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牛之疾

时间:2024-06-05 16:59:58编辑:流行君

伯牛之疾的典故

《论语》卷三《雍也》:伯牛(1)有疾,子问之,自牖(2)执其手,曰:“亡之(3),命矣夫(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1)伯牛:即冉耕,字伯牛,鲁国陶(今属山东定陶)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时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 (2)牖:音yǒu,窗户。(3)亡夫:一作丧夫解,一作死亡解。(4)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伯牛有疾表达了什么

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时是不治之症。 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是孔子对冉伯牛的痛惜之叹,而且还连说两次。冉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孔子的学生。关于他的史料很少,但我们可以推测他德行出众。因为孔子点评其优秀弟子,在德行方面,孔子仅把他排在颜渊、闵子骞之后,排在冉雍之前。他也是冉雍的宗族,大概是冉雍的叔伯之辈。不过,冉伯牛不幸得了重病。《论语》记载:伯牛有疾,这个病大概还挺严重的。因为孔子去看他的时候,只能从窗户把手伸进去握他的手,“子问之,自牖执其手”,牖,读yǒu,窗户的意思。所以后人推测冉伯牛可能得的是麻风病,不能见孔子,所以孔子只好从窗户把手伸进去。而且,冉伯牛已经病得快不行了。看到自己德行卓著的心爱弟子得了如此恶疾,孔子痛心疾首,“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就快要死了,这真是命啊!这样(品德高尚)的人竟会得这种病!这样的人竟会得这种病!连声感叹,伤心不已。

孔子‘亡之,命矣夫’什么意思


意思是:孔子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原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白话译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卷三《雍也》。《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扩展资料:创作背景:伯牛:人名,即冉耕(约公元前544年—?),汉族,字伯牛,世称“冉伯牛”或“冉子”。生于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县冉堌镇),中国春秋时期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受儒教祭祀。为人质朴,擅长待人接物。官至中都宰。有“郓侯”、“东平公”、“郓公”、“先贤冉子”等封号。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不幸生了癞疮,那时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由于孔子会把脉,所以一拉手就知道这个脉息已经救不了了。因为从后面孔子药性不懂,他不吃,看得出,他是有研究的。古时侯,念书人,这些都是要懂的,所以孔子对于养生方面,这个不吃,那个不吃,那等于是他自己收敛。约束自己。医学也告诉我们,只要好吃的都不健康,健康的都不好吃。这也就是孔子知道自己的弟子得了不治之症,自己却无能为力从而惋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牛之疾

顽疾的成语顽疾的成语是什么

顽疾的成语有:顽父_母,顽皮赖肉,负隅顽抗。顽疾的成语有:顽皮赖肉,顽固不化,顽父_母。2:结构是、顽(左右结构)疾(半包围结构)。3:注音是、ㄨㄢ_ㄐ一_。4:词性是、名词。5:拼音是、wánjí。顽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顽疾wánjí。(1)指难治或久治不愈的疾病。二、国语词典难以治愈的疾病。如:「王先生罹患顽疾,遍访名医,仍无起色。」三、网络解释顽疾(汉语词语)顽疾,顽固的疾病,痼疾,久治不愈的疾病。区别在于,顽疾,很难攻克,但是治疗过程不会很久痼疾,有治疗办法,但是需要长期不断的治疗。顽尽的疾病关于顽疾的近义词恶疾关于顽疾的诗句顽疾久不治何期婴顽疾关于顽疾的词语负隅顽抗顽父_母廉顽立懦怙顽不悛顽钝固执裒凶鞠顽顽铁生辉顽皮贼骨顽石点头癞骨顽皮关于顽疾的造句1、这种顽疾须_用特殊药物治疗,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非要有贤侄这样有大气魄的俊才,方可荡涤顽疾;还我北冥一个朗朗乾坤。3、对此,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照“三聚焦三查找三确保”目标,攻克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矛盾就缩手等作风顽疾。4、古玩鉴定缘何“顽疾”难除行业自律是关键令人遗憾的是,收藏市场的现状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突破。5、“言之谆谆,听之藐藐”,为何顽疾难除?究其原因,还是不够彻底。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顽疾的详细信息


顽疾的词语顽疾的词语是什么

顽疾的词语有:顽固不化,癞骨顽皮,策顽磨钝。顽疾的词语有:顽固不化,梗顽不化,顽皮贼骨。2:词性是、名词。3:拼音是、wánjí。4:结构是、顽(左右结构)疾(半包围结构)。5:注音是、ㄨㄢ_ㄐ一_。顽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顽疾wánjí。(1)指难治或久治不愈的疾病。二、国语词典难以治愈的疾病。如:「王先生罹患顽疾,遍访名医,仍无起色。」三、网络解释顽疾(汉语词语)顽疾,顽固的疾病,痼疾,久治不愈的疾病。区别在于,顽疾,很难攻克,但是治疗过程不会很久痼疾,有治疗办法,但是需要长期不断的治疗。顽尽的疾病关于顽疾的近义词恶疾关于顽疾的诗句何期婴顽疾顽疾久不治关于顽疾的成语顽固不化顽父_母顽皮赖肉策顽磨钝梗顽不化负隅顽抗癞骨顽皮关于顽疾的造句1、端木蓉:若今生顽疾难化,逃不脱命匣。来世,你可愿将韶华折煞,许我一卦,卦里我命无双,一世容华。2、另一,单靠取消“天价烟”来扼止从人类出现就有“行贿”“受贿”千年“顽疾”简直是痴人说梦!有人强调人民群众的监督力,会起到很大的防腐作用。3、这种顽疾须_用特殊药物治疗,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4、对此,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照“三聚焦三查找三确保”目标,攻克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矛盾就缩手等作风顽疾。5、目前二手车交易的信息不对称、车况不透明,是我国二手车市场上近三十年来一直存在的顽疾。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顽疾的详细信息


论语第十一章原文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乡下人啊;后来学习礼乐,君子啊。如用的,那么我们从前辈。”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1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译文:道德修养好的人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善于辞令、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贡。长于政事的学生有冉有和季路(子路)。文学才华突出的有子游和子夏。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啊!对于我说的话没有不高兴。”11-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大孝子啊!人们从来不挑剔和怀疑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孝顺的话。"11-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译文:南容经常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就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11-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译文: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的好学,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11-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译文:颜渊死了,颜路请求你的车来为他买椁。孔子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啊。鲤死,有棺无椁。我不步行来为他买椁。因为我从大夫的后代,不可能步行的。“1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译文:颜渊死的时候,孔子说:"啊!苍天灭我啊!苍天灭我啊!"11-1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译文:颜渊死了,儿子哭得悲痛。随从的人说:“你哭了!”他说:“有痛吗!不是他自己的是悲痛,谁是!”11-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译文:颜渊死了,学生想厚葬的,孔子说:“不可。“守门人厚葬的。孔子说:“颜回把我像父亲一样,我不能看还你的。这不是我的过错呀,那你们呢。”11-12、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译文:季路问侍奉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怎么能侍奉鬼神?”他说:“请问死?”他说:“我不知道生,焉知死?”11-13、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译文:闵子骞侍奉在孔子一侧,恭敬和悦的样子;子路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冉有和子贡体现出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样子。孔子很高兴。又说道:"像子路这个样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11-14、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译文:鲁国人翻修长府。闵子骞说:"老样子,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说:"这个人不轻易发表意见,一开口说话就很中肯。"11-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文:孔子说:"仲由弹的这手瑟,怎么是我的门徒呢?"因为这个,学生们便不尊敬子路。孔子说:"子路的水平已经进入厅堂了,但还没有进入室内罢了。"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译文:子贡问:"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谁更贤能?"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子夏有些不足。"子贡接着说:"那么说就是子张要好一些了?"孔子说:"过头和不足是一样的。"11-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译文:季孙氏比周公还富有,而作为季孙氏的家臣的冉求还帮助季孙氏聚敛搜刮更进一步增加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声讨他。"11-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口彦。译文: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差不多,多次空。赐没有禀受天命,而做买卖;行情多次中。”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译文:子张问孔子怎么做好人。孔子说:"不跟着前人的脚步走,就很难进入很高的境界。"11-21、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译文:孔子说:"言论笃实的人可以称许他为善人,但还要进一步判断,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出来的呢?"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译文:子路问:"听说一个道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就去做呢?"冉有也问:"听说一个道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就要去做。"公西华问老师:"子路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冉有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的回答是听到了就去做。我很疑惑,敢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退缩不前,所以我就鼓励他大胆地做;子路胆子太大,好勇争胜,所以我要约束他。"扩展资料:论语第十一章是整部《论语》中较长的一章,集中谈论的是师徒五人的愿望。有述有评,人物个性鲜明,画中有画。曾点的回答很有道家的意味,儒道两家文化,很值得细细品味。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赞赏曾点的主张,就似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这一章,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人做人做事一直都讲究一个“度”,常说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所以说万事须讲“度”,率性而为不可取,急于求成事不成,心慌难择路,欲速则不达,过分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是为“度”。这个“度”就是分寸,万事万物皆有分寸,时间有分寸,它公平地给予了每个人相同的时间,不长也不短;自然有分寸的,四季有规律地轮回。人,做事更应该懂得分寸,把握分寸。做到恰如其分,是最高境界,事实上,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先进

论语中所有涉及宰我的篇章,实在不全也没关系

1.【原文】
3·21 哀公问社(1)于宰我,宰我(2)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3)。”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战栗:恐惧,发抖。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2、【原文】
5.10 宰予昼寝①,子曰:“朽木② 不可雕也,粪土②之墙不可圬③也!于予与④何诛⑤?”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⑥。”——《论语·公冶长第五》

【注释】
① 宰予:孔子的弟子
②寝:睡觉
③粪土:腐土、脏土
④圬(Wū):用来涂抹粉霜墙壁的工具。句中作动词,指粉刷,把墙面抹平
⑤于予与:对于宰予这样的人;与:同“欤”,语气词
⑥诛:深责
⑦是:这(指对人的态度)

【译文】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 “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3.【原文】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1)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2)也,不可陷(3)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4、【原文】
  11·3 德行(1):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2):宰我、子贡。政事(3):冉有、季路。文学(4):子游、子夏。


  【注释】
  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

  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

  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译文】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5、【原文】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1),期(2)可已矣。”子曰:“食夫稻(3),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4)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释】
  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

  期:音jī,一年。

  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

  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译文】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PS:应该就这么多了吧,我是一个挨一个检索的。
3.21代表论语第三篇第二十一章


上一篇:四川移动网上营业厅充值

下一篇:4399三国小镇无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