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的这一生简介

时间:2024-06-18 11:39:15编辑:流行君

简介一下王明

王明(1904甲辰年生~1974年3月27日),安徽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县)码头村人,原名陈绍禹。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至1934年间,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媚苏亲苏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1974年3月27日王明在莫斯科离世。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干事。11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学习努力,能说一口流利俄语,深得米夫赏识,进入这个直属斯大林的小团体。在苏联的四年学习和工作,是王明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使王明的理论水平提高很快;“唯圣”、“唯书”的思想和学究与背诵式的学习方式,使王明学会一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的本领;共产国际为使中国共产党领导永远支持他们的行动,所以将王明作为“未来的中共领导人才”加以特殊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王明教条宗派从这里孕育。在这期间,他又在米夫支持下,搞宗派斗争,打击异己,逐渐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其思想“左”倾主义、教条主义严重。[1] 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陈绍玉),字露清,安徽省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市)码头村人。家庭出身贫民(一说小商人)。自幼聪颖,有深厚的旧学基础。早年参加过学生运动,在五卅运动中加入中国国民党。1919年夏进入与其家乡邻近的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志成小学学习。192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六安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受到进步师生的思想熏陶,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夏,在家乡金家寨联络在外地学习回乡度假的学生,成立“豫皖青年学会”。同年秋,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习。1925年6月,在武昌积极参与支持上海“五卅”运动的活动,被推选为武昌学生联合会干事和湖北青年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10王明(4张)1927年2月,米夫率联共一工作小组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五大,王明任翻译。中共六大,王明也参加了翻译工作。斯大林会见中共领导人他也担任了翻译。以马克思理论家自诩。1927年夏,捏造“浙江同学会”事件,说这是一个从事地下活动的“反动组织”,而后台老板,则是瞿秋白。 苏联格伯乌调查结果,竟然认为确有这种“反动组织”存在。瞿秋白、周恩来等人调查后,认为并不存在这样一个组织。瞿秋白于是给联共政治局写信,对苏联格伯乌的调查结论提出异议。后来,共产国际监委、联共监委、中共代表团联合组成审查委员会审理此事,最终做出了不存在“江浙同乡会”这样一个组织的结论,并由周恩来在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大会上宣布。但还是造成一些学生的被开除、被逮捕。联共发动反对布哈林“右倾”的清党运动后,中山大学的米夫派更加活跃起来,1929年夏掀起了更大的“中山大学风潮”。他们先是召集了为期十天的党员大会,形成所谓的“二十八半布尔什维克”,标榜自己是唯一正确的“永远的布尔什维克”的真理,喧嚣、起哄、谩骂、处分,使用一切卑劣的手段,发起对瞿秋白和中共代表团的攻击。而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一致肯定米夫、王明派,批评中共代表团,认为瞿秋白应负中山大学反党小组事件的主要责任。在他们的支持下瞿秋白被解除驻共产国际代表的职务,反对他们的除少数几个工人外,分别受到开除党籍、团籍、学籍,送到西伯利亚作苦工的处分,也使有些人自杀,有些人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如瞿秋白的三弟瞿景白。中共六大以后名义上总书记是向忠发,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是李立三。1929年10月回国后,任《红旗》编辑,发表极端亲俄思想的文章。1930年年底,王明带头,罗章龙、王克全、何孟雄等起哄,集中攻击三中全会和瞿秋白。这时米夫被派到中国,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在米夫的操纵下,1931年1月7日在上海秘密召开六届四中全会。会议根据米夫的旨意,撤销了瞿秋白、李立三的政治局委员,而王明却一步登天,在苏联的扶持下,从一个普通的党员进入政治局—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窃取了中央的领导岗位。而米夫也达到了控制、操纵中共中央的目的。9月,王明去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由秦邦宪(博古)担任临时中央总负责人。1930年底借批立三路线,提出一个比立三路线更“左” 的政治纲领。1931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上,在苏联和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选入中央政治局,很快又补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取得了中央领导权。1931年6月,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斯大林指示米夫以国际名义指定由王明为代理书记。党内开始了第三次“左”倾错误的统治。同年9月,党中央机关遇到破坏,王明随米夫去苏联,任中共驻国际代表。王明去苏联前指定中央由博古负责,博古执行的仍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很大的危害。抗日战争开始后,王明又回到国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否认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抗战初期在武汉任长江局书记时给党带来很大损失。[2] 1941年后王明因病长期休息。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王明受到了康生等人的严厉批评。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宣判了曾统治党4年之久、影响党达14年之久的王明“左”右倾错误路线的死刑。当时王明给全会写信对决议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1942年党整风运动时,王明态度恶劣,拒绝参加整风。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亲自提议让王明继续担任中央委员。终于,王明在44名当选中央委员中,以选票倒数第二当选。“七大”之前,王明主要从事妇女和统战工作。“七大”以后,中央决定由王明担任新成立的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党的政策以及起草法律条文。1946年6月,中央又成立了法制问题研究委员会(1948年12月改为法律委员会),中央仍任命王明为该委员会主任。解放战争时期,王明领导该委员会出色完成了制定陕甘宁边区宪法草案、全国性的宪法草案等工作,还在山西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土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9月召开党的“八大”前夕,中央曾于8月上旬致电王明,希望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回国参加会议。9月8日,王明回电表示因病无法回国参加“八大”,向中央和“八大”主席团请假。党中央和毛泽东从党的利益出发,仍提名王明为中共中央委员的候选人。这样,王明在“八大”上仍被选举为中央委员,但长期留居苏联,以后化名“马马维奇”、“波波维奇”撰文歪曲历史,攻击中国。1974年3月27日病逝于莫斯科,孤寂地躺在异国他乡的新圣女公墓。

王明简历

王明(1904-197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领导人,原名陈绍禹,又名陈绍玉,字露清,安徽六安金家寨(今属金寨县)人,1904年4月出生于小商人家。 王明资质聪颖,6岁入私塾,8岁能为乡邻写春联。后入大王庙小学读书。1920年考入六安第三农业学校,民国13年,他和进步同学共同组织豫皖青年学会。翌年入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习。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干事。同年秋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在米夫的支持下,他逐步成为教条主义宗派的首脑人物,1929-1930年间王明和其他一些教条主义者陆续从苏联回国。12月米夫以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身份来华。王明等人在米夫支持下迫使中共中央于1931年1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同年10月去苏联,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1931年到1934年间王明等人掌握了中共中央领导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推行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批评了这种错误,结束了他们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王明在1937年11月由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主张对国民党只要团结、不要斗争,使他领导地区的革命事业又受到严重损失。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他的书记职务。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他受到了严厉批评。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时王明给全会写信对决议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此期间,做过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制定过的有关婚姻的法规和条例,同时,也借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法》,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 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但已去苏联就医,从此拒不回国。60年代及70年代他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先后撰写、发表了《论中国事件》、《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等书,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攻击毛泽东,攻击中国共产党。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病逝。


王明明的人物评价

画家中的佼佼者王明明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画家之一。王明明“少年得志”以儿童画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而作为'神童'画家,在成年后亦享有大名者,青年得到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刘凌苍、卢沉、周思聪等诸名家的指授,实在难得。其画较早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随之又及时地附加了许多职务和待遇。尽管他很著名,但是他不张扬,又是那么谦逊过人,所以他能不断地进步。他有很好的人缘,所以朋友也多。如果以传统的论画准则来看王明明的画,应属于'能品'加'逸品'。传统的文人画鄙薄'能品';,而把'逸品'看成神明,以为是生而知之。能而不匠,能而不俗;能而雅,能而逸。王明明之'能',是以人物名世,而又兼擅花鸟、山水。王明明的人物画分两类--时装人物与古装人物--时装人物以女性为主,古装人物以男性为多,在这样的题材特征中,他的审美理想和技法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和许多同时代的人物画家一样,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专长,他着力表现藏族和沿海地区的生活,立足于水平面与海拔高度的两极,把牧放和渔猎这两种最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表现得那么优雅和富有情趣,像一曲悠扬的牧歌或渔歌。时装人物磨练了王明明的'能',而古装人物则塑造了王明明的'逸'。现实生活题材的局限为王明明开拓了古装题材,像豪放的古代文士一样,王明明沉浸在没有拘束的古代生活之中,实际上这是依靠文本和理解而建构的一个理性社会,听泉、行旅、垂钓、消夏、七贤、屈原、东坡、诗圣,所有都在毫无拘束的表现中展现了'逸'的人事和审美。为了反映他的人文理解和现代精神,王明明吸取了明代绘画的一些特点,更加注重配景以强化氛围的表现,这不仅区别了当代其他画家的风格,而且在多种技能的交织中表现出了他自己的个性特点,显示了他的'能',并领风气之先。王明明之'逸',除了题材的选择之外,主要表现在他的笔墨上。他善于用线,在变化中生动之趣,尽管这是传统的表现方式,但是他在组合时创造出一种现代的意境。特别是有时以类似'铁丝'的线条,表现出造型中的一些现代特质。他比较注重传统技法的运用,但又不排斥新的技法和新的笔墨,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到中国绘画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到传统笔墨的继承和新生。区别'能品'而凸现'逸'的美,从而吻合文人的雅趣。王明明是以传统的'逸笔'的语言形式加现代的审美时尚来表现空灵,以'能'来表现'逸',从而创造了'逸品'的现代方式。王明明是当代发展中国传统艺术的中坚力量。他的画显示了传统绘画样式在新世纪的生命力。

王明的个人经历

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泊江海子镇什股亭村,八岁随父亲工作调动进城(同年吃到了人生的第一颗苹果),十六岁因违反校规辍学,并学习汽车驾驶,成为一名卡车司机。十七岁进入大学深造,学习工民建。十八岁家里承包国营饭店,并与母亲一起经营。十九岁组建了第一个企业旺正汽车修理厂,历经了两年的艰辛,终于盖起了自己的厂房。二十二岁在当地建设局定额站上班。二十三岁再次下海,做厕所、道路硬化等小工程。二十六岁进入当地环保局成为公务员,并任部门负责人。二十九岁再次下海,组建园林绿化公司,屡获奖励,现成为内蒙古旺正园林绿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明的这一生简介

1、王明(1904年—1974年3月27日),原名陈绍禹,字露清,安徽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市)码头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至1934年间,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媚苏亲苏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2、1956年叛逃到苏联,于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离世。


李大钊的具体资料和生平简介

李大钊具体生平事迹简介
李大钊,字守常,唐山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学习,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爱国斗争。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参加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率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20年春,李大钊和陈独秀一起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在北京创建共产党小组。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为党的建立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在党最困难的时期,在经费上也给予很多支持。这里有一则真实的小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李大钊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品德。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李大钊就当众宣布每月从工资中拿出80元用于各项工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些同志的开展活动,经费困难时,都由李大钊来提供。在1922年他每月的工资收入多达200多元,可是他自己的收入再多,也抵不住多方面的开支,以致有时家中无钱买米下锅,校长蔡元培得知此事后,非常感动,并专门嘱咐学校的会计科,每月发工资时,要先为李大钊代扣下家庭生活费若干元,交给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为赵纫兰解除生活之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四大,都当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他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与孙中山先生谈判国共合作,并在1924年在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担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期间,积极组织和领导北方的革命运动,多方与冯玉祥国民军合作,开展推翻北京军阀政府的斗争,组织北方人民支援北伐战争。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英勇就义,年仅38岁。
李大钊也深深地热爱着家乡,并亲手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在冀东大地上。早在五四运动前,他就开始了解唐山工人阶级的状况,1919年3月,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唐山煤矿工人的生活》一文,指明了工人阶级斗争的方向,成为我国第一篇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工人运动的文献。五四运动后,李大钊曾到唐山开展社会调查,并与工人、农民、学生进行座谈。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派遣罗章龙、邓中夏、何梦雄、高君宇、张太雷、王尽美等到唐山,散发革命刊物、组织纪念活动,开办职工学校,创办工人图书馆,培训工人骨干,对唐山广大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帮助工厂、学校建立工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从此,唐山的工人运动蓬蓬勃勃的开展起来,1922年,在李大钊的影响和推动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开滦五矿大罢工,在北方最早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1921年在李大钊的亲自指导和关怀下,唐山制造厂工人先进分子邓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李大钊派邓培等同志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代表去苏俄参加远东民族大会,行前,李大钊接见了邓培,并亲自赠给邓培路费,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对青年的关心和爱护。 1922年8月,燕赵大地上成立了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此后,乐亭、玉田等地也相继建立了中共地方组织。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李大钊多次唐山的工人、农民和进步学生到黄埔军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军事和农运知识,积极发展组织农民协会,在京东各县掀起以反“旗地变民”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和影响下,唐山成为我国北方工人运动和革命的发祥地之一。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实践了他自己所说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生誓言,他的革命业绩、光辉思想和崇高品德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对他的主要功绩进行了综合概括,主要有八个方面:一是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二是在中国首传马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三是提出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昭示了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四是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五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成国共首次合作;六是领导北方工农运动,是北方革命运动的伟大领袖;七是提出党抓武装的军事思想,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八是关心、培养青年,其中有些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等也都受到过他的影响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时的李大钊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聚集了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黄日葵、何孟雄、罗章龙等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建党作准备。李大钊还在北京多次会见共产国际代表,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活动,扩大宣传,发展组织,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在党的三大和四大上,李大钊都当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到1924年初,李大钊频繁地奔走于大江南北,多次代表共产党与孙中山会谈,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19 李大钊
  24年1月,李大钊作为大会主席团五位成员之一,出席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参加大会宣言的起草等,为实现国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此后,直接担负国共两党在北方的实际领导工作。 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组织和领导下,北方地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1924年11月,北京开展声势浩大的支持孙中山北上、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人在北京组织5万余人的示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6年3月,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三一八运动,号召人们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热血,不分界限地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 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他们下令通缉李大钊。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8岁。 在全国解放前,李大钊同志的一部分著作虽曾由他的亲属编集,由鲁迅先生作序,但在反动统治下一直没有能发行。直到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才出版了重新编辑的《李大钊选集》。一九八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经过增订的《李大钊诗文选集》。一九八四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百一十多万字的《李大钊文集》。    李大钊同志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大钊同志和其他无数先烈光荣地倒下去了,但是他们的牺牲没有使中国革命停止,相反,中国革命在牺牲者的血泊中继续前进,直至获得伟大的胜利。作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钊同志的业绩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追怀和崇敬。    为纪念李大钊同志,发扬他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中共中央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将他和他的夫人赵纫兰同志(一八八三年——一九三三年)的灵柩移葬于新建的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牺牲后,1933年由党在白区的秘密组织将其安葬在万安公墓内。新中国建立后,在河北乐亭、北京等李大钊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相继建立了李大钊的纪念馆。1983年10月,李大钊烈士陵园在北京万安公墓建成,中共中央领导亲自参加,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


李大钊生平事迹的资料!!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扩展资料: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 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同志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后,面对封建军阀篡夺政权、新生的共和国有名无实的现状,他不得不发出自己的“隐忧”和“大哀”。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大钊

博古,王明本名并不是这,但为什么还这样称呼呢?有什么由来?大神们帮帮忙

博古不是王明,这是两个人。 博古生于1908年。17随时,他在苏州的一个技术学校毕业后,进了沪江大学,念英文,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派去苏联。博古和他的同班同学王明一样,精通俄语和马列主义。1930年博古回国,扶助王明担任领导,并且成了王明的第一助手(当时他23岁)。1931年,博古被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总书记。在“莫斯科倾向”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本国马克思主义者争夺中国共产党控制权的长期斗争中,博古是前者的代表。毛泽东代表了后者。这场斗争反映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乡村和城市究竟谁重要的这个问题上,看法不同。长征告终时,博古继续留在政治局。1936年,他是西北苏维埃政府的代理主席。 博古是共产党领袖中一个很有风度的有趣人物,他是政治局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位。满意请采纳


王明博古李德,是左倾还是右倾?

王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又称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1931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等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中央领导地位后而推行的一整套不切合当时实际的错误路线。 1937年11月,王明从苏联回国后,由过去的“左”倾冒险主义转为右倾投降主义。他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集中了抗战初期党内出现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反对党的洛川会议和毛泽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反对党的正确路线。
也就是说王明在国共对峙时期是左倾,抗战时期是右倾。
博古李德:博古李德是王明委派来的。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


谢谢。


王明的建国之后

1949年9月,王明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新中国建立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此期间,王明做过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1950年负责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1950年6月9日,党的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王明同志的决定》。三中全会认为,王明同志至此时为止,对于他过去所犯的错误是拒绝反省的,对党中央所采取的态度是不诚恳的,对不遵守二中全会决定向政治局写声明书的行为是无纪律的行为。因此,三中全会决定,王明同志仍应执行二中全会的决定,对于他在内战时期及抗日时期所写的各种文章、小册子和其他文件中所犯的原则错误,作一次深刻的反省,借以证明他自己是深刻地认识了并承认了自己所犯的错误,而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有所改正。同年9月上旬,王明突然向中央提出去苏联治病的请求。按理只有当他写完声明书,经中央审阅合格后才能去苏联。但党中央和毛泽东考虑到他确实有病,所以在同苏联方面交涉获准后,同意了他的请求。1950年10月25日,王明和他的夫人孟庆树、两个孩子王丹芝和王丹丁以及中央派遣的保健医生陈锋禹、保姆陈启珍一行六人,在警卫秘书田书元的护送下,由北京乘火车出发,经东北去往苏联。 11月初顺利到达莫斯科。王明第一次赴苏养病一呆就是三年多。病情好转后,1953年12月9日,王明回到国内,继续在法制委员会工作,仍旧住在北京孟公府胡同2号宽敞幽静的四合院里。1954年4月,他的旧病复发,住进了北京医院,此后一直在静心养病,再没有工作过。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决定将政务院改名为国务院,并精简调整撤销了一些部委,法制委员会也在撤销之列。自此,王明在政府中再没有担任任何职务。1955年10月,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会前,王明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请他转交中央,称自己因病不能出席,并主动提出因长久不能工作,请求中央解除自己中央委员的职务。中央虽批准了他的假,但并未撤销他中央委员的职务。这时,王明身体十分不好,于是他再次提出赴苏治病的请求。经中央同意,王明和夫人、孩子等一行于1956年1月30日从北京乘飞机出发,2月1日抵达莫斯科。中央在王明赴苏时专门派了保健护士、警卫员和保姆,后来又派了两名针灸大夫赴苏达半年多,协助苏联方面给王明治病。王明在“八大”上仍被选举为中央委员,不过在97名中央委员中,他的得票最少。从此,王明长期留居苏联。自60年代起,王明在苏联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化名马马维奇、波波维奇等,先后撰写、发表《论中国事件》《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等书,攻击毛泽东、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王明被戴上了“机会主义头子、苏修代理人、大叛徒”的帽子,受到了深入揭批,成了反面典型,中央也和他逐渐断了联系。但中央对他再没有作出任何决议,也没有开除他的党籍。当国内在“文革”的浪潮中猛烈批判王明的时候,得到苏联支持的王明开始在国外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大肆攻击党和毛泽东,逐渐走上了与党完全对立的道路。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王明已是病魔缠身。但王明即使躺在床上也没有停笔。1971年,他相继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五十年》、《“整风运动”是“文化革命”的演习》等文章。《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毛泽东的叛逆行为》是王明抱病编写的最后一部作品,约20万字。全书主要围绕“文革”展开,否定毛泽东思想。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于莫斯科,葬于新圣女公墓,终年70岁。

请介绍一下王明的历史

  王明(1904年—1974年),原名陈绍禹,又名陈绍玉,字露清,安徽省金寨县人。家庭出身贫民(亦说小商人)。 王明资质聪颖,6岁入私塾,8岁能为乡邻写春联。后入大王庙小学读书。1920年考入六安第三农业学校,民国13年,他和进步同学共同组织豫皖青年学会。翌年入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习。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干事。同年秋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在米夫的支持下,他逐步成为教条主义宗派的首脑人物,1929-1930年间王明和其他一些教条主义者陆续从苏联回国。12月米夫以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身份来华。王明等人在米夫支持下迫使中共中央于1931年1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同年10月去苏联,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1931年到1934年间王明等人掌握了中共中央领导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推行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批评了这种错误,结束了他们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王明在1937年11月由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主张对国民党只要团结、不要斗争,使他领导地区的革命事业又受到严重损失。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他的书记职务。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他受到了严厉批评。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时王明给全会写信对决议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此期间,做过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制定过的有关婚姻的法规和条例,同时,也借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法》,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
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但已去苏联就医,从此拒不回国。60年代及70年代他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先后撰写、发表了《论中国事件》、《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等书,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攻击毛泽东,攻击中国共产党。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病逝。赞同34| 评论


《金色的鱼钩》作者是谁?


《金色的鱼钩》作者是陆定一。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本文背景本文已经收入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8课。本文的发生地是在松潘草原,是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原。松潘草原是中国四川省西北部草原。在阿坝州北部,包括松潘、红原、阿坝、若尔盖等县。在松潘境内,在黄龙风景名胜区总体范围内,有着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在草原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草原的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景色。春日的草原百花缤纷;夏日的草原牛羊成群;秋日,草原铺开一幅辽阔辉煌的画意;冬日,草原展示一种冷峻苍茫的神韵。那里大多为泥质沼泽,气候恶劣。

《金色的鱼钩》作者是谁?


有争议。据【工人日报】1959年8月1日版显示,《金色的鱼钩》作者为杨旭。此文收录在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据中国军网相关报道显示,《金色的鱼钩》作者为陆定一。此文收录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作品赏析: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博古,王明两人原名都不叫这,可后来人们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博古,王明,有什么原因吗?


博古,原名秦邦宪,秦邦宪取的俄文名字为bOГYHOB,译为中文就是‘博古诺夫’。回到中国后,参加革命活动,要隐姓埋名,于是就用俄文名字的前两个音作为化名使用。王明,原名陈绍禹,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便于开展革命活动,陈绍禹遂随姨夫姓,改姓“王”,改名为“明”。王明从此成了他的姓名,比他的原名叫得更加响亮。1、博古(1907-1946),24岁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遵义会议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代理主任、主任。1941年在延安主持创办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并任社长,同时兼任新华社社长、中央出版局局长。1946年4月8日,从重庆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而牺牲。2、王明(1904甲辰年生~1974年3月27日离世),安徽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县)码头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扩展资料:王明比博古大三岁,政治地位早期比博古高,斗争经验比博古更丰富,因此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开始,王明在与博古的关系中就起着主导的作用,博古基本上是王明的追随者。1930年在反对“立三路线”和中共六届三中全会“调和主义”的斗争中,王明是为首的。在抗日战争初期,王明是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他们的右倾错误也是以王明为首的。由于王明在共产国际工作,能够比较早地了解共产国际及苏联政策的变化。因此,随着苏联对外政策及共产国际主张的转变,他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王明也曾与博古主持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和新的中央发生了分歧,并多次对临时中央政治局和新的中央政治局提出批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明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博古

上一篇:代办网

下一篇:广东dj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