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第一交响曲

时间:2024-06-26 17:05:52编辑:流行君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又被称为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又被称为《抗日战争安魂曲》。马勒所生活的奥匈帝国,是一个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危机四伏的国家。虽然同是日耳曼民族,但因为德意志比奥匈帝国强大,因此奥地利人常常受德意志人的欺凌。在奥匈帝国内部,波希米亚人又作为被压迫民族而受奥地利人的歧视。马勒常说,我是三重的无家,在奥地利作为一个波希米亚人。在日耳曼人中作为一个奥地利人,在世界上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哪里我都是闯入者,永远不受欢迎。这样的社会背景,促使马勒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早期的作品曾写过一首名为《尘世的痛苦》的歌曲,真实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现状。创作背景在他创作的9部交响曲以及声乐作品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我们可以听到他那优美极有生命力的交响力量,以及对大自然和人生的赞叹。同时马勒的音乐又会流露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嘲讽,出现一些怪诞痉挛的节奏。尖锐喊叫般的音响,真实反映了作曲家的心理挣扎。在艺术风格上,马勒的作品继承了后期浪漫派音乐的传统。拓展交响乐的表现力,发挥每件乐器的表现性能,造成音乐色彩绚丽的配器效果。从极其纤柔的轻奏到浓重而震撼人心的音响,瞬息万变、五彩缤纷。他探求庞大的乐队编制,根据音乐的需要扩展乐曲结构,用以表现巨大饱满的乐思。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又被称为

《千人交响曲》马勒的《第八交响曲》,降E大调,作于1906-1907年,1910年9月12日由马勒指挥在慕尼黑首演。这首交响曲编制庞大,因需千人演奏演唱,故称《千人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MAHLER:Symphonie No.8《第八交响曲》是马勒所创作的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一首,用马勒自己的话来说,此曲是对前七部的总结。其除了庞大的交响乐队,还有两个混声合唱队,一个童声合唱团,七个独唱演员。也因此被称为“千人交响曲”。《第八交响曲》不但规模大,内容也有所突破,个人的悲剧因素减少很多。取而代之的是贝多芬式的博爱、欢乐和幸福。马勒创作此曲时,曾写信给门盖尔贝格,称,“这是在我过去作品中最大的作品,内容与形式都非常独特,无法用语言来表示。你不妨想象大宇宙发出音响的情形,那简直已不是人类的声音,而是太阳运行的声音。”他又说,“我过去的交响曲,只不过属于这首交响曲的序曲。过去的作品表现的都是主观性的悲剧,这首作品却是歌颂伟大的欢乐与光荣。”这首交响曲原分为4个乐章,后取消中间的谐谑曲与慢板,变成两部分。

马勒第二交响曲赏析

  《马勒第二交响曲》,C小调,由马勒创作于1894年,《马勒第二交响曲》是以编制庞大和演奏难度而著称的马勒十部交响乐作品之一,也可以说是马勒的优秀代表性作品之一。下面就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马勒第二交响曲》的赏析吧!   《马勒第二交响曲》赏析一:第一乐章(约23分钟)   第一乐章,庄严肃穆的快板,C小调,指示“专心认真,而且要有庄严的表现”,扩大的奏鸣曲式,题名为“葬礼”。这一乐章用布鲁克纳的开始方法,在强奏的弦乐颤音上,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粗犷有力的片断动机,不久出现以C小调为中心的第一主题,由双簧管和英国号主奏,随后又由另两三个相异的主题,构成第一主题群,阴暗的音色带有不祥的气氛。然后小提琴奏E大调柔和的第二主题,第一主题再度出现时,全部管乐奏圣咏风格旋律。呈示部小结尾前,圆号与木管奏葬礼进行曲。这两个主题群结构复杂,所以呈示部很庞大。   展开部可看作3部分,第一段小提琴以C大调优美地奏第二主题开始,低音弦乐奏第一主题动机,鼓荡加强后又趋平静。长笛奏第二主题,开始抒情的第二段。第三段又以第一主题动机加强而出现高潮,最高潮达圣咏风格的旋律,回到C小调而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将呈示部加以浓缩精简,两个主题变得隐晦,但比呈示部的对位更为精彩,结尾部变成葬礼进行曲,最后以下行半音阶风格结束。   第一乐章的马勒曾这样解说:“如果你想知道的话,我所送葬的是我的《第一交响曲》的主角,我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到他的整个一生仿佛在洁净无瑕的镜面中反映出来。司时它又提出至关重要的问题: 你生存的目的何在? 你受苦是为了什么? 这是否全都只是一个可怖而巨大的恶作剧呢? 我们全都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而我的答复就在最后乐章中。”   《马勒第二交响曲》赏析二:第二乐章(约10分钟)   第二乐章,中庸的快板,降A大调,指示“极为轻松地,绝不可急躁”。马勒将这乐章当做回忆幸福的往日的间奏曲,表现失败的英雄的爱,是整首交响曲中音乐较为明朗的部份。   弦乐合奏的主题,是朴素的连德勒舞曲(发源于奥地利南部LANDLER的慢圆舞曲,是圆舞曲的前身),写得极美,较海顿、舒伯特等前辈的连德勒舞曲写得更为精致美妙。这个主题共反复出现三次,中间安插了两个没有显著的对比性格的中段曲调。   马勒把第二与第三乐章当作跟在葬礼后的间奏,回忆和幻想。他说:“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参加了一个你所亲近的人的葬礼,然后,也许在归途中,你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幅很久以前的欢乐时刻的画面,就像一线明媚的阳光,没有任何云遮雾障,于是你可能把刚才发生的事几乎忘掉,这就是第二乐章。”这一乐章如舒伯特的兰德勒舞曲般明朗,用了两次中段。第一个中段,圆号与小提琴对应细微的动态,升G小调。回到降A大调后,轻快的主题再现,第二中段更活泼而富色彩。然后主题以第三次弦乐拨奏再现,木管接替。   《马勒第二交响曲》赏析三:第三乐章(约11分钟)   第三乐章,C小调,缓缓流动的动态,三段体的谐谑曲。运用了马勒的歌曲集   专辑“少年的魔角”   专辑“少年的魔角”   《少年的魔角》中的《圣安东尼向鱼儿说教》的旋律。此歌曲描写帕图亚的圣安东尼在湖岸上长时间耐心地向鱼儿布道,劝说它们改变贪馋的本性。鱼儿愉快地聆听布道,但过后重又各自追逐自己的猎物果腹。   这个乐章是幽默中带有讥讽。马勒这样解说:“当你从怀念的白日梦中醒来而必须回到浑浑噩噩的现实生活中时,那无穷无尽的运动,无休无止的日常活动,没有意义的喧嚣奔忙,可能会使你感到不寒而栗,仿佛你在注视着灯火通明的舞厅中旋风般起舞的人群——而且是在外面的黑暗中看着他们,离开那么远,因此听不到那里的音乐。这时,人生似乎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一个可怖的鬼域世界,对它,你将发出一声憎恶的喊声而退避三舍!”整个乐章以三段体作成,由定音鼓和低音乐器的四度动机开始,但立即出现第一小提琴流动的明快的主题,中段主题由法国号和小号高奏出来,由低音弦乐以断奏的动态开始,表现出明朗的旋律。两种旋律以发展风格作立体性进行,经对比后,自由地再现第一段,以片断性再现主题而结束,然后空洞且了无生气地静静终止。   《马勒第二交响曲》赏析四:第四乐章(约5分钟)   第四乐章,降D大调,指示“极为庄严,但是简朴地”,女低音之歌《原始之光》,是末乐章的引子。这是一段管弦乐伴奏的声乐曲。   《马勒第二交响曲》赏析五:第五乐章(约34分钟)   第五乐章:谐谑曲的速度,降E大调,扩大的奏鸣曲式,3/8拍子(复活颂歌)。   马勒对这个乐章的解说是:“在荒野中传来如下声音:人类的末日已经到来,最后的审判日已经临近。大地震动,巨石裂开,僵尸挺立,人世间伟大的与渺小的,帝王与乞丐,正直之士与不法之人都一齐走来。伟大的声音传来,启示的小号在呼唤。于是在可怕的静寂中,尘世生活显示出最后颤栗的姿态。夜莺之声远远传来,圣人与神合唱‘复活吧,复活吧,你可能被宽容。’然后出现神的荣光,奇异而柔和的光慢慢渗透我们内心。所有的一切归于沉默而幸福。在那里没有任何审判,也没有罪人,没有正直的人;没有强权,也没有卑贱,没有惩罚也没有报应。爱的万能的感情,净化了我们走向幸福的极致。”   这个乐章共3段,紧接着第四乐章不停演奏,第一段指示为谐谑曲速度,标题为“在荒野中呼叫的人”,相当于呈示部,以强烈的音响开始,这段具有强大张力,爆发出有如暴风雨般的强大音响的音乐,深刻地描写了人类在末日降临时的痛苦忧伤。长号表现第一主题,圆号轻轻地以C大调进行曲风格奏出第二主题,木管奏第三主题与第四主题,其中长号透示出关于复活的动机。第二段相当于发展部,又分为两段。第一段为第一主题与第三主题对位性的多彩发展,通过缠绕而表现紧张,紧张平静地进入第二段。第二段发展第四主题,结尾第一主题亦登场掀起高潮。第三段是“伟大的呼声”,以合唱为中心。先以第二主题开始,以长笛与短笛的缠绕表示夜莺的叫声,然后开始克洛普施托克的圣诗《复活颂》。在这里使用的合唱歌词是:“我这一把尘土,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复活。神召唤了你,他将给你不朽的生命,像种子一样你将被播下又开花结果。收获之神继续前进,刈割亡人,如捆禾束。”然后是女低音、女高音和合唱,最后则是凯歌式的合唱。最后,形成巨大的高潮,圆号以第二主题带动其它管乐器,在崇高的音响中结尾。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

?

? 这首交响曲取名为泰坦,历来有关文献认为,出自于德国浪漫派诗人杨.保尔于1800--1803年完成的同名长篇小说《泰坦》而命名,但该小说的情节和风格显然与这部交响曲所表现的精神不相符。小说的主人公阿尔巴诺如何由一个小公国亲王步入社会,经历一系列的冲突,最终成为有责任心的小公国统治者的成长过程。

我们知道“泰坦”是希腊神话传说中曾经统治世界的巨人族,这个家族是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盖娅的子女,共十二泰坦。由此可见,交响曲的标题有着“巨人”的寓意,马勒的九部交响曲是一幅心灵漂泊的历程图,他是一个终生没有可以归依和认同故乡的作曲家,他的交响曲具有统一的音乐构思,每部交响曲都是这部巨著的一个章节,D大调第一交响曲可视为巨著的序幕。

第一交响曲创作于1884年,1889年完成。当时正在创作歌曲集《一个流浪青年之歌》,这部歌曲集的创作初衷,是在马勒一度陷入对一位年轻女歌唱家约翰.李赫特的不幸爱情中激发而成的。马勒在构思这部交响曲时,部分乐章的主题分别取自该歌曲集中的歌曲:《今晨我走过田野》的主题出现在第一乐章;《在大路上有一棵菩提树》的民歌风格曲调在第三乐章里听到;而第二乐章的主题发展则由《绿野上的五月之舞》旋律构成。

马勒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期间,又经历了一场炽热的爱情事件,1887年在加工改编卡尔.玛利亚.冯.韦伯的未完成的作品《三个平托》过程中,结识了韦伯之孙卡尔.冯.韦伯上尉的妻子,马勒表达出强烈的爱慕激情,同时为这段不可能实现的爱情陷入痛苦和狂热之中,这种激情的热度、潜伏的情欲所喷发出的火焰能量转化为能动的创造力。马勒多年之后承认《第一交响曲》是从一次炽热的爱情引发起来的,但这次情感的经历只是创作的机缘和动力,而不是作品的内容。

1889年11月20日这首交响曲在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首演,由马勒亲自指挥,这部交响曲最初是五个乐章,后被马勒将第二乐章行板删掉。最终确定下来的四个乐章的版本,时间大约是五十五分钟。

目前现存流行的录音绝大部分都是四个乐章,五个乐章的版本可选拉托尔1991年指挥的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EMI 754647—2);祖宾.梅塔2000指挥的以色列爱乐乐团,(EMI 569816—2)。.

1884年24岁的马勒创作的具有自传性质的歌曲集《一个流浪青年之歌》改编于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歌词中表达出一个流浪青年借助自然摇摆于深沉的痛苦和欣然的慰藉之间。通过歌词我们会加深对第一交响曲的思想情感和作曲家创作意图的了解。

如在《今晨我走过田野》中“今晨我穿过田野,露珠在青草上闪光...”如同步入穿越草地和田野的青年,享受着群山和森林的景色,这首歌的曲调贯穿第一乐章,成为全曲的灵魂,充满宁静,构成了美妙的画卷。乐曲开始,在缓慢幽长的泛音A持续音上,随着下行四度动机的展开,杜鹃啼鸣,为宁静的大自然带来生机。呈示部过后,歌曲的旋律奏出,轻盈、宁静、柔美。描绘出田野及森林的勃勃生机,杜鹃声不时回荡在幽静的山林,令人陶醉在大自然清新的梦幻中。

第三乐章中歌曲《在大路上有一棵菩提树》主题音乐在此呈现,歌词中表现了作者爆发出绝望的情感:“在大道上有一颗菩提树,在那儿我第一次在睡梦中得到安息”,“爱情和痛苦”、“世界和梦想”。乐曲简练而单纯,但赋予了强有力的节奏,表现了作者绝望但坚定的信念“一切都会变好!一切!一切!”

第四乐章进入了缓慢、威严、沉闷的旋律,表现出作者在歌曲集中绝望爆发出的呼喊“我要躺在黑色的棺材里,我的眼睛永远永远不能睁开”。乐曲采用了老歌曲《两只老虎》作为具有卡农风格的葬礼进行曲,在低沉、压抑的音响中,一只送葬队伍默默缓缓走来,在通往天国和地狱的灵魂,默默地忏悔和挣扎,要摆脱世间的痛苦、洗清罪孽,灵魂得到解脱和安慰。作者在这一乐章对人生的意义做了深入的思考,一颗彷徨的灵魂,痛苦的挣扎,在现实中的无奈,始终不能解脱,只有通过音乐释放得以排解,活着的肉体和灵魂进行抗争,在冲突中,理性战胜欲望得到了升华。

在第五乐章达到了高潮,乐曲如暴风雨般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从地狱通往天国之路在召唤者死去的亡灵。在强烈、激荡和粗犷的乐句里,如闪电般的呼喊,人与命运的搏斗进行着惨烈的对抗,那坚韧、一泻千里般的旋律,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与前一乐章阴霾忧郁的情绪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辉煌的旋律中,灵魂得到升华,巨人“泰坦”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马勒为全部交响乐中树立的英雄形象奠定了基础,而英雄的心灵历程才刚刚拉开序幕,在随后的作品里,作者在不懈追寻着心灵漂泊的归宿。


马勒第五交响曲介绍

乐曲概述
  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作于1901至1902年,后来马勒又对总谱进行了多次修改。1904年10月18日在科隆的乔尔采尼希演奏会上由马勒指挥首演。同马勒此前所作的四部交响曲相比,第五交响曲重新确立了纯器乐创作的道路,作品中没有运用任何声乐因素。同时各个乐章间的联系更多地依靠音乐自身逻辑的发展,而不是音乐之外的标题因素。不过正如马勒所有的交响曲一样,内在的标题性内容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更加趋向于抽象化。马勒本人曾说:“我的音乐永远都是大自然的声音。”马勒是从浪漫主义的、诗意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的,萦绕于他脑际的是生命与死亡、大地与宇宙这些宏大而深沉的概念
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共5个乐章:   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升C小调,含有两个中段。指示为“以精确的步伐,严格地,像葬礼行列”。以小号表示送葬鼓号的开始,小提琴与大提琴奏出悲哀的主题,然后出现送葬的行列。加快速度后,指示为“热情而粗犷地”,进入降B小调的第一中段,在沉重的音响背景上,小号与小提琴作对位进行。长号奏出鼓号调,在第一段基础上发展得比第一段更激烈。而热情消退,又变成葬礼节奏后,到达A小调第二中段。在进入第二中段之前,独奏中提琴奏马勒自己的《亡儿之歇》中的《在这个世界上的喜悦之光》的旋律。第二中段只是以弦乐进一步宣泄悲哀,悲哀至极,便出现小号的送葬节奏,然后再趋于平静。著名音乐评论家劳伦斯·吉尔曼对这个乐章的解读是:“就像是令人心碎的失去理智的忧愁,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低音提琴和大管的持续低音之上,小号尖厉的音响表现天昏地暗般的悲伤。与弦乐半音进行的哀泣互为呼应,这一段音乐描写绝望之情,汹涌奔腾,前人的音乐中未有可与伦比者。”   第二乐章,A小调,“如暴风雨的激烈,并更加激烈”,奏鸣曲式。在低声部激烈的序奏后,小提琴表现有力而不稳定的第一主题,它的发展加入前乐章的中段动机。第二乐章减慢速度,随着第一乐章的送葬节奏,大提琴给予F小调处理。速度回到原速后,开始发展部。按序奏动机、第一乐章中段旋律、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的顺序发展。第一主题变形后成为再现部,第二主题虽给予暗示,但不完全再现。最后边将第一主题作九度音程大跳.边轻轻地结束。   第三乐章,谐谑曲,D大调,指示为“强有力而不太快地”。由木管奏维也纳舞曲的快乐的主题,展开别致的发展后,到达降B大调第一中段,小提琴奏乡村气息的旋律,大提琴给予纠缠。   接着第一段以自由形态再现。第二中段减慢速度,由圆号作引导,各乐器层层发展。第一段三现后,铜管奏第一中段旋律,木管奏第二中段旋律,第二乐章第一主题加入,发展成高潮结束。   第四乐章,稍慢的慢板,三段体,只用竖琴与弦乐。以竖琴伴奏,第一小提琴奏出抒情主题,变成厚重的对位后进入中段,第一小提琴奏躁动不安的旋律。第三段回到F大调,是对第一段的简化。   第五乐章,回旋曲,D大调。圆号与小提琴奏暗示性的有延长记号的单音,转为快板后,管乐奏主题的断奏。接着变成游戏似的快板,圆号奏主题,其它乐器以赋格发展。大提琴奏巴赫风格的第一副主题,也作赋格发展,这一赋格乐段加入了小提琴所奏的优美新旋律。然后主要主题以小提琴开始,以赋格形态再现,接着再现第一副主题,加入了前面优美的动机,表现对位技巧、二重、三重赋格,进入结尾,铜管制造出强烈的对位高潮而结束。


旅行者之歌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提问者没有说明《旅行者之歌》是哪位的作品,而这方面有几个答案,整理给提问者参考:《Grbavica》(旅行者之歌)  上图是真实人物和小说改编为电影的《Grbavica》(旅行者之歌),是2006年的一部电影,讲述了波黑战争期间萨拉热窝的一位单身妈妈的故事。这部电影获得了评论家们的热烈反响,并且在200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金熊奖、人道主义精神奖以及和平电影奖。   导演:Jasmila Zbanic监制:Tanja A?imovi? 片长:90 分 语言:波斯尼亚语 编剧: Jasmila Zbanic和Barbara Albert主演:Mirjana Karanovic, Luna Zimic Mijovic, Leon Lucev等。  《旅行者之歌》原文片名为Grbavica,指的是「woman with a hump」,意义可延伸至有包袱、怀了孕或是背负苦难的女人;除了词汇本身的内涵,Grbavica实为一地名,位於塞拉耶佛郊区。1992波赫战争爆发,Grbavica被塞尔维亚军队占领成了战俘集中营,数以千计的人民在此受到屠杀,而种族净化的残酷激烈手段使的当地上万名妇女集体遭受强暴。以这样一个有著历史创伤记忆的地方来为电影命名,描述波士尼亚战争後,想完成女儿学校旅行的单亲妈妈Esma,为了筹措学校旅行的费用而日夜兼职。但是女儿Sara希望妈妈拿出「烈士遗族证明书」,证明生父因为战争殉国,以得到旅费减免优待与认同。妈妈却不愿回应女儿的要求,宁可想尽办法筹钱支付全额旅费。这样的矛盾是贯穿全片的迷藏。 Grbavica不仅具有地理位置上的历史涵义,同时呈现了战後遗民所背负的苦难回忆,中文片名《旅行者之歌》似乎相当程度的削弱了片子的意涵,与洁丝米拉意图想要表现的主题稍有所偏离。   战争导致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战争後的沉痛更是遗留在每个人的心里。《旅行者之歌》的剧情单纯平实,然而结尾铺陈的瞬间坠落却令人印象深刻。战争後的生活状态毋宁成了《旅行者之歌》的特殊风景,过去的一切早已被摧毁殆尽,死亡的灵魂用生命做为安静的代价,活下去的人却得背负著战争的伤痕继续生活。   母亲Esma和女儿Sara是过去与未来的对比,前者面对爱情拘谨小心最终压抑,後者大胆用青春尝试却迷惑不已。共同点是笼罩著後战争时期的嗟叹和哀伤,「我的父亲是烈士!」Sara倔强的说,另一头是Esma四处奔走的景况。另一种现实层面的展现,贫苦、人情味以及单亲妈妈的无助,导演的故事情感就像饱满的色调一样令人感受强烈。   为了在现实中置入梦境往往需要大量谎言,母亲Esma编织的藉口终究被识破,令人震撼的一幕,Sara拿著枪指著Esma(战争死亡的直接意象),Esma愤怒地槌打Sara,她疯狂大喊,你这个塞尔维亚杂种!波士尼亚的母亲悲伤的对女儿说。Sara诞生是因为战争的丑恶,Esma在战俘营被塞尔维亚人强暴才生下了她。彷佛是战争的再现,种族之争的悲惨在於生命如此可贵完整,然而人类却为了仇恨而想要分割生命的完整性。还记得片子的前面,Sara与Esma打闹嬉戏时将母亲压倒在地,让母亲回忆了战争与民族之间的苦痛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厌恶。   夜总会的光头保镳说:「战争时大家都很相爱,现在都变了。」也许最後一幕,Esma与Sara的互相拥抱可以回应他的疑惑与感叹,即使战争与民族之间的仇恨会让亲情有点苦涩,却仍旧移转不了人类某些与生俱来的本质。  《旅行者之歌》没有结局,观众却可以体验深刻感动、看见无限希望-从艾丝玛将自己自创伤中解放後含泪与女儿道别的笑容里;也从莎拉解开身世之名即将展开成年之礼的旅程中。    2. 《旅行者之歌》是一本台湾出版的旅游书,里面文字少,图片多,13×19cm 彩色平装书112页,没有特定主题和单篇幅的文学性描述,应该不是提问者询问的文章。 上图是这本书的内页,图片占每一页的百分之八十至八十五的篇幅,文字多不超过100字。 没有文学价值的欧游各地写真集。  3. 马勒的《旅行者之歌》,也称为《青年流浪之歌》(德语: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又译作“流浪者之歌”,乃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如上图,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作创作的首部联篇歌曲。这套作品由四首歌曲组成,由低音声部担任独唱(较常见为女低音)。内容反映出当马勒在德国卡塞尔担任歌剧院指挥时,和当时的女高音Johanna Richter的一段不愉快的爱情经历。   编撰此作品的历史既复杂亦很难追踪。 马勒早于1884年12月开始创作,并在1885年全面完成。期间他曾对此作品进行大幅度的校订,亦将原来计划由六首改为四首;其后在1890年代初(大约于1891年至1896年期间),把本曲的钢琴伴奏配成管弦乐版本。因此,多年来不同的手稿版本,彼此间可能有一些出入。   本曲在1896年3月16日当天于柏林首演时,已经是以管弦乐的版本的出现,但亦不能排除在这版本之前,亦已经出现了供声乐和钢琴伴奏的演奏版本。作品于1897年正式出版,自此便成为了马勒其中一首较著名的作品。   虽然所有歌词均出自马勒手笔,但歌词内容,无不深受他所喜爱的其中一本书籍《少年魔法号角》内的诗篇所影响。例如第一首歌,便源于《少年的魔法号角》的《我的爱人》(德语:Wann [sic] mein Schatz)。   以下为《旅行者之歌》的四段内容全文:(一)爱人结婚那一天第一首名为爱人结婚那一天(德语:Wenn mein Schatz Hochzeit macht),明显是借曲表达他原本爱好该女演员,及视她为他的爱人。流浪者对爱人出嫁感到惋惜。他察觉周围世界的各样美好事情,却又无法阻止内心的一份伤感。此乐曲带有苦中带甜的象征,主要以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为主。Wenn mein Schatz Hochzeit macht,Fr?hliche Hochzeit macht,Hab'ich meinen traurigen Tag!Geh'ich in mein K?mmerlein,Dunkles K?mmerlein,Weine, Wein'um meinen Schatz,Um meinen lieben Schatz!Blümlein blau! Verdorre nicht!V?glein sü?!Du singst auf grüner Heide.Ach, wie ist die Welt so sch?n!Ziküth! Ziküth!Singet nicht! Blühet nicht!Lenz ist ja vorbei!Alles Singen ist nun aus.Des Abends, wenn ich schlafen geh',Denk'ich an mein Leide!An mein Leide! 爱人结婚的那一天,她的大喜日,我的伤心日!我会走进自己狭小的房间,在那黑暗、狭小的房间,为爱人洒泪、洒泪,为了我的爱人!蓝色的花儿别凋谢啊!可爱的鸟儿,你在绿油油的石南上歌唱!天啊,这世界怎能这样美好?吱吱!吱吱!鸟儿莫再唱!花儿莫再开!春天已逝。一切歌声已成过去。午夜梦回,就会想起伤心事,自己的伤心事! (二)今早我走过田野第二首曲以今早我走过田野(德语:Ging heut Morgen übers Feld)为题,亦是此作品当中最愉快的旋律。这是一首喜乐之歌。流浪者对大自然的美景,如简单的鸟鸣声和草上的露珠等都十分欢喜和惊奇,并重复提醒著说:“它不是一个可爱的世界”然而,流浪者在最后被提醒,尽管这一切皆美,但他的喜乐因爱人的离开而不再回来。此乐章的配器非常细致而优雅,运用了长笛和弦乐的高音音域,而三角铁在这乐章亦发挥重要的衬托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乐章的大部分旋律,均在马勒第一交响曲中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中重新运用和发展。Ging heut morgen übers Feld,Tau noch auf den Gr?sern hing;Sprach zu mir der lust'ge Fink:"Ei du! Gelt? Guten Morgen! Ei gelt?Du! Wird's nicht eine sch?ne Welt?Zink! Zink! Sch?n und flink!Wie mir doch die Welt gef?llt!"Auch die Glockenblum'am FeldHad mir lustig, guter Ding',Mit den Gl?ckchen, klinge, kling,Ihren Morgengru? geschellt:"Wird's nicht eine sch?ne Welt?Kling, kling! Sch?nes Ding!Wie mir doch die Welt gef?llt! Heia!"Und da fing im SonnenscheinGleich die Welt zu funkeln an;Alles Ton und Farbe gewannIm Schonnenschein!Blum' und Vogel, gro? und klein!"Guten tag,ist's nicht eine sch?ne Welt?Ei du, gelt? "Sch?ne Welt!"Nun f?ngt auch mein Glück wohl an?!Nein, nein, das ich mein',Mir nimmer blühen kann! 今早我走过田野;每跟草仍挂着露水。愉快的鸟儿对我说:“嗨!早安!你啊!这世界不是益发美好吗?吱吱!吱吱!既美丽又生机勃勃啊!这世界使我多么愉快!”还有,田野里的铃兰满怀好意,愉快地一边摇响铃儿(叮、叮)一边道出清早的问候:“这世界不是益发美好吗?叮!叮!美好的事物啊!这世界使我多么愉快!”然后,在阳光里世界忽然闪闪生辉;一切都变得有声有色,是在阳光普照的时候!不论是花是鸟,不分是大是小!“你好,这世界不美吗?嗨,不是吗?难道世界不美吗?”我的快乐日子也会开始吗?不、不—我是说快乐日子将永不来临! (三)我有把炽热的刀第三首曲表达出充满绝望的心情。我有把炽热的刀(德语:Ich hab'ein glühend Messer)描绘流浪者以“被金属刀锋刺透他的心”,比喻他的失去爱的极大的痛苦。周围环境的每件事物,都令他联想起他至爱的某些东西,而他亦但愿他握住这把了刀。音乐完全反映出流浪者的固执和感到痛苦的心情。Ich hab'ein glühend Messer,Ein Messer in meiner Brust,O weh! Das schneid't so tiefin jede Freud' und jede Lust.Ach, was ist das für ein b?ser Gast!Nimmer h?lt er Ruh',Nimmer h?lt er Rast,Nicht bei Tag, noch bei Nacht,wenn ich schlief!O weh!Wenn ich den Himmel seh',Seh'ich zwei blaue Augen stehn!O weh! Wenn ich im gelben Felde geh',Seh'ich von fern das blonde Haarim Winde wehn!O weh!Wenn ich aus dem Traum auffahr'Und h?re klingen ihr silbern' Lachen,O weh!Ich wollt', ich l?g' auf derSchwarzen Bahr',K?nnt' nimmer, nimmer die Augen aufmachen! 我有把炽热的刀,挺挺的插在我胸膛。唉!伤得很深哪!伤及一切快乐、欢喜的情绪。天啊,这附身的邪恶东西!没有停止,没有松懈,不分昼夜折磨我。当我想安睡时。唉!我抬头望天但见一双蓝眼睛。唉!走过黄澄澄的田野,远远看见她的金色秀发,在风中飘扬。唉!当我从梦中惊醒听到她银铃似的笑声时—唉!但愿可以躺在黑色棺木里—眼睛再也不用睁开! (四)那双蓝蓝的明眸最后一曲就如流浪者的一种解决。音乐(也在马勒第一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重复使用)是温和但被压制,且由富抒情及以协调的进行和弦所构成。乐曲标题为那双蓝蓝的明眸(德语:Die zwei blauen Augen von meinem Schatz),表达出眼睛的各种影像令流浪者无法处理如此多的伤痛,使它不可以在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它躺卧于一棵菩提树下,让花在他身上落下。他想要回到他的旅行前他的生活。他希望整件事件从未都未发生:“每件事物:爱和伤痛,和世界和梦!”Die zwei blauen Augenvon meinem Schatz,Die haben mich in dieweite Welt geschickt.Da mu?t ich Abschied nehmen vom allerliebsten Platz!O Augen blau,warum habt ihr mich angeblickt?Nun hab'ich ewig Leid und Gr?men.Ich bin ausgegangen in stiller NachtWohl über die dunkle Heide.Hat mir niemand Ade gesagt.Ade!Mein Gesell' war Lieb' und Leide!Auf der Stra?e steht ein Lindenbaum,Da hab'ich zum ersten Mal,im Schlaf geruht!Unter dem Lindenbaum,Der hat seine Blütenüber mich geschneit,Da wu?t'ich nicht, wie das Leben tut,War alles, ach, alles wieder gut!Alles! Alles, Lieb und LeidUnd Welt und Traum! 那双蓝蓝的明眸是我爱人的眼睛。是这美目把我带来这偌大的世界。我不得不告别这至爱之地!蓝蓝的眼睛啊,为何凝视着我?现在我要面对永恒的哀愁。我走出去,步入宁静的夜,走过大片漆黑荒野。没人跟我话别。再见!爱与哀跟我作伴!路上伫立着一棵菩提树,在这里,我第一次能在睡梦里歇息!椴树花像雪花般飘落,落在我身上,我不知道是怎样活下去的,一切都已重新开始!一切!一切:爱与哀、还有尘世与梦幻!    本乐曲的译名,曾有过不同的解读。有人将"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译作“流浪者之歌”或“旅行者之歌”,亦有人将该词译作“旅人之歌”。不论如何,都无损这曲奠定马勒作为联篇音乐作曲家之地位。  4. 黑塞的《旅行者之歌》小说   《旅行者之歌》(Siddhartha),又译为《流浪者之歌》或《悉达多》,德国小说家赫塞(赫尔曼·黑塞、或译作赫曼·赫赛,原文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照片如上图),德国诗人、小说家,1946年同时获得歌德奖与诺贝尔文学奖)所著的三部式文学作品,描写主人翁悉达在古老的印度追求他自己的三个重要历程的过程。   此部小说从自觉的禁欲主义,透过自我放逐和视觉感官享受,最终知识及和平成为他追求生命的最终目标。   他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邦(Baden Württemberg)的卡尔夫镇(Calw)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的父母和外祖父都曾在印度传教。黑塞自幼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遵照父母意愿考入毛尔布龙隐修院,可是由于不堪忍受学校那种扼杀人个性的教育的摧残,半年后即逃离学校。此后他上过文科中学,当过机械厂学徒,还曾在蒂宾根和巴塞尔的书店和古玩店当过店员。在此期间,他一面攻读歌德、席勒、狄更斯、易卜生、左拉等人的作品,一方面开始练习写作。1899年,他自费出版了他的处女作诗集《浪漫之歌》,次年又出版了散文集《午夜后的一小时》。这两部作品虽然使黑塞的文学才华初露端倪,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904年,黑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又译作《乡愁》)出版,引起很大反响。使黑塞一举成名,从此开始走上专业创作的道路。   黑塞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在轮下》(1906)是一部公开抨击旧教育制度的小说。作品描写的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少年朋友在神学院身心受到摧残的故事,在连续出版了两个短篇小说集《此生此世》(1907)和《邻居》(1909)后,黑塞于1909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盖特露德》(又译作《生命之歌》),作品以他反复描写的知识分子的“孤独”为主题。   1911年,黑塞做了一次印度之行,对印度和中国的哲学思想和古老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发表的游记《印度纪行》(1913)和长篇小说《流浪者之歌》(1922年,又称为《旅行者之歌》或《悉达多》)就是此行的收获。1915年出版的《克努尔普》由《初春》、《怀念克努尔普》和《结局》三篇连续性的小说组成,是黑塞著名的流浪汉体小说。   一战后,由于受战争和家庭关系破裂的影响,黑塞的创作发生明显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对荣格的精神分析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试图从哲学、宗教和心理学方面来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德米安》(1919,又译作《彷徨少年时》)、《流浪者之歌》(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荒原狼》一书因其深刻的心理分析、广博的思想内容、离奇的情节和高超的艺术手法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长篇小说《流浪者之歌》(1922年,又称为《旅行者之歌》或《悉达多》)可说是近代欧洲人认识东方佛教思想与文化的滥觞之一。

如何评价马勒《第三交响曲》?


表现的是马勒的自然观。马勒原定此曲标题为《夏日正午之梦》。马勒根据他 “交响曲必须如同整个世界一般,包含一切” 的原则,在其中的第三交响曲尝试定义自然中所有声音。马勒在上结合了浪漫主义的概念──包括为交响曲设标题,或是乐章的整合,与交响曲中歌曲曲调的运用,这些概念皆因交响乐团在管弦编制上的重大发展而得以实现。当他寻求能够延伸其音乐世界的方法,所带来的是马勒扩展了交响乐体制,最后致使他打破对形式既有的认知。他曾说一部交响曲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因此马勒在呈现他的作品之时遇上困难,也会持续修改乐曲细节直到呈现的效果能让他满意。从某些角度来说,马勒在追随者眼中扮演的关键性角色,让他俨然成为现代音乐的海顿。他的作曲风格对勋伯格、韦伯恩、与贝尔格造成深远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曾经与他共事,事业上受其助力的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与奥图·克伦培勒。他们将马勒的音乐介绍至美国,更改变了好莱坞电影配乐的做法。他不只是个作曲家,更是提倡革新的指挥,他的理论、技巧至今仍使用。他时常说:“传统只是伤感。”,还要求大量排练曲目;即使这么做让公演品质比过去更为精进,终究导致马勒与乐团之间关系紧张。

马勒第一交响曲的版本

DG 431 769-2 Mahler Symphony No.1 Claudio Abbado BPO 1CD 阿巴多 柏林爱乐乐团 现场录音DG 400 033-2 Mahler Symphony No.1 Claudio Abbado CSO 1CD 阿巴多 芝加哥交响乐团CBS 32DC886 Mahler Symphony No.1 Lorin Maazel WPO 1CD 马泽尔 维也纳爱乐乐团DECCA 417 701-2Mahler Symphony No.1Sir Georg Solti LSO 1CD 索尔蒂爵士 伦敦交响乐团PHILIPS 475 622-2Mahler Symphony No.1,2Bernard Haitink BPO 2CD 海廷克 柏林爱乐乐团SONY 88697 45369-2Mahler SymphoniesLeonard Bernstein NYPO 12CD 伯恩斯坦 纽约爱乐乐团DG 427 303-2 Mahler S1 Leonard Bernstein RCO 1989 live 1CD 伯恩斯坦 皇家音乐厅大会堂乐团 现场录音PHILIPS 470 872-2 Mahler Symphony No.1 Seiji Ozawa BSO 1CD 小泽征尔 波斯顿交响乐团EMI 764 287-2Mahler Symphony No.1Riccardo Muti PPO 1CD 穆蒂 费城交响乐团DG 459 610-2Mahler Symphony No.1Pierre Boulez CSO 1CD 布列兹 芝加哥交响乐团EMI 068 651-7 Mahler Symphony No.1 Klaus Tennstedt LPO 1CD滕斯泰特 伦敦爱乐乐团EMI 754 217-2 Mahler Symphony No.1 Klaus Tennstedt CSO 1990 1CD 滕斯泰特 芝加哥交响乐团 现场录音EMI 586 994-2 Mahler Symphony No.1 Zubin Mehta IPO 1989 1CD (5乐章版本) 祖宾梅塔 以色列爱乐乐团Mahler Symphony No.1 Zubin Mehta BPO 1989 1CD (5乐章版本) 祖宾梅塔 柏林爱乐乐团 2011年现场演出ORFEO C628 041B Bartok PC3 Sz119, Mahler S1 Annie Fischer Sir Georg Solti WPO 1964 2CD 索尔蒂爵士 维也纳爱乐乐团 现场录音 单声道其他版本1. 布鲁诺·瓦尔特1961年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版,Sony,SMK64447(2张)。这两张唱片上另有布鲁诺·瓦尔特指挥的《第二交响曲》和《旅伴之歌》,《企鹅》评介三星。2. 西诺波里1989年指挥爱乐乐团版,DG,CD编号429228-2,《企鹅》评介三星。3. 殷巴尔指挥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版,DENO,CD编号C37-7537。4. 马舒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版,Teldec, CD编号9031 74868-2(+马勒《旅伴之歌》),《企鹅》评介三星。这首交响曲5个乐章的版本可选拉特尔1991年指挥伯明翰交响乐团版,EMI, CDC754647-2,《企鹅》仅评为两星。

马勒第一交响曲的第三乐章

3.指示为“强有力的运动”,A大调,布鲁克纳式的激动的谐谑曲,音乐简练而单纯。乐曲的主题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生活风俗性画面,它的音调和节奏如连德勒舞曲,十分富有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先强有力地奏出一个由全曲主导动机组成的固定音型,它与小提琴不断反复的八度跳跃音型共同组成背景。两支双簧管奏出了乡村舞曲主题,之后由小提琴奏出。在主题重复后,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特别的音响不断调弄。三声中部在这背景上呈现兰德勒舞曲节奏的主题中段为F大调,有田园风味的圆舞曲风格,以主导动机作为低音伴奏。在长笛、单簧管与弦乐进行中,新的旋律以对位形态显示,圆号以八度的呼唤,引向作为再现的第三段。第三段比第一段更为单纯。

上一篇:维多利亚的爱

下一篇:三相混合步进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