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凯德对志摩舰队和西村舰队的看法是什么?
其实,志摩舰队还在苏禄海航行时,美军第5航空队的侦察机就发现了它。后又跟踪发现了西村舰队。金凯德认为,这两支舰群同属于一个编队。他自信地判断,这支编队的前进目标肯定是经过苏里高海峡驶向莱特湾。金凯德确信,哈尔西的第3舰队会有效打击从北面来的日本舰队。因此,他命令第7舰队全力去封锁苏里高海峡,并由奥尔登多夫海军少将负责具体指挥。奥尔登多夫手中拥有老式战列舰6艘、重型和轻型巡洋舰各4艘、驱逐舰21艘、鱼雷艇39艘。他在苏里高海峡由远及近,布设了鱼雷艇、驱逐舰和战列舰三道防御,严阵以待,等候日军舰队的来临。
金凯德为什么命令第七舰队全力去封锁苏里高海峡?
接到“从苏里高海峡向莱特湾冲进”的命令后,志摩舰队于1944年10月24日黎明从哥伦湾出发,由苏禄海南下,与西村舰队在棉兰老海会师。24日傍晚,由于没有收到栗田通知推迟攻击的电报,两个舰队经过暮色苍茫的棉兰老海,按照预定的攻击时间,向莱特湾挺进。此时,西村舰队领头,志摩舰队在后,相距约60海里。其实,志摩舰队还在苏禄海航行时,美军第五航空队的侦察机就发现了它,后又跟踪发现了西村舰队。金凯德认为,这两支舰群同属于一个编队。他自信地判断,这支编队的前进目标肯定是经过苏里高海峡驶向莱特湾。金凯德确信,哈尔西的第三舰队会有效打击从北面来的日本舰队。因此,他命令第七舰队全力去封锁苏里高海峡,并由奥尔登多夫海军少将负责具体指挥。奥尔登多夫手中拥有老式战列舰6艘、重型和轻型巡洋舰各4艘、驱逐舰21艘、鱼雷艇39艘。他在苏里高海峡由远及近,布设了鱼雷艇、驱逐舰和战列舰三道防御,严阵以待等候日军舰队的来临。
二战最大规模的海战是哪场?
楼上的都真无知,公认的人类史上最大的海战是“莱特湾大海战”。可谓空前绝后。是日本帝国联合舰队呵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决战。莱特湾海战(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冲海戦),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以两军投入战场的军舰总吨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其中盟军舰队多达133万吨,日本海军则达73万吨。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机参与了战斗。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13艘被击沈,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由于战局无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组织地发动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10月21日澳大利亚所属巡洋舰澳大利亚号被重创,似乎显示特攻有些效果。从10月25日起,日军开始有组织地对盟军舰艇进行自杀式攻击。
二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是什么战役
莱特湾海战(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冲海戦),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以两军投入战场的军舰总吨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对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持续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其中盟军舰队多达133万吨,日本海军则达73万吨。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机参与了战斗。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
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日本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13艘被击沉,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联合舰队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
由于战局无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组织地发动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
莱特湾海战的人物评价
哈尔西的个性被形容为一个海上的乔治·巴顿,一个会出风头和狂热的好战者,这个评价基本不错。但是在他的军功里,完全没有一件事可以和媲美巴顿的那些战绩:在西西里的进军、急行军解巴斯托尼之围、势如破竹地横扫德境。哈尔西更多的是一位报纸上的虎将。在莱特湾战役中,他差点让绝对优势的美国海军败给了弱得多的日本人。在这场战役后,不少人要求他引退。但是由于尼米兹的保护,他留任了下来并让他的舰队遇到两次台风,导致的舰艇和人员损失不下于打了一次大败仗。对于此战哈尔西过失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中了小泽的诱敌之计和听凭圣贝纳里诺海峡无人防守。在他的回忆录中,哈尔西做出辩解。对于第一个指责,哈尔西坚持认为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他认为,这些航母上的飞机会通过菲律宾机场和航母甲板构成穿梭轰炸,这样会给他的舰队带来巨大的威胁。所以他决定摧毁小泽而不是在原地挨炸。至于小泽在战后有关诱敌的证言,他认为是受审时撒谎。对于第二个指责,他归咎于金凯德。他认为他已经通知了金凯德整个登陆掩护交给第7舰队,是金凯德的玩忽职守导致圣贝纳里诺海峡无人防守。他的辩解是很难说得通的。首先,有关穿梭轰炸这次战役从来就没有出现。有关日军飞机的威胁倒是的确存在,也击沉了普林斯顿号航母。哈尔西的考虑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如果以怕挨炸为借口离开他应该防守的圣贝纳里诺海峡和他勇猛的性格完全不合。当初他就是以日空军力量已经十分薄弱为理由要求提前进行莱特湾战役,又改口强调起日空军的威力了。更何况经过台湾空战后,他完全了解日军空中力量的现状。以他几百架舰载战斗机的实力,日军能炸沉普林斯顿号已经是侥幸了。实际上,哈尔西中了诱敌之计并不是因为他过高的估计了日军轰炸的威力,而要更多的归咎于他的“斯普鲁恩斯情结”以及他过于热衷于速战而不能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性格。其次,他把责任推给金凯德实在是太没有风度了。保卫圣贝纳里诺海峡本来是他的责任,他又是第一线将领中级别最高的。如果他真的要把这个责任交给金凯德,他至少应该把事情说清楚,如果向尼米兹请示一下就更好。当时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用来说明,可是哈尔西自始自终只发了一封措辞含糊的电报。最后,假想一下,如果哈尔西把部队分成两路,分别迎战小泽和栗田的话会怎么样。南边,一个航母编队加上4艘战列舰绝对可以拿下栗田,更何况还可以指望赶回来的麦坎恩分舰队的帮助;北边,米切尔指挥的两个航母编队共8艘航母可以不受影响而毫无后顾之忧的持续追击小泽舰队而不是三心二意的只打了一天,这样小泽将受到更严重的打击而不会大部安全返航。但是哈尔西的卤莽冲动让他的许多舰只在莱特湾战役的唯一作为就是全速向北疾驶300海里,加上油再向相反方向狂奔300海里,未发一枪一炮。这种对兵力的完全浪费使得小泽和栗田两只日军舰队都有很大一部分逃出生天,按上述分析美军本来是可以全歼他们的。仅此一点,哈尔西上将就难辞其咎。更何况战局明显后如果他反应迅速、兼程赴援的话,他本来是有可能抓住逃走的栗田舰队的。 栗田健男是日海军的老将,中途岛战役时他就负责指挥登陆部队,那一次由于海战失利他不得不还没有发挥作用就撤退了。这一次他同样的在发挥真正的作用之前就撤退了,但是这一次的责任在于他自己。关于栗田奇特的临阵撤退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主要包括其一、状态不佳。他有患有登革热一直没好,中途落水又加重病情,加上3天3夜没有好好休息,无法作出清晰判断。其二、情报和通信太差。他没有得到小泽诱敌成功的报告,也不知道南方部队的全灭。他完全不了解具体的战场局面,所以对敌人的空中打击有着过多的担心。其三、日军的虚报战果。在和斯普拉格的战斗中,日军报告的战果是击沉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一方面这让栗田确定他攻击的是第3舰队,这意味着哈尔西就在附近,他进入莱特湾意味着失去退路。另一方面让他觉得不虚此行,战果已经足够。其四、对补给部队的轻视。他认为时间过晚,麦克阿瑟的登陆基本结束,滩头阵地已经稳固,炮击威胁不大。这是一个军人常见的倾向,他们重视和敌实战部队的交战而轻视对补给部队的攻击。其五、误报。在栗田准备进入莱特湾时,他得到一个报告,这个报告表示在北方100海里有敌人航母舰队活动。栗田于是被吸引过去了,结果这个消息完全是误报。这些理由都很有道理,但是最关键的就是栗田健男中将根本没有理解这个”捷一号”计划的真谛:一次自杀性计划,而计划的全部目的就是摧毁麦克阿瑟的登陆部队。栗田舰队付出了重大牺牲来到莱特湾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不是来确认麦克阿瑟滩头阵地是否稳固!他应该突入莱特湾去攻击麦克阿瑟的运输船,必要时不惜同归于尽。这就是整个计划赋予栗田的使命,也是栗田、小泽、西村和志摩舰队乃至整个日本联合舰队付出重大牺牲所要达到的目的。栗田完全无视整个日本海军以重大牺牲换来的机遇,而是自己作出判断:“牺牲整个第一游击舰队去攻击几艘可能卸完货的运输船是没有意义的”。栗田完全没有想过,如果他摧毁了莱特湾里的船只和美军沿岸临时搭建的机场,即使麦克阿瑟已经完成了登陆,美军庞大的登陆部队也会暂时陷入失去补给、增援以及空中掩护的被动局面。从而岛上的守军将有可能全歼美登陆部队,至少会给予美国人重大伤亡。不过假想一下,如果栗田当时进入了莱特湾并且按计划重创了登陆部队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在随后赶到的哈尔西和金凯德的飞机和大炮的打击之下,栗田舰队所有的舰只一定都会在莱特湾被击沉,再加上美军登陆部队的损失,那么整个战役的伤亡人数至少将会增加5倍以上。但是这样大量的人员伤亡又会对战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就兵力而言,美国人可以轻易弥补这些损失,而日本人却将丧失全部的海战能力。就心态而言,美国人将会在硫磺岛战役前就认识到占领日本所需要付出的重大伤亡,但是这并不会使他们放弃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最多也只能让美国对苏联作出更大的让步以换取其对日作战,这样日本也许将会失去比北方四岛更多的领土。所以从整个战争的角度看的话,栗田的撤退大大减少了这场战役的伤亡,避免了许多完全不必要的牺牲。这种结果要比那些计划这场巨大的神风攻击的军国主义者所希望的要好得多。但是就军人而言,栗田中将自做主张地放弃计划是完全错误的,他应该做的就是执行命令。客观的说,由于栗田并不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将领,尤其是在战争后期日本露出败相之后,他更不想“为国捐躯”了,从战后对他的采访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他与跟其他将领碰杯绝决抱着必死之心发起进攻的西村不同,他很清楚大本营制定的计划对他和舰队意味着什么。太平洋战争当时已进入最后阶段,日本海军乃至整个日本的失败不可挽回,且海陆两军关系糟糕,因此从作战一开始他考虑的就是如何减少伤亡,尽可能把人和船带回去,而不是不顾伤亡对美军进行打击。当他找到了合适的借口并撤退时,舰队爆发出来的是“万岁!回家!”这样的态度,而不是“玉碎!”的声音。军队在潜移默化中容易受带有领军将领风格,因此他的舰队的态度一方面能反映出栗田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这也能说明人心之所向。 挽救了哈尔西名誉的就是这位克利夫顿·斯普拉格少将。栗田最后放弃了突进莱特湾的原因有许多说法,但是谁也无法否认斯普拉格的重大功劳。他牵制了栗田6个小时——追击2个半小时、整队3个半小时,这是决定整个战局的6个小时。栗田担心美陆军登陆滩头已经牢固、担心哈尔西和金凯德掉头的反击、担心没有时间通过圣贝纳里诺海峡逃走……这些担心都是因为时间的紧张而导致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斯普拉格不是缠斗而是转身分散逃走的话,他的舰队一定会全灭而且栗田一定会进入莱特湾面对正在登陆的美军。美国人在整个战场都处于优势,在萨马岛海面却是绝对的劣势,但是攻守莱特湾的决战正是在此展开的。而正是斯普拉格在劣势中的奋勇作战,挽救了整体战局。
莱特湾大海战详细内容
栗田在10月24日下午曾有过退缩,但在联合舰队司令丰田的严令下又再次向莱特湾进发。
17:15分,借助夜色的掩护,栗田舰队驶入圣贝纳迪诺海峡,该海峡比苏里高海峡更加狭窄,水流更湍急,白天航行也有一定困难。栗田既担心军舰在夜暗中发生碰撞或触礁,又害怕遭美军潜艇的伏击,所以命令航速降到16节,排成单纵队鱼贯而行,并注意反潜。
17:50分,放心不下的丰田再次来电,要求栗田即使进入莱特湾的时间比预定的有所推迟,也必须坚决进行攻击。20:20分,收到西村来电,通报他将于次日凌晨冲入莱特湾。栗田计算了自己的航速,回电西村要求他放慢速度,于次日11时和自己同时从南北两路发起攻击。但这一电报西村没有收到,所以西村于当晚独自发起了攻击。
10月25日凌晨1时,栗田舰队平安驶出圣贝纳迪诺海峡,将单纵队改为反潜队形,小心翼翼地以95°航向沿萨马岛北岸航行。4时,加速到20节转为150°航向向萨马岛东南驶去。5:20分前后,相继收到西村舰队全军覆没和志摩舰队撤退的消息,栗田决心不变,经苏禄安岛以东海域向莱特湾东口冲去。5:30分,快要日出了,栗田没有小泽诱敌的消息,为防备美军在天亮后可能的空袭,栗田下令改为防空环形队形。
6:44分,日舰'榛名'号发现2架美机临空,立即开火。一分钟后,'大和'号的了望哨在晨雾中发现东南方向出现美舰桅杆,不久判明是数艘航空母舰和大批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在战列舰的炮火射程内是不堪一击的,栗田想到苦苦追寻的目标终于到手,激动不已。他以为这是美国第三舰队的主力第38特混舰队的航空母舰,其实是美国第七舰队第77特混舰队第4大队的第3分队,第4大队是护航航空母舰部队,基本任务是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和支援,分为三个分队,1分队在迪纳加特岛东南,第2分队在苏禄安岛东北,第3分队在苏禄安岛北偏东。栗田遭遇的只不过是克利夫顿。斯普拉格少将指挥的第3分队,兵力编成的是6艘护航航空母舰,驱逐舰3艘,护卫舰4艘。护航航空母舰是由商船改装的,最高时速18节,没有装甲防护,一般载战斗机12~18架,轰炸机10~12架,火炮只有1门127毫米大炮和几十门20毫米高射炮。平时水兵们将其戏称为'番茄罐头'或'吉普航母'。几乎没有对海作战能力。当斯普拉格在6:45分接到巡逻飞机发现敌舰队的报告时,还以为飞行员搞错了。6:48分,他亲眼看到了日舰的高射炮火和特有的塔式桅杆。他才意识到他的分队面临着一场怎样艰巨和绝望的战斗,他所辖的所有军舰最大口径的火炮是29门127毫米炮,而他的对手口径在200毫米以上的火炮就达90门。但他想到在莱特湾里有近百艘已没有军舰保护的运输舰和登陆舰,毅然决定率领这支弱小的舰队去抵御日军舰队,以尽可能吸引牵制日军,延缓对登陆滩头的攻击,尽管这样自己的牺牲显然会来得更快。于是他一面向金凯德和哈尔西发电求救,一面率领舰队向东南方向全速撤退,这样既可以组织舰载机迎风起飞,又可以拉大同日舰的距离。
金凯德早就对圣贝纳迪诺海峡放心不下,在4:12分就发电询问哈尔西是否留下第34特混舰队守卫海峡?但当时战斗紧张,电讯往来极其频繁,哈尔西直到6:48分才回电答复第34特混舰队正随他一起。金凯德得知后大为惊讶,还未来得及调整部署,就收到斯普拉格的求救电,只好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一面命令第77特混舰队的第4大队的第1、第2分队迅速起飞飞机支援,一面命令奥登多夫的炮火支援大队火速赶去守卫莱特湾,但奥登多夫还要留一部分军舰守卫苏里高海峡,只抽出3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而且因连日战斗弹药所剩无几,何况距莱特湾有近百海里,已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金凯德对斯普拉格分队的命运几乎不报幻想了。
6:58分,日舰凭借速度优势,同美舰之间的距离缩短到32000米,栗田下令开火。'大和'号首先开火,其他日舰也随即开炮。栗田在兴奋激动之余,在战术指挥上出现了严重失误,他本应命令战列舰巡洋舰先用大口径重炮火力掩护驱逐舰实施鱼雷攻击,再组织舰炮攻击,但他现在的命令,使还处在防空环形队形的日舰一拥而上,各自追逐攻击美舰,展开了一场杂乱无章的混战,队形的混乱使日军的指挥更加困难,还增加了遭受空袭的危险。日军的炮弹不断在美舰周围爆炸,掀起巨大的水柱。斯普拉格沉着命令各舰施放烟雾,并全速驶入附近的雨区隐蔽。同时以明码呼救。他指挥舰队先向南,再转向西南,以便接近莱特湾,尽快得到奥登多夫的援助。紧急起飞的美军飞机向日舰发起了攻击,由于护航航空母舰的使命同大型航空母舰完全不同,所以飞行员没有受过攻击军舰的训练,而且也没有装备攻击军舰的穿甲弹,只有少量的鱼雷,杀伤弹和深水炸弹。当飞行员将杀伤弹和深水炸弹扔到有数十甚至数百毫米厚的装甲防护的日舰上,就像隔靴搔痒,毫无作用。而当这些弹药也用完后,飞行员仍不愿离去,对着日舰进行俯冲,作出投弹的样子,迫使日舰频频转舵规避,以赢得时间掩护美舰撤离。不久,第1、第2分队的飞机也飞来助战,在空袭中'鸟海'号巡洋舰前机舱中弹,伤势严重,'筑摩'号巡洋舰被航空鱼雷击中舰尾,尾部下沉,舵机损毁,在海上随风浪漂泊,'铃谷'号巡洋舰先被水面舰艇击中左舷后部,推进轴被炸坏,加上油舱进水,掉队后又被轰炸机击中起火,大火引爆了在鱼雷管中的鱼雷,终致沉没。栗田见美机越来越多,更是相信遇上了哈尔西的航空母舰,紧追不舍。美舰刚驶出雨区,失去雨幕的遮掩,立即遭到日舰的猛烈射击。'冈比亚湾'号护航航母轮机舱中弹,失去动力,成为日军集中攻击的目标,连连中弹,多处起火,于9:07分沉没。'加里宁湾'号护航航母被击中十三发203毫米炮弹,斯拉普格的旗舰'方肖湾'号护航航母被击中四发203毫米炮弹,'白平原'号和'基特坎湾'号护航航母也被击伤。由于水兵们奋勇扑救,都还能坚持航行。护航航母没有受到更大损失的另一原因是日舰也没想到会同没有装甲防护的军舰交战,所使用的穿甲弹往往刚把美舰的一侧薄薄的舰壳击穿,还来不及爆炸就从另一侧穿了出去。真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20分,栗田派出数艘巡洋舰向东南迂回,以抢占上风位置,阻止美舰迎风起飞飞机,然后兵分三路,从后面及左右追击,企图合围美舰。斯普拉格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先派3艘驱逐舰后又加派3艘护卫舰进行反击。就像一位驱逐舰的舰长在进攻前激励部下时所说的:'我们是同绝对优势的敌人作战,不要抱活下来的希望!'这几艘排水量不足1000吨的小军舰正是以自我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向日舰冲去。'约翰斯顿'号一马当先冒着日舰的炮火冲上去,一面施放烟雾掩护后续舰,一面发射十条鱼雷,其中一条鱼雷击中日军'熊野'号巡洋舰,使其减速退出战斗,然后用127毫米主炮同日舰的460毫米、356毫米重炮对射,该舰7:30分被日军'金刚'号战列舰的356毫米主炮和152毫米副炮齐射击中,上层建筑被炸得面目全非,机舱被毁,航速减为17节,借阵雨掩护,才没被击沉。后来发现日军'矢矧'号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正准备对护航航母进行鱼雷攻击,立即冲过去以炮火进行拦阻,一连击中'矢矧'号十二发炮弹,迫使日舰没有占据有利阵位就提前发射鱼雷,致使发射的鱼雷无一命中。但'约翰斯顿'号随即遭这几艘日舰的围攻,该舰一直战斗到海水淹没炮口,最后于10:10分沉没,全舰官兵329人中包括舰长在内186人阵亡。'霍埃尔'号驱逐舰发射的十条鱼雷无一命中,但该舰的主炮击中了'金刚'号战列舰的舰桥,使其航速减为20节退出战斗。'霍埃尔'号在日舰的集中攻击下中弹达四十余发,于8:55分沉没。'罗伯茨'号护卫舰在战斗中被356毫米炮弹击中,船舷被炸开长达十余米的大破口,火焰和蒸气从破口喷涌而出,后于10:05分倾覆沉没。其他3艘美舰也都中弹多发,只因损管得力而未沉没。这次美舰的敢死攻击最大的成效,就是迫使'大和'号战列舰为躲避鱼雷攻击而向北驶去,远离了战区,从而使栗田失去了同美舰的接触,无法及时掌握战场态势。
9:24分,日军巡洋舰已切断美舰退往莱特湾的航道,而且距美舰仅9000米,眼看美舰的厄运就要到来。奇迹发生了,由于根据日军条令,如遇空袭,各舰可自行机动规避。在美军的不断空袭下,日军舰队的队形已经非常分散和混乱,栗田于9:11分下令整理队形,命令各舰向'大和'号靠拢。日军巡洋舰接到命令转舵向北,放弃了攻击。而斯普拉格还沉浸在残酷的战斗中,不敢相信这一情况,直到空中的飞行员一连串的报告,才确信日军撤退的事实。但此时他的心情就如一个死刑犯在临刑前突然停止执行,搞不清楚到底是撤销了死刑还是缓期执行。在官兵们如雷般的欢呼声中,他在航海日记中写下这样的字句:这无疑是上帝的恩赐。然后率领历经血战而满身伤痕的舰队向莱特湾退去。
栗田为掌握战场情况,两次派出战列舰上的舰载侦察机起飞,但都很快就被美机击落。11时,栗田将军舰集结起来,继续向莱特湾驶去。这时接到菲律宾基地的日机通报,在萨马岛东北海域发现美军的航空母舰舰队,其实是误报。栗田考虑到,莱特湾里的运输船一定接到警报撤离了,即使来不及撤船上所载的物资也已经卸载了四天,就算击沉了这些船只对登陆也没多大意义,而一旦进入莱特湾的狭窄海域,如果被美军的增援舰队堵在莱特湾里,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还不如去攻击美军的航母舰队。所以于12:25分下令北上,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胜利,尽管小泽、西村、志摩都以自己的惨重损失为代价为他的成功铺平了道路。这一命令成为莱特湾海战中一个谜。导致栗田作出这一功亏一篑的命令的原因,战后根据栗田本人的回忆和史学家的分析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栗田的状态不佳,出战前,他患有登革热,还未痊愈就率部出征,在10月23日又因旗舰'爱宕'号被美军潜艇击沉而跳水逃生,这一意外落水又加剧了病情,紧接着连续三天的激烈战斗,使其体力过度消耗,精神过度紧张,已接近人的极限。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二、战术思想错误,日军历来重视攻击敌作战舰只,轻视攻击后勤船只。所以栗田更愿意去攻击美军的航空母舰舰队,认为这才是主力舰队的真正使命,而不愿意去攻击运输船。
三、日军通信能力,侦察能力都太弱,使栗田对敌情没有正确了解,也就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小泽诱敌成功的重要电报,栗田没有收到;栗田要求西村相互配合协同攻击的电报,西村也没收到。这就使栗田不仅得不到友邻的配合协同,甚至无法利用友邻创造的绝好机会。加上丧失了战区的制空权,无法通过空中侦察获取必要情报,根本不知道美军的部署和动态。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又怎能作出正确决定?
四、美军的英勇战斗,尤其是斯普拉格分舰队的殊死搏斗,和美军之间的来往电讯,以及其他部队的支援,使栗田错误判断为遭遇的是哈尔西的第38特混舰队中的一支航空母舰舰队,而第38特混舰队的主力就在附近,所以他不愿深入到莱特湾,以免出现困在湾里任人宰割的局面。
五、受战果的影响,由于战场上施放的烟雾和炮火的硝烟,而美舰也大多起火,日军官兵又习惯于夸大战果,报告的战果为击沉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面对如此战绩,栗田已觉得不虚此行。
六、栗田本人的思想,他虽然受过长期的武士道精神的熏陶和培养,担任海军的高级将领,但在他的思想深处仍有人性的理智,这与捷一号计划的同归于尽的武士道精神很有抵触。在10月24日下午的后撤已经有所体现,可以说在栗田的潜意识里对这样的计划是有想法的,一旦有了外界的种种影响,促使他作出了这一决定。设想一下,如果西村指挥的话,他一定会坚决冲入莱特湾。
随着栗田舰队的北撤,戏剧性的萨马岛海战也随之结束。在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战斗中,美军被击沉1艘护航航空母舰、2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被击伤4艘护航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日军有1艘巡洋舰被击沉,4艘巡洋舰被击伤,其中的3艘后因伤势过重而被日军自行击沉。总共损失4艘巡洋舰。
而斯普拉格舰队的厄运并未结束,10:50分,第一支'神风特攻队'的9架自杀飞机向他们飞来。'神风特攻队'是由日军第一航空队司令大西泷次郎最先组织的,在战争初期,曾有过日军飞行员在飞机受伤或无法返航时驾机撞向目标同归于尽的亡命战法,而将这种自杀攻击作为有组织的战术来运用,大西泷次郎是始做俑者。所谓'神风'是指公元十三世纪元朝忽必烈皇帝两次派出的远征日本的舰队,都在海上遇上台风而全军覆没,后人便将此挽救了日本的台风称为神风。特攻是特别攻击的简称,其战术是让出动的飞机只带单程燃料,将多下来的载重量都携带炸弹,飞机以俯冲撞击敌舰,和敌舰同归于尽。9架日机采取低空飞行,美军雷达没及时发现,直到快接近美军的航母时,日机突然爬高,然后直向航母俯冲过去。美舰高炮猛烈开火,第一架日机朝'基特尼湾'号直冲下来,擦着左舷翻滚入海,在左舷留下一道伤痕。第二、三架日机对准'方肖湾'号俯冲,直到快要撞上航母才被击落。第四架日机已被击中,却一头撞在'圣洛'号护航航母的甲板上,飞机上的炸弹爆炸开来,弹片穿透甲板,落到燃油舱,引起大火,又引发一连串的爆炸,终于导致'圣洛'号于11:30分沉没。这是被'神风敢死队'击沉的第一艘美国军舰。其余5架都在撞击前被击落。第一次'神风特攻'才告平息。11:15分,第二次'神风特攻'又来袭,撞伤了'加里宁湾'号护航航母。第三次'神风特攻'则攻击了第七舰队的第77特混舰队第4大队第1分队,撞伤了两艘护航航母。由于'神风'机一再呈凶,斯普拉格将警戒舰只留下救助'圣洛'号的舰员,率4艘护航航母转向东南。
特湾大海战是指在1944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之间,在菲律宾莱特湾周围海域所发生的四场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海空战以及其他几次零星海空战的总称。
美军参战兵力多达航空母舰16艘,护航航母18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15艘,驱逐舰144艘,护卫舰25艘,运输舰后勤辅助舰592艘,飞机近20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母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伤护航航母4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3艘,潜艇1艘;损失飞机162架,人员伤亡不足三千。
日军参战的兵力可以说倾其所有,共有航空母舰4艘,航空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7艘,驱逐舰32艘,飞机约6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0艘;被击伤航空战列舰1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损失飞机288架,人员伤亡超过一万。
由于日军在莱特湾的失利,使美军掌握了菲律宾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陆上日本第14方面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美军于1945年1月占领了莱特岛,2月占领马尼拉。而日本海军的基本力量在战役中蒙受了巨大损失,在以后的战争中再已无力发动大规模远洋作战。
日军失败的原因除了战略上整个局势极为不利,战术上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外,具体原因还有:
一,航空兵力薄弱,在飞机性能、数量及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战术素养上,都比美军差得太远。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要想顺利实施捷一号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协同太差,栗田、小泽、西村、志摩及岸基航空兵这五支参战部队几乎没有密切有效的协同。甚至西村和志摩两支舰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为执行同一任务。却没有统一指挥和相互联系,实在令人费解。尽管日军的通信能力要组织这样复杂的大规模作战是勉为其难的,但从西村和志摩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日本海军缺乏协同配合的精神。
三,敌情不明,日军的侦察无论在对敌军部署的了解,还是对敌军意图的判断,或是对战果的评估,都十分糟糕。盲人摸象一般的战斗怎么会取胜?虽然捷一号计划在美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不失是个果敢大胆的计划,但是1944年10月的日本战争机器已经无力支持这样的行动了。
美军的主要问题是指挥不统一,战场上的两支舰队分别归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指挥,而这两人一个在菲律宾一个在珍珠港,能统一指挥两人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又远在万里之遥的华盛顿。如果在前线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部,就不会发生哈尔西全军离开莱特湾而金凯德毫不知情的情况了。
至于双方的将领,在日军方面,丰田副武被哈尔西的佯动所欺骗,将宝贵的航空兵力浪费在台湾空战中,严重影响了捷一号计划的实施,不能不说是丰田的最大失误。栗田则是最有争议的,在军事上他在离胜利仅一步之遥时却失之交臂,在指挥上有多处错误。但在人性方面,他是比较理智而人道的,没有武士道的狂热,如果他杀入莱特湾,固然可以给美军造成惨重损失,但他也会被赶来的哈尔西所消灭。小泽的出色表现受到多方好评,不仅完成了诱敌任务,当发现美军杜博斯舰队在后追赶时,果断组织反击,若非美军及时撤退很可能遭到损失,更难能可贵的是把这支准备牺牲掉的自杀舰队中的大部分军舰带回了日本。西村过于蛮勇,虽有必死之心,却没使自己的牺牲更有价值。
美军方面,哈尔西太过进取,险些铸成大错,战后受到多方指责,由于尼米兹的保护才免受非难。金凯德处置得当,保全了登陆滩头。奥登多夫巧妙利用地形,尽可能发挥己方长处,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胜利。斯普拉格可称得上是这次海战中的英雄,正是他冷静沉着的指挥,打退了栗田的进攻,保全了自己和登陆滩头,在海战史上写下了精彩辉煌的一页。
最后应该看到,日军即使捷一号计划取得了胜利,也无法挽回战争的失败。因为美军可以凭借其巨大的工业迅速补充在战争中的损失。面对美国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日本取胜的机会就是在美国的战争机器还未全面开动时就将其击败,而这一时机在中途岛海战时就已经失去了。莱特湾大海战的意义就是日本的最后失败不可避免地来到了,正如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永野修身大将在得知战果后所说的:这就是终结。
世界上最大的海战是什么?
1.公认的人类史上最大的海战是“莱特湾大海战”。可谓空前绝后。是日本帝国联合舰队呵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决战。
日期:1944年10月20日—1944年10月26日
战役地点:莱特湾海战是发生在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
交战各方情况:
以美国为首的盟军:
指挥官:威廉·哈尔西、 托马斯·金凯德
兵力:17艘航空母舰,18艘护卫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141艘驱逐舰,其它舰只、鱼雷艇、潜艇和约1500架飞机
日本:
指挥官:栗田健男中将、 小泽治三郎中将 丰田富武(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兵力:4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约200架飞机(另有驻菲律宾、台湾的约500架陆基飞机提供支援)
莱特湾海战,涉及13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二战史上最为壮观,美日双方投入海上作战规模最大的一次。莱特湾是美英盟军必攻,日军必守的要点。盟军意想夺取莱特湾做跳板,由南至北,直接攻击日本本土。莱特湾一旦失守,日本在东南亚的战争资源区丢失,通往海外的路线被切断,日本等于坐以待毙。
海战进行的时间是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有约35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主力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用飞机参与了战斗。
日本企图击退或消灭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结果是数量上远远占劣势的日本联合舰队战败,此战严重削弱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日占的菲律宾群岛打下基础。有海军历史学者认为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在莱特湾海战中日本第一次有组织使用神风特攻队。
结果数量上远远占劣势的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大型军舰13艘被击沉,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在此次海战,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1916年5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大海战发正在日德兰海,战前,德国舰队共101艘战舰,分为两个编队,由南向北行驶。英国舰队共151艘战舰,也分为两个编队,由北向南航行,双方相向运动,突然相遇,生死搏斗就这样拉开了。
鏖战过后,英国舰队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共计11万吨;德国舰队损失1艘“无畏”级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共计6万吨。虽然德国的战果大于英国,但此后德国公海舰队再也不敢冒险了,成为了马汉理论中的“只是存在的舰队”。
德国公海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45000名左右,伤亡比例6.79%,其中军官89名,候补军官25名,工程师14名,厨师等非战斗人员5名,医疗官11名,准尉89名,士官572名,普通水兵2253名。
英国大洋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60000名左右,伤亡比例11.59%。(英国官方公布数字是6097人战死,510人受伤,177人被俘,总共6784人,占总参战人数的8.84%)。
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海战,令德国最后一次主动突破协约国在北海对德国封锁的努力失败。自此,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再以海军与协约国正面交锋,只能以潜水艇击沉舰艇,其后发展至无限制潜艇战。
莱特湾海战
莱特湾海战1944年10月24—2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为争夺莱特岛,在莱特湾进行的空前大规模的海战。美军统帅部在1944年6—7月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之后计划夺取菲律宾群岛(参见菲律宾战役)。这次战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攻占莱特岛开始,因为该岛能控制太平洋通往南中国海的各个出口。10月20日,美军开始在莱特岛登陆(司令为麦克阿瑟上将)。日军统帅部查明美军在菲律宾的主要突击方向后,向莱特湾派去了3个舰艇编队;中央编队(战列舰、巡洋舰组成的主力,指挥官为栗田健男海军中将),南方编队(包括有2个舰艇队,指挥官分别为西村海军中将和志摩清英海军中将)及北方编队(为航空母舰编队,指挥官为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3个编队共有战列舰9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21艘和驱逐舰35艘。菲律宾地区的岸基航空兵(400架飞机)及母舰航空兵(116架飞机)负责消灭莱特地区的美军航空兵。日本海军的任务是在莱特湾消灭美军的入侵兵力和阻止美军在莱特岛登陆。美军统帅部识破了日军的意图,把第7舰队(司令官为金凯德海军中将)和第3舰队(司令官为哈尔西海军上将)展开在通往莱特岛的接近水域。两个舰队共有战列舰12艘,航空母舰25艘(其中6艘轻航空母舰,18艘护航航空母舰,共计有1350架飞机),巡洋舰20艘,驱逐舰130艘及护卫舰11艘。它们的任务是协同已在菲律宾附近展开的潜艇迎击和消灭驶向莱特岛的日本各编队。10月24日,美第3舰队的航空兵攻击了驶入圣贝纳迪诺海峡的日本中央编队,击沉日本战列舰1艘。日本中央编队随即转向返航。但在黄昏到来后,这支编队重新驶入圣贝纳迪诺海峡,并于10月24日午夜以后顺利进入了太平洋(因为美国第3舰队当时已离开圣贝纳迪诺海峡,出动所有兵力去迎击新发现的日本北方编队)。但是,日本中央编队沿萨马岛海岸向南运动时,又遭到了美国第7舰队航空兵的攻击。中央编队由于没有航空兵掩护,在离美军登陆地域约40海里的地方,不得不返航回到圣贝纳迪诺海峡。10月25日昼间,美国第3舰队的航空兵攻击了日本北方编队,在恩加尼奥角附近击沉日本航空母舰4艘、驱逐舰1艘。日本南方编队的行动也遭到了失败,10月24日午夜后,南方编队的第1队在驶往莱特湾的途中,在苏里高海峡遭到美国第7舰队战列舰、巡洋舰的炮火攻击和驱逐舰、鱼雷艇的鱼雷攻击,全军覆没。第2队确信不能突破苏里高海峡而决定返航。交战中,日军首次使用“神风特攻队”攻击美军航空母舰。共击沉1艘护航航空母舰,重创4艘,轻伤1艘。点评:此战,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但在战术上并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实际上是一场海上混战。莱特湾海战的结果,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8艘、潜艇7艘、损失飞机500架,另有3艘巡洋舰受重伤,伤亡约1万人。美军损失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1艘,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2800余人,另有6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负伤。在宽达600海里的正面上展开的这次海战说明了空军在海上战斗中的愈益增大的作用及雷达器材在海上夜间战斗中的重要意义。这次海战的突出特点是,日本海军各编队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不能协同行动;无论日本海军还是美国海军,各编队之间互通情报都很差。美军由于在这次对日本海军的作战中取得了巨大胜利,掌握了全面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这对太平洋上以后战争的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海军则遭到毁灭性打击,不再对美国海军构成重大威胁。1944年12月20日,美军完全攻占了莱特岛,以后又利用该岛作基地,进攻菲律宾群岛的其余岛屿。
莱特湾海战的背景
1944年的太平洋战场上,盟军在攻克了马里亚纳群岛和比阿克岛等战略要地后,开始考虑他们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海军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建议进攻台湾,将日军阻挡在菲律宾。这样盟军可以控制联系日本和南亚的海路,切断日本与它南亚的驻军的联系。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主张在菲律宾登陆,菲律宾也位于日本的生命线上,将菲律宾让给日本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丢脸的事,而且麦克阿瑟1942年逃离菲律宾时曾经发誓重返故地。
最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做出最后 决定 ,他决定在菲律宾登陆。日方对盟军的步骤也很清楚。联合舰队最高长官丰田副武制定了四个方案:捷1号作战方案是针对菲律宾的重大海军作战方案,捷2号作战方案是针对台湾的作战方案,捷3号和捷4号作战方案分别是针对琉球群岛和千岛群岛的作战计划。所有四个计划都是孤注一掷的、复杂的和大胆的行动计划,它们将日本所有的力量都投入一次决定性战役。
美国海军进攻菲律宾的登陆点在莱特岛。托马斯·金凯德海军中将的第七舰队的旧式战列舰以及护航航空母舰用于支持登陆部队。威廉·哈尔西海军上将的第三舰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于掩护两栖作战并寻歼日本舰队。
1944年10月12日尼米兹的航母对台湾进行了一次空袭来保证那里的飞机无法介入在莱特岛的登陆。日本因此开始执行捷1号作战方案。一波再一波的飞机被投入对美国航母的战斗。在此后3天中日本损失了600架飞机,这几乎是它大部分的空军力量。这使得它的海军基本丧失了空军保护。按捷1号作战方案小泽治三郎中将的机动部队使用显然易被打击的航母将美国第三舰队从其应该保护的登陆力量引走。
美国登陆力量在丧失其空中掩护后受到从西方开入的三支日本舰队的打击:驻扎在文莱的粟田健男中将率领第二舰队进入莱特湾消灭盟军登陆力量。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中将的舰队组成第五舰队作为运动攻击力量。这三支舰队没有航母和潜艇,完全由水面舰只组成。
显然这个计划的结果是这四支舰队中至少一支要被消灭。战后丰田对美国调查者是这样解释的:“假如我们丧失菲律宾,而舰队幸存下来,那么我们南北之间的海道就被割断了。假如舰队呆在日本领海的话,那么它得不到燃料补给。假如它呆在南海的话,那么它就得不到武器弹药的补给。因此假如我们失去菲律宾的话,那么保存这支舰队也没有意义了。”
莱特湾海战简介:二战最大规模的一场海上对决
莱特湾海战(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冲海戦),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以两军投入战场的军舰总吨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对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持续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其中盟军舰队多达133万吨,日本海军则达73万吨。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机参与了战斗。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 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日本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13艘被击沉,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联合舰队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 由于战局无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组织地发动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
二战中美日海战主要有哪些战役
一、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实施的战略突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战局的发展和《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日本为夺取美、英、荷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加速南进的战争准备。1941年初,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拟制了袭击珍珠港的计划,后得到海军军令部批准并由御前会议最后定下决心。袭击珍珠港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企图是:以突然袭击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夺取制海制空权,以消除其对日本南进的威胁。日军袭击珍珠港,给美国太平洋舰队以重创,从而在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权,为进攻菲律宾、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创造了条件。二、菲律宾战役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印度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三、珊瑚海海战1942年5月4日-8日?珊瑚海大战是航空母舰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交战双方在大约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打了整整5天,除了飞行员,双方自始至终没有见面,开创了世界海战史上的崭新形式。???这次海战结果,虽然日军取得战术的胜利,但是由于美军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日军的航空母舰,大大削弱了日军的作战力量,使其被迫放弃了登陆莫尔兹比港的计划。四、中途岛海战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里特尔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便决定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战役目的是夺取中途岛作为前进基地,将海上防线推进到中太平洋,以保障日本本土和日军南进侧翼的安全,并诱歼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军仅剩重型航空母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并损失大量飞行员。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五、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日、美两国军队于1942年8月~1943年2月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进行的岛屿争夺战。中途岛海战后,日军为夺回战略主动权,进逼美军反攻基地澳大利亚,决心再次发起攻势,占领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从此,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美军则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和进攻。瓜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空前残酷而激烈的大搏杀。这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争夺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战役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偷袭珍珠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菲律宾战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珊瑚海海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途岛海战
二战美国的海军兵力部署,和海军所有战役
不好意思,美国军力分布网上是没有的,就是有,也不会准确。但各个重要战役我帮你整理了出来。
偷袭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 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 珊瑚海之战 1942年5~6月,日本为了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联系,相继进攻所罗门群岛和莫尔兹比港,日本海军掩护陆军行动,在珊瑚海海战中,日海军与美军相遇,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间发生的海战,海战中日本损失一艘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另有两艘航空母舰受到重创(其中“翔鹤”号受损较重,“瑞鹤”号失去大量精锐飞行员和飞机),而美国损失列克星顿号航母,约克城号受伤。日军未能实现其战略目标,向莫尔兹比港的进攻被遏制。
中途岛战争
在此之前,1942年4月,美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在哈尔西海军中将的指挥下,搭载16架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轰炸日本东京、神户等地,虽然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但刺激了日本神经。日本认为这些飞机来自中途岛,因而匆忙间发起中途岛战役。而美国在此之间就破译了日军密码,对日军的下一步目标有了明确认识。在中途岛海战(6月5日—6日)中,日军兵力分散,对美军估计不足,且指挥混乱,被美军突袭成功,五分钟之内损失三艘精锐的航空母舰,元气大伤,虽然剩下的“飞龙”号航母成功重创了美军“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但也被尾随而来的航母舰载机击沉。此役中,日军第一机动舰队的4艘航空母舰被击沉,另有1艘重巡洋舰沉没,同时还损失各种飞机300多架,100多名富有经验的航空人员阵亡。中途岛海战也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由此开始,日本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守。
瓜岛战役
1942年8月7日,美军开始局部反攻,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群岛登陆,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围绕着瓜岛的争夺,日美双方在六个月的时间里进行过大小海战三十余次,其中较大规模的海战就有六次,双方损失的驱逐舰以上的作战舰艇各24艘,美国海军阵亡约3300人,伤约2500人;日本海军的伤亡则高达2.5万人。在瓜岛的地面作战中,美军参战兵力最多时达到6万人,阵亡1592人,负伤4200余人,日军投入瓜岛的陆军兵力约3.6万,战斗中阵亡约1.4万人,因伤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9000余人,合计死亡近2.38万人,还有1000余人被俘。
菲律宾海战
美军仅2艘航母、2艘战列舰和1艘巡洋舰受轻伤,无一艘军舰沉没,舰载机损失117架。日军被击沉航母3艘、油船2艘,被击伤航母3艘、战列舰、巡洋舰和油船各1艘,舰载机损失404架,占全部舰载机的92%;岸基飞机损失247架,几乎全军覆没;此外日军出动的36艘潜艇也被击沉20艘。虽然联合舰队侥幸逃脱了被歼灭的命运,但飞机和飞行员的损失,日军在短时期里是无法补充的,经此一战,日军可以说其海军的核心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中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和制空权随之彻底落入美军之手,从此后,日军舰队失去了远洋作战的空中支援,使日军在以后的战争中更为被动和困难,而美军取得了战略主动和战区制海权、制空权,能够从容选择下一个进攻的目标,获得了更大的主动。莱特湾海战 这场大海战美军参战兵力多达航空母舰16艘,护航航母18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15艘,驱逐舰144艘,护卫舰25艘,运输舰后勤辅助舰592艘,飞机近20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母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伤护航航母4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3艘,潜艇1艘;损失飞机162架,人员伤亡不足三千。日军参战的兵力可以说倾其所有,共有航空母舰4艘,航空战列舰2艘,战列舰7艘,重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7艘,驱逐舰32艘,飞机约6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0艘;被击伤航空战列舰1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损失飞机288架,人员伤亡超过一万。经此海战,日本海军几乎丧失了远洋作战能力,也就失去了战场制海权,从而使陆地上的第14方面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
硫磺岛战役
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美军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1。美军在硫磺岛的惨重伤亡,使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一定会遇到比在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惨重,因此,日后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担心在日本本土登陆将会遭到硫磺岛那样的巨大伤亡。
冲绳战役
美军伤亡7.5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404艘,坦克372辆;日军伤亡11万人,被俘9000人,损失飞机7830架,舰艇20艘。此外,岛上平民死亡超过10万人。该战役被丘吉尔称为“战争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战役之一”。1945年3~6月,美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占领硫磺岛和冲绳,迫近日本本土。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日本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叫嚷“本土决战”。美国也计划组织在日本九州岛南部和关东平原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代号是“奥林匹克”和“冠冕”。 最后的统计美军伤亡情况 :美军死亡12万人,伤亡43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死亡人数: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陆军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军一共死亡414879人整理了很久,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希望你采纳我,有疑问可以追问,谢谢!
请介绍一下苏里高海战
在1944年10月,美国和日本于莱特湾附近海域爆发海空大战。在短短三天四夜里,双方投入军舰500余艘,战沉32艘共计34.2万吨,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而莱特湾战役期间,双方在苏里高海峡进行了一场水面舰艇之间的激战,史称“苏里高海峡之战”。 1944年10月17日,美军先头部队正是首先从这里登陆,揭开了莱特湾大海战的序幕。不仅如此,几天后的25日凌晨,西村祥治海军中将率领的日军第三分舰队,在苏里高海峡拼死突破了美军鱼雷艇和驱逐舰的重重狙击后,在这里一头撞上了奥登多夫海军少将的战列舰编队——苏里高海峡之战达到最高潮。 西村的南路舰队由战列舰扶桑、山城以及最上号重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组成。10月24日他们遭到空袭,但只受小伤。 由于南路舰队和中路舰队严守电报寂静,西村无法与栗田和志摩协调他们的步骤。当他于02:00进入苏里高海峡时,志摩在他后面约40千米,而栗田还在锡布延海,离莱特岛的海岸还有好几个小时。 他们刚刚开过帕纳翁岛就闯进了美国第七舰队为他们设置的圈套。杰西·奥尔登多夫少将的六艘战列舰(密西西比号、马里兰号、西弗吉尼亚号、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和宾夕法尼亚号,除了密西西比号以外,其余战舰皆在珍珠港被击沉或重创过,将在这场海战中大复仇。)、八艘巡洋舰、29艘驱逐舰和39艘鱼雷艇已经严阵以待。要穿过海峡打击登陆军,西村必须通过鱼雷艇施放的鱼雷,闯过两组驱逐舰警戒线,在六艘战列舰以及两队巡洋舰的集中火力下通过海峡来到海峡另一端的登陆地。 约03:00 扶桑号和三艘驱逐舰中鱼雷。扶桑号发生爆炸断为两截,但没有沉没。03:50美国战列舰开火。美舰成一字形横排,日舰排成一路纵队只能舰艏朝向美舰。是采用战列战术的最后一次交战。美国当时已经拥有雷达控制火力,美国战列舰可以在日本军舰无法还击的距离上就开火。山城号和最上号不断被战列舰的穿甲炮弹重创。最上号巡洋舰转身逃跑但丧失了机动能力。山城号于04:19沉没。 04:25志摩的那智号和足柄号重巡洋舰以及八艘驱逐舰到达战场。志摩以为他看到的那两段残片是西村的两艘战列舰的剩余(实际上它们是扶桑号的两段),他认识到通过海峡是毫无希望的因此下令转身撤退。在混乱中他的旗舰那智号与焚烧的最上号相撞,丧失机动能力而落后的最上号第二天被飞机击沉。扶桑号的前半部被一艘美国重巡洋舰击沉,后半后来也沉没了。西村的七艘船中只有一艘驱逐舰幸存。 山城号是最后一艘与其它战列舰交战的战列舰,也是少数几艘被其它战列舰击沉的战列舰之一。
介绍一下苏高里海战?
日军中央分遣舰队从锡布延海上溜走之后,中央战线暂时平静下来,而南方战线则正在酝酿着一场恶战。
24日夜间,日军南方分遗舰队的西村编队已悄悄地驶近苏里高海峡。苏里高海峡位于棉兰老岛以北,总长30海里,狭窄处有较强的海流,与莱特湾紧紧相连。这时,美国海军第7舰队司令金凯德在苏里高海峡部署了三道防线,等待着西村的到来。他把6艘战列舰在海峡的北口一字排开,8艘巡洋舰和20多艘驱逐舰在战列舰的侧翼前方占据了有利阵位,还有39艘鱼雷快艇也在海峡的南口待机行事。这是金凯德在海军学校当学员时就梦想实现的"T"字阵,这回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
22:00,西村已接近苏里高海峡南口。这天夜里,海面上风平浪静,但却格外地黑。西村完全没有料到死神正悄悄地向他逼近。
由于美海军的对海警戒雷达比日军先进,所以当西村编队还在25海里以外时,就已被美军发现。而西村直到美军的39艘鱼雷快艇像狼群一样发起攻击时才发觉敌方兵力的动向。然而日本人虽然开局不利,有点被动,但毕竟受过良好的夜战训练,他们用探照灯和照明弹照亮了目标,并以迅猛的炮火进行拦阻射击。炮火凶猛、准确,美军鱼雷艇突击群连续几次攻击均被打退,美军损失惨重。
战斗中,美军鱼雷艇群指挥艇上的无线电被打坏,因此4个小时后,海峡北口的美军指挥官才收到这次战斗的报告。这时西村率领自己的编队已经驶进了苏里高海峡南口,他并不知道自己正慢慢地落入金凯德的"T"字阵。由于航道狭窄,西村只得率领舰队鱼贯前进。
大约凌晨3:00,美军驱逐舰首先开火。它们从日本人的两舷方向猛烈射击,同时向敌舰迅速逼近,以便抢占有利阵位施放鱼雷。这时位于驱逐舰后方的美军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开始投入战斗。到处都是火光和硝烟,双方大炮在轰鸣,鱼雷在爆炸。突然,一枚鱼雷击中了西村的旗舰"山城"号战列舰,引起弹药库大爆炸,不久该舰就沉入了海底。西村在死前用无线电向其余尚存的日舰大吼:"我们被鱼雷击中,你们应继续前进,攻击敌舰。"
西村死后,战列舰"扶桑"号充当了指挥舰。但该舰舰长没有发出任何命令,只是一味地向北推进,听任命运摆布,直到被美军鱼雷和炮火击中,沉入海底。至此,日军只剩下中弹起火的"最上"号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扶桑"号沉没后,这3艘军舰便掉转屁股逃跑了。它们在逃跑的路上,碰巧将一队美军驱逐舰夹在中间。这队驱逐舰遭到日舰和己方炮火的轰击,损失严重。殿后舰"格兰特"号连中20余发炮弹,全舰起火,最后烧成了一堆废铁。美军为使自己舰只兔遭炮火损伤,下令停止射击,3艘日舰才乘机逃脱。
撤退路上,它们与台湾开来的志摩率领的第2游击部队相遇,合为一股,重返战场。
这时航道上硝烟弥漫,火光熊熊,依稀可见几艘军舰的残骸正在燃烧下沉。志摩从警戒舰中派出两艘驱逐舰到前方搜索。
没过多久,美军一艘鱼雷快艇透过硝烟发现了志摩的先头驱逐舰,立即向前面的一艘施放了鱼雷,但没有命中,却碰巧击中了落在后面的"阿武隈"号。"阿武隈"号遭重创,无线电室进了水,航速减到10节,不得不提前退出战场。这一损失并没有动摇志摩的决心。他仍率舰队以28节的高速向前急进。不久,志摩发现前方有1艘日舰冒着浓烟静静地在海面上漂泊,便派出"那智"号前往救援。这艘受伤的日舰就是"最上"号战列舰。该舰看上去像是静止的,但实际上却正以8节的速度随海流运动。结果,两艘日舰发生碰撞。"那智"号舰舷受重伤,海水进入船体。这一撞终于使志摩头脑清醒起来。他下令退出战场。日本南方分遣舰队的进攻宣告破产。在苏高里海峡,日军共损失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驱逐舰5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