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原文及翻译
《长歌行》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翻译:青青的菜园啊绿葵儿青青,清晨的露珠啊要在阳光下消失。和煦的春光啊普遍赐给了恩泽,大地上的万物啊都焕发出了蓬勃生机。谁都害怕肃杀的秋天降临啊,将会威逼得叶黄枝枯花朵儿憔悴。时光如东流大海的无数江河啊,什么时候有哪一条能够再西归?人在少壮之年啊不去及时努力,到了老大一事无成啊只能白白地伤悲!创作背景: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古辞共三首,此诗为第一首,最早见于萧统《文选》。
《长歌行》原文及翻译
长歌行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翻译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秋节:秋季。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百川:大河流。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李泌政治家,聪慧过人,唐朝中期谋臣,祖籍辽东,跟本山大叔同乡,是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李泌除了在政治上堪称优秀,他也涉及经史诗文,并且皆有所成。李泌除了善于在政治上调节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他还具有长远的目光,在中唐安史之乱之时,他反对割地,力求国家一统。李泌还具有民族团结的意识,还具有刑不上大夫的士大夫的死节精神。在安史之乱之时,他正确的看出了问题所在,并且辅佐唐肃宗,结束了安史之乱。这个贵族后裔,从小就是天才儿童。在网剧里,易烊千玺扮演的年少气盛的“李泌”,向张小敬倾吐自己的抱负时,唾沫星子四溅,声如洪钟,慷慨激昂:我要做宰相!上天生我在鼎食之家,就是要我担大任,以我心智福佑大唐百姓。一个务实得有些冷血的控局者,正是马伯庸在《长安十二时辰》里,对李泌的人物定位。李泌作为靖安司的二把手,官阶虽然不如一把手贺知章,但他才是真正打理日常事务的。当长安城受到“恐怖分子”威胁,面临付之一炬的危险,李泌为确保国土安全,向太子李亨直接摊牌:时间无多,殿下需要坚定地站在我这边,支持我做的每一个决策。没有质疑和讨论的时间,必须完全按照我的规矩来。我的规矩就是,不讲任何规矩。历史上的李泌,更像一个深谙平衡之术、走钢索的实用主义者,他是唐朝中后期的头号玩家,在纷繁复杂的皇室关系中长袖善舞,屡次三番弄险,却安稳如泰山。李泌再高明,也是凡人,没有什么三头六臂,他的核心能力,是擅长调和高层之间的人际关系。在马伯庸精心设计的虚构描写中,一个用心良苦、杀伐决断的冷血实用主义者的形象呼之欲出,而这个形象,毋庸讳言,是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来雕刻的。大家觉得呢?
《长歌行》是谁写的?
《长歌行》是汉乐府写的。《长歌行》【作者】汉乐府 【朝代】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创作背景: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古辞共三首,此诗为第一首,最早见于萧统《文选》。张玉谷认为,“此警废学之诗”。
《长歌行》的作者是谁?
《长歌行》的作者是李白。《长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作者借乐府古题而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的是作者期望尽早建功立业、功垂千古、名留史册的强烈用世之心。此诗共二十句,分为两个部分,以十句作为一个部分,前后思想贯通,展示作者理性与悟性相互作用的心象。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手法于一炉,诗情跳荡,变化莫测,意脉妙结,自然浑成。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长歌行 古诗
《长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作者借乐府古题而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的是作者期望尽早建功立业、功垂千古、名留史册的强烈用世之心。此诗共二十句,分为两个部分,以十句作为一个部分,前后思想贯通,展示作者理性与悟性相互作用的心象。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手法于一炉,诗情跳荡,变化莫测,意脉妙结,自然浑成。文学赏析李白这首《长歌行》深受同题古辞的影响。长歌行古辞或写及时建功立业,不要老大伤悲;或写游仙服药,延年长寿;或写游子思乡,感伤人命短促。陆机《长歌行》恨功名薄,竹帛无宣;谢灵运《长歌行》感时光流速,壮志消磨;梁元帝《长歌行》写及时行乐;沈约《长歌行》写羁旅行后倦恋金华殿,功名未著,竹帛难宣。总之李白之前运用长歌行古题者,均触景感时,抒写悲伤之情,寄寓着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怅惘感伤的心灵。李白由此感悟人生,联想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重蹈古人的覆辙,陷入痛苦之中,不抒不快。于是尽情倾吞,激昂文字,悲歌式的心灵,融汇着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感发着人意,体验着人生的苦乐。
长歌行的整首诗
长歌行整首诗为: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赏析:1、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2、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3、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长歌行的繁体写法
长歌行的繁体写法如图:《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附原文:长歌行两汉:佚名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长歌行》的繁体字古诗是什么?
【长歌行】李白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後,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原文: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释义:桃李花得日而开,花朵缤纷,装点新春。东风已经复苏万物,草木皆似欣欣欲语。枯枝上发出了美丽的新叶,涸流中也清泉汩汩,一片生机。造化运转着天地,太阳乘着日车不停地飞奔。如果不早立功名,史籍怎能写上您的名字?桃李须待春天,但谁能使春日永驻不逝?时不我待,富贵与神仙两者皆会错肩而过。金石之坚尚会销蚀殆尽,风霜日月之下,没有长存不逝的东西。我深深地畏俱日月如梭而逝,因此才欢歌纵酒,强以为欢。就像是秋天寒霜下的蒲柳,倏忽之间,老之将至,身已衰矣!创作背景:《长歌行》是李白拟乐府旧题而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其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索,但从其创作内容约略可知必写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以后,亦即“赐金还山”,离开朝廷之后,只有如此才能发出“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的深沉而意味无尽的悲慨,因而“强欢歌与酒”。如无切身遭际与体验,不应如此长歌当哭。李白是位爱国诗人,本自热衷功名事业,功成身退,为此曾走隐逸游仙的终南捷径,早著功名,名垂青史。也曾获得了美好的机遇,唐玄宗三次下诏征聘李白,金殿谒见对策,又得到唐玄宗的特殊礼遇,待诏翰林,随时顾问,荣极一时。然而由于他个性疏放,嫉恶如仇,颇受权贵忌恨,小人谗言,而被逐出朝廷,美其名曰“赐金还山”。这对李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希望与理想如昙花一现,而失望堕入悲慨的深渊中,求仙学道以求精神寄托。当他冷静地反思之后,才感到自误,“富贵与神仙,蹉跎两相失”,但犹有知非而振起之意,觉时不我待。此诗正切此情,合此理,抒写心灵,其诗情近于《将进酒》、《行路难三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篇。又安史乱起李白则更跌入忧国的狂潮之中,因此不似作于安史之乱后的晚年。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古代诗人李泌简介
李泌(722~789) 字长源,唐陕西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封邺县侯,世人因称侯。他是南岳第钦赐的隐士。肃宗为他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之为端居室,后人称之为邺侯书院,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李泌在此过了12年(757~768)修身养性、纵情山水、博览群书的'生活。端居室也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藏书馆。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中有句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可见其在南岳藏书之多。曾随玄和先生张太虚学习道教秘文,又与懒残和尚(明瓒禅师)等高僧交往甚深,著有《养和篇》和《明心论》。尤工于诗,如《复明堂》、《九鼎议》(一说二者为一篇)、《建宁王挽歌词》、《八公诗》等,有文集二十卷。精于书法,至今福严寺侧石壁上,尚有石刻极三个大字,传为李泌山中读书时手书,此处因名高明台。薨后赠太子太傅,其子李蘩(曾任随州刺史)在南岳庙左建南岳书院。千百年来,李泌一直是南岳衡山的一位传奇人物,为儒家、佛家、道家所共同赞颂。
李泌的介绍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1),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魏时“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南岳第钦赐的隐士。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官。为杨国忠所忌,归隐名山。安禄山叛乱,唐肃宗即位灵武,召其参谋军事,又为幸臣李辅国等诬陷,复隐衡岳。唐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又屡为权相元载、常衮排斥,出为外官。德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贞元五年(789年)卒,赠太子太傅。其子李繁撰有《邺侯家传》。
与《长歌行》最后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哪些?
与《长歌行》最后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时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4.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7.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清)王九龄《题旅店》
8.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蒋捷《一剪梅》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0.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功盖范蠡,智比留侯,辅佐四代帝王的白衣丞相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人都说文如其人,写诗言志,李泌年少时写就的这首《长歌行》似乎已经印证了自己的一生。儿时的时候就是神童,得到玄宗皇帝和名臣宰辅张说、张九龄的欣赏喜欢,先后受到四代帝王的信重,被肃宗、代宗、德宗于危难之际托付重任,而他也的确不负英才之称,数次挽狂澜于既倒,虽受人排挤,四起四落,却始终淡泊名利,不悲不喜,最终成就了乱世的救世宰相。天宝年间,隐居在嵩山的李泌有感帝国的治乱,根据当时的现状给玄宗写了一封策论,玄宗看后想起了小时候的神童,就让他到京担任待诏翰林,结果被杨国忠所忌惮,借着《感遇诗》的由头把他贬到蕲春郡(今湖北蕲春县)去了,李泌挂印而去,专心研究起《易经》来。安史之乱爆发,太子李肃北上灵武即位后,惶惶然不知如何应对当时的危局,第一个就想到了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李泌,正准备去找他呢,没想到李泌飘然而至。李泌立即为肃宗分析天下大势,制订了不属于隆中对的平乱策,郭子仪李光弼之后能平定叛乱,取得胜利是少不了李泌的平乱方略的,刘邦评价留侯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想这八个字用在李泌对大唐中兴的功劳上也毫不逊色。每次李泌随侍在御辇旁时,军中士卒都会悄悄议论:“穿黄袍的是陛下,而一身白衣的就是那个著名的隐士。”当战乱即将平定时李泌预感自己会受到张良娣(肃宗晚年宠妃)和李辅国(肃宗当时宠信的宦官)的排挤,留下了五不可留“陛下遇臣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翩然远去,真正做到了太白诗中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大历年间,广平王李俶即位为君后,亲自派人去请隐居在衡山的李泌,并委任他为翰林学士。当时的权相元载认为李泌不肯听自己的话,担心皇帝的过度礼遇会让李泌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找借口把他赶到了江西;之后元载被诛杀,又受到了新的权贵常衮的排斥,被调到了杭州做刺史,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泾原兵变,德宗李适(kuò)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身处危难之际的德宗想起了李泌曾经保全自己的才干和恩情,又急忙召请李泌替自己排忧解难。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德宗正式拜李泌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做了宰相的李泌一手改革吏治,裁汰冗员;一手处理唐与吐蕃、回纥各部之间的关系,有力地捍卫了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尊严。这样一位挽救危亡,辅佐四代君王皆有杰出贡献的智士宰相却因“好谈神仙怪诞”一直被传统的儒家史官所轻视,真的很令人遗憾。而纵观李泌生平,神仙之道只是他隐居时的个人追求,一旦为官处事都是身体力行,用谋略来安邦定国的。我想春秋时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兴兵灭吴的范蠡;秦末匡扶刘邦以弱胜强,扫灭项羽,建立汉家天下的张良和他应该是同一类人吧,既能运筹帷幄,建立非凡功业,又善于保全自己,功成身退,这样风光霁月的人物从古至今少之又少,也只有这样信奉黄老之学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澹泊明志宁静致远。附:李泌《长歌行》的简译:上天庇佑我,大地承载我,苍天厚土生我养我总该有用意吧。要么辟谷饮露飞升仙界,要么穿锦衣,着骏马在京都担任要职。怎么可以既不富贵又不去追求隐逸的生活,白白地生成雄赳赳的男儿汉呢。大丈夫啊大丈夫,平生志气就是要大展宏图,建功立业。请看我一生中建立的煌煌功业吧,等到功成名就实现夙愿的那一天,我将仿效前人范蠡泛舟五湖。
李泌是唐朝什么人
李泌是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
李泌出身辽东李氏。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属官。后遭宰相杨国忠忌恨,只得归隐名山。安史之乱时,李亨即位于灵武后,召李泌参谋军事,宠遇有加。不久又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再次隐居衡岳。唐代宗即位后,再被召为翰林学士,接连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被外放至地方任职。唐德宗时入朝拜相,参预内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的筹划,对内勤修军政、调和将相,对外联结回纥、大食等国遏制吐蕃,达成“贞元之盟”,使边陲安定,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贞元时期唐帝国的稳定。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贞元五年(789年),李泌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子太傅。
李泌博涉经史,精研易象。善作文章,尤工于诗。有《李泌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唐诗》录其诗四首。
李泌是唐朝什么人
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人。李泌出身辽东李氏,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属官。后遭宰相杨国忠忌恨,只得归隐名山。安史之乱时,李亨即位于灵武后,召李泌参谋军事,宠遇有加。不久又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再次隐居衡岳。唐代宗即位后,再被召为翰林学士,接连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被外放至地方任职。唐德宗时入朝拜相,参预内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的筹划,对内勤修军政、调和将相,对外联结回纥、大食等国遏制吐蕃,达成“贞元之盟”,使边陲安定,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贞元时期唐帝国的稳定。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李沁的文学成就。据史载,李泌“尤工于诗”,他7岁能文,为张九龄所知。梁肃称其“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李泌与诗人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著名诗人顾况就曾拜李泌为师。(《唐才子传·顾况》)除文学创作外,李泌在学术上也很有造诣。他对《周易》、《老子》颇有研究,玄宗曾召他进宫进授《老子》,晚年又参修国史。以上所举的文章,有——些即属于学术著作。
古诗长歌行全文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古诗长歌行全文,希望大家喜欢。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勤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作者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注释】 ①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②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③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④衰:读cui,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i这个音。 【译文】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白白悔恨了。 【赏析】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勤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