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接口

时间:2024-07-01 20:28:51编辑:流行君

IDE接口是什么类型的接口啊?

大4PIND型接口(并排4针)和小4PIN接口(+12V,并两排2针)。大4PIND型接口也叫IDE电源接口,一般是给光驱和硬盘提供电力支持,有时也为机箱风扇、显卡风扇提供电力支持。小4PIN接口(+12V)一般是给CPU、显卡提供辅助电力支持。扩展资料注意事项:各种IDE标准都能很好的向下兼容,例如ATA133兼容ATA66/100和UltraDMA33,而ATA100也兼容UltraDMA33/66。要特别注意的是,对ATA66以及以上的IDE接口传输标准而言,必须使用专门的80芯IDE排线,其与普通的40芯IDE排线相比,增加了40条地线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ATA、DMA、Ultra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硬件接口已经向SATA转移,IDE接口迟早会退出舞台。

ide是哪种接口?

大4PIND型接口(并排4针)和小4PIN接口(+12V,并两排2针)。大4PIND型接口也叫IDE电源接口,一般是给光驱和硬盘提供电力支持,有时也为机箱风扇、显卡风扇提供电力支持。小4PIN接口(+12V)一般是给CPU、显卡提供辅助电力支持。扩展资料注意事项:各种IDE标准都能很好的向下兼容,例如ATA133兼容ATA66/100和UltraDMA33,而ATA100也兼容UltraDMA33/66。要特别注意的是,对ATA66以及以上的IDE接口传输标准而言,必须使用专门的80芯IDE排线,其与普通的40芯IDE排线相比,增加了40条地线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ATA、DMA、Ultra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硬件接口已经向SATA转移,IDE接口迟早会退出舞台。

什么是IDE接口。?

分类: 电脑/网络 >> 硬件
解析:

你好!~

IDE接口标准

IDE的原文是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即集成设备电子部件。它是由Compaq开发并由Western Digital公司生产的控制器接口。IDE是在ST506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把控制器集成到驱动器内。因此在硬盘适配卡中,不再有控制器这一部分了。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消除驱动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丢失问题,使数据传输十分可靠。这就可以提高每磁道的扇区数到30以上,从而增大容量。由于控制器电路并入驱动器内,因此从驱动器中引出的信号线已不是控制器和驱动器之间的接口信号线,而是通过简单处理后可与主系统连接的接口信号线,这种接口方式是与ST506接口不同的。IDE采用了40线的单组电缆连接。在IDE的接口中,除了对AT总线上的信号作必要的控制之外,基本上是原封不动地送往硬盘驱动器。由此可见,IDE实际上是系统级的接口,而ST506、ESDI属于设备级接口。因此,在有的资料上也称IDE为ATA接口(AT-Attachment:AT嵌入式接口)。由于把控制器集成到驱动器之中,适配卡已变得十分简单,现在的微机系统中已不再使用适配卡,而把适配电路集成到系统主板上,并留有专门的IDE连接器插口。IDE由于具有多种优点,且成本低廉,在个人微机系统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二、 增强型IDE(EIDE)接口标准



增强型IDE (Enhanced IDE)是Western Digital为取代IDE而开发的接口标准。在采用EIDE接口的微机系统中,EIDE接口已直接集成在主板上,因此不必再购买单独的适配卡。与IDE相比,EIDE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支持大容量硬盘,最大容量可达8.4GB。而原有的IDE标准,因受到硬盘磁头数(最大为16)的限制,其管理的最大硬盘容量不超过528MB。

2.EIDE标准支持除硬盘以外的其它外设。旧的IDE标准只支持硬盘,因此它只是一个硬盘标准。而EIDE支持符合ATAPI接口(AT Attachment Packet Interface)标准的磁带驱动器和CD-ROM驱动器。因此我们在谈到IDE连接的对象时,只能说硬盘,而谈到EIDE连接的对象时就可笼统地说EIDE设备。

3.可连接更多的外设,最多可连接四台EIDE设备。原有IDE只提供一个IDE插座,最多只能挂接两个硬盘。EIDE提供了两个接口插座,分别称为第一IDE(Primary)接口插座和第二IDE(Secondary)接口插座。每个插座又可连接两个设备,分别称为主(Master)和从(Slave)设备。因此一共可连接四台设备。第一IDE接口也称为主通道,它通常与高速的局部总线相连,用于挂接硬盘等高速的主IDE设备(Primary IDE Device)。第二IDE接口称为辅通道,一般与ISA总线相连,可挂接CD-ROM或磁带机等辅IDE设备(Secondary IDE Device)。在BIOS设置中,要求用户对Secondary IDE Device的数量、主从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

4.EIDE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原有的IDE驱动器的最大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仅为3MB/s。突发数据传输率是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度,其单位常用每秒兆字节(MB/s)或每秒兆位(Mb/s)。EIDE支持硬盘标准组织SFFC (Small Form Factor Commitee)在1993年制定的宿主传输标准,如PIO (Programmed Input/Output)Mode 3以及PIO Mode 4,其突发数据传输率可达11.1MB/s和16.6MB/s;也支持Multiword Mode 1 DMA以及Multiword Mode 2 DMA,其突发数据传输率为13.3MB/s和16.6MB/s。为了说明不同的传输标准,通常把支持PIO Mode 3或Multiword Mode 1 DMA的系统和硬盘称为Fast ATA,而把支持PIO Mode 4或Multiword Mode 2 DMA的系统和硬盘称为Fast ATA-2。

5.为了支持大容量硬盘,EIDE支持三种硬盘工作模式:NORMAL、LBA和LARGE模式。

可以去~gengwentao.blogchina/blog/172433


电脑主板上IDE接口是什么意思?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电子集成驱动器,是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减少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的技术。因此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地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扩展资料:注意事项各种IDE标准都能很好的向下兼容,例如ATA 133兼容ATA 66/100和Ultra DMA33,而ATA 100也兼容Ultra DMA 33/66。要特别注意的是,对ATA 66以及以上的IDE接口传输标准而言,必须使用专门的80芯IDE排线,其与普通的40芯IDE排线相比,增加了40条地线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硬件接口已经向SATA转移,IDE接口迟早会退出舞台。

什么是ide接口硬盘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电子集成驱动器,是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减少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的技术。而在SATA技术日益发展下,没有ATA的主板已经出现,而且Intel在新型的芯片组中已经不默认支持ATA接口,主机版厂商需要另加芯片去对ATA作出支持(通常是为了兼容旧有硬盘和光盘驱动器)。扩展资料:早期的IDE接口有两种传输模式,一个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个是DMA(Direct Memory Access)。虽然DMA模式系统资源占用少,但需要额外的驱动程序或设置,因此被接受的程度比较低。后来在对速度要求愈来愈高的情况下,DMA模式由于执行效率较好,操作系统开始直接支持,而且厂商更推出了愈来愈快的DMA模式传输速度标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de硬盘

ide接口硬盘接线图解

不过并非在计算机系统中使用了80芯数据线,就能保证硬盘子系统的高效能。如果数据线接法错误,不仅仅不能发挥其高效能,反而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上图为标准的80芯硬盘数据线,其中SYSTEM端一般为蓝色,此端必须接在主板的IDE接口上。SLAVE为从接口,一般为灰色,用于接在该接口上的第二个IDE设备,如光驱。MASTER为主接口,一般为黑色,用来连接该IDE接口上的主要设备,如硬盘。  因此对于计算机内部的任一条80芯数据线,正确的接法是:  1、只有一个硬盘时请将MASTER接在硬盘上。  2、只有一个光驱时请将MASTER接在光驱上。  3、如果有一个光驱和一个硬盘,请将SLAVE接在光驱上,MASTER接在硬盘上。  80芯硬盘数据线  不同主板配套的数据线,颜色可能不同,但正确的接法均是数据线中间接次要设备(数据线上一般有SLAVE标记,通常为灰色,也有白色等其它颜色),数据线的两头一端接主板(数据线上一般有SYSTEM标记,通常为蓝色,也有红色等其它颜色),另一端接硬盘(数据线上一般有MASTER标记,通常为黑色)。  对于品牌机,一般都是按正确的接法连接的,用户不用担心。但对于兼容机,不少装机商均将硬盘接在了SLAVE端。一些用户简单的认为使用SLAVE端可少使用一些数据线,有利于数据传输。这是由于不了解硬盘线设计使用标准的缘故。将硬盘错误的接在SLAVE端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及常用软件均可正常运行,硬盘子系统工作在低速状态也只有用软件才能测出,普通用户一般难以查觉,但对于对硬件要求较高的一些软件则可能出问题。硬盘跳线de意思:limit capacity to 32 gbyte (最大充许32G)master or single drive (主硬盘)drive is a slave (从硬盘)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 (是主硬盘便 是无ATA兼容)enable cable select (由IDE排线来决定哪个盘是主盘,哪个是从盘。接在IDE排线最端的是主盘,接中间的是从盘)附:如果是ATA66的硬盘线,不是黑色的那头一定要插到主板上的IDE口上,要不只是ATA33,一般是蓝色,也有红色的.Cable Select(电缆选择)如今我们使用的硬盘一般都支持ATA66/100,而用来连接这类硬盘的数据线也由原来的40芯变成了80芯,其实这80芯的数据线不仅仅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它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当硬盘的跳线设置成“Cable Select”时,硬盘的主从关系将由其连接到数据线上的位置而决定。在学习硬盘时我们已经知道,此类数据线用来连接主板的那端叫作“System”,中间的那端叫“Drive1”,另外一端则叫“Drive 0”。当硬盘的跳线设置成“Cable Select”后,它挂在“Drive 0”上是“Master”(主盘),挂在Drive1上则是“Slave”(从盘)。由于“Cable Select”是根据安装位置来确定主从关系的,所以硬盘不管挂在哪个部位都不需要更改其跳线,非常方便。不过享受“Cable Select”所带来的方便时要注意:所有的IDE设备都得设置成“Cable Select”,另外当硬盘与光驱挂在同一根数据线上时,“Cable Select”可能会失效——光驱不支持“Cable Select”!另外“Cable Select”还需要数据线的支持,如果使用的是劣质数据线,往往也会出现错误,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老老实实将硬盘设置成“Master”或 “Slave”吧。至于IBM硬盘的“Cable Select”


ide接口和sata接口的区别

ide接口和sata接口的区别如下:1、接口外形不一样IDE接口比SATA接口尺寸要大些2、传输速度和不一样目前SATA可以提供150MB/s的高峰传输速率,迄今为止可以达到300 MB/s和600 3、功耗不一样 相对于IDE硬盘系统功耗有所减少。SATA硬盘使用500毫伏的电压就可以工作。4、支持热插拔不一样SATA还支持热插拔,可以象U盘一样使用。而IDE硬盘不支持热插拔。

ide硬盘和sata硬盘区别

IDE 硬盘采用并行接口传输数据,俗称“并口硬盘”,数据传输速度较慢,最高传输速度到 133MB/s 就不再发展了(停产淘汰),不支持 AHCI 以及 NCQ 等特性。
SATA 硬盘采用串行接口传输数据,俗称“串口硬盘”,传输速度比并口硬盘高很多,SATA3 标准的理论传输速度高达 750MB/s(6Gb/s),如果是固态硬盘,实测可超过560MB/s。并且,SATA硬盘支持 AHCI、NCQ以及其他一些高级特性。
综上,SATA 硬盘各方面特性都比 IDE 硬盘强。


请问电源D口和IDE口有什么区别?

区别:适用设备、作用、外形不同。一、适用设备1、电源D口是给IDE设备供电的,比如IDE接口的硬盘和光驱。2、IDE接口常用于光驱、硬盘、主板上。二、作用1、电源的D口仅仅是为了提供电源。2、IDE接口是一种并行数据接口,只能传输数据而没有供电能力。是普遍使用的外部接口,主要接硬盘和光驱。三、外形1、电源D口的外形类似字母“D”,由此得名。共4根线,红色为du+5V,黄色为+12V,两根黑线为GND。2、IDE接口共40根线(ATA66以上标准使用的线缆有80根线)。四、发展1、叫PATA接口,又叫大4PIN。2、IDE接口已经被SATA接口代替。扩展资料:IDE接口优点:价格低廉、兼容性强、性价比高。IDE接口缺点: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连接设备少。早期的IDE接口有两种传输模式,一个是PIO模式,另一个是DMA。虽然DMA模式系统资源占用少,但需要额外的驱动程序或设置,因此被接受的程度比较低。后来在对速度要求愈来愈高的情况下,DMA模式由于执行效率较好,操作系统开始直接支持,而且厂商更推出了愈来愈快的DMA模式传输速度标准。

主板上的IDE接口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啊?

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略语,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的全称应该是ROM-BIOS,意思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有人认为既然BIOS是"程序",那它就应该是属于软件,感觉就像自己常用的Word或Excel。但也很多人不这么认为,因为它与一般的软件还是有一些区别,而且它与硬件的联系也是相当地紧密。形象地说,BIOS应该是连接软件程序与硬件设备的一座"桥梁",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要求。一块主板性能优越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BIOS程序的管理功能是否合理、先进。主板上的BIOS芯片或许是主板上唯一贴有标签的芯片,一般它是一块32针的双列直插式的集成电路,上面印有"BIOS"字样。586以前的BIOS多为可重写EPROM芯片,上面的标签起着保护BIOS内容的作用(紫外线照射会使EPROM内容丢失),不能随便撕下。586以后的ROM BIOS多采用EEPROM(电可擦写只读ROM),通过跳线开关和系统配带的驱动程序盘,可以对EEPROM进行重写,方便地实现BIOS升级。常见的BIOS芯片有Award、AMI、Phoenix、MR等,在芯片上都能见到厂商的标记。

BIOS的主要作用有三点

1.自检及初始化:开机后BIOS最先被启动,然后它会对电脑的硬件设备进行完全彻底的检验和测试。如果发现问题,分两种情况处理:严重故障停机,不给出任何提示或信号;非严重故障则给出屏幕提示或声音报警信号,等待用户处理。如果未发现问题,则将硬件设置为备用状态,然后启动操作系统,把对电脑的控制权交给用户。

2.程序服务:BIOS直接与计算机的I/O(Input/Output,即输入/输出)设备打交道,通过特定的数据端口发出命令,传送或接收各种外部设备的数据,实现软件程序对硬件的直接操作。

3.设定中断:开机时,BIOS会告诉CPU各硬件设备的中断号,当用户发出使用某个设备的指令后,CPU就根据中断号使用相应的硬件完成工作,再根据中断号跳回原来的工作。


IDE接口接的是什么设备?

平常所说的IDE接口,也称之为ATA接口。ATA的英文拼写为“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含义是“高级技术附加装置”。ATA接口最早是在1986年由康柏、西部数据等几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应用于台式机系统。它使用一个40芯电缆与主板进行连接,最初的设计只能支持两个硬盘,最大容量也被限制在504 MB之内。
  ATA接口从诞生至今,共推出了7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ATA-1(IDE)、ATA-2(EIDEEnhanced IDE/Fast ATA)、ATA-3(FastATA-2)、ATA-4(ATA33)、ATA-5(ATA66)、ATA-6(ATA100)、ATA-7(ATA 133)。各种IDE标准都能很好的向下兼容,例如ATA 133兼容ATA 66/100和Ultra DMA33,而ATA 100也兼容Ultra DMA 33/66。要特别注意的是,对ATA 66以及以上的IDE接口传输标准而言,必须使用专门的80芯IDE排线,其与普通的40芯IDE排线相比,增加了40条地线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目前硬件接口已经向SATA转移,IDE接口迟早会退出舞台。

优缺点
IDE接口优点:价格低廉、兼容性强、性价比高。IDE接口缺点: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连接设备少

面临问题
目前新出货的主板已经很少还有IDE接口,而新出的存储设备也没有IDE接口类型的。最后一批出厂的IDE接口主板和IDE接口设备,也已经过了保修期,面临寿命终结;所以,如果从购买角度来说,完全可以把IDE这个接口抛之脑后了。

如果手头还有一些IDE设备需要应用,可以考虑第三方芯片的处理方案,市场上现在有很多转接卡,支持直接将IDE和SATA接口互转,这种转接卡体积很小,只有半包烟的面积,可以直接插在设备接口处,装在机箱内。转接卡的速度不是很快,但完全能达到IDE的最高速度(133MB/s),转成SATA的接口是一代,也就是1.5Gb(150MB/s),价格也不高,才几十元。这种转接卡的方案,比usb转接方案性能上要强,不损耗系统资源,因为是在机箱内部使用,寿命也很长,可以长期使用免插拔。


上一篇:湖南idc

下一篇: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