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

时间:2024-06-08 19:36:40编辑:流行君

遥感图像的特征

遥感图像的特征,如下:1 、光谱特征光谱特征是影像对象主要的特征,主要用来描述影像对象中的像元在各波段上的统计特征,-般情况 下可根据对象的光谱特征进行地物识别。光谱特征有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亮度值、平均值、标准差。2 、形状特征形状特征是在提取对象边界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对象的几何特征。形状特征是对光谱特征的补充,在光谱特征相近而形状有差别时,使用形状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分类。3 、理特征纹理特征是遥感影像的一种重要特征,是复杂视觉实体或子模式的组合,有亮度、色度、陡度、大小等特征,每一种地物所呈现的纹理都有自己的特点。纹理特征提取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提取方法在遥感影像分类中应用较为广泛。灰度共生矩阵是建立在估计图像的二阶组合条件概率密度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图像中有一定距离和一定方向的两点灰度之间的相关性,用来反映图像在方向、间隔、变化幅度及快慢上的综合信息。在矩阵中分布在主对角线附近的元素表示灰度级别相近的像素对出现的概率,而远离主对角线的元素则表示灰度级别相差较大的像素对出现的概率。4、空间关系特征空间关系是指经过多尺度分割后的影像对象之间的相互位置或相对方向关系。加入空间关系特征可以更好地描述影像对象的特征,有利于提高分类结果的精度。5、对象间的相关特征对象间的相关特征主要用来描述对象之间的从属关系。一种是父对象与子对象的包含关系;另一种是子对象与父对象的继承关系。

遥感图像的解译

遥感图像的解译是通过遥感图像所提供的各种识别目标的特征信息进行分析、推理与判断,最终达到识别目标或现象的目的。但是遥感图像所提供的信息是通过图像的色调、结构等形式间接体现的,因此我们解译一幅图像需要用到一些背景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区域背景知识和遥感系统知识。




所谓背景知识,指所要解译的学科的知识。若针对图像中的农田、植物等进行解译,需要了解各种农作物的形状、物候期等。所谓区域背景知识,指区域特点、景观特征等。如南极洲有终年不化的冰盖;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东方明珠塔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等等。遥感系统知识则是最基本的,涉及到图像的形成原因、不同传感器的成像波段和图像特点等。




其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图像很多,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在各类新媒体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遥感图像,因此初级的目视解译也不是很困难的事。但是在这边还是要重点提一下遥感图像的解译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看图有哪些区别。一是遥感图像通常为顶视,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手机、摄影机等的照片是普通透视;二是遥感图像很多的成像波段并不仅仅是可见光波段,因此许多的图像特征并不符合我们的常识,在解译时会产生一定困难;三是遥感图像通常以一种我们不甚熟悉的比例或分辨率体现地物。因此遥感图像的解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




遥感图像的解译可以看作是遥感成像的逆过程,主要有两个途径: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处理。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是由于人工目视解译真的是很浪费人力和时间,目前的发展趋势以第二种为主,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也在不断进步。




遥感图像解译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图像识别、图像量测和图像分析。


遥感图像的基本属性

遥感图像的波谱特性、空间特性、时间特性等基本属性,是遥感地质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一)波谱特性从波谱学方面,根据遥感器探测记录的波谱特性差异识别地物和现象,是遥感应用的基本出发点。波谱特性差异在遥感图像上即为影像灰度(色调)或色彩的差异。各种遥感图像的灰度或色彩都是其响应波段内电磁辐射能量大小的反映:黑白全色像片、天然彩色像片反映地物对可见光(0.38-0.76μm)的反射能量;黑白红外像片、彩色红外像片反映的是地物在部分可见光和摄影红外波段(0.38-1.3μm)的反射能量;热红外图像反映地物在热红外波段(8-14μm)的热辐射能量(辐射温度);成像雷达图像反映地物对人工发射微波(0.8-100cm)后向散射回波的强弱;多波段、超多波段图像灰度则是其各自响应波段辐射能量大小的反映。遥感图像波谱特性分析,包括遥感器的波谱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二)空间特性(几何特性)遥感图像的空间特性,是从形态学方面识别地物、测绘地图、建立解释标志、图像几何纠正及增强处理等的重要依据。遥感图像空间特性分析,主要有成像遥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图像投影性质、比例尺、几何畸变等。1.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图像能分辨具有不同反差、相距一定距离相邻目标的能力。(1)影像分辨率:指用显微镜观察影像时,1mm宽度内所能分辨出的相间排列的黑白线对数(线对/mm)。它受光学系统分辨率、感光材料(或显示器)分辨率、影像比例尺、相邻地物间的反差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地面分辨率:指遥感影像上能分辨的两个地物间的最小距离。扫描影像常用遥感器探测单元的临时视场大小表示,如陆地卫星MSS图像的地面分辨率为80m。2.影像比例尺指影像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的水平距离的比值。由遥感器光学系统的焦距(f)与遥感平台的高度即航高(H)之比来确定,即1/m=f/H(图3-27)。由于遥感影像一般为中心投影或多中心投影,它不同于地图的垂直投影,影像比例尺受地形起伏及地物在像幅中位置的影响,会出现各处不一致的现象。3.投影性质与影像几何畸变遥感影像均经光学系统聚焦成像,透镜的成像规律和遥感器成像方式决定了遥感影像的投影性质。不同投影性质会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像几何畸变。(1)中心投影:如图32-7,地面上各地物点的投影光线(Aa、Bb、Cc)都通过一个固定点(S),投射到投影面(P1、P2)上形成的透视影像称中心投影,S称投影中心(透镜中心)。帧幅摄影像片即为地面的中心投影。投影中心位于投影面与地物之间时,投影面(P1)上的透视影像称负像,P1称负片(底片);在投影中心与地物之间的投影面(P2)上的影像称正像,P2又称正片(像片)。航空摄影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称像主点;过投影中心的铅垂线与像平面的交点称像底点。(2)一维中心投影条幅摄影机影像在沿缝隙方向属中心投影,当地面坦且投影面水平时,影像比例尺等于f/H,但在航向方向,比例关系则由卷片速度v与航速V之比来确定,因此影像的纵向和横向比例尺通常不一致。全景摄影影像,在扫描角活动时也属一维中心投影,会产生全景畸变(见全景像片特性)。(3)多中心投影:光机扫描影像为逐点行式扫描成像,每个像点都有各自的投影中心,但同一条扫描线上各像点成像时间相差甚小,可以认为每一扫描行有一个投影中心,故光机(固体)扫描影像为多中心投影(图3-16)。(4)旋转斜距投影:如图3-28,为侧视雷达对平坦地面成像时的几何关系,Sab为影像面,ab是在阴极射线管屏幕上光点掠过的轨迹,光点出现的时间取决于雷达发出微波到接收到回波间的时间间隔,由于微波传播速度(c)是固定的,所以雷达影像实际为斜距的投影,投影性质为旋转斜距投影。图3-27 中心投影图3-28 旋转斜距投影(三)时间特性遥感影像是成像瞬间地物电磁辐射能量的记录,而地物都具有时相变化,一是自然变化过程,即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二是节律,即事物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某种周期性重复的规律,亦即地物的波谱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遥感影像解译时,必须考虑研究对象所处的时态,充分利用多时相影像,不能以一个瞬时信息来包罗它的整个发展过程。遥感影像的时间特性与遥感器的时间分辨率有关,还与成像季节、时间有关。

遥感影像数据

影像数据基本概念

影像数据是由卫星或飞机上的成像系统获得的影像,多为遥感影像数据。影像数据的每个像元都有一个值,表示传感器探测到像素对应地面面积上目标物的电磁辐射强度,也叫亮度值、灰度值。SuperMap

支持的影像数据格式有:*.img、*.tif、*.tiff、*.bmp、*.jpg、*.png、*.gif、*.raw、*.sid等。

计算机以二进制记录数据,所以其量化的等级以二进制来划分,即2n。若用n个比特(bit)来记录每个像元,则其灰度值范围可在0到2n-1之间,如8-bit的数据取28=256灰度级(其值0~255);若规定用1比特来记录每个像元,其灰度值仅为0和1,即所谓的二值图像。若用彩色系统来记录图像,根据色度学原理,任何一种彩色均可由红(R)、绿(G)、蓝(B)三原色按适当比例合成,若用8比特的RGB彩色坐标系来记录像元,可记录224=1677216种不同的RGB组合。其中,若RGB的亮度值分别为0,0,0,则产生黑色像元;若RGB为255,255,255,则产生白色像元,若RGB的亮度值相等,则产生灰度效果。

遥感影像成像方式

遥感影像数据的成像方式主要有航空摄影、航空扫描、微波雷达三种:

航空摄影 :摄影成像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影像的技术。传统摄影成像是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的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记录物体的影像。探测波段包括:近紫外波段、可见光波段、红外波段。

航空扫描 :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物体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已得到目标物的电磁辐射特征信息,形成一定波段的图像。探测波段包括紫外、红外、可见光和微波波段。

微波雷达 :微博成像雷达的工作波长为1mm-1m的微波波段,由于微波雷达是一种自备能源的主动传感器,且微博具有穿透云雾的能力,所以微波雷达成像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在城市遥感中,这种成像方式对于那些对微波敏感的目标物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微波对冰、雪、森林、土壤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对海洋遥感也有特殊意义。探测波段包括微波波段、红外波段。

遥感航天平台

航天遥感影像卫星分为陆地卫星、海洋卫星、气象卫星三种系列,个类型的详细介绍如下:

陆地卫星系列 :以探测陆地资源为目的,这类卫星的特点是多波段扫描,地面分辨率为5-30m。目前,主要的陆地资源卫星有: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法国陆地观测卫星(SPOT)、印度遥感卫星(IRS)、中巴资源卫星(CBERS)、日本地球资源卫星(JERS)、美国(IKONOS)、美国(QuickBird)等。

海洋卫星系列 :世界海洋卫星包括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地形卫星和海洋环境卫星,目前,主要的海洋卫星有:加拿大的 Radarsat卫星、欧洲 ERS 卫星、美国 Seasat 卫星等。

气象卫星系列 :气象卫星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军事领域,能连续、快速、大面积地探测全球大气变化情况。气象卫星的轨道分为低轨和高轨两种,短周期重复观测,实时性强。目前主要的气象卫星有:美国了NOAA卫星、日本的GMS气象卫星、中国的FY气象卫星等。


遥感卫星的成像原理是什么?

原理:由于地物各部分反射的光线强?度不同,使感光材料上感光程度不同,形成?各部分的色调不同所致。在近红外波段,洁净水体的反射率远比土壤和植被的反射率低,所以在卫星图像上可以很容易地区分水体和非水体的界限。像黄河这样泥沙含量较高的水体,其反射率的最大值移向可见光波段,但仍比土壤和植被为低。这样,在卫星图像上就能够将发生凌汛的地点及其区域判读出来,进而可以根据像元数估算淹没范围和面积。扩展资料特点:卫星遥感调查具有视点高、视域广、数据采集快和重复、连续观察的特点,获取的资料为数字化,可直接进入用户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从遥感集市平台获得的卫星数据可监测到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情况,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三种类型。卫星遥感调查具有传统的调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卫星遥感调查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地质矿产资源、水利资源调查和农作物估产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星遥感

遥感图像成像原理是什么?

1、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利用植物的光谱来区分植被类型,可比较直接的确定乔木、灌木、草地等类型。2、根据热红外影像解译标志,白天林地呈暗灰至灰黑色,晚上呈浅灰色调,草地在夜晚呈黑色调或暗灰色调。3、根据TM3、4、5加彩色合成,林地呈暗红色调,山体地体感强,山脊呈红里带黑色调,草地呈紫色斑块状、条带状影像。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1、航空摄影摄影成像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的影像技术。传统摄影成像是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的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2、航空扫描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物体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物的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有哪些?

1、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利用植物的光谱来区分植被类型,可比较直接的确定乔木、灌木、草地等类型。2、根据热红外影像解译标志,白天林地呈暗灰至灰黑色,晚上呈浅灰色调,草地在夜晚呈黑色调或暗灰色调。3、根据TM3、4、5加彩色合成,林地呈暗红色调,山体地体感强,山脊呈红里带黑色调,草地呈紫色斑块状、条带状影像。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1、航空摄影摄影成像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的影像技术。传统摄影成像是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的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2、航空扫描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物体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物的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有几种?

1、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利用植物的光谱来区分植被类型,可比较直接的确定乔木、灌木、草地等类型草本植物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表现为大片均匀的色调,由于草本植物比较低矮因而看不出阴影,则不会呈现出大片均匀的色调。2、根据热红外影像解译标志,白天林地呈暗灰至灰黑色,晚上呈浅灰色调,草地在夜晚呈黑色调或暗灰色调。3、根据TM3、4、5加彩色合成,林地呈暗红色调,山体地体感强,山脊呈红里带黑色调,草地呈紫色斑块状、条带状影像。扩展资料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1、航空摄影摄影成像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的影像技术。传统摄影成像是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的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2、航空扫描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物体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物的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3、微波雷达微波成像雷达的工作波长为1mm-1m的微波波段,由于微波雷达是一种自备能源的主动传感器和微波具有穿透云雾的能力所以微波雷达成像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在城市遥感中,这种成像方式对于那些对微波敏感的目标物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遥感影像

遥感和航拍图像有区别吗?


遥感是卫星与飞机航拍图区别(一) 定义1、 遥感:卫星影像图是以卫星作为遥感平台,通过卫星上装载的对地观测遥感仪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所获得的遥感图像。2、 飞机航拍:飞机航拍图是以飞机作为遥感平台,在近地点的稳定高度拍摄地面各种目标所获得的图像。 (二) 成图原理、方式1、 遥感:以卫星为航天遥感平台(一般大于80km),以扫描方式获取图像,有很多波段,最大可达350多个以上,彩色图像基本上都是波段组合和融合而成,色彩不太真实。2、 飞机航拍:以飞机为航空遥感平台(小于80km),以光学摄影进行的遥感,一般是黑白,真彩和彩红外摄影,一般最多4个波段,颜色比较真实。 (三) 分辨率1、 遥感:比例尺小,分辨率低,清晰度相对较低,一般分辨率可从0.5米—1000米之间;2、 飞机航拍:比例尺较大,分辨率较高,清晰度高,一般分辨率可从0.04米—1米之间。(四) 图像变形1、 遥感:摄影高度较高,因此建筑的投影差方向和大小基本上都一样,变形小。2、 飞机航拍:摄影高度较低,因此建筑的投影差方向和大小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变形大。 (五) 成图面积1、 遥感:成图面积大,含信息丰富,拍摄面域广,获取速度快,可做全球动态监测。2、 飞机航拍:成图面积小,离地面距离相对要近得多, 观察格外清晰、准确, 图像稳定, 精度高,避免了常规调查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无效工作, 极大的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节约了财力和物力。 扩展资料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它是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航空航天遥感就是利用安装在飞行器上的遥感器感测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特征,并将特征记录下来,供识别和判断。把遥感器放在高空气球、飞机等航空器上进行遥感,称为航空遥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遥感技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拍

遥感也可以拍照吗?和普通拍照有什么不

遥感技术的拍照和我们普通意义上的拍照是不一样的,我们普通的拍照是指能够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具体的图像,如果像素好的话,可以看得清具体的细节,但是进一步更具体处理的手段比较少。而卫星遥感的影像受大气影响比较大,但是可以进行进一步处理,获取其它更多有效的相关信息。遥感技术的覆盖周期比较固定,但可以积累历史数据。还可以根据地面物体反射出来的波查看地表现状。

上一篇:淘宝网女士服装

下一篇:nuoyachuan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