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一念三千(三)
智者大师怕学人还不敢确认这种不可思议的修行方法,所以又在有关“一念三千”的说理最后,作了这样的叮嘱:
此不思议境,何法不收?此境发智,何智不发?依此境发誓,乃至无法爱,何誓不具?何行不满足耶?说时如上次第,行时一心中具一切心(云云)。30
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就是这个不思议境已经具足一切诸法了,依此而修行,没有不圆满成就的!在当下体悟的时候,就已经具足一切佛法,更没有什么次第前后可言。也就是观察不可得的一念心具备不可得的一切法,同时就是最圆满完美的不可思议妙境。修行就是在这一念妄想心上作微妙的工夫,若无妄念则说不上思议或者不思议了,要说不可思议,就必须在这一念妄想心上作不可思议观。还是观一念心、法的当下,当体圆满具足而又不可得。这是吾人须明白的第一种关于“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
而就“一念三千”的“具”和“即”来说,更重要的则是第二种修行规定,这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卷二有所教示。他在引《华严经》“游心法界如虚空”文时说:
《华严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虚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种具即佛境界也,是为观心仍具佛法。又“游心法界”者,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此心幻师于一日夜,常造种种众生、种种五阴、种种国土,所谓地狱假实国土,乃至佛界假实国土。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31
这段话有四层含义:一、心与佛都只是一种假名安立而已,法界本身才是真正的中道实相,但从佛的境界来说,必须同时都具备这三种(中、空、假)境界,所以从心、佛都是“假”的角度来看,此心仍然具备一切佛法,因为心、佛平等,空、假、中互具亦是平等的,这是从“互具平等”的方面来看心、佛乃至虚空、法界的。
二、第一步指出“一念”是“根尘相对”的一念心起,这就是所谓的一念阴妄之心,也即我们常说的“妄想”;第二步是这个妄想的总体属性,即这一念心必定可以归属于十界当中的一界,比如生起杀生的念头就是地狱的属性,是我们容易知道的心理状态;第三步更重要的就是“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这里说明了每一个念头(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的生起,都具备百界千法,更强调就是在现前的“一念”之中,此处点出了“即”和“具”的天台教学之特色,这也就是天台圆教修行的关键之处。前面介绍的三种对“一念”心的把握方法,基本上都只体现这第二步“属”于十界中之一界的阶段,而未能体现出第三步“具”的理念,所以值得我们留心。
三、此心本来如梦如幻,而于虚幻的心中却能够造出种种众生、五阴、国土,十法界都是由于我们一念心的力量而造成的,可见这现前的一念心之重要性。这里指出地狱乃至佛界都是“假实国土”,非常巧妙地说明了十法界的形态虽然宛然假有而差别,但都不曾离开真如实际理地,当体全是实相,也就指出了无论是善还是恶的一念心虽然其属性有别,但都是自性所本具的。是为解释心的功能作用和心的实质内涵。
四、特别指出了:“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这纯粹是从修行的立场表明智者大师说“一念三千”的真正意趣所在,这句话寓意深远,因为他并没有指出要我们选择“何道”,谁都知道修行人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但是智者大师却让行人自己选择,而且强调了“选择”,可见并不是任妄念奔流不息而懵懵懂懂不去修行。对于这“选择”的方法和范围,古来就不停的争论,如宋朝山家和山外的四十余年论难,体现的就是这如何“选择”的问题,而前面所说的对“一念三千”的理解和对“一念”的“选择”仍然有着严重的问题,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动机和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选择?首先就是选择一念妄想心,这在智者大师的著作里面有明确的规定,如他所倡导“十乘观法”的修行,第一“观不思议境”的对象便是“介尔一念阴妄之心”,理由很简单,因为佛法太高,众生法又太广了,只现前这一念心离我们最近,最容易把握,所以就以此为所观境,如《法华玄义》说:“但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32。《摩诃止观》就更明确地作了指示:
《论》云:“一切世间中,但有名与色。若欲如实观,但当观名色”。心是惑本,其义如是,若欲观察须伐其根。如炙病得穴,今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阴,但观识阴,识阴者,心是也。33
其次是选择“何道可从”,这是“一念三千”修行规定的关键所在,于此详加讨论。
毋庸置疑,这个“道”就是指“十法界”的“法界”而言的,而众生现前所起的每一念都具有这十法界的性质,也就是每一个(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妄想都具有十法界的性质,可见并不是进行有“选择性”的妄想,而应该是在每一个妄想当中选择自己相应的一界。关于每一念都具有十界的性质,李世杰曾经提到“地狱心里面也当然包含着十法界的性质”34,但他没有具体指出在一念“地狱心”生起来的时候是如何包含着十法界的。因此,有对每一个妄想所具备的十法界性质,作一解说的必要。
例如:以“贪心”为当前之一念,那么这一念“贪心”便具备十法界的性质:
1、贪心的前提条件就是对所贪之事物的觉知,无念则已,有念就有觉知,觉知的本身并没有是非善恶之别,它只是觉知而已。这“凛然觉知、灵明不昧”便是佛界的性质35。
2、贪心是通过对事物判断之后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对所贪事物的一种认可与努力。这种“认可与努力”便是菩萨的性质36。
3、贪心所对应的事物一定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有,而贪心却只是对其中的某一项感兴趣,只是对其中一小部分的真实反应。这种对“缘”的如实反应,就是缘觉的性质;而其所贪的事物也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非全面,所以又具有独觉的性质37。
4、贪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是对贪心对象之外的诸多事物的一种逃避,只顾自己和自己所贪的事物,而不能顾全其他人和其余的事物,这“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就是声闻的性质38。
5、贪心是对自己所喜欢之事物的一种执著,是对自己不喜欢之事物的一种排斥,这种“择善而从的欢喜心态”就是天界的性质。
6、贪心是在自己潜意识里面的一种赞许,具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正义感,是任何世间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法律制度都无法与之抵抗的认定,这种“认定和正义感”就是人界的性质。
7、贪心是对所贪对象之外的相关事物的抗拒,这种“抗拒”便是斗争不休的阿修罗性质。
8、贪心是对一切众因缘和合所生诸法之真相的不了解,是对性空真理的迷茫,这种“无知和迷茫”就是畜生界的性质。
9、贪心是对所贪对象之外的相关事物的不满,因为不满意已经拥有的东西,所以就希望得到自己认为应该再得到的事物,而这种“不满”就是饿鬼的性质。
10、贪心是对事物的无能为力,因为自己没有而又想得到它,所以才会有贪心出现,是心被事物所缠缚的一种无可奈何,这种“无可奈何”便是地狱界的性质。
由此看来,一念贪心就具备了十法界的性质。同样的,一念嗔心也具有十法界的性质:
1、嗔心的前提条件就是对所嗔之人事的觉知,觉知的本身并没有是非爱恨之别,它只是觉知而已。这“凛然觉知、灵明不昧”便是佛界的性质。
2、嗔心是通过对人事判断之后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对所嗔人事的一种改善或者求全。这种“改善与求全”便是菩萨的性质。
3、嗔心所对应的人事一定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有,是对环境而引起的感觉,这种“对缘的感觉”就是缘觉的性质;而其所嗔的人事只是众多因缘的一小部分,具有片面性,所以又是独觉的性质。
4、嗔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是对所嗔对象的一种逃避,只顾自己的看法想法,而不能顾全别人的感受,这种“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就是声闻的性质。
5、嗔心是对自己所持观点的一种执著,是对所嗔之人事的一种排斥,这种“不善不为的心态”就是天界的性质。
6、嗔心是在自己潜意识里面有自以为是的一个标准,超过了这种标准就不能接受,这种标准就是内心中的一种正义感,这种“自定标准的正义感”就是人界的性质。
7、嗔心是对所嗔对象的挑战和抗拒,这种“挑战和抗拒”便是斗争不休的阿修罗性质。
8、嗔心是对一切众因缘和合所生诸法之真相的不了解,是对性空真理的迷茫,这种“无知和迷茫”就是畜生界的性质。
9、嗔心是对所嗔对象的强烈不满,这种对人事的“不满”就是饿鬼的性质。
10、嗔心是对事物的无能为力,是对现实事物的无可奈何,这种“无可奈何”便是地狱界的性质。
依此类推,善念和恶念也不出喜欢与不喜欢两种心态,无论是当下生起的哪一种心态,都具备了十法界的性质,而这十法界又是各各互具的,所以说“介尔有心,即具三千”39。这才体现了“具”和“即”的天台思想。需要指出的是,修没有妄想或不使自己起心动念的“无念行”,不是初步行人能够做到的,也并非天台宗的修行方法。无记状态的不起心动念更是离修行十万八千里了。所以智者、湛然、知礼诸大祖师无不强调现前一念妄心与真如法性是“全体相即”、“全体互具”的重要性。就在现前的一念妄心上作功夫,因为每一个妄念都具有上述所说这十法界的性质。正如《摩诃止观》卷二说:
《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人离贪欲,而更求菩提,譬如天与地,贪欲即菩提。《净名》云: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可复得;即涅槃相,不可复灭。为增上慢说“离淫怒痴名为解脱”,无增上慢者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一切尘劳是如来种。40
至此,我们再来看智者大师所嘱咐的“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便一目了然,无需多言了,即唯有灵明觉知的“佛道可从”。如此在历一切境时,使心活泼泼的起一切念,而灵明不昧,具足十界而不落九界,唯独选择佛界之性质而从之。所有一切善恶好坏之妄念,都不能束缚我人当下具足的灵明觉知之自心,活泼自如,大机大用,真能到此地步,方了悟“性具善恶”之不谬,才体会“十界互具”、“一念三千”之伟大。也就是湛然大师提出“金口相承”的第二十一祖摩拏罗尊者所说:“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41。这么灵活,这么自如,这么绝妙,这么重要的修行方法,就是第二种“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
是以,智者大师在讲完“一念三千”组成的理念之后,再一次强调说:
又如虚空者,观心自生,心不须藉缘;藉缘有心,心无生力;心无生力,缘亦无生;心缘各无,合云何有?合尚叵得,离则不生。尚无一生,况有百界千法耶?以心空故,从心所生,一切皆空,此空亦空。若空非空,点空设假。假亦非假,无假无空,毕竟清净。又复,佛境界者,上等佛法,下等众生法。又,心法者,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是名心法也。42
这里再次指出心、法不可得,三谛圆融,不可思议。特别强调了佛的境界是“上等佛法,下等众生法”,而从心的角度来讲,一定要明白“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才是真正的心法。所以,“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也就是在“具圆”的前提下修一切行,所谓修一切行,也只是不离现前的一念妄想心而已,此一念妄心真是微妙不可思议,百界千如,无量诸法,圆满具足,无假无空,毕竟清净。生老病死,杀盗淫妄,常乐我净,菩提涅槃,正是现前一念妄心的微妙功用。吾人合当珍重!!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天台宗关于“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具有下列特点:
首先,智者大师提出“一念三千”的真正意趣,并不只是在实相论和世界观上,而是想让学人能够“选择何道可从”。所以,凡是不从“修行”的角度来解说这一思想,都是违背智者大师之原意的。
其次,“一念三千”的关键在于“一念”,而不是“三千”的数目。并且特别强调了这一念就是指人们日常所起的一念妄想心,其要点在于一念与十界乃至三千诸法的“相即相具”上,如果不从“具”和“即”的角度对这“一念”进行解析,就不是天台的圆教思想理论,也不能达到即现前一念妄想心而圆修圆行。
最后,关于“一念三千”的修行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妄想生起来的一念心中进行四句推检:一切心、一切法了不可得;于念念不停当中体会“无有一法可得”,从而契入真如妙体,成就不思议妙行。二是强调日常妄想的任何一念,都具备十法界的全部性质,修行就是在这一念之中,选择“灵明不昧”的佛界性质。既不是让行人断除现前的一念妄想而“修无念行”,也不是让行人“严肃身心”地去选择某一种念头或某一种妄想,任何坏的念头都具备佛的性质,所以任何坏的念头都是修行的最佳境界,都是不可思议的妙境,当然任何好的念头也同样是修行的妙境。总之,不选择妄想的本身是什么样的,而选择每一个妄想中所具有的佛界的性质,依而从之,这就是自由活泼的天台圆教修行。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圣斗士星矢》同人:武林旧事04
文/ 柳青陵 米罗满脸笑容,回忆这些往事,总叫他莫名欢喜。一阵风吹来,将木几上的一张纸笺吹到米罗脚下,他拾起一看,却是一首《山花子》: 玉霰飞空枯叶寒,从容飘堕绿波间。枝上雪光映山色,只堪怜。 酒冷杯倾同一醉,不知此世是何年。多少英雄随逝去,欲曙天。 纸笺上有几滴墨渍,显出卡妙在写这阕词的时候,心神不宁,才会在将墨滴在纸上。米罗忽地涌起不详之感,卡妙修炼的寒冰心诀最是凝神养气,他出现这样的情形,定是出了大事。米罗暗下决心,等卡妙回来,就算把他绑起来逼供,他也要问出他心神不宁的原因。 此时,卡妙正在兰亭镇租马车。他所到之处,人们都纷纷向他行礼,跟他问好,十分尊敬他。赶车的小四一见卡妙,就招呼道:“大夫,你要出门?”卡妙微微点头,小四赶紧把马套好,邀请卡妙上车:“大夫,我送你去!”一个月前,小四的娘得了重病,是卡妙医治好他娘,他一直想找机会报答卡妙。 “大夫,往日你出门,都是去老八那里租马,今天怎么会坐车?”小四一边驾车,一边问卡妙。卡妙只是轻轻唔了一声,并不答话,小四也不生气,只闭了口不再说话。过了半晌,卡妙清冷的声音才传出来:“身子有些不舒服,不便骑马。” 小四关切道:“大夫,你可别净顾着帮别人看病,不顾自己的身体。” “没事,我知道的。” 小四听卡妙这么说,便放下心来。他一时高兴,竟唱起歌来:“关山烽火在,长夜宿孤城。残堠经霜重……”卡妙未待听完,就打断小四问道:“你跟谁学会这歌的?” “两年多以前,我从扬州载了几个赎身回乡的青楼女子,她们唱给我听的。”小四回答得很详细,“我听这歌曲调好听,就叫她们多唱了几遍,记了下来。” 卡妙不禁轻声叹道:“没想到,竟被她们学了去。”“大夫,你在说什么呢?”小四好奇地问。卡妙只说:“没什么,我要休息一下,到了绍兴府,你再叫我。”小四虽然还有疑问,却也忍住不问,他连歌也停了,只专心赶车,惟恐打扰卡妙休息。 过了片刻,小四只觉得气温像突然下降了许多,冷得他直哆嗦。“很冷吗?”卡妙突然开口,“这里有件棉衣,你穿上吧。”随着他的话音,车帘被挑开,小四旁边多了一件厚实的棉衣。小四回身拿棉衣,竟惊奇地看到车帘上有薄霜,现在虽是隆冬,此刻却是正午时分,即使有霜也早该化了。小四又想问是怎么回事,但最终还是没问,他不想打搅卡妙。 黄昏时候,小四到了绍兴,他问明马府所在,直把卡妙载到马府门前,才出声叫他:“大夫,到了。”车内没人应声,小四又再叫了一次,还是没人回答,他慌忙挑开车帘,只见卡妙斜斜靠着车壁,面色微红,似是睡着了。 “大夫,醒醒,已经到了绍兴马府。”小四轻轻摇着卡妙。卡妙睁开眼,把一钱银子放到小四手中。在两手短暂接触的那一刻,小四感到卡妙的手指冷得刺骨,便问道:“大夫,你病得很重吗?怎么会……” “这是老毛病,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卡妙下了车,对小四说,“你回去吧,诊完病人,我自己回去。”小四点头,有些不放心地看了看卡妙,赶着马车走了。卡妙见小四走了,身子就止不住轻晃起来,嘴角也不断沁出鲜血。卡妙赶紧从药箱取出银针,往身上扎了几针,止住呕血,又掏出手巾,拭净嘴边血迹,才叩动大门上的门环。 很快就有下人把卡妙迎进去,马老爷也不与卡妙客气,立刻就带着他到了马小姐的闺房。“还请神医救救我女儿!”马老爷双目蕴泪,哀伤不已。 卡妙望向小姐的病榻,只见床帘大开,竟不避讳,一个老者坐于床边,细查马小姐的面色。“马老爷,准备后事吧。”老者摇头叹气,竟提着药箱走了。马老爷泪流不止:“神医,这是第三个大夫这么说了。” 卡妙走到床边,看见那马小姐面赤目白,确是将死之兆。他又为马小姐诊脉,脉象喘而浮,上虚下实,乃是寒热肺痹之症。这病虽然凶险,以卡妙的医术,也不难治疗,只是马小姐积病已久,体虚身弱,如今只有一法可救。 “我要为小姐施针,你们都退出去。”卡妙冷然说道,“小姐醒后,连续十日,用人参,炙过的鹿角胶一起研末,一日二服,每服三钱养肺。切记,须要薄荷豉汤送下。”马老爷一一记了,与下人一起退下。 卡妙气提丹田,双掌微动,马小姐顿时被一层冰霜包裹。他要用针灸之术替马小姐拔出体内寒热毒气,但因马小姐已病入膏肓,拔毒需要很长时间,须在下针之前,施展寒冰心诀将马小姐冻住,以防拔毒未完,马小姐就先死去。随后,卡妙手持银针,把针一根根打入马小姐各大要穴。 马老爷在门外站了片刻,气温突然骤降,天上竟飘下小雪来,慢慢地,竟变得越来越大。马老爷在门外等得心急,忍着冻不敢离开。半夜,只听门内传来卡妙的声音:“小姐已好,卡妙告辞了!”马老爷赶紧冲进房去,却不见卡妙人影,只看到床边有一滩殷红的血迹,像是马小姐呕吐而出。 天亮时分,大雪才停了。马老爷惊奇不已,他不曾想,绍兴的冬天也会下如此大雪。此时,地上积了一层不厚也不薄的雪,晶莹剔透,映得墙角的红梅分外耀眼。到了中午,在冬阳的照射下,那层雪刹时就化作了水,渗入地底,不见痕迹。马老爷有些感慨,雪落江南,总是在极短的时间就消融,想留也留不住。马老爷看着那片水痕,眼前忽然浮出卡妙的样子:“他与江南的雪,真像。” 此后,马小姐一日好过一日,到第十日时,已经完全好了。马老爷准备了许多礼物,叫马三带路,去兰亭镇酬谢神医。当他们到达卡妙居住的草庐,却没见到卡妙本人,只得转回绍兴。有一个蓝衫青年收了他们的礼物,说是一定代为转达。 数年后,江湖有传说,京城的赏金猎人公子和兰亭的大夫卡妙,原是一个人。有好奇者追根问底,非要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却只能找出一处来。 公子容貌清俊非凡,武艺高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曾与天下第一名妓拼斗才学于扬州瘦西湖,虽然当时所作之句俱已流散,但公子所作的一首五律,却以歌的形式流传下来: “关山烽火在,长夜宿孤城。 残堠经霜重,衰翎沐露清。 金戈奔电冷,铁马驭风惊。 四野边庭寂,夷歌起一声。” 而大夫卡妙,除了样貌不俗,竟再无出挑之处。虽说兰亭镇人人夸他医术精妙,但那些不过是乡下俗人,未曾见过大世面,所说的话,自然要打一半的折扣,卡妙顶多只能算是一位医术不错的大夫而已。以公子的智慧,若然转而习医,医术定可冠绝天下,名扬四海,岂是兰亭镇大夫可比! 又过数年,江湖涌出新的赏金猎人,也涌出不少神医,善忘的江湖人,自然没人再去追寻曾经的公子与卡妙是否是同一人。 有一年隆冬,天上飘着蒙蒙萧萧的雨,兰亭镇外卡妙住过的草庐,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蓝衫人,他一身半旧衣衫,那衫子洗得有些泛白,肩上背着一口棕红的小箱子,静立在那座早已失修的屋子前。 忽然,那蓝衫人身后传来细碎的谈话声,他猛然转头一看,却是两个二十左右的劲装年轻人,远远地站着,不知在说什么。他盯着那两人看了很久,面露怅惘神色,想要举步走过去招呼两人,却又踌躇不前。过了半晌,他竟轻轻一笑,漫吟道:“多少英雄随逝去,欲曙天。卡妙,现在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都老了!” 他一转身,缓缓向前走去。
《圣斗士星矢》同人:武林旧事06
文/ 柳青陵 “姑娘,外面的客人都等着你了。”小不点急匆匆地跑进添香阁,大口喘着气,“快点快点,客人再见不到你,就要掀桌子了。”小不点个子虽小,说起话来却是个大嗓门,有时候阿布罗狄会觉得她太吵,但有时她的吵闹,却让他感到生命的活力。所以,尽管小不点经常做错事,他也没想过要换掉她。 阿布罗狄优雅地把一朵牡丹插到发鬓上,缓缓说道:“小不点,注意你说话的语调,不然嫁不出去的。”小不点夸张地吼:“姑娘,你还有心情说笑,要是杏花楼给人砸了,我要到哪里赚钱!反正你快出去就是了!”小不点拉起阿布罗狄,使劲推着他向外走,一边走一边抱怨:“哪有姑娘长你这么高的,真是奇怪。”阿布罗狄好笑地摇头,小不点总拿他的身高来唠叨,如果让她知道他是个男人,恐怕天都要给她吵翻。 外面骚动的客人,一见到阿布罗狄立刻就安静下来,个个脸上都是一副垂涎万分的神情。阿布罗狄目光流转,一一扫过楼下客人,见到角落坐着阿鲁迪巴,便浮出淡淡的笑意。 “妾欲抚琴一唱新词,不知诸位公子意下如何?”阿布罗狄眉目含情,娇声问道。此话一出,楼下叫好声一片,只有阿鲁迪巴默不作声,抬眼看了一眼阿布罗狄,神色冷肃。 “添香处,更添香,瑞烟飘袅染罗裳。锦花零落无人驻,伤春去,清泪几行难再顾。”阿布罗狄一面弹琴一面轻唱,目光一刻也没离开过阿鲁迪巴。只见他唱完,杏花楼中涌起一阵轻烟,所有的人都萎靡倒地。阿鲁迪巴站起身,指着阿布罗狄道:“你好毒的手段!” “总捕大人过奖。”阿布罗狄也站起身来,缓缓走下楼,“料来你也摸清了我的身份,说出这话不觉得多余吗?” 阿鲁迪巴抱拳一礼,道:“那我就不客气了,牡丹杀手!”说罢,阿鲁迪巴站直身子,凝神抱元,摆出不动如山岳的起势,静待阿布罗狄的攻击。这阿鲁迪巴练的是金钟罡气的内功,对敌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他一上来就摆出如此招式,是将阿布罗狄当成了劲敌。 “总捕大人,别太自信。”阿布罗狄轻笑,绝美的脸上有一抹不可捉摸的神秘,“知道那些躺着的人,中的是什么吗?这可是我费尽心思,从西凉战场许多士兵的尸体里提取出来巨毒,我加以改良制成三根线香,今天所用,是第一根。” 阿鲁迪巴不为所动,依然静静立着。 阿布罗狄脸上的笑意逐渐扩散:“我似乎忘记说了,这种毒,经过我改良,成了无孔不入的奇毒,总捕大人可不要仗恃着屏住呼吸,就可以没事。我想,方才你没有施展金钟罡气吧,那些毒烟早已从你的皮肤渗进血液了。” 阿鲁迪巴嘴角沁出一丝血迹,但他仍然一动不动保持着原来的姿势。此刻,他身中巨毒,处于劣势,面对阿布罗狄的挑衅一定要沉着应对,继续采取守势拖延时间,看能不能将巨毒逼出来。 阿布罗狄呵呵笑出声来,抬手取下发鬓上插着的牡丹花,将花瓣一片片摘下:“你正在逼毒,根本就施不出金钟罡气,若我以手中的花瓣随便向你身上的死穴招呼,你还能活吗?”汗珠顺着阿鲁迪巴刚正的面庞滑下,他的心神被阿布罗狄的话搅乱,内息在体内窜走,非但没逼出巨毒,还加剧了毒发速度。 “要打便打,我即便拼着一死,也要与你堂堂正正一战!你做此小人之举,虽胜犹败!”阿鲁迪巴怒喝出声,也不管体内巨毒,只留着三成内力护住心脉,十三路天罡拳配合金钟罡气虎虎展开,直向阿布罗狄面门打去。他恨极了阿布罗狄暗施毒药在先,又出言戏弄在后,拼着毒气攻心的危险也要除去他。 阿布罗狄皱皱眉头,急速向后闪退,似笑非笑地说:“总捕大人,出招不要太狠,这样完全失去了你拳法应有的大开大阖的气势,一点都不完美,我绝不会死在这种二流拳法上。”阿鲁迪巴心中一凛,阿布罗狄看似随意的话,不但犀利地指出了他天罡拳的特点,还暗讽他拳法修炼不精,根本不是对手。这一席话倒让阿鲁迪巴冷静下来,他略一运气,重新调整拳路,攻击不似方才一般急噪。 天罡拳本以刚猛沉稳见长,阿鲁迪巴这一缓下来,招数立刻精妙不少,一招“四面来风”幻化出漫天拳影,直向阿布罗狄前胸罩去。 阿布罗狄笑容又起,竟似十分高兴:“终于有些意思了,难为你在中毒之后,还能有如此功力,不愧是六扇门的总捕。”说话之间,阿布罗狄出手丝毫不见缓慢,只见他右手打出的花瓣以一种怪异的弧度袭向阿鲁迪巴巨阙、气海、关元三穴,而他不退反进,脚踏九宫八卦步伐冲进阿鲁迪巴的拳影中,左手急速收缩,捏成爪形,使出一招小擒拿手,直锁阿鲁迪巴右手脉门。 “你知道,我以往杀的人,他们是怎么死的吗?他们都是被我的花瓣打中死穴,立即毙命!”阿布罗狄傲气十足,“能死在天资国色的雍容牡丹花之下,是他们的造化。当然,你也算有福气的。” 本来,高手之间过招,容不得有丝毫闪失,像阿布罗狄这样,出招之时说话不断,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但因阿鲁迪巴中毒在先,功夫打了折扣,阿布罗狄一面说话一面出招,还是游刃有余。 阿鲁迪巴充耳不闻阿布罗狄挑衅的话,全神贯注出招对敌。阿鲁迪巴唰唰连出三拳,一阵猛烈的罡风自他左手发出,将阿布罗狄打出的花瓣震开,同时,他的右腕向下一沉,躲过了阿布罗狄的小擒拿手。若在平日,以阿鲁迪巴的出拳的力道,定能将阿布罗狄的花瓣震落在地,可如今那花瓣只是被震得偏离穴位,依旧向他飞来。阿鲁迪巴一心想尽快制服阿布罗狄,根本不管飞来花瓣,左脚接着飞出,使一招“蝎子摆尾”,猛踢阿布罗狄的小腹。 那些花瓣悉数打在阿鲁迪巴的左肩上,顿时血流如注。阿布罗狄早料到阿鲁迪巴有此一招,手中花瓣立时打出,直奔阿鲁迪巴足背上的冲阳穴。阿鲁迪巴急速撤招,侧身一翻,又是一转,落到三尺开外一张水曲柳的木桌旁。阿鲁迪巴中毒在先,此时又大量失血,几乎整个身子都失去了知觉,也亏他落在桌子旁边,才支撑着没有倒下。 阿布罗狄慢慢走到阿鲁迪巴面前,把玩着手中的牡丹花瓣:“总捕大人,终于支撑不住了吧?”阿鲁迪巴怒瞪阿布罗狄一眼,忍不住吐出一口深紫的鲜血。“我现在就用手中的花瓣要你的命。”阿布罗狄笑意盈盈,将手中的花瓣打向阿鲁迪巴的印堂穴。 花瓣去势又急又快,阿鲁迪巴根本无法闪避,眼见就要命丧当场。就在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花瓣停在阿鲁迪巴额前两寸的地方,无法前进半分。阿布罗狄心中一惊,略微有些分神,而这当口,阿鲁迪巴双拳齐出,两股刚猛的拳风重重地击在阿布罗狄胸上。 阿布罗狄被打飞出去,吐血不止。他学的武功是以小巧的擒拿手和认穴打穴的精准手法见长,讲究的是巧劲,而不是一味以力相抗,单说内劲,阿鲁迪巴即便受了伤,也强过于他。况且,他又是分心之际被阿鲁迪巴施以重袭,五脏六腑已然被打离位置,受了重伤。 “你,居然还能施展金钟罡气……”阿布罗狄又吐出好几口鲜血,话也说不下去。阿鲁迪巴暗道一声侥幸,逼到阿布罗狄面前,准备亲手将牡丹杀手抓捕归案,交于刑部发落。 这时候,四面涌起浓厚的五色毒烟,阿鲁迪巴赶紧运起金钟罡气,将毒烟全部挡在外面。过了一会,待毒烟散尽,躺在地上的阿布罗狄也不见了踪影,只有一张字条留在那里。 阿鲁迪巴拾起一看,不禁浮出一丝苦笑。 “阁下的金钟罡气确实厉害,不过有一致命弱点,一旦施展,就难以顾及其他。” 这留字之人,说得一点不错,师父传他武功的时候,早就将这门功夫的弱点告诉了他,正因为如此,阿布罗狄才会被人救走。阿鲁迪巴摸出金创药敷在左肩伤口处,又从怀中摸出一块带血的玉珏,叹道:“亏得左肩流出的血沾上这块玉珏,否则必死无疑。” 当初,那人送他玉珏,说这块玉珏沾血即解百毒,他拒不接受,后来那人把玉珏塞给他,一走了之,他才勉为其难代为保管,寻思着有机会遇到那人,再将玉珏送还。此际,玉珏解了他身上的毒,让他可以全力施为,才转危为安。 “谢了,朋友!”阿鲁迪巴仰天道谢,虽然送玉珏给他的人,与他走的路不同,但这份救命的情谊,他将永铭在心。 一阵火光冲天而起,杏花楼化成一片火海,阿鲁迪巴收敛心神,运起金钟罡气,冲了出去,组织周围的人一起灭火救人,忙到天亮才安排妥当。 自此,杏花楼的七巧姑娘,就成了江湖的传说,被人们传成了神话:她是天上的牡丹花神,下凡来历劫,劫满就飞天而去。还有一则则说,七巧是凤凰转世,在人世五百年一轮回,她在火光中浴火重生,不知去了何处。 阿鲁迪巴听到这些传说,不禁觉得好笑,要是那些人知道,他们所倾慕的七巧姑娘,是江湖上煞名鼎鼎的牡丹杀手,不知会是什么表情,想来也真有些好笑。 数年之后,关于七巧的传说,已经多得数不胜数,不仅江湖上、庙堂上艳名远播,就连青楼女子,也把她奉成至高无上的前辈,就差没设立牌位供奉起来。也因此节,秦淮一带的妓馆多以杏花为名,什么杏花阁,杏花台等等之类的名字,纷纷涌现出来。不过,有缘去过杏花楼,见过七巧的人,都有些乘兴去,败兴归的感觉。 这些地方,根本比不上当年的杏花楼。当然,这其中的姑娘,也没有一个比得上当年的七巧姑娘。 有自命风流的才子,追思当年盛况,作诗以赋: 秦淮风月意茫茫,娇媚佳人冷露香, 冷露香,葛气芳。 青鬓堆云钗钿细,缃裙滚浪玉苏长, 玉苏长,情难亡。 经年别后无相伴,惟把情丝自思量! 自思量,恨无常。 幽魂随风去,愁绪与天荒, 与天荒,鬓有霜, 痴心何处,暗藏百转伤。 这些表痴情心意的诗句,若叫知晓七巧底细的人看见,定是哭笑不得,只可惜,如今已没人知道七巧的底细。 再过了数年,这些传说,就仅仅只是一点模糊不堪记忆的痕迹罢了。
我是个强迫症...因学佛治好强迫症...却又因为佛法而痛苦
1、放生问题:虽然死了一条,但却救活了很多,以后注意就是;
2、坏人又来做好事可是还是逃不了因果报应.,那个坏人也是信佛的。。。如果那个人不信佛,不做好事,那么他的恶报会更大;比如本来他会死的很惨、很早,却因善行死的不惨、不早。善报的形式有很多种,不止是只表现在好的、积极的方面。
3、念佛要彻底放倒,是净土宗真正的祖师,阿弥陀佛的化身善导大师说的,你完全可以相信;
4、冤亲债主一词,很多这种例子,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要过于死抠。那么明显的道理还用佛说吗?因果学说是佛教理论的基石,有些人即便讲经说法,能天花乱坠,但要怀疑三世因果,那就毫无可取之处了。
即便你知道的经是假的,难道佛教所有的经都是假的吗?难道其他经都不讲因果吗?
有些中国的老话,不一定就是经文里的原话,是根据经文延伸、总结出来的话,只要符合经文的意思,就是如法的。
要是一味死板套用经文,那我们现在的修行人就无所适从,没法修行了。比如很多规矩是古代定的,但不适合现代人,这时你说不行,非得按古代的规矩来,因为经文上没说过可以用互联网来弘法。难道就不能用互联网来弘法了吗?
还有,如果都得必须按经文,那么宗门教下的祖师大德们,就不必自己再著书立说了,因为你说的,只有经文才正确,别的都可疑啊!
金刚经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不要把佛法固定化,不是说出来佛经,别的就不是佛法了。只要符合三法印的,都可以叫佛法。所以大德讲:“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无形,无可名之,强为之名曰“道”。大道无处不在啊!
5、看到大师说些错误的东西,这话你千万别乱讲,依我们普通根机众生的认知程度,是没有能力去辨别的,何况你还是个10几岁的学生!
最后,你考虑 的无非是自己造了恶业,但是别太忧愁,当然我不是说你什么都没事,随便来啊!
【念南无阿弥陀佛能五逆罪吗?】
既然经上说,阿弥陀佛什么人都要救,什么人念佛都可以往生极乐,那灭罪还算什么!那当然可以。
《涅槃经》里讲:
譬如父母,而有七子。
于其病者,特加怜愍。
如来亦尔。
于罪苦者,犹加怜爱。
佛最疼爱,最关心的就是那个病最重的儿子!
佛祖对众生开示8万4千法门,众生绝大多数大多不能即生成佛,故最后阿弥陀佛以其大悲愿力,开示了一个特别法门----净土法门,三根普被。所以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大乘佛教从龙树菩萨起,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净土宗,是易行道,只要信愿行,根本在信,有人只是在临终时才遇善知识开导,信阿弥陀佛救度,就往生极乐,不再轮回六道;
而其他各宗各派认为必须要逐渐修行,把身心尘垢都洗掉了才可以成佛。就是横超与竖出的区别。
《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只有净土门可以。 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跋语》中说,“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
为什么?圣道门是站在“人的佛性”立场上看待问题,主张依靠人为的努力可以成佛,但实际上成佛的人没几个;而净土门本是站在罪恶凡夫的立场上看问题的,阿弥陀佛用五劫的时间来思考,参考无数佛国众生情况,才想出一个持名念佛的方法,作为众生与他交流的一种密码信号,里面暗藏了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普通人不去研究,认为太简单)。靠信愿持名念佛就可即生得度,往生极乐,不退成佛。
惜此法门,为佛所叹:难中之难,无过此难!难者,难“信”也,非难行也。信此法者,无量劫来,有善根深厚者,有敦厚老实者,就是没有我见甚深而致闻大道而大笑者!何也?大道至简,至易。而众生累生多劫以来,性习繁杂,心惯驰外,不喜简易!
君不见,爱因斯坦当年,发明E=mc^2 ,总示宇宙微观之相,而时人皆以为谬。
所以,善导大师劝末法凡夫彻底死了靠自力就能即生成佛的心,近代以来,高僧大德皆认为能做到五戒十善的都罕见了,更无论四禅八定,阿罗汉菩萨了。
原因很简单。比如禅宗目的在明心见性,然而别教初地菩萨或圆教初住菩萨才明心见性,不说近代,那么现在地球上还会有明心见性的人吗?楞严经说坐禅不能突破50种阴魔,就沦为魔子魔孙,终不能出三界六道。佛祖当年悟道后,说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楞严经说有丝毫执著就不能突破50阴魔了,试问,自慧能大师后,哪个高僧大德有此修行功夫呢?
世间之人,智慧微浅,坐禅坐到精神错乱,疯狂的人大有人在,故称为“走火入魔”。
禅宗历史上有过很多高僧大德,开悟的程度很高,有很大神通,还能知道自己几世后的事。但该轮回还要轮回。
正如莲池大师当年说,禅宗净土,殊途同归。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
佛教基本原理“一切法由心想生”,你真诚的想,久而久之,你会见到的。
我小时候喜欢画古人,特别喜欢,大家都说我有绘画天赋。当我初中一年级时,在老家平房上夏天睡觉,见到满天的古人,峨冠博带,还有帝王乘坐四匹马的大车,虽在天上,却看的很清晰,如同在我眼前。这种状态最少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一个念佛人,当念到功夫成片,或一心不乱时,可以见到。这时,他就能随意往生,想何时走就何时走,预知时至。想坐着走就坐着走,想站着走就站着走,还有高僧倒立着往生的。念佛人能做到。
往生者有的没什么佛教学问,甚至是普通老太太,都能预知时至,还有的能随意挑选哪天走,真正是跳出三界,不在五行。这就足以证明净土法门的伟大和阿弥陀佛无穷的神力。
最后,记着每天有空时就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决定会成佛!
我是个强迫症...因学佛治好强迫症...却又因为佛法而痛苦
1、放生问题:虽然死了一条,但却救活了很多,以后注意就是;
2、坏人又来做好事可是还是逃不了因果报应.,那个坏人也是信佛的。。。如果那个人不信佛,不做好事,那么他的恶报会更大;比如本来他会死的很惨、很早,却因善行死的不惨、不早。善报的形式有很多种,不止是只表现在好的、积极的方面。
3、念佛要彻底放倒,是净土宗真正的祖师,阿弥陀佛的化身善导大师说的,你完全可以相信;
4、冤亲债主一词,很多这种例子,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要过于死抠。那么明显的道理还用佛说吗?因果学说是佛教理论的基石,有些人即便讲经说法,能天花乱坠,但要怀疑三世因果,那就毫无可取之处了。
即便你知道的经是假的,难道佛教所有的经都是假的吗?难道其他经都不讲因果吗?
有些中国的老话,不一定就是经文里的原话,是根据经文延伸、总结出来的话,只要符合经文的意思,就是如法的。
要是一味死板套用经文,那我们现在的修行人就无所适从,没法修行了。比如很多规矩是古代定的,但不适合现代人,这时你说不行,非得按古代的规矩来,因为经文上没说过可以用互联网来弘法。难道就不能用互联网来弘法了吗?
还有,如果都得必须按经文,那么宗门教下的祖师大德们,就不必自己再著书立说了,因为你说的,只有经文才正确,别的都可疑啊!
金刚经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不要把佛法固定化,不是说出来佛经,别的就不是佛法了。只要符合三法印的,都可以叫佛法。所以大德讲:“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无形,无可名之,强为之名曰“道”。大道无处不在啊!
5、看到大师说些错误的东西,这话你千万别乱讲,依我们普通根机众生的认知程度,是没有能力去辨别的,何况你还是个10几岁的学生!
最后,你考虑 的无非是自己造了恶业,但是别太忧愁,当然我不是说你什么都没事,随便来啊!
【念南无阿弥陀佛能五逆罪吗?】
既然经上说,阿弥陀佛什么人都要救,什么人念佛都可以往生极乐,那灭罪还算什么!那当然可以。
《涅槃经》里讲:
譬如父母,而有七子。
于其病者,特加怜愍。
如来亦尔。
于罪苦者,犹加怜爱。
佛最疼爱,最关心的就是那个病最重的儿子!
佛祖对众生开示8万4千法门,众生绝大多数大多不能即生成佛,故最后阿弥陀佛以其大悲愿力,开示了一个特别法门----净土法门,三根普被。所以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大乘佛教从龙树菩萨起,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净土宗,是易行道,只要信愿行,根本在信,有人只是在临终时才遇善知识开导,信阿弥陀佛救度,就往生极乐,不再轮回六道;
而其他各宗各派认为必须要逐渐修行,把身心尘垢都洗掉了才可以成佛。就是横超与竖出的区别。
《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只有净土门可以。 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跋语》中说,“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
为什么?圣道门是站在“人的佛性”立场上看待问题,主张依靠人为的努力可以成佛,但实际上成佛的人没几个;而净土门本是站在罪恶凡夫的立场上看问题的,阿弥陀佛用五劫的时间来思考,参考无数佛国众生情况,才想出一个持名念佛的方法,作为众生与他交流的一种密码信号,里面暗藏了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普通人不去研究,认为太简单)。靠信愿持名念佛就可即生得度,往生极乐,不退成佛。
惜此法门,为佛所叹:难中之难,无过此难!难者,难“信”也,非难行也。信此法者,无量劫来,有善根深厚者,有敦厚老实者,就是没有我见甚深而致闻大道而大笑者!何也?大道至简,至易。而众生累生多劫以来,性习繁杂,心惯驰外,不喜简易!
君不见,爱因斯坦当年,发明E=mc^2 ,总示宇宙微观之相,而时人皆以为谬。
所以,善导大师劝末法凡夫彻底死了靠自力就能即生成佛的心,近代以来,高僧大德皆认为能做到五戒十善的都罕见了,更无论四禅八定,阿罗汉菩萨了。
原因很简单。比如禅宗目的在明心见性,然而别教初地菩萨或圆教初住菩萨才明心见性,不说近代,那么现在地球上还会有明心见性的人吗?楞严经说坐禅不能突破50种阴魔,就沦为魔子魔孙,终不能出三界六道。佛祖当年悟道后,说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楞严经说有丝毫执著就不能突破50阴魔了,试问,自慧能大师后,哪个高僧大德有此修行功夫呢?
世间之人,智慧微浅,坐禅坐到精神错乱,疯狂的人大有人在,故称为“走火入魔”。
禅宗历史上有过很多高僧大德,开悟的程度很高,有很大神通,还能知道自己几世后的事。但该轮回还要轮回。
正如莲池大师当年说,禅宗净土,殊途同归。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
佛教基本原理“一切法由心想生”,你真诚的想,久而久之,你会见到的。
我小时候喜欢画古人,特别喜欢,大家都说我有绘画天赋。当我初中一年级时,在老家平房上夏天睡觉,见到满天的古人,峨冠博带,还有帝王乘坐四匹马的大车,虽在天上,却看的很清晰,如同在我眼前。这种状态最少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一个念佛人,当念到功夫成片,或一心不乱时,可以见到。这时,他就能随意往生,想何时走就何时走,预知时至。想坐着走就坐着走,想站着走就站着走,还有高僧倒立着往生的。念佛人能做到。
往生者有的没什么佛教学问,甚至是普通老太太,都能预知时至,还有的能随意挑选哪天走,真正是跳出三界,不在五行。这就足以证明净土法门的伟大和阿弥陀佛无穷的神力。
最后,记着每天有空时就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决定会成佛!
带有死亡气息的网名有哪些?
带有死亡气息的网名有:1、曼陀罗的香气漫开死亡气息|||°2、彼岸花-Mc3、柳暗||妖姬、4、暗夜的舞者5、封印中的叹息6、地狱之花、黑色曼陀罗7、黑色曼陀罗.冥界忘川彼岸8、以子之血*祭奠地狱之花9、毒毒毒、毒心罂粟10、奈何桥"流不尽的眼泪11、祭奠那些死去的笑\"12、遗忘,那美好贱亽╭13、つ滚开继续没心没肺╮14、血色、味道醉生梦死丶
带有死亡气息的网名
1. 死亡降临
2. 生命轮回
3. 不被遗忘的存在
4. 面对永恒
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死亡都在等待着我们,是我们生命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去追求美好的人生,死亡都会在某一个时刻降临。它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恐惧和不安。
然而,在这个世界之外,有另一个世界,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是生命轮回的世界,它是我们死后的归宿。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它,我们都会走向这个世界,重新开始另一段旅程。
虽然生命会暂时的消逝,但是有些人却永远不会被遗忘。这些人是那些为了我们的自由和幸福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人。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成为了不朽的英雄和伟人,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当我们面对死亡时,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它。死亡并不是我们生命的终止,而只是一个过程的结束。我们应该抓住我们的机会,珍惜我们的每一个时刻,给予我们的生命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在我们最后的时刻,我们应该不留遗憾地面对永恒。
神武狮驼岭怎么加点
一、神武ST怎么加点
神武ST的加点分为 :5L加点; 4L1N加点; 4L1M加点; 4L1T加点。这几个加点我在各个阶段都加过,我最推荐的就是5L加点,想暴力的装备全L ,想血耐的话装备就换血耐,想敏的话就转成敏,自己那天心情好了想换什么就换什么只浪费几个转转玉而已。也可以多准备几套装备想是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想极端的话5L加点是满足不了的。
还有不要问属性多少合格,ST是最需要队友配合的一个门派,你的属性是需要配合你的队友的。
70以前我4L1T加点 装备补血耐 那个时候被称为龟速ST 优点是2个一线DT 扫完我以后 我估计还会有10%的血,生存能力很高 缺点也同样明显 输出不够 速度不够。
在80的时候我把加点洗成了4L1N 同样的龟速 同样的血耐装备 基本可以无视同级的物理输出。
记得我89 的时候被2个95级的DT扫 血还有一半(那个时候服务器等级95) 优缺点和4L 一体是一样的 记得那个时候生肖刚出来的时候 被5个生肖照顾还能不死。
4L1M加点 优点是你能快过出了那些 高敏+高飞 又加了很多敏捷的BB 在那些BB 出手前封住 或者清理掉 而且清理对方血量不多输出,让自己一方少收到点伤害。
二、神武ST适合带什么样的装备
ST对装备的要求是所有门派中最高的。
感觉ST前期只是一个过度阶段,到80级才开始崛起的。
想玩前期的不推荐 所以ST在80以前,你可以弄一身环装随便锻个4级的宝石就行。
80以后武器一定要过得去,帽子一定要锻的高点 这个是你伤害的主要来源 鞋子和腰带我推荐锻黑宝石,衣服推荐锻月亮石,项链随便你锻。
在特技方面推荐弱点击破加上破血,弱点对ST的左右高于破血的,那些辅助特技只是可有可无的。因为ST唯一要做的就是给予最大化的输出与控制。
神武ST推荐备特技——破血狂攻
三、神武ST适合带什么宝宝
ST的宝宝最好兼顾生存,高保,高神佑这些最好有其一,建议速度不要太高,低于自己比较好。推荐首发宝宝高隐,高气势,高夜战,高追击,HF可以高必,高偷,高强都可以,配合乘胜,保证第二回合自己大飞机飞完,可以宝宝开小飞机,建议宝宝不要上高连,乘胜的宝宝要确保第二单位甚至第三单位的死亡,降攻击并且在追击过程中无法触发的连击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最后一个宝宝甚至可以带上高鬼魂…ST要做的事太多,一直拉宝宝会很麻烦.推荐85以后的宝宝,都上高书,神武能出战的宝宝就那么几只,又不可交易,弄好了一直带到120,既然坐骑乘胜了,那么所有宝宝带高追避不可免,以四技能为例,不是每个玩家都有钱洗5技能变异,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钱洗出自己想要的HF,高必,高偷,高强,高气势,高报复,高吸血,这些可以任意选择,HF可以任意搭配。
当然一只舍身死骑也必须有,建议高敏,高死骑,高偷,HF 带高神佑,夜战为完美,为什么不要吸血呢,因为舍身死骑如果不是不是反制宝宝,几乎站不了两个回合,靠吸血实在不靠谱,不如配合高偷,高气势实现输出最大化,高神佑保证生存就好,还有舍身死骑速度1450以下就别加敏了,以缺点拼优点实在不明智,可以换高敏为高强壮,4力1体加点,保证别人舍身完还能舍回去,所以很多朋友不用因为速度太低就觉得死骑没用了,换种思路也不错!
神武 阿修罗 狮驼岭 怎么加点?
修罗心性暴,好勇视死归。六道唯我异,谁言是与非?从来不需理会旁人的眼光,任意而行的作风使得他们成为六道中的异类,可以使用装备是朴刀和折扇。可以加入的门派有狮驼岭、魔王寨和幽冥地府。
阿修罗是神武游戏中的角色类型,对于神武阿修罗怎么加点还要看你拜的哪个门派。如果喜欢法系,可以拜魔王寨,喜欢物理攻击可以拜狮驼岭,喜欢血耐或者接剧情可以拜地府。
魔王加点方法:5魔(魔王法伤高、抗法、不抗攻)
魔王寨在各个阶段都不受歧视,5魔没什么好主意的。不过玩法系的都是玩尸控,就是速度慢到吓人的,想玩尸控可以用门派贡献来洗敏。
狮驼岭5力:(后期很猛、不过使用法术是需变身)
血耐地府:3体2耐或者2体3耐(地府防高丶血厚丶后期会隐身,后期可以接剧情,隐身技能只能在游戏系统里面的白天使用。不过地府下FB、抓鬼、活动很少有人组,所以只有自己带队,不过地府后期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