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时间:2024-06-24 03:21:29编辑:流行君

公共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区别

公共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学思想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它们的差异:1. 研究对象不同: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公共部门经济活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公共品和外部性等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和企业经济活动的规律和机制。2. 研究目的不同:公共经济学旨在研究如何优化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公共物品的供给、社会公平和资源配置等,而西方经济学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提高效率和生产率、推进全球化等。3. 研究方法不同:公共经济学通常采用定量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强调政策评价、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等,而西方经济学则更加重视形式化的理论推演和实证验证。4. 基本价值观不同:公共经济学注重经济和社会公正、公平和公益导向,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平衡,而西方经济学则更加注重自由市场、私有财产和竞争机制,并以市场效率为最高价值。总之,公共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现代经济中,它们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


学习公共经济学的意义?


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要求人们从更广泛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研究政府的经济活动。研究方法的进步,更推动了财政学基础上的公共经济学的诞生。为了沿袭历史上财政学的发展,人们往往把财政学叫做旧公共经济学,而把扩大了的财政学叫做公共经济学。其特征:1、公共经济学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行为的学科。政府与市场也同样存在着失灵的现象,因此就需要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公共经济学就要解决此类问题,即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生活?什么时候干预?怎样干预?政府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方式、途径和效果是什么?2、公共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经济行为。人们研究政府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进行,比如从社会学的角度,从政治学的角度等。但是,经济学认为人们是通过理性的利己主义行为、利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商品货币关系中完成自己的交易行为,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服务性的,政府是服务性的政府。3、公共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公共经济学研究提供公共物品、政府价格管制、外部性与政府行为、政府政策与经济自由度、寻租等问题时,采用了大量的方法。这些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比如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信息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政府在实际工作中也迫切需要这样一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既完成社会的目标,又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837考研科目

837考研科目以下四点: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4、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专业培养目标:1、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素质。2、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掌握有机合成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查阅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较强的外文写作能力。4、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能独立得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具有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开发研究能力,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工作。

878考研科目

首先声明不是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会公布参考用书,可以根据考纲中的内容自行寻找复习资料,或者找对应的学院打电话问问。下面举例浙江大学21考研计算机878的考试大纲,由浙江大学自主命题。878考研科目(878考研科目浙江大学)Ⅰ考查目标《计算机专业基础》(878)综合考试涵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两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Ⅲ考查范围一、程序设计基础(C)1. 数据表达与组织 2. 语句及流程控制 3. 程序结构和函数 4. 输入/输出和文件 5. 编译预处理和命令行参数 6.基本算法设计与程序实现二、数据结构1.栈、队列和数组 2.树与二叉树 3. 图 4.动态查找 5. 序排

“公共经济学”中涉及理论归纳有哪些?

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两根理论支柱——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三大专业内容——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收入分配四大理论特征——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可探讨性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经济人假设。政治领域的人和经济领域的人一样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是其具体利益不同,分别表现为获得选票(政治家)、投票收益(选民)或预算最大化(官员)等。多数决策与投票悖论如果只有两个被选方案,多数投票是有效的;如果有多个被选方案,就会出现“投票的悖论”。投票的悖论——对多个被选方案进行投票,会出现循环投票、无胜出者的现象。 案例单峰偏好理论拟通过修正阿罗五原则解决投票悖论。其内容是限定每个选民的偏好只能有一个峰值。阿罗不可能定理与中位选民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满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并不存在。阿罗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重要意义和在现实中的表现。中位选民——将处于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中位选民定理——中位选民最偏好的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博特“用脚投票”理论“用脚投票”理论:居民在一国之内迁徙的本质是寻找公共产品提供水平与个人税负之间的均衡。这一理论因其忽视了投票的悖论、地方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等因素而受到批评。奥茨的分权定理特里西的偏好误识论公共支出扩张论(瓦格纳法则)社会经济越发展,公共支出越扩张。用于维护法制和秩序的支出增加及政府活动规模扩大是公共支出扩张的两个重要原因。增长引致论此理论认为公共支出扩张是由公共收入增加引起的。公共收入增加则有内外两个原因,内在为经济发展,外在为战争与灾难。发展阶段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重点不同。劳动生产率论此理论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政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不同出发,分析认为公共支出增加是必然的。

公共经济学的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国家的混合经济大致显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满足个人的经济目标,而且还必须满足某些公共目标;2、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经济决策,而且也取决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经济决策;3、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处理经济问题的方法,是介于自由放任(自由市场)与政府管制(集中计划)这两种极端方法之间的“中间方法”;4、在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与私人企业、国家与市场通过职能分工而建立起经济的合作关系;根据混合经济体制以上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给它下一个这样的定义:混合经济是当代国家以社会目标补足私人目标,以政府经济政策补足个人经济决策,以政府调节补足市场调节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和个人通过职能分工与合作以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作为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的区别。首先是向准负责?是向选民负责,还是向投资者负责?一般说来,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干涉行为主要是向选民负责,而非政府部门(企业)的行为则主要是向投资者负责。其次是有关强制权的问题。政府部门的行为对于其行为接受者来说通常具有强制性,而非政府部门的行为对于其行为接受者来说则不具有强制性。在区分了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后,我们还有必要进—步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以区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区别首先是行政等级上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区别还表现在它们所承担的不同职能。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虽然都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且有着许多一致的目标和行为,但两者间的区分还是十分明显的,即它们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权限和管辖范围,并执行不同的职能。与私人部门一样,政府部门(公共部门)的存在也会产生一系列相似的经济问题,它们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生产什么?这个问题首先涉及到公共产品生产与私人产品生产的均衡问题,其次也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的均衡问题。2、如何生产?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来组织生产还是由私人企业去生产。许多人认为由政府来组织生产公共产品,可以减少大公司对消费者的剥削。3、为谁生产?这其实是一个有关公共产出的利益分配问题。政府关于税收与福利计划的决策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同样,政府决定生产什么样的公共产品也就同时决定了哪些个人与利益集团可以从中获益。公共经济学表明该学科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财政学相比较,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的内容。一是该学科增加了政府决策的内容,二是增加了公共部门支出的经济分析。在学科体系上,传统财政学无法把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统一到帕累托状态,而在公共经济学中则建立了两者一致的理论模型。

公共经济学主要讲些什么内容啊

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两根理论支柱——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三大专业内容——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收入分配 四大理论特征——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可探讨性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经济人假设。 政治领域的人和经济领域的人一样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是其具体利益不同,分别表现为获得选票(政治家)、投票收益(选民)或预算最大化(官员)等。多数决策与投票悖论 如果只有两个被选方案,多数投票是有效的;如果有多个被选方案,就会出现“投票的悖论”。 投票的悖论——对多个被选方案进行投票,会出现循环投票、无胜出者的现象。 案例 单峰偏好理论拟通过修正阿罗五原则解决投票悖论。其内容是限定每个选民的偏好只能有一个峰值。阿罗不可能定理与中位选民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满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并不存在。 阿罗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重要意义和在现实中的表现。 中位选民——将处于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 中位选民定理——中位选民最偏好的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博特“用脚投票”理论 “用脚投票”理论:居民在一国之内迁徙的本质是寻找公共产品提供水平与个人税负之间的均衡。 这一理论因其忽视了投票的悖论、地方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等因素而受到批评。奥茨的分权定理特里西的偏好误识论公共支出扩张论(瓦格纳法则) 社会经济越发展,公共支出越扩张。 用于维护法制和秩序的支出增加及政府活动规模扩大是公共支出扩张的两个重要原因。增长引致论 此理论认为公共支出扩张是由公共收入增加引起的。 公共收入增加则有内外两个原因,内在为经济发展,外在为战争与灾难。发展阶段论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重点不同。劳动生产率论 此理论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政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不同出发,分析认为公共支出增加是必然的。******有关预算的主要理论观点****** 预算均衡论。认为以市场竞争为前提设立的各项财政制度本身就是经济内部的自动稳定器,无需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预算均衡论在实践上体现为年度均衡预算和周期均衡预算。 功能预算论。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着眼于预算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追求没有通胀的充分就业。其核心是相机抉择。 高度就业预算论。政府的财政支出应该由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净税收入来确定,预算要保持一定的财政盈余,用于公债的还本付息。强调预算不只要烫平经济周期,而且要致力于在经济循环中取得动态平衡。收入再分配的主要理论观点 功利主义。功利即效用,效用递减规律是其基础。(1)政府应取得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2)政府不应搞平均主义。 正义论。主张政府应选择公正的分配政策,应使社会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机会平等论。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强调分配过程的正当。反对以他人或集体的利益牺牲自己的权利。 倒U型理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收入分配将“先恶化,后改善”。早期恶化和后期改善都受一定因素影响。 新福利经济学。帕雷托认为公平会影响效率,提出了帕雷托最优和帕雷托改进的概念,强调提高效率对社会福利的积极作用。卡多尔和希克斯以“假想补偿原则”进行了发展,表明以效率为目标的分配,能够不断地提高整个社会福利。


公共经济学课堂上学到了什么

《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特别是以政府及相关组织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校正市场失灵而采取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与措施,及其对宏观经济均衡与私人部门的影响。本课程着重介绍市场失灵的主要成因、公共部门的决策与行为模式、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理论、预算管理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和相关经济模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主要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涉及市场经济的基本状况、运行规律以及各相关要素的具体问题做出一般性分析;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方法,更好地认识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各项经济职能及其决策与行为。

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两根理论支柱——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三大专业内容——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收入分配
四大理论特征——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可探讨性
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经济人假设。
政治领域的人和经济领域的人一样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是其具体利益不同,分别表现为获得选票(政治家)、投票收益(选民)或预算最大化(官员)等。
多数决策与投票悖论
如果只有两个被选方案,多数投票是有效的;如果有多个被选方案,就会出现“投票的悖论”。
投票的悖论——对多个被选方案进行投票,会出现循环投票、无胜出者的现象。 案例
单峰偏好理论拟通过修正阿罗五原则解决投票悖论。其内容是限定每个选民的偏好只能有一个峰值。
阿罗不可能定理与中位选民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满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并不存在。
阿罗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重要意义和在现实中的表现。
中位选民——将处于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
中位选民定理——中位选民最偏好的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博特“用脚投票”理论
“用脚投票”理论:居民在一国之内迁徙的本质是寻找公共产品提供水平与个人税负之间的均衡。
这一理论因其忽视了投票的悖论、地方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等因素而受到批评。
奥茨的分权定理
特里西的偏好误识论
公共支出扩张论(瓦格纳法则)
社会经济越发展,公共支出越扩张。
用于维护法制和秩序的支出增加及政府活动规模扩大是公共支出扩张的两个重要原因。
增长引致论
此理论认为公共支出扩张是由公共收入增加引起的。
公共收入增加则有内外两个原因,内在为经济发展,外在为战争与灾难。
发展阶段论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重点不同。
劳动生产率论
此理论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政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不同出发,分析认为公共支出增加是必然的。
******有关预算的主要理论观点******
预算均衡论。认为以市场竞争为前提设立的各项财政制度本身就是经济内部的自动稳定器,无需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预算均衡论在实践上体现为年度均衡预算和周期均衡预算。
功能预算论。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着眼于预算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追求没有通胀的充分就业。其核心是相机抉择。
高度就业预算论。政府的财政支出应该由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净税收入来确定,预算要保持一定的财政盈余,用于公债的还本付息。强调预算不只要烫平经济周期,而且要致力于在经济循环中取得动态平衡。
收入再分配的主要理论观点
功利主义。功利即效用,效用递减规律是其基础。(1)政府应取得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2)政府不应搞平均主义。
正义论。主张政府应选择公正的分配政策,应使社会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机会平等论。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强调分配过程的正当。反对以他人或集体的利益牺牲自己的权利。
倒U型理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收入分配将“先恶化,后改善”。早期恶化和后期改善都受一定因素影响。
新福利经济学。帕雷托认为公平会影响效率,提出了帕雷托最优和帕雷托改进的概念,强调提高效率对社会福利的积极作用。卡多尔和希克斯以“假想补偿原则”进行了发展,表明以效率为目标的分配,能够不断地提高整个社会福利。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解释① 研究 国民经济各方面 问题 的学科的总称。包括 政治 经济学,部门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②政治经济学的简称。 词语分解 经的解释 经 (经) ī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 相对 :经纱。经线。 经纶 (.整理过的蚕丝;.喻政治规划)。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 直角 的线(亦作“子午线”):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学常见名词解释

  1.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表示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经济学家恩格尔指出它的大小与家庭富裕程度成反比,即家庭生活水平越富裕,恩格尔系数越低,这个定律叫作恩格尔定律。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2017年我国恩格尔系数标准为29.3%,达到了联合国认定的富足区间。

  2. 消费物价指数(CPI)

  它是用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英文缩写为CPI,Consumer Price Index。一般情况下,消费物价指数大于3%即为通货膨胀,大于5%为严重通货膨胀。根据201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我国今年CPI目标值为3%。

  3. 基尼系数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数值在0-1之间。这里有个易错点,很多同学可能会认为基尼系数越低越好,其实它太高和太低都不是好事。基尼系数低了就是绝对公平,会影响效率;太高会加剧贫富分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基尼系数在一个适度区间内才是最合理的。等于0说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6-1收入差距悬殊;等于1说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4.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他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2017年度我国GDP总产值为82.7万亿元,今年预计增长速度为6.5%。

  5.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反向变动的关,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通胀率高。因此,各国政府往往会在必要时刻通过人为调高通货膨胀率来促进就业。

  6.知识点小结

  恩格尔系数——衡量家庭富裕程度

  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通胀标准

  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差距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率关系(反比)


公共部门经济学与财政学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是研究内容不一样:财政学是国家理财之学,是政府收支管理学,传统财政学可称之为狭义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是研究政府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现代公共财政学可称之为广义公共经济学二是研究对象不同:财政学研究政府的收支及管理行为,其特有的主要矛盾是收与支的矛盾。传统财政学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大小之分,大范围包括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国家信用、国有企业财务及银行信贷等。现代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或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其特有的主要矛盾是公共部门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矛盾。联系:都可以统一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范畴里,传统财政学可称之为狭义公共经济学,现代公共财政学可称之为广义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中涉及理论归纳

至尊心,你好:
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两根理论支柱——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三大专业内容——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收入分配

四大理论特征——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可探讨性

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经济人假设。

政治领域的人和经济领域的人一样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是其具体利益不同,分别表现为获得选票(政治家)、投票收益(选民)或预算最大化(官员)等。

多数决策与投票悖论

如果只有两个被选方案,多数投票是有效的;如果有多个被选方案,就会出现“投票的悖论”。

投票的悖论——对多个被选方案进行投票,会出现循环投票、无胜出者的现象。 案例

单峰偏好理论拟通过修正阿罗五原则解决投票悖论。其内容是限定每个选民的偏好只能有一个峰值。

阿罗不可能定理与中位选民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满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并不存在。

阿罗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重要意义和在现实中的表现。

中位选民——将处于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

中位选民定理——中位选民最偏好的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博特“用脚投票”理论

“用脚投票”理论:居民在一国之内迁徙的本质是寻找公共产品提供水平与个人税负之间的均衡。

这一理论因其忽视了投票的悖论、地方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等因素而受到批评。

奥茨的分权定理

特里西的偏好误识论

公共支出扩张论(瓦格纳法则)

社会经济越发展,公共支出越扩张。

用于维护法制和秩序的支出增加及政府活动规模扩大是公共支出扩张的两个重要原因。

增长引致论

此理论认为公共支出扩张是由公共收入增加引起的。

公共收入增加则有内外两个原因,内在为经济发展,外在为战争与灾难。

发展阶段论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重点不同。

劳动生产率论

此理论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政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不同出发,分析认为公共支出增加是必然的。

******有关预算的主要理论观点******

预算均衡论。认为以市场竞争为前提设立的各项财政制度本身就是经济内部的自动稳定器,无需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预算均衡论在实践上体现为年度均衡预算和周期均衡预算。

功能预算论。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着眼于预算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追求没有通胀的充分就业。其核心是相机抉择。

高度就业预算论。政府的财政支出应该由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净税收入来确定,预算要保持一定的财政盈余,用于公债的还本付息。强调预算不只要烫平经济周期,而且要致力于在经济循环中取得动态平衡。

收入再分配的主要理论观点

功利主义。功利即效用,效用递减规律是其基础。(1)政府应取得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2)政府不应搞平均主义。

正义论。主张政府应选择公正的分配政策,应使社会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机会平等论。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强调分配过程的正当。反对以他人或集体的利益牺牲自己的权利。

倒U型理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收入分配将“先恶化,后改善”。早期恶化和后期改善都受一定因素影响。

新福利经济学。帕雷托认为公平会影响效率,提出了帕雷托最优和帕雷托改进的概念,强调提高效率对社会福利的积极作用。卡多尔和希克斯以“假想补偿原则”进行了发展,表明以效率为目标的分配,能够不断地提高整个社会福利。

楼主,好好努力啊。


公共经济学(国内叫财政学)和政治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财政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它主要研究 *** 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也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国家预算、税收管理、国际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政税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财税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知识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财政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财政税收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学科组成①按财政分配的主体可分为:专门以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财政学;专门以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主义财政学;对各个国家财政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比较财政制度学。 ②按财政分配的内容可分为:国家预算学、国家税收学、公债学、国营企业财务学、固定资产投资学等。 ③按财政发展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中国财政史、外国财政史、税制史、公债史,以及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理财思想的财政思想史。 专科财政学和本科财政学区别:1、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是在总体上与一般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同类专业水平相一致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 除特殊专业外,此类专业一般不设限制性的报考条件,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广东省含港澳人士)均可报考。 考生在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后,可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2、本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是在总体上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同类专业水平相一致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 此类专业可分为分段式本科和一体式本科.⑴分段式本科分段式本科即是将一体的本科专业根据自学考试的特点和需要分为基础科段和本科段,相当于全日制高校的“二二分段”。 基础科段可直接与本科段相衔接。 ①基础科段基础科段是自学考试根据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四年制课程设置中一二年级所学的课程单列而成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 大多数省的自学考试管理机构对于这类专业均实行与专科专业相同的管理,这类专业一般也不设限制性的报考条件,考生在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后,也可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②本科段本科段是自学考试根据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四年制课程设置中三四年级所学的课程单列而成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 此类专业对报考者是有报考条件限制的,即持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或正在专科(或专科以上)就读者才可报考。 考生在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⑵一体式本科一体式本科是在自学考试领域是不多见的一种专业类型,现在只有浙江省、吉林省等极少数的省开考有此类专业。 此类专业与分段式本科专业的主要区别就是,这类专业不分段,保持封闭的而完整的课程设置。 除特殊专业外,此类专业一般不设限定性的报考条件。 考生在经过完整的本科课程的学习,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后,可超越专科阶段,直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3、独立本科段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是为各类高等教育形式专科毕业生继续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在专科层次起点基础上又独立于专科层次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 大多数省的自学考试管理机构对于这类专业均实行与本科段专业相同的管理,也是持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或正在专科(或专科以上)就读者才可报考。 考生在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后,也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4、专科和基础科段、本科段和独立本科段的区别和联系⑴专科和基础科段的区别和联系①区别:专科是独立的、封闭的、完整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这类专业与同专业的独立本科段没有直接的衔接的关系。 而基础科段是本科专业的一部分,与其本科段有直接的衔接关系。 ②联系:两类专业一般都不设限制性的报考条件,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可报考。 考生在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后,也都可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⑵本科段和独立本科段的区别和联系①区别:本科段是本科专业的一部分,与其基础科段有直接的衔接关系。 而独立本科段是在专科层次起点基础上又独立于专科层次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这类专业与同专业的专科没有直接的衔接的关系。 ②联系:两类专业都是专科起点专业,也都是持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或正在专科(或专科以上)就读者才可报考。 考生在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后,也都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传统财政学与公共财政学的区别?

1、区别:
研究内容不同:
(1)传统财政学是国家理财之学,是政府收支管理学,传统财政学可称之为狭义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是研究政府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现代公共财政学可称之为广义公共经济学。
(2)研究对象不同:传统财政学研究政府的收支及管理行为,其特有的主要矛盾是收与支的矛盾。
传统财政学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大小之分,大范围包括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国家信用、国有企业财务及银行信贷等。(计划经济时代,大财政,小银行,财政范围包括银行)。小范围包括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国家信用和国有企业财务等。(改革开放后,银行从财政中独立出来,逐渐与财政平起平坐,财政不再包括银行。)
现代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或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其特有的主要矛盾是公共部门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矛盾。
现代财政学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范围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范围的仅包括国家预算控制下的政府活动领域。广义的包括公共部门活动所涉及的所有领域。与传统财政学相比,现代公共财政学的研究范围由政府收支及管理行为扩展到公共选择和公共管制等活动 。
2、联系:它们都可以统一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范畴里,传统财政学可称之为狭义公共经济学,现代公共财政学可称之为广义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的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两大类: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前者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后者是指企业和家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家庭,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国民经济的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它们的行为方式和目的却不一样。企业和居民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强烈的利益动机,行为方式也自然是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政府却与此不同,它主要是为了社会目标而存在。当然政府的经济活动不能完全忽视收益和成本,但它更多的是考虑社会公正和公平。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垄断、外部性等原因,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如何弥补市场失灵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政府的身上,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失灵与不足。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影响收入分配、优化资源配置、稳定宏观经济等。政府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规律与企业和居民一起参与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上一篇:乐昌教育网

下一篇:over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