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图片

时间:2024-06-30 19:20:39编辑:流行君

5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

5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

1.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主要由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四个主要部分构成。
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等制成,牧区女子多用红绿等色长绸缠头。
2.回族
男子喜欢戴无檐小帽,以白色、圆顶居多,穿白衬衫外套黑坎肩。
过去,妇女普遍戴盖头,从20世纪50年代起,时兴戴白色仿护士帽,老年妇女仍外罩盖头,现在也有用素色纱巾包头的。
3.藏族
藏族服饰颇具特色,农区男子穿右开襟氆氇长袍,脚着皮靴或“松巴鞋”;农区和城镇的妇女冬春穿长袖长袍,夏秋为无袖长袍,腰前系有彩色横条围裙,即“邦垫”,姑娘则不系。
牧区男女服饰基本相同,均穿光板羊皮袍。
女子头饰比较讲究,少女梳一条发辫,成年则分成两条。
4.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喜欢戴帽,尤以四楞小花帽最具特色。
男子传统服装为宽袖、无领、无扣,中扎一布带的棉质长袍。
妇女则着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套对襟背心,配有耳环、手镯、项链等装饰品。
5.苗族
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一的百褶裙;有的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有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边绣有宽大花边。
基本都缠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
头饰样式繁多,配有各式包头帕。
男子多着大襟或对襟短衣,下穿长裤。
6.彝族
男子穿黑色窄袖左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女子多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佩围裙和腰带,缠包头。
外出时,男女均披形如斗篷的“擦尔瓦”。
7.壮族
壮族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有的以布帕缠头;妇女多穿无领、左衽上衣,下着宽裤或褶裙。
8.布依族
男子多穿对襟短褂、长裤,包头巾;妇女大多穿右衽大襟衣,下着长裤或百褶裙,戴各种银质首饰。
9.朝鲜族
有“白衣民族“之称,过去男女多着白色短衣,现妇女穿色彩艳丽的短衣长裙,男子仍着白色短上衣,外套坎肩,下穿大肥裆裤,裤脚系丝带,外出时加穿长袍。
10.满族
以长袍为主,俗称“旗袍”。
男袍袖口接有“马蹄袖”,平时挽起,放下可为手背御寒。
11.侗族
男子多穿对襟短衣,女多穿裙或长裤。
12.瑶族
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由青、蓝布制作,男子多穿对襟无领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
广西南丹县大瑶寨男子爱穿绣边白裤,被称做“白瑶裤”;女子服饰较复杂,有的穿无领短衣,下配长短不等的裙子,有的穿长可及膝的对襟上衣,有的穿后面长、前襟短的过膝长衣。
13.白族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缠白色或蓝色包头,穿白色对襟衣或黑领褂,下着白色或蓝色长裤。
各地女子服饰不尽相同,大理地区妇女多戴绣花布或彩色头巾缠头,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丝绒领褂,下穿蓝布裤,系边缘带有几何图案下摆的围裙,盘发辫于头顶。
14.土家族
土家族男子以白色或青蓝色土布帕子缠头,多穿多纽扣对襟短衫;女子穿无领左开襟、袖子肥大褂,下着绣有花纹、图案的八福罗裙,有的穿裤脚有两三道花边的长裤,老人穿大襟衣。
15.哈尼族
哈尼族男子多穿藏青色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缠头。
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胸前戴成串银饰,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戴耳环、耳坠和大手镯。
16.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男子多穿黑色、咖啡色等深色衣服;妇女服饰丰富多彩,夏季多穿花连衣裙,冬季外罩对襟棉大衣,年轻女子爱穿绣花套裤,喜欢以银制品做装饰。
17.黎族
黎族男子穿无领对襟上衣,下着前后两幅布的“吊檐”,以红布或黑布缠头;女子穿对襟长袖上衣或套头上衣,下配筒裙,束发脑后,饰以骨簪或金属簪,戴绿花头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少数民族服装


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服饰:1、藏族服饰藏族男性服饰分勒规(劳动服饰)、赘规(礼服)、扎规(武士服)三种;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的服饰变化较大,节日服饰都较平时着装富丽、盛重。现在,很多藏胞家庭的衣橱中增添了西装、夹克等现代服饰,反映了藏族人民新的服饰情趣。但是,不少人在节日时仍然保持着传统着装。2、维吾尔族服饰维吾尔族服饰——花样较多,非常优美,富有特色。 维吾尔族男性——讲究黑白效果,这样粗犷奔放。 维吾尔族妇女——喜用对比色彩,使红得更亮,绿得更翠。 维吾尔族是个爱花的民族,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着的是绣花衣,穿的是 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衣着服饰无不与鲜花息息相关。3、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4、苗族服饰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5、哈萨克族服饰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2008年6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联合申报的“哈萨克族服饰”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服装图片

民族服装图片大全   民族服装图片大全,“民族风”一直在时尚圈内有它的一席之地,民族风格的服装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本民族的艺术特征,在中国有56个民族,下面是民族服装图片大全。   民族服装图片1    1、蒙古族 (měng gǔ z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游牧民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以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2、回族 (huí zú)   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白色的圆帽,回族妇女常戴盖头。    3、苗族 (miáo zú)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银饰品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4、傣族 (dǎi zú)   傣族服饰充分体现其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女饰追求轻盈、秀丽,服装的色彩极为出色。    5、傈僳族 (lì sù zú)   傈僳族定居在滇西怒江地区。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6、藏族 (zàng zú)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藏。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7、壮族 (zhuàng zú)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8、朝鲜族 (cháo xiǎn zú)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9、高山族 (gāo shān zú)   台湾高山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以红、黄、黑三种颜色为主,其中男子的服装有腰裙、套裙、挑绣羽冠、长袍等,女子有短衣长裙、围裙、膝裤等,除服装外,还有许多饰物,如冠饰、臂饰、脚饰等,以鲜花制成花环,在盛装舞蹈时,直接戴在头上,非常漂亮。    10、纳西族 (nà xī zú)   “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善良而著称。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圆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    11、布朗族 (bù lǎng zú)   布朗族穿着简朴,妇女的服饰与傣族相似,上着紧身无领短衣,下穿红、绿纹或黑色筒裙,头挽发髻并缠大包头。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衣和黑色宽大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    12、阿昌族 (ā chāng zú)   阿昌族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未婚少女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已婚妇女一般穿蓝黑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喜用黑布缠出类似尖顶帽状的高包头,包头顶端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    13、怒族 (nù zú)   怒族服饰的风格古朴素雅,妇女穿右开襟上衣,长及脚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红色的坎肩;年青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婚妇女的衣裙上都绣有花边。妇女头部及胸部多用珊瑚、玛瑙、贝壳、料珠、成串的银币装饰,戴钢质大耳环垂于肩部。    14、鄂温克族 (è wēn kè zú)   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    15、鄂伦春族 (è lún chūn zú)   鄂伦春族均着宽肥大袍。因过去主要从事游猎,服饰多以鹿、狍、犴皮制作。领口、袖口、襟边、大袍开衩处均有刺绣、补花等装饰,常用云纹、鹿角纹等。戴犴皮帽,女帽顶用毡子,上缝各种装饰和彩穗;姑娘戴缀有珠子、贝壳、扣子等装饰的头带。    16、赫哲族 (hè zhé zú)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受满族服饰的影响,赫哲族的鱼皮衣多为长衣服,主要是妇女们穿用。其样式像旗袍,腰身稍窄,身长过膝。    17、门巴族 (mén bā zú)   门巴族主要居住在西藏的门隅地区和墨脱县,其服饰有地区差异,门隅地区的男女皆穿藏式的赭色氇氆长袍,束腰带。戴褐色小圆帽,帽边镶桔黄色,前边留一个精巧、醒目的小缺口,具有民族特色。脚穿筒靴,靴筒用红、黑两色氇氆缝制,靴底为牛皮软底。    18、白族 (bái zú)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姑娘的头饰非常有特点,有着“风花雪月”的含义。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19、保安族 (bǎo ān zú)   保安族的服饰,未婚女子多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头戴细薄柔软透亮的绿绸盖头;已婚少妇以及中年妇女平时多戴白色卫生帽,外出时则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多着深色服饰,戴白盖头。    20、布依族 (bù yī zú)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布依族的传统服饰是男着衣衫,女穿衣裙,妇女衣、裙均有蜡染、挑衣、刺绣图案装饰。    21、达斡尔族 (dá wò ěr zú)   达斡尔族男子夏穿布衣,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冬戴皮帽。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冬天男女皆穿寄卡米(皮靴),妇女穿以蓝色为主的长袍,夏日喜穿白袜、花鞋。达斡尔服装受蒙古族和满族影响较大,穿大襟皮袍,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着皮靴。    22、德昂族 (dé áng zú)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光头后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 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    23、东乡族 (dōng xiāng zú)   东乡族的服饰与回族有相似之处,但其特点也颇为明显。男子多戴平顶的无檐帽,有黑、白两色,穿白衬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蓝色裤,老年人则以黑、灰、白为上。    24、侗族 (dòng zú)   侗族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侗族男穿对襟短衣,有的右衽无领,包大头巾。女子一般上着大襟、无领、无扣衣,下穿裙或裤。惯束腰带,包头帕。用黑、青(蓝)、深紫、白等四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    25、独龙族 (dú lóng zú)   独龙族的男女均散发,前垂齐眉,后披齐肩,左右盖耳。过去男女衣着均为麻布,穿时由左肩掖下抄向胸前,里右胸,露右臂,用草绳或竹针拴结,披落自如。    26、俄罗斯族 (é luó sī zú)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俄罗斯族的传统服饰丰富多彩,人们在不同季节里,会选择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衣着。    27、哈尼族 (hā ní zú)   哈尼族一般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身或穿长裤或穿长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处缀绣五彩花边,系绣花围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银饰。    28、哈萨克族 (hā sà kè zú)   哈萨克族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    29、基诺族 (jī nuò zú)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服饰简单古朴,他们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    30、京族 (jīng zú)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妇女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    31、景颇族 (jǐng pō zú)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    32、柯尔克孜族 (kē ěr kè zī zú)   柯尔克孜族的服装,妇女多喜红色,穿短装。头戴圆形金丝绒红色花帽,叫“塔克西”,上面蒙上头巾。女穿对襟上衣,宽大无领,长不过膝,缀银中,多褶的长裙下端镶皮毛。也有穿连衣裙者,裙子下端带雏裥,外套黑色坎肩或“袷袢”。    33、拉祜族 (lā hù zú)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拉祜族最喜爱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主色。拉祜族妇女服装具有青藏高原妇女服装的特点,穿的是黑布长衫,长至膝下,两侧开衩且开衩较高,立领右襟,缀有银泡装饰,喜欢用红色或白色花边镶缀在袖口、襟边,显得光艳美丽。    34、黎族 (lí zú)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黎族服饰不论在审美和实用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织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    35、珞巴族 (luò bā zú)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藏东南,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妇女喜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外披一张小牛皮,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两端用带子扎紧。珞巴族妇女喜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外披一张小牛皮,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两端用带子扎紧。    36、满族 (mǎn zú)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既具有东方色彩,又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装、马褂、坎肩、套裤。旗装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    37、毛南族 (máo nán zú)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毛南族衣饰基本上与附近汉、壮族相同。妇女穿十分漂亮的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裤子较宽并滚着花边,女装在袖口、裤脚上镶有红色或蓝、黑色的边条饰,不着裙。    38、仫佬族 (mù lǎo zú)   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崇尚青色,服饰风格素朴简约。仫佬人自种棉花和蓝靛,自织土布,自染。美丽大方,经久耐用。    39、普米族 (pǔ mǐ zú)   青年妇女均穿短上衣,古代是用麻制的,现代大多用棉布,以白黑红三色居多,右面开襟,下襟较短,窄袖高领。成年妇女都披皮披肩,披肩大多选用洁白的毛皮制成,美观大方。    40、羌族 (qiāng zú)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男女都在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背心,俗称“皮褂褂”,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以防雨。    41、撒拉族 (sā lā zú)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妇女服饰多为短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着长裤,穿绣花布鞋。    42、畲族 (shē zú)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其服饰大多是用自织的苎麻布制作,有黑蓝两色,黑色居多,衣服是右开襟,衣领、 袖口、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    43、水族 (shuǐ zú)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她们大多喜欢穿镶有花边的红色或花色连衣裙,外套黑绒背心,下穿长裤,脚蹬红色软底长统靴。为抵御高原上的大风与寒冷,头上总戴一顶圆筒形绣花棉帽。    44、塔吉克族 (tǎ jí kè zú)   塔吉克族服装多用皮毛、毡褐为面料。塔吉克妇女肤色白皙,俏丽健美,喜穿红色或绣饰花边的大紫、大绿色调的连衣裙。少女则爱戴用紫色、金黄、大红色调的平绒布绣制的圆形帽冠。    45、塔塔尔族 (tǎ tǎ ěr zú)   塔塔尔族的服装很别致。男子喜穿绣花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短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裤子也是黑色的。小帽有黑、白两色绣花。女子以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为美,外面再罩上一块大纱巾,喜穿白、黄或紫红色连衫带绉边的长裙,以耳环、手镯和红珠项链为装饰。    46、土家族 (tǔ jiā zú)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现在属于重庆市)。土家族“男女一式”的百褶裙,保留了远古时代“裳”的遗风。    47、仡佬族 (gē lǎo zú)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男女皆穿裙(男裙短,女裙长)。用布围于腰际,无摺皱,有如桶状,谓之“桶裙”。    48、土族 (tǔ zú)   土族妇女服饰的象征俗称七彩袖,土族语称作秀苏,意为“花袖衫”。从最底层数,第一道为黑色,象征土地;第二道绿色,象征青苗青草;第三道黄色,象征麦垛;第四道白色,象征甘露;第五道蓝色,象征蓝天;第六道橙色,象征金色的光芒;第七道红色,象征太阳。    49、佤族 (wǎ zú)   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佤族妇女装饰别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标志着佤族人粗犷、豪放的坚强性格。    50、维吾尔族 (wéi wú ěr zú)   “维吾尔”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51、乌孜别克族 (wū zī bié kè zú)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饰,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花帽为硬壳、无沿、贺形或四棱形,带棱角的还可以折叠。花帽布料彩墨绿、黑色、白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帽子顶端和四边乡有各种别具匠心的几何和花卉图案,做工精美,色彩鲜艳。    52、锡伯族 (xī bó zú)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锡伯族男子多身穿左右开襟的大襟长袍和对襟短袄,上套坎肩,下着散腿长裤腿带。妇女穿戴要讲究些,穿长及脚面的旗袍,要粘花边或绣花宽边,外罩坎肩,坎肩有对襟的,有大襟的,也贴花边。    53、瑶族 (yáo zú)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    54、裕固族 (yù gù zú)   “衣领高、帽有缨”,是裕固族服饰的一大特点,生活和文化传统形成了服饰上的审美标准,服饰的样式、花色、刺绣图案、花纹都按其民族习惯形成并代代相传。    55、彝族 (yí zú)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    56、汉族 (hàn zú)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体现,承载了汉族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民族服装图片2    民族风也可以穿出时髦感    1、民族风披肩+白色连衣裙   红色印花图案的披肩,上面满满的民族风元素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发搭配白色连衣裙,更加凸现披肩的艳丽色彩,走在人群中非常吸睛。    2、民族风刺绣风衣+牛仔裤   汉服的翻领加上领口的盘扣设计,增加了风衣的少数民族风韵。肩上的缎面刺绣让整件风衣更加出彩。搭配牛仔裤穿,艳丽而时髦。    3、刺绣牛仔风衣+刺绣连衣裙   廓形的牛仔风衣给人粗犷不羁的感觉,肩上的中国风刺绣给风衣平添些许复古风韵。里面搭配同样缎面刺绣的连衣裙,鲜明的中国风色彩。    4、刺绣牛仔哈伦裤+民族风上衣   裤腿上的清代刺绣是亮点,让牛仔裤色彩上更加靓丽,棉线刺绣怕你裤子更显品质。上身搭配同样民族风的上衣,风格统一。    5、碎花棉麻上衣+棉麻裤   民族风的碎花图案,棉麻质地更显衣服的独特质感。下身搭配同样棉麻质地的长裤,米白色给人复古的沉淀感,很有民族色彩。    6、民俗风长卫衣+网纱裙   夸张的花朵图案给人鲜明的民族色彩,钉珠的设计又让整件衣服更加光彩闪耀,搭配网纱裙一起,面料的混搭更有视觉冲击力。    7、民族风刺绣长裙   V型领口的民族风刺绣让红色连衣裙多了一些清新脱俗的味道,裙摆的开叉设计又增添了一丝女人味,整条裙子性感中带点民族风情。    8、民族风毛呢大衣   灰色的毛呢大衣上,立体提花的工艺增加了衣服的质感,下摆的手绘梅花图案让衣服多了一丝亮色,尽显民族风韵。    9、民族风棒球帽   棒球帽上的民族风刺绣,让整个帽子更加灵动美,民族风的艳丽色彩也让简单的棒球帽更加吸睛,戴上可以衬出皮肤的好气色。    10、压花手拿包   手拿包上面的手绘压花栩栩如生,让包包更显质感,在黑色的皮质下更加富有色彩,拿在手上吸睛十足,艳丽花朵突显女人味。   民族服装图片3    民族风衣服怎么搭配好看   “民族风”一直在时尚圈内有它的一席之地,这几年更是流行起了七十年代的复古风。而如今流行的民族风,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纯民族风,而是Boho Chic。Boho Chic其实就是Bohemian(波西米亚)+Hippie(嬉皮士),这两种风格的糅合比起复古、陈旧感,更让人一下子穿出随行时髦feel。   Boho不只有波西米标志性的流苏、褶皱和大裙摆,更加入了了刺绣、几何图、蕾丝、印花、鲜艳色彩、透视材质等等嬉皮士的元素,将浪漫与洒脱完美契合。   作为 Boho Chic最最重要的元素——印花,真的非常适合在度假的时候穿。出挑的颜色和独特的印花一上身就能让你弥漫浓浓Boho Chic味儿。宽松的款式很容易隐藏你的小蛮肉,不管你是海边度假,还是平日穿搭也很抢镜。   短上衣绝对是Boho Chic风格里面不可或缺的神奇利器。无论是在沙滩上还是去参加音乐节,展露小蛮腰跳舞,都非常赏心悦目,自由奔放还能散热。 如果穿印花长裙是高挑妹子的专利,那么Crop Top对于娇小的菇凉来说就是显高利器,不管是搭配一条宽松的阔腿印花裤,还是高腰牛仔,都能在视觉上缩短上半身,打造逆天长腿。你的短上衣也可以放进Boho Chic的经典元素,像是蕾丝款、钩花,或者印花。还可以挑选素色的蕾丝上衣搭配印花阔腿裤,这时候蕾丝这种时髦而又不会抢风头的细节就很吸 精。   满身印花太浮夸?适当加点Boho风当中的刺绣元素,可以轻松为整体造型加分。波西米亚风格的服饰,大多有刺绣的元素,因为波西米亚刺绣风格的服饰让人觉得更加亲近自然。所以Boho Chic中,刺绣也是个不可缺少的元素。

云南26个少数民族有哪些

云南26个少数民族有: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傣族等。
1、阿昌族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2、白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3、布朗族
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4、布依族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依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属关系,通用汉文。
5、傣族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云南有几个少数民族?

15个,分别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15个少数民族,80%以上人口分布在云南省,称为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扩展资料:2010年末,全省总人口4597万人,位居全国第12位,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34万。云南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苗、傈僳、回等25个。其中,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德昂、怒、基诺、独龙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是我国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南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图片及介绍是什么?

1、蒙古族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2、藏族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3、苗族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4、壮族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 壮族服饰,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5、土家族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二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土家族现在平日着装已没有民族特色,只有喜庆节日、隆重集会或边远山村,才有传统民族服饰展示风采的机会。

民族服饰介绍及图片

民族服饰介绍及图片 民族服饰介绍及图片,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在我国有着不同风格,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独有特色的服饰,以下分享民族服饰介绍及图片。 民族服饰介绍及图片1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 2、藏族 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3、苗族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4、壮族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 壮族服饰,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 5、土家族 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二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土家族现在平日着装已没有民族特色,只有喜庆节日、隆重集会或边远山村,才有传统民族服饰展示风采的机会。 民族(nation),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现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单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没有共同的语言、历史来源的人群。现代同一个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也可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语言。 国族:国族是以政治目的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典型的国族概念有中华民族、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等。 从2016年1月1日起,中国公民在年满18周岁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 民族服饰介绍及图片2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各地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 男子服饰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他们通常把上好的门牙拔去,换上金或银做的假牙。过去有纹身习俗,在胸、背、腹、四肢等处文文字符号或狮虎、麒麟、孔雀等图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在我国的西南边,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藏东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一个古老的民族——珞巴族,他们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药乡米林县是珞巴族的主要聚居地,他们过去以狩猎为生,如今以农耕为主,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珞巴族的民族服饰极具特色 珞巴族各地区的服饰不尽相同,但极具特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珞巴人形成了赞美和歌颂力量与勇敢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突出地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尤其是腰饰和耳鼓极其讲究,腰饰饰带用兽皮制作,袋面上缀有海贝,腰间还佩戴有链条、彩珠、统领、铜勺状小链条、火镰、串珠、鼻烟壶、印章等饰物。我们知道,珞巴族长期生活在高原峡谷,在其衣着上也表现出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为原料,是珞巴族衣着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过去,在珞巴族地区流行一种叫阶邦的草裙,是用鸡爪谷的秸秆编成的。现在,妇女们穿上土布衣裙,还习惯在外面置上一条草裙,起到对布裙的保护作用。 珞巴族妇女喜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外披一张小牛皮,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两端用带子扎紧。她们很重视佩戴装饰品,除银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还有几十圈的蓝白颜色相间的珠项链,腰部衣服上缀有许多海贝串成的圆球。珞巴族妇女身上的饰物多达数公斤重,可装满一个小竹背篓。 由于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特定的自然生存条件,赫哲人早年的衣饰多用鱼皮缝制,素有鱼皮部之称。赫哲族早年的衣饰形式,因地而异。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下游者,“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边缀铜铃与铠甲相似。”据考证,赫哲族是世界上少有的用淡水鱼皮制作服饰穿用的民族,且历史久远并传承至今。赫哲族的鱼皮服饰工艺主要由剥鱼皮、熟鱼皮、剪裁、缝制几大工序。赫哲人夏季多穿用鱼皮衣裤鞋。其缝制的衣裤鞋边、领边、袖口都饰有各种颜色的皮条云纹和动物花样,有的还在衣下摆缝上海贝壳、铜铃或缨络珠、疏绣穗之类的装饰品,以示别致美观。 赫哲族的服饰别具特色,有用鱼皮做成的鱼皮长衫、鱼皮套裤、鱼皮靰鞡,鱼皮衣的特点是轻巧、暖和、经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男子早年以穿鱼兽皮衣为主。兽皮衣主要用狍皮、鹿皮。以鱼兽皮衣为主,夏季戴桦皮帽,形如斗笠,长项大檐,可遮阳蔽雨,帽上有各种云卷和花纹,常戴帽分帽头、帽耳、帽罩三部分。帽头呈西瓜皮形,无帽疙瘩,冬季在帽内缝上皮了保温。狩猎时一般戴狍皮伪装帽。上穿皮衣,下穿狍皮长裤或鱼皮套裤。脚穿袍皮袜,鱼兽皮靰鞡。戴狍皮手套。 妇女早年以穿鱼兽皮为主,今穿棉布也较普遍。兽皮衣有狍皮或鹿皮上衣,也有用鹿皮做坎肩的`。鱼皮上衣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没有高起的立领。下穿狍皮长裤或鱼皮套裤。脚穿狍皮袜、鱼兽皮靰鞡。过去赫哲族姑娘梳一条辫子,已婚姻妇女和寡妇梳两条。年纪大的戴耳环,年轻的戴耳钳,并都带镯子。鱼皮服饰:受满族服饰的影响,鱼皮衣多为长衣服,主要是妇女们穿用。其样式象旗袍,腰身稍窄,身长过膝。袖管宽而短,没有衣领,只有领窝。衣裤肥大,边沿均有花布镶边,或刺绣图案,或缀铜铃,显得光亮美观。鱼皮套裤,有男女两种。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 民族服饰介绍及图片3 1、形式美的统一。少数民族服饰中,衣服与饰品相依相存,构成完整的形式美。少数民族的配饰造型与色彩在服装整体美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造型一般大而突出,色彩在整体搭配中常常起到强调与对比的作用。 2、装饰性的统一。装饰是饰品的最主要功能。主体的审美需求是民族饰品发展的原动力与总体趋势。 3、实用性的统一。少数民族服制形式的产生常常是与其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在服装中还有一类如披肩、背垫等等。 4、象征性。服饰往往可以反映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等级差别和一些特殊的财产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差别逐渐消除,而配饰在财富的象征意义上依然十分显著。 5、地域性。特殊的地理环境往往构成特殊的文化环境,而历史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特殊,配饰在不同程度上都保持了民族历史发展的地域性特征。

独龙族纹面女,为什么要纹面

  至于纹面原因,纹面女们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为了好看,有的说是为了死后与灵魂相认,有的说是为了不被人抢去为奴,有的说是为分辨男女。有的为了死后能带走生前的东西。纹面是一件极痛苦的事,一般是用一根荆棘刺出图案,用西南桦制成的染料着色。脸上血管、神经丰富,要红肿、剧痛3-5天,所纹图案终生不退。

  独龙族人极友好,常为没东西馈赠客人而不好意思。有位纹面老人对我说,她的心愿就是等纹面人全部去世,把她们的照片展览在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展览馆里。

  纹面样式基本相同,不分氏族和家庭。在独龙河谷里,男子是不纹面的,而女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就需要纹面。纹面时,少女先洗脸后直卧躺于地,一妇女用竹签蘸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出图案,以小木棍不断敲击一根荆棘上的硬刺,从上至下地依图案刺戳破脸庞,再用锅烟或一种深色的草汁,反复揉擦刺纹,让其渗入皮下。一周左右,红肿消失,青蓝色的纹样便永留脸上。

  但是在独龙江上、下游面纹有较大的差异,不但面纹图案多种多样,而且面纹的部位也有较多的区别:下游四乡及三乡地区大多只纹嘴唇下部的下巴部分,象男人的胡须一样,纹条成上下线形;也有部分连鼻子下人中部位的左右都纹上了。

  而来自独龙江上游的二乡、一乡的妇女则从额头起,面纹布满了整个脸部,仅仅是花纹图案不一样。有些老年妇女不但满仍面纹,连头发也剃光,只剩额前小小的一撮,很象汉族农村小男孩的发型。如果不是纹面的特征告诉我:这是女性,我真会叫她一声“老大爷”呢!据说,从不同的面纹图案,当地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妇女居住的地方,是某个部落或民族的。

  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我除了见过海南岛五指山下的黎族妇女纹面外,这是第二个,至今尚未听说还有哪个民族纹面的。我问了寨子里好些个老人,想知道纹面的由来,可是告诉我的原因各不相同,又似乎都有理。

  第一个说:妇女纹面是美的象征,不纹面的姑娘,以后是嫁不出去的;第二个说:纹面可以避邪(我又不明白男人为何无邪可避?)第三个说:作为区别各个氏族或家族部落的标志;第四个说:防止北方察瓦龙藏族土司抢逼独龙女。众说纷纭,使我无法判断出到底什么是独龙族妇女纹面的真正原因。不过,现在再也没有女孩子去纹面了,能见到的纹面妇女至少都有三十来岁了。


为什么独龙族纹面

文面的原因:

据史籍记载和民间的传说,独龙族妇女纹面习俗的由来,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近两三百年来,藏族土司和僳僳族奴隶主的势力不断深入独龙族地区,对独龙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特别是藏族察瓦龙土司,每年都要向独龙族人民强收名目繁多的贡赋,甚至连嘴、耳、鼻、头发都要征税。如缴纳不起,便强掳妇女到藏族地区为奴。特别是年轻、漂亮的独龙族妇女,常常面临着被掳走他乡的危险。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独龙族妇女为了免遭掳掠,逃避土司的蹂躏与践踏,只好采取一种消极的自救办法:用锅烟子涂抹脸颊,甚至宁愿忍痛把自己的脸染刻成永远洗不掉的“黛墨青纹”,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使生人望而生畏,不敢近前。久而久之,形成了纹面的习俗,并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所以,纹面在历史上是独龙族妇女反抗民族压迫、求得人身安全的一种消极斗争形式。


56个民族的名称有哪些

56个民族的名称是:汉族、壮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东乡族、锡伯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高山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撒拉族;德昂族、仡佬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毛南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根据小学一年级课本56个民族参照图如下:扩展资料: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未识别民族人口为640101人。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超过1600万(2000年);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2000年)(未包括中印争议的藏南地区60万珞巴族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56个民族

56个民族名称叫什么

现今的中华民族包括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鲜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共56个民族。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图片及介绍有哪些?

1、蒙古族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2、藏族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3、苗族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4、壮族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 壮族服饰,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5、土家族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二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土家族现在平日着装已没有民族特色,只有喜庆节日、隆重集会或边远山村,才有传统民族服饰展示风采的机会。民族(nation),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现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单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没有共同的语言、历史来源的人群。现代同一个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也可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语言。国族:国族是以政治目的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典型的国族概念有中华民族、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等。从2016年1月1日起,中国公民在年满18周岁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

怒江州十大旅游景点

怒江第一湾、石月亮、独龙江、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抗英纪念碑、藤篾桥、片马口岸、兰坪景区、神奇地心、兰坪驿道。1、怒江第一湾贡山县丙中洛乡政府往南4公里处,平缓的怒江在这里转了一个马蹄形大弯,这就是“千里怒江第一湾”。湾上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江面30余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在峡谷中宛如一颗绿宝石。2、石月亮月亮山风景区位于福贡县利沙底乡怒江西岸。海拔在3360~4400米之间,风景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月亮山上有一个天然孔洞,宽32.7米,高60米,厚2米,当地傈僳族称此洞为“亚哈巴”(即石月亮),月亮山因此而得名。3、独龙江独龙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从迪布里地方流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内上游称克劳洛河,到贡山境内与麻必洛河汇合后始称独龙江,为伊洛瓦底江三大源流之一的恩梅开江上游。4、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距离怒江州府六库50公里处有一很窄的峡谷,傈僳语称“腊玛登培”,意译为老虎跳峡谷。老虎跳峡谷全长10公里。进谷前,怒江江岸已具峡谷景观,江水时而平缓,时而奔腾,水急滩高,气势慑人。5、抗英纪念碑片马抗英胜利纪念碑位于片马纪念馆右铡的一个小山头上,苍松翠柏之中,高高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丰碑。纪念碑由怒江特产的汉白玉石雕成,尖端是盾牌,底座像弓,象征着片马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

怒江十大旅游景点介绍 怒江十大旅游景点介绍词

怒江州十大旅游景点怒江第一湾、石月亮、独龙江、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抗英纪念碑、藤篾桥、片马口岸、兰坪景区、神奇地心、兰坪驿道。1、怒江第一湾贡山县丙中洛乡政府往南4公里处,平缓的怒江在这里转了一个马蹄形大弯,这就是“千里怒江第一湾”。湾上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江面30余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在峡谷中宛如一颗绿宝石。2、石月亮月亮山风景区位于福贡县利沙底乡怒江西岸。海拔在3360~4400米之间,风景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月亮山上有一个天然孔洞,宽32.7米,高60米,厚2米,当地傈僳族称此洞为“亚哈巴”(即石月亮),月亮山因此而得名。3、独龙江独龙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从迪布里地方流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内上游称克劳洛河,到贡山境内与麻必洛河汇合后始称独龙江,为伊洛瓦底江三大源流之一的恩梅开江上游。4、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距离怒江州府六库50公里处有一很窄的峡谷,傈僳语称“腊玛登培”,意译为老虎跳峡谷。老虎跳峡谷全长10公里。进谷前,怒江江岸已具峡谷景观,江水时而平缓,时而奔腾,水急滩高,气势慑人。5、抗英纪念碑片马抗英胜利纪念碑位于片马纪念馆右铡的一个小山头上,苍松翠柏之中,高高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丰碑。纪念碑由怒江特产的汉白玉石雕成,尖端是盾牌,底座像弓,象征着片马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怒江旅游去哪好?怒江旅游景点介绍 去云南旅游,除了丽江西双版纳这些热门地方,怒江这条小众线路也十分值得一试。怒江支流,一年四季景色都很美,春可赏野花,夏可览江河,秋走田园,冬可观雪景。但由于夏春两季多雨,道路多发泥石流,秋冬(九月)为最佳。 独龙族纹面女 妇女“纹面”是独龙族一种奇特的风俗,至于为何纹面,说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三点,一说是独龙族少女十二三岁时候成人礼,二说是独龙族的图腾崇拜,三说是为了逃避西藏土司抢人。现在,怒江独龙族纹面女的传统已经失传,仅剩下几十位纹面女。据说,以后将会以“贴面”的形式再现纹面女风采。 雾里村 雾里也叫翁里、伍里,位于怒江州贡山县,到过这里的人都称它为“瑞士田园风光”,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小村落。这里风景如画,怒族人的木屋错落有致的矗立在田野上,伴着袅袅的炊烟,静谧和谐的美感油然而生。 秋那桶村 秋那桶村是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秋那桶峡谷是整个怒江大峡谷中的精华部分,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众多瀑布,在峡谷中穿行,沿途景色非常壮观。 老姆登基督教堂 怒江老姆登基督教堂在怒江峡谷沿岸,位于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至今仍在被村民们使用来做礼拜。虽然在峡谷里,居住着怒族、傈僳族、白族、汉族、藏族等,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对基督教的信仰却是一致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保持着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东巴教和藏族的藏传佛教。 知子罗 知子罗在傈僳语里的意思是"好地方",曾是州首府、碧江县政府。该村隶属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地处匹河乡东边,东邻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南邻普洛村,西邻架究村,北邻沙瓦村,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 ? 怒江旅游去哪好?怒江旅游景点介绍 云南怒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怒江好玩的地方有:怒江大峡谷、丙中洛、雾里村等。建议租越野车自驾车走六库、片马穿越怒江大峡谷,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这是仅次于美国西南部长约4600多公里,深达1830米的号称世界第一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海拔4000多米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夹着水流汹涌的怒江,峡谷中险滩遍布,两岸山势险峻,层峦叠峰,比较有名的景观有双纳洼地嶂峡、利沙底石月亮、月亮山、马吉悬崖、丙中洛石门关、怒江第一湾、腊乌崖瀑布、子楞母女峰、江中松等。怒江大峡谷分布有傈僳族(出名的有登埂河澡塘会和玛布河澡塘会)、怒族、独龙族、白族、普米族等十几种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独特、神秘!怒江地区民俗丰富多彩,尤以傈僳族的刀杆节,独龙族的镖牛习俗最为独特。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并存。傈僳族和独龙族村寨的垛木房及生产、生活用具独具民族特色。傈僳族信仰原始宗教,保存有原始图腾崇拜的遗迹,有伴朵、迪母瓦、盍什等民俗节日。他们穿自制的麻布衣、火草衣,显得古朴大方。怒江第一湾贡山县丙中洛乡政府往南4公里处,平缓的怒江在这里转了一个马蹄形大弯,这就是千里怒江第一湾。湾上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江面30余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在峡谷中宛如一颗绿宝石。石月亮月亮山风景区位于福贡县利沙底乡怒江西岸。海拔在3360-4400米之间,风景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月亮山上有一个天然孔洞,宽32.7米,高60米,厚2米,当地傈僳族称此洞为亚哈巴(即石月亮),月亮山因此而得名。整个月亮山是由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地质景观。已发现景点30余处,有石月亮、嫦娥洞、卧虎峰、神娃峰、神指峰、万丈崖、一线天等著名景点。在月亮山还可以观碧罗雪山日出、怒江大峡谷远景及云海,还可观赏到名贵花卉和珍稀的旅游胜地。独龙江独龙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从迪布里地方流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内上游称克劳洛河,到贡山境内与麻必洛河汇合后始称独龙江,为伊洛瓦底江三大源流之一的恩梅开江上游。在怒江州境内流程为80公里,流域1947平方公里,然后流入甸心多危石险礁,水势汹涌。较大的支流有:麻必洛河、担当洛河、布卡娃河、木切尔河、木林河、达塞洛河等。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距离怒江州府六库50公里处有一很窄的峡谷,傈僳语称腊玛登培,意译为老虎跳峡谷。老虎跳峡谷全长10公里。进谷前,怒江江岸已具峡谷景观,江水时而平缓,时而奔腾,水急滩高,气势慑人。老虎跳峡谷由变质大理石岩、片麻岩构成,谷岸高1500米,陡峭如削。两岸距离最窄处只有10米。老虎跳峡谷中有奇峰奇石林立,高者高耸入云,低者坐卧江中,欲斩断怒江。有神奇的米斯山,有神熊峰,有望谷峰,有鹰嘴崖等景观。抗英纪念碑片马抗英胜利纪念碑位于片马纪念馆右铡的一个小山头上,苍松翠柏之中,高高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丰碑。纪念碑由怒江特产的汉白玉石雕成,尖端是盾牌,底座像弓,象征着片马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碑中片马抗英胜利的纪念碑是由原中共中央书记胡耀邦同志视察怒江时亲笔题下的。藤篾桥片马口岸兰坪景区神奇地心兰坪驿道怒江大峡谷迷人的锣锅箐青那桶幽谷傈僳族澡塘会怒江大峡谷溜索老姆登基督教堂冰雪怀抱的听命湖更多关于云南怒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上一篇:拼接触摸屏

下一篇:5g 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