是在李渊面前处处陷害李世民,李世民知道如果李建成登基,那他只有被人宰割的份,于是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在战乱中被射杀,他的五个儿子也未能幸免。相关介绍:李建成是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杀死的,李建成和李世民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可惜生在皇室,亲情是最难成全的,李世民为了得到皇位发动玄武门之变,在这次政变中,李世民亲手射杀李建成,连李建成的五个儿子都没放过。李渊灭隋建唐后,立嫡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协助他处理朝政,李世民则封为秦王,常年在外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可以说李世民的名声比李建成要多,他建功立业,深得百姓的爱戴,李建成嫉妒李世民的“人气”,经常在李渊面前诬陷李世民。李世民深知朝堂凶险,大哥李建成如果继承皇位的话,他性命堪忧,于是李世民在部下的劝说下发动玄武门之变,这是正式和李建成宣战,秦王党和太子党在玄武门进行了一场厮杀。李世民最终杀死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李渊不得不禅位给李世民,所以说李世民的皇位是抢来的,但不可否认他是个好皇帝。
李世民明明比李建成还有优秀,为什么没能成为太子?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原太子李建成的弟弟。李世民可以说是唐初真正的战神,他率领唐军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可以说大唐的江山有一半以上都是他打下来的。那么如此优秀的李世民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太子呢?李世民没有被立为太子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是次子,在古代嫡长子继承制被认为是维持安定的方式,轻易的打破这样的继承制度,被认为是制乱之源。李建成是嫡长子,于情于理都应该是李建成为太子继承皇位,而只是因为李世民优秀就废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就动摇了嫡长子继承的法度,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毕竟不同的人对于优秀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标准,谁到底比谁优秀其实很多时候看比的是哪一个方面,而且如果真以优秀为标准的话,那么如果有一天李渊其他的儿子,比如小儿子一类的或者李建成变得比李世民更强了,是不是又替换,这显然就是儿戏。嫡长子继承制是需要维护,李世民自己开了一个坏头,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位的,他自己破坏了皇位的继承制度。造成的后果就是整个唐朝,但凡皇位继承,多半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少有顺顺当当的,李世民自己的儿子都有有样学样造反的。李渊不立李世民为太子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李建成同样不差,而且无大错。在古代虽然有嫡长子继承制,但并不是说完全就没有可能改立太子,一般出现改立太子的情况要不就是太子实在不堪比如有残疾啊什么的情况,要不就是太子犯下了天怒人怨的大错。李建成也许是不如李世民这样的人中龙凤,但也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个人才,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阿斗一样的人物,而且李建成也没有大的过错,这就使得李渊不会做出废长立幼的决定。李渊不立李世民为太子的第三个原因,其实就是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唐是代隋而立的,李家与隋朝的皇室杨家还是亲戚,所以李家对于隋朝的皇家的事情可以说是知之甚详。当年隋文帝杨坚的次子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同样是惊才绝艳,其表现出来的才华军功都远远超过看起来只是敦厚老实的太子杨勇。于是最后杨坚做出了改立太子的决定,将杨广立为了太子,结果就是杨广弄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隋朝两世而亡,李唐才得以乘势而起。这样的教训就在眼前,李世民其实看起来和当初的隋炀帝被立为太子之前很像,一样的优秀,一样的战功赫赫,那如果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发生在隋朝的事情会不会重演,李渊不得不好好的思量一下。李渊正是因为这三个原因才最终放弃了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打算,而李世民也正是因为从正常渠道成为太子看不到希望,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真的就比太子李建成强吗?他为什么一定要杀太子?
李世民不一定比李建成强,他要杀李建成是为了成为太子登上皇位,并且以绝后患,李世民觊觎太子之位,而太子也对李世民各种防备,双方互针对,剑拔弩张,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唐朝初年爆发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与玄武门设伏杀死了太子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成功夺得皇位,几月之后,唐高祖李渊让位,李世民正式登基。李世民后来虽然历经图治,被称为一代明君,但是这个污点却是他永远抹不掉的,在封建王朝有官员专门记载皇帝的日常,而李世民就要求更改起居注,导致后人所看到的对于这件事的记载都是由太子不断迫害而引发,其历史真相已无从得知。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而太子李建成的治国能力无从得知,从李建成在位期间的表现来看,也不会很差,毕竟李建成没有证明自己的机会,而历史又经过胜利者的修改,李建成的实际能力如何后人无法知晓。所以才说李世民的能力不一定会比李建成更强,或许李建成在位也可以像李世民一样。虽然李世民的功劳比较大,但这是因为双方的地位所造成的差别,李建成作为太子,需要坐镇中央,而李世民不是太子,所以才被派在外面打仗,李建成也没有太多立功的机会。后来李建成去征讨刘黑闼,也是轻松取得胜利,并不能说明李建成的文治武功一定会比李世民弱,否则李渊也不可能一直坚持让李建成做太子。而双方之所以不死不休,还是因为皇位的争夺太过血腥。李世民有成为皇帝的想法,而李建成也并不想将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让,那么双方除了死斗之外,别无他法。假如李世民没有杀死李建成,那么李渊恐怕不会轻易将太子之位交给李世民,而李建成不死其党羽仍然会有凝聚力,仍然对皇位有威胁,所谓斩草要除根,李建成和李世民在这场皇位争夺当中只有一人能够活下来,否则无法完全软禁对方的势力,依然会有人团聚在他们的周围。
如果是李建成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胜利,那么还会存在大唐盛世吗?
俗话说“最无情是帝王家”,我们知道,历朝历代皇位斗争都是相当激烈和残酷的。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唐宫的玄武门外,就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李世民夺权成功,太子李建成被杀,这就是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从此,唐太宗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创了大唐盛世,使大唐帝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使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辉煌。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在玄武门之变中获胜的是太子李建成,那么还会不会有大唐盛世?从能力上看,李世民重武治,李建成重文治,而开创大唐盛世这是都需要的。并且他们都非常宽仁爱士,据传当时军中的士兵都亲切地称李世民为“二郎”,对李建成也是成为“大郎”,可见他们都是非常得民心的。在用人上,房玄龄、杜如诲是李世民秦王府的亲信,而魏征、王珪则来自李建成的太子东宫,太宗即位后选贤任能,重用了原太子身边的人,李靖、李世勣成为大唐在军事上的保障,房玄龄、杜如诲、魏征、王珪等人则成为了大唐在文治上的保障。其实反过来也一样,李建成如果当了君主,同样也会重视帮扶过秦王的良臣。所以如果是李建成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大唐盛世依旧可能存在。但历史不会改变,胜利的还是李世民,还是那个贞观之治的唐太宗,那个注定闻名天下的唐太宗。
身为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大唐太子,李建成为何会在玄武门一败涂地?
身为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大唐太子,李建成为何会在玄武门一败涂地?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玄武门事变,太子李建成一败涂地还饶上了弟弟李元吉,逼得李渊只能让权给李世民,其实现在看起来应该是必然的结果。 因为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两人心里都很清楚,兄弟间的决战不可避免,这是个死局。 李世民比李建成强那么一点点,但加上李元吉,李建成又强了那么一点点。 在李渊的纵容下,李建成身边笼络了不少朝堂文官,李元吉本着浑水摸鱼的想法,也加入了他的阵营。 李世民身边则大部分都是随他东征西讨的武将,兄弟二人阵容组成的不同,决定了二人行事风格的不同。 李建成倾向于文斗,不过他的文斗是不动手,出阴招。李建成和李元吉频繁出入后宫,结交李渊的嫔妃,吹枕边风陷害李世民。 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运作下,秦王府势力被严重压制,这也是李世民不得不动手的原因。 李世民在朝堂上的支持率要弱一些,加上他常年在外征战,因此与李渊身边的嫔妃、太监们的关系很一般,在这些方面他吃了大亏。 决战前夕,双方动作频繁,暗斗已经进入白热化 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几件事。 一、李元吉杀机渐起,他屡次相劝李建成,要他下定决心除掉李世民。为了表示诚意,他甚至承诺只要哥哥点头,他就亲自动手杀掉李世民。 当为兄手刃之! 到底让他们等来了机会,李渊和李世民一起到李元吉家做客,于是李元吉埋伏了杀手,准备行凶,却因为李建成于心不忍而放弃了。 二、被史学家认为是李建成兄弟关系分水岭的杨文干谋反案发生了。 杨文干是太子的人,他趁李渊带李世民去仁智宫避暑的当口反了,背后情形可想而知。(其实李渊此次避暑带上李世民这事很诡异,也很有说道。不过太繁琐,留着下次一起说吧。) 李世民满心以为只要抓了杨文干,坐实了太子谋反,他与李建成之间的战争就算结束了,因为李渊已经亲口答应过后要立他为太子。 甲子,上召秦王世民谋之,世民曰:“文干竖子,敢为狂逆,计府僚已应擒戮;若不尔,正应遣一将讨之耳。”上曰:“不然。文干事连建成,恐应之者众。汝宜自行,还,立汝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封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他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 谁知就在李世民满心希望地去抓杨文干时,齐王李元吉、宠妃尹德妃、张婕妤、侍中封德彝这些太子一派的人各显神通,开始为李建成讲清。于是李渊反悔了。 三、这时,又出了个令人怀疑的毒酒事件。武德九年六月一日(玄武门之变前三日)夜,李建成请李世民喝酒,酒中有毒,李世民喝后吐血数升。李渊知道后,怕闹出兄弟相残,要李世民返回洛阳,许诺以陕陌(今河南陕县)为界,以东地区归秦王辖制,秦王出入行天子仪仗。李世民不肯,泪流满面地说,不能离开父亲左右。李建成、李元右也怕李世民此去是龙归大海,劝李渊不要放他走。 于是,李世民留下,三天后发动了玄武门事变。 关于事变的过程,相信只要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会有所了解,这里就不赘述了。 关于李建成为何会在玄武门一败涂地?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如同前文所说,李建成的路数偏文斗,需要一定的过程,而李世民带兵出身,行事果断迅速,打了李建成措手不及。 二、事发时,其实李渊已经对李建成有所忌惮,而李建成也因为前次的事情,变得更加谨慎,结果被李世民占了先手。 三、武将讲死忠,李世民身边就是这样的人,他们骁勇善战,有着丰富的临战经验,因而李世民能以区区几百人实施奇袭,成功射杀李建成兄弟。 四、也是最重要一点。李建成行阴招,拉拢李渊后宫嫔妃说李世民坏话。这招放在平时挺有用,但同时它还很脆弱,弱到只要在合适的时间,有人轻轻推动一下便会演化成敌人的武器。 李世民就敏锐地抓住了机会。 李渊本来已经对李建成生了猜忌之心,这时李世民突然奏报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与后宫嫔妃交从过密, *** 后宫。李渊一下子联想起,果然李建成二人经常在后宫里打转,果然后宫嫔妃里有人天天在耳朵边说李建成好话。 越想越可疑,难道自己真的被亲儿子戴了帽子?于是李渊命李建成和李元吉起早进宫,他要当面问清楚。 结果正中李世民算计。
唐朝李建成的子女
李建成有六个儿子,大概三个女儿。一、李建成的儿子长子李承宗李承宗,生卒年不详,唐太子李建成长子,唐高祖李渊之孙。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为太原郡王,早卒。次子李承道李承道(?—626年),唐太子李建成第二子。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为安陆郡王。九年“玄武门之变”后,被其叔叔李世民所杀,并被除宗籍。三子李承德李承德(?-626年),唐隐太子李建成第三子,唐高祖李渊之孙。武德三年(620年),李渊封一些子孙为王,其中包括当年才出生的李泰,却不包括李承德,很可能李承德当时尚未出生。后李承德被封为河东郡王。四子李承训李承训(620年后-626年),唐太子李建成第四子,唐高祖李渊之孙。武德三年(620年)李渊将李建成之子李承宗、李承道,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李恪以及当年才出生李泰封王,[1] 却没有封李承训,很可能当时李承训尚未出生。后李承训被封为武安郡王。五子李承明武德三年(620年)李渊将李建成之子李承宗、李承道,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李恪以及当年才出生的李泰封王, 却没有封李承明,很可能当时李承明尚未出生。后李承明被封为汝南郡王。六子李承义李承义(620年后-626年),唐太子李建成第六子,唐高祖李渊之孙。武德三年(620年)李渊将李建成之子李承宗、李承道,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李恪以及当年才出生的李泰封王,却没有封李承义,很可能当时李承义尚未出生。后李承义被封为钜鹿郡王。《资治通鉴》中记载“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 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 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皆坐诛 ,仍绝属籍。”二、李建成的女儿。长女李氏次女闻喜县主李婉顺字尪娘嫁刘应道为妻。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后,年仅两岁的李婉顺一夜之间失去父母兄长,被褫夺郡主爵位,收留于太极宫中。虽然李婉顺没有马上得到相应的县主身份,以庶人身份在皇宫中又生活了十五年之久,但是直到十七岁才得到县主的册制,在贞观十三年的时候,嫁给了开国功臣的儿子刘应道为妻。李婉顺见识卓越,有惊世才华却深藏不露。与才学渊博的夫君刘应道伉俪情深,同安贫贱,共担荣辱。在龙朔二年的时期去世,享年四十岁。第五女归德县主其他女儿信息不足。
大唐太子李建成的生平是怎么样的?他是怎么死的?
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也是被历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身为嫡系长子,李建成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他继承皇位,无可争议。可以这样讲,如果李渊没有建成,就很难成为唐高祖。也就是说,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后来的唐帝国。大唐创业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被几个混蛋史官一笔勾销。他礼贤下士,温文尔雅,常能提出治国良策,却被几个无耻的御用文人忽略不计。他一直得父皇赏识,被朝野上下爱戴,却因居安而不思危,终被他的弟弟所残杀……
——何木风《太子李建成:被弟弟扭曲的准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是怎样一个人?他为创建唐朝做了什么贡献?
说到唐朝我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唐朝的经济是很发达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唐朝的经济是一度达到了鼎盛,那么,很多人也是在说唐朝的经济那么发达,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纵观一下历史我们便可以发展,在当时的唐朝经济之所以那么的发达,完全是因为当时唐朝的统治者很强大,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唐朝的人物,在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是怎样一个人?他为创建唐朝做了什么贡献?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他虚心接受大臣们的谏言,还和大臣们建立了密切的个人关系。所以,李世民在传统史书中的形象近乎于完美。这其中既有李世民本人授意篡改了部分历史记载。也有史官们的“功劳”,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将一位如此关心他们本阶级的皇帝进一步偶像化。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唐朝正史,都是经过了反复包装打扮,其中自然免不了就会出现一些前后矛盾之处。尤其是唐朝开国时期的那段历史,几乎就成了李世民的个人功绩履历表。那么,李世民的大哥,那位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死的太子李建成在唐朝开国之初都忙什么去了呢?
史书上将李建成描写成是一位冥顽不灵,沉湎酒色的庸人。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却并没有史书中所说的这么不堪。根据一本叫《大唐创业起居注》中的记载,李建成从太原起兵到大唐王朝的创立,他所建立的功业都绝不亚于李世民。《大唐创业起居注》的作者温大雅是唐高祖李渊身边的记室参军,职务类似于今天的秘书。所以这本被唐太宗遗漏掉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对我们现在重新了解唐朝初年的那段历史有着重大意义。
早在李渊太原起兵之前,李建成就在山西南部招兵买马,为起兵工作做准备。公元617年七月初,李渊命四子李元吉镇守太原,他自己带着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以及三万唐军从太原发兵,向隋朝的首都大兴城(唐朝改名为长安)进军。
唐军在沿途遇到的第一个对手是位于河西的守军。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前去攻打河西。在行军途中,兄弟二人和将士们同甘共苦,极大鼓舞了军队的士气。结果在河西之战中,唐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击败了河西守军。部队从出发到返回大本营前后只用了九天时间,李渊高兴地说道:“以此用兵,天下横行可也。”此战过后,李渊封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封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
八月,唐军进兵霍州。霍州守将宋老生坚守不出,让唐军一时颇为无奈。李渊父子三人用计将宋老生诱出城外,合力将其打败,霍州顺利被唐军攻陷。值得一提的是,《旧唐书》中说此战李渊被宋老生打败,李建成坠马,将战胜对手之功全归结到李世民身上。
之后唐军一路挺进,沿途击败了前来阻拦的隋军,于十月抵达大兴城外。十一月初九,李建成的左路大军率先攻破了城墙,唐军一拥而入迅速占领京师。
从太原起兵到攻克大兴城,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通力合作,所立的战功也不相上下。此时谁都不会想到,在九年后的“玄武门之变”中,这两兄弟竟然会发展到手足相残的地步。
公元618年五月二十日,李渊在长安登基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此后,李世民继续率兵去平定各地的割据势力,而李建成的主要任务则是防范北边突厥人进犯,同时还要兼顾国内政务的处理,为将来继承皇位做准备。
在李建成的筹划下,北方边境防御力量大为加强,多次打退了突厥人的入侵,并平定了引入突厥军队作乱山东的刘黑闼割据势力。不过,防御工作做得再好,总是没有攻城掠地那么激动人心。在唐朝开国的最初几年时间里,李世民率部南征北战,平定了许多割据势力,他的“光芒”也逐渐盖过了太子李建成。
长期在外征战,大权独揽的李世民开始渐渐不满于屈居李建成之下。而唐高祖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摇摆不定的态度,又进一步激发了李世民的野心。李建成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对李世民的敌意也越来越深。兄弟二人从大唐创业初期的亲密无间逐渐发展成为势同水火。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用计让唐高祖召李建成、李元吉进宫。当两人来到皇宫北面的玄武门时,李世民带着自己早已埋伏在附近的伏兵出现。李建成被李世民当场射杀,李元吉则被李世民的手下尉迟敬德所杀。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李世民还砍下了自己这两个亲兄弟的脑袋,让前来护卫太子的军队彻底丧失了斗志。同时,李世民又命人去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手段之迅速和狠毒,令人瞠目结舌。
“玄武门之变”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同年八月初九,唐高祖李渊可能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放弃了皇位。李世民登基称帝,是为唐太宗。
唐朝李建成的介绍
李建成(589~626,37岁)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长子。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西南)人,祖籍赵郡隆平(今邢台市隆尧县)。李世民继位后,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隐”。贞观十六年五月,又追赠“隐太子”。隋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起兵反隋,密召他与其弟李元吉至太原援助。授左领军大都督,封陇西郡公。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侑为恭帝,改元义宁。恭帝封李渊为唐王,封建成为唐王世子,开府置官属。义宁二年(618),李渊即位,立建成为皇太子。李建成为人豁达宽厚,长期在京辅佐李渊确立唐初大政。 李世民于武德九年(626)六月,告建成、元吉淫乱后宫之罪。翌日,李渊召二子入宫,同众大臣审核。至玄武门,建成被世民所杀,时年三十六岁;元吉为尉迟敬德所杀。建成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起因 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
相关事件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之后,李世民跪见父亲,将事情经过上奏。3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2个月后(八月...癸亥,诏传位于太子。太子固辞,不许。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赦天下;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免租调二年,自馀给复一年。),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 (参见《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事后封玄武门九将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 由於李建成是这场斗争的失败者,而史书又是胜利者所写。因此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史书中几乎被写成昏庸无能之辈,甚至在三陷害李世民。最骇人听闻的说法是说李建成曾在酒中投毒,李世民便吐血数升。但《开创盛世》李建成(张子健饰)是,史学界也对这一类的史料产生怀疑。投毒事件其实十分可疑,那时兄弟早已势成水火,李世民又怎麼会去东宫和建成喝酒?如果李建成真的想杀害弟弟,哪有毒不死的道理?人的血又有多少,李世民吐血数升未死,岂不是医学上的奇迹?因此不少史学家认为:李世民为了替自己的行为辩护,便在史书中捏造了很多栽赃李建成他们的传闻。
妻子儿女
太子妃 郑氏 子 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早卒。 次子安陆王李承道,626年被诛。 三子河东王李承德,626年被诛。 四子武安王李承训,626年被诛。 五子汝南王李承明,626年被诛。 六子钜鹿王李承义,626年被诛。 女 长女李氏 次女闻喜县主 李婉顺 字尪娘 嫁刘应道为妻
请问唐朝太子李建成是否个品德高尚的人?他进到做太子的责任了么?
李建成也许品德高尚,但是绝对没有做到做太子的责任。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太子未来是要接替父王的。当然你可以说我选择躺平吃老本,要父王直接给你一套完整的领导班子,但这样的问题是将不知兵---我无法知道我的手下擅长什么。这样我和新的手下就得磨合,带来治理上的效率低下。所以,太子要干嘛?除开提升自身素质之外,必须笼络足够多的党羽【当然必须是真才实学者】为己所用。当权力交接时,不至于出现权力真空,所有手下人的专长你都明白---会算账的管财政,会跑业务的管库房出入,有人脉的管外交……如此各司其职,效率就高。而且,大唐初年,面临的是史无前例烂摊子:相比隋的巅峰人口少了70%,200万户,1100万人。这种生产力,人口,正是希冀政府职能高效运作,组织生产力恢复的时候。好!你个李建成,啥玩意?李渊时代,我前后只能看见2拨党羽,一个是前隋遗老勋贵,这些是紧密拥护李渊的,另一个是武德充沛的秦王集团。整个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宰辅里支持李建成的只有一人---他弟李元吉。你说你尽了太子责任?闹呢吧!其实客观上,就算论个人素质,李建成显然也不如李世民---性格不够果决,政事堂打理的也是李世民而不是他,府兵管理还是李世民。你要说李世民李建成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吧,这内外不都是李世民在搞吗?所以你李建成尽了太子职能?呵呵哒!
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兄弟?
李世民四兄弟分别是:
1、李建成:字毗沙门,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
2、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3、李玄霸(599~614年),字大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4、李元吉(603年-626年7月2日),本名李劼,小名三胡,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大唐太宗李世民兄弟几个
1、唐朝皇帝李世民兄弟22个,他排行第二。
2、兄弟: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李智云、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亨、李元方、李元礼、李元嘉、李元则、李元懿、李元轨、李凤、李元庆、李元裕、李元名、李灵夔、李元祥、李元晓、李元婴。
3、姐妹:长沙公主、襄阳公主、平阳公主、高密公主、长广公主、房陵公主、九江公主、庐陵公主、南昌公主、安平公主、淮南公主李澄霞、真定公主、衡阳公主、丹阳公主、临海公主、馆陶公主、安定公主、常乐公主。
更多关于大唐太宗李世民兄弟几个,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83352161510999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被冤枉千年的太子,李建成并非昏庸之辈,你认为呢?
李建成,李渊嫡长子,同时也是唐朝的开国太子。早在晋阳起兵时,其实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才能。当年李渊势力弱小,仅限于太原附近地区,当时李世民等人多次劝谏李渊自立起兵,而李建成则建议李渊效仿尹伊、霍光,依然打出忠于隋朝的旗帜,而李渊接受了李建成的建议,以拥立代王杨侑的名义起兵,减少了地方政权的抗拒心理。从这点上来看,李建成是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和割据的,并没有急于与隋朝划清界限,而是最大可能的减少起兵阻力,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减少敌对力量,可以说是闷头吃肉的典范。李渊在起兵之后,就派遣李建成和李世民共同率军前往攻打西河,以便于打通进入长安的通道。要知道李渊起兵时地盘少,兵力少,这次李建成带的士兵很多还是临时招募而来的,军粮更是只带了3天的,战斗力是很堪忧的。李建成为了凝聚军心,一路严明军纪,秋毫无犯,可以说争取到了地方豪强的支持,并且还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不贪图自己享受。所以等李建成到达西河城下时,附近很多人纷纷来投,很容易就打下了西河。要知道李建成从出发到拿下西河回军,总共也只用了9天的时间。从这件事上可以明显看出,李建成统兵打仗是没问题的,甚至可以说还非常不错。在《隋唐英雄传》中平定刘黑闼这一件大功劳给安到了李世民头上,但实际上平定刘黑闼的恰恰就是李建成。这刘黑闼是窦建德旧部,在窦建德被李渊斩首后,就起兵反唐,因为窦建德在山东等地很有名望,所以刘黑闼起兵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多人支持,原来窦建德和刘黑闼的旧部纷纷响应,一时间山东大地已经不复大唐所有。当时李渊让李世民带兵出征,虽然成功击败刘黑闼,但刘黑闼这小子跑的快,一溜烟就跑到了突厥。在622年刘黑闼就借着突厥的势力再次南下,很快就又恢复了原来窦建德的势力范围。这次淮阳郡王李道玄战败被杀,齐王李元吉更是被打的一溜烟跑没影了,逼着唐朝三次换帅,最后让太子李建成带军出征。李建成十一月出征,到次年二月平定刘黑闼并将其斩首,自此山东平定。李建成从出征到斩杀刘黑闼总共也就4个月的时间。刘黑闼这家伙不可谓不强大,不然也不会三番五次的能在山东这地搅起大浪,并且刘黑闼还很坚韧,即使在李世民手上败了一次,还能跑到突厥那里借兵再次攻唐。我们应该承认刘黑闼打仗是有一手的,而这有一手的刘黑闼碰到了李建成也得歇菜。试想一下,如果李建成真的是无能之辈,恐怕在山东这战歇菜的就是李建成自己了,哪儿还会有后来的事情啊。还有就是在642年,李世民追赠李建成为皇太子,我相信这是李世民对李建成最好的肯定,也李世民对于弑兄这一行为愧疚的表现吧。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夺皇位,本身这种事情就是成王败寇,无可厚非,帝王家里生下来就是残酷的。但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可以说李建成非但不是昏庸之辈,甚至还是一个出色的太子人选。
唐太子李建成是个什么样的人
建成身系嫡长子,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他继承皇位,无可争议。史学者何木风在《太子李建成:被弟弟扭曲的准皇帝》中说:“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也是被历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作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在唐帝国未成时所立功勋是卓著的。可以这样讲,如果李渊没有建成,就很难成为唐高祖。也就是说,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后来的唐帝国。大唐创业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被几个混蛋史官一笔勾销。他礼贤下士,温文尔雅,常能提出治国良策,却被几个无耻的御用文人忽略不计。他一直得父皇赏识,被朝野上下爱戴,却因居安而不思危,终被他的弟弟所残杀。。。
唐朝第一位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是谁
李建成的太子妃 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位太子,同时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废太子”。通常在过去的历史书以及评书杂史中,常常称李建成、李元吉为“奸王”,是处心积虑想要谋害李世民的反面人物。这也是在唐太宗即位以后,李建成的形象就被丑化了。总之,胜者王侯败者寇,李建成作为废太子的历史地位已无法改动。 乔振宇扮演的李建成剧照 关于他的家庭,一生就只有一个太子妃,那便是郑观音。关于他的妻子,是出生于北朝望族荥阳郑氏,在她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唐国公李渊之长子李建成。唐朝建立后,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郑观音也就成为了皇太子妃。在武德九年期间,由于发生玄武门政变,她的丈夫李建成和他的儿子全部去世,只留下她一人。独自一人居住了五十年之后,于上元三年薨于长乐门内。 关于玄武门之变,有人就起疑,为什么当时李世明下令抓了李建成全家,膝下子女都被诛杀,为什么太子妃却没死呢?对于这个问题,最可信的当是,当时在执行诛杀命令的官员将士可能手下留情了,也或者是李世民并没有残忍到杀死孕妇和幼儿的程度,因为当时太子妃的肚子里还怀着她的小公主。 据说历来灭门的案件中都是不杀孕妇和幼儿的。也许是李世民顾及自己留名历史的颜面,所以才没有杀太子妃。也就这样,太子妃才能保住一命,生下腹中的孩子,随后一人抚养孩子直至她78岁时去世。 李建成和李世民 本是一对很要的兄弟,却应为竞争皇位而互相残杀,说的恐怕就是唐高祖李渊的其中两个儿子了。李世民和李建成在幼年时期的关系就很是要好,毕竟年少,还在懵懂的阶段。 太子李建成 成年后的李建成,身系嫡长子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李渊立他为太子,也是无可厚非得。他为人不仅忠厚老实,而且还是个很能干的人,有很多有才干的人,如魏征、王等都曾甘心的为其效力。也可以这样讲,如果李渊没有李建成,就很难成为唐高祖。也就是说,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后来的大唐帝国。 相比之下的李世民,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之后对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但从人文的角度来说,他还是比较残忍的。那时的秦王李世民由于长期在外征战建立战功掌握权柄,回来听后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很不服气,于是想要利用一切办法取而代之。于是就制造出了太子勾结边将谋反的事实,从此俩人的矛盾不断升级,直至演变到玄武门之变。在这场变斗中,李世民故意设陷阱引来李建成和他的弟弟李元吉。最后将他们全部杀死,包括他们的后代。李世民登上皇位后,处于人们对于李建成的好评不断,李世民嫉妒在心,于是命令史官大人将李建成的形象丑化。 李建成孩子 在历史上李建成,关于他最著名的就是玄武门事件。当时他与李世民反目,李世明设下陷阱,将李建成亲手射死杀害,之后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心,诬陷李建成的几个孩子,全部诛杀。 李建成人物剧照 说到他的孩子,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李建成是有六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的。而长子叫做李承宗,在早年就夭折了,后来又生下五儿子子,依次为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但是后来都被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后诛杀。可见李世民为了登上皇位,连自己亲兄弟的后人也杀了。关于他的女儿,大女儿是李氏,史上并没有对她有过多的介绍。二女儿是李婉顺,后来嫁给了刘应道为妻。第五女归德县主。根据历史上太子妃郑观音墓志上的信息透露,得出太子李建成应该共有五个女儿,目前除次女李婉顺外,历史上对其他的女儿并没有过多的信息。 后来,李世民继位有段时间后,由于自己心里有愧,于是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以王礼改葬,当时李世民还“哭之甚哀”,后来又追赠为皇太子。以上这一段事情的种种作为,无非是亲手杀死自己大哥之后,心里感到不安。如果李渊或者削减李世民的兵权,或者直截了当改立李世民为太子,或许这场手足相残的悲剧就可以避免了。 李建成隐是什么意思 他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在隋大业十三年,准备起兵反隋,于是密召他与其弟李元吉来到太原进行援助。当时,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侑为恭帝,改元义宁。恭帝封李渊为唐王,封建成为唐王世子,开府置官属。 隐太子李建成 在义宁二年,有他的父亲李渊即位,立他的嫡长子建成为皇太子。身为太子的他终归所望,他的才华深受父皇的厚爱和大臣们的拥戴,而其弟秦王李世民虽然功绩卓著,但还是没有李建成有威望。后来李世民嫉妒他当上了太子,将来可能是皇上,于是屡次陷害他,并在玄武门事变中将李建成亲手射死,连他的儿子也没放过。在李世民即位后,或许是有了愧疚之心,于是封李建成为息王,还将他的谥号改为了“隐”,所以历史上就有了“隐太子”一说。 根据相关的历史专家说:该墓志的志文内容中李建成的谥号“隐”明显被人涂改过。谥号本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有“美谥”、“平谥”、也有“恶谥”之分,就比如周厉王、隋炀帝就是恶谥。汉文帝、汉武帝等是“美谥”。关于李建成的谥号,据相关历史记载,“贞观二年三月,有司奏谥息王为戾,上令改谥议。”意思是说,有官员提出将建成谥号定立“戾”时,唐太宗不满意此谥号,让重新讨论。之后“杜淹奏改为`,又不许”。最后才确定为“隐”。 李建成墓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在公元626年的7月2日,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死自己长兄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之后继承皇位,成为后来著名的唐太宗,并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而太子李建成则被史书记载成没有才能又荒淫无度之人,甚至连他的死也是数笔带过。 唐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在贞观二年改葬于隐陵,后来墓志被盗。在2012年时警方破获文物盗窃案将他的墓志追回,于2013年的时候将他的墓志藏入西安博物院。关于李建成墓志的形状,墓志的盖呈现的是J顶形,阳文篆书“大唐故息王墓志之铭”。志为方形,边长为52厘米,高11厘米,它的四侧没有任何纹饰。墓志内容只有55个字,仅记载了死者名字、谥号、死亡时间、以及下葬时间和地点,并不像一般的墓志那样记载的生平、功绩、评价等。 根据相关的历史专家说:该墓志的志文内容中李建成的谥号“隐”明显被人涂改过。谥号本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有“美谥”、“平谥”、也有“恶谥”之分,就比如周厉王、隋炀帝就是恶谥。汉文帝、汉武帝等是“美谥”。关于李建成的谥号,据相关历史记载,“贞观二年三月,有司奏谥息王为戾,上令改谥议。”意思是说,有官员提出将建成谥号定立“戾”时,唐太宗不满意此谥号,让重新讨论。之后“杜淹奏改为`,又不许”。最后才确定为“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