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是什么玩意?
慰项石研究结论:慰项石 是魏武王曹操治疗自己头风病的药物。 最近,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了曹操墓,在该墓中出土了一件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的石制器具。我认为这一器具又为该墓是曹操墓提供了新的证据。从“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这一铭文中理解,即是魏武王常常用的慰项石。那么什么是“慰项石”呢?先来解释一下这三个字的含义:慰,安也。——《说文》;使人心里安适. 慰又通“熨”,(音wei四声)中医一种外治方法,用药敷在患处。《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皮肤纹理间的病,热水焐,药剂敷,可以达到、治好。项,脖子。石,石头。慰取前者,译为使脖子舒服的石头。慰取后者,译为敷脖子的石头。那么为什么要敷脖子呢?说明该石的主人魏武王脖子有病,或者有头痛,中风之类的病(中医记载脖子有人体重要的静脉,穴位,用药物敷脖子也能治疗头痛,中风之类的病)。那么用石头治疗脖子疼,头痛,中风之类的病,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石部中记载了石头的用处,简要载录如下:理石,主治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石膏,主治中风寒热。慈石,主治除大热烦满及耳聋,颈核喉痛。空青,主治头风。矾石,主治除风去热,治中风。玄精石,主治止头痛。可见,石头的确有治疗脖子疼,头疼中风病的疗效。终上所述,“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即魏武王用来治疗自己脖子,头疼中风病的一块药用石头。那么曹操有头痛的病吗?正史《三国志; 魏书;方技传第二十九》记载华佗事迹时曾有提及:
“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慰项石”,是证明西高穴东汉大墓是曹操墓的另一新证据
慰项石研究结论:慰项石是魏武王曹操治疗自己头风病的药物。 最近,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了曹操墓,在该墓中出土了一件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的石制器具。我认为这一器具又为该墓是曹操墓提供了新的证据。从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这一铭文中理解,即是魏武王常常用的慰项石。那么什么是慰项石呢?
先来解释一下这三个字的含义:慰,安也。——《说文》;使人心里安适。 慰又通熨,(音wei四声)中医一种外治方法,用药敷在患处。《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皮肤纹理间的病,热水焐,药剂敷,可以达到、治好。项,脖子。石,石头。慰取前者,译为使脖子舒服的石头。慰取后者,译为敷脖子的石头。那么为什么要敷脖子呢?说明该石的主人魏武王脖子有病,或者有头痛,中风之类的病(中医记载脖子有人体重要的静脉,穴位,用药物敷脖子也能治疗头痛,中风之类的病)。
那么用石头治疗脖子疼,头痛,中风之类的病,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石部中记载了石头的用处,简要载录如下:理石,主治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石膏,主治中风寒热。慈石,主治除大热烦满及耳聋,颈核喉痛。空青,主治头风。矾石,主治除风去热,治中风。玄精石,主治止头痛。可见,石头的确有治疗脖子疼,头疼中风病的疗效。终上所述,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即魏武王用来治疗自己脖子,头疼中风病的一块药用石头。那么曹操有头痛的病吗?正史《三国志· 魏书·方技传第二十九》记载华佗事迹时曾有提及:
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a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可见,曹操有头痛的病,且非常严重。在这儿,先姑且猜想该石头即为魏武王曹操治疗自己头风病的石头。因为曹操经常头痛,且没有治好,死后,当然要带着他的慰项石到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用它治自己的头风病了。(在这儿插一句,关于石制器具治病的说法自古有之,金庸所著《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在活死人墓所用的寒玉床即是石制的,此石床对练功,治病有很大的用处。小龙女杨过功夫之所以如此之高和这个石床有很大的关系,且杨过曾用它治疗小龙女所中的情花之毒)。该到得出结论的时候了,西高穴大墓为东汉大墓没人怀疑吧?该墓规模宏大没人怀疑吧?(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墓圹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且墓内十分简朴。墓内出土了只有王才能使用的石璧,且发现的8件圭形石牌都刻有魏武王铭文,又有许多兵器出现。
好了,我们来勾勒一下这个墓主人:他为东汉的一个魏武王,十分爱好舞刀弄枪(连墓中都有许多兵器,可能也很有军事才能),虽贵为魏武王但却十分简朴(注意这点,和东汉的其他王十分的不同,性格很异类,我猜想一定和他的传奇式的人生经历有关系),他又常常害头痛脖子疼的病, 总结一下, 一个东汉时的魏武王, 一个从小有着传奇经历的魏武王, 一个非常爱好舞刀弄枪的魏武王, 一个经常害头痛脖子病的魏武王, 一个与众不同连死了都要求节俭的魏武王,各位,想一想吧,这个魏武王不是曹操还会是谁呢?
曹操墓出土了些什么东西
出土八件重要随葬物品 据悉,墓虽多次被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出土了器物200多件,包括金、银、玉等多种质地。器内有铜带钩、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龟、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等。 随葬物品极为珍贵的共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该是曹操的遗骨
曹操的墓找到了吗?
曹操的墓没有找到。据说他死后,立了72疑冢,让人找不到他的墓。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找。毕竟,说到墓,那里面随葬的可都是宝贝。然而,直到2009年,高陵经考古发掘,并且经过中国考古学界一致认定 ,确认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曹魏大墓为曹操墓。曹操墓的说法:关于曹操墓所在地,1000多年来说法众多,诸如许昌城外说,漳河水底说,铜雀台下说,河北彭城说,最著名的莫过于七十二疑冢之说——曹操临死前害怕坟墓遭到盗掘,吩咐死后将72座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抬出邺城,埋葬在漳河旁72个不同的方位,布下迷局。曹操曾经在下葬之前要求他的子孙后代将他薄葬,不要大张旗鼓地办葬礼,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曹操为了躲避仇家报复的方法,是一种政治作秀,实际上早就在自己的坟墓中随葬了大量的珍贵宝物。
曹操墓如何发现的,具体地址在哪里?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考古发掘的。曹操墓叫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1922年河北磁县农民崔老荣发现过一个古墓,其刻石所叙为曹操,刻石由县署保存。邯郸市的考古工作者对这一线索进行了专门的核实,结果没有找到可靠的依据。2009年,高陵经考古发掘,并且经过中国考古学界一致认定,确认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曹魏大墓为曹操墓。建筑结构:曹操高陵,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砖室墓。墓平面呈甲字形,墓葬坐西向东,墓葬全长近60米。墓室墓圹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东面最宽处宽22米,西面较窄处宽19.5米,东西长18米,墓圹面积接近400平方米,整个墓葬占地面积740平方米左右。由墓道、墓门、封门墙、甬道、前后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墓道两边有9对南北两两对称的磬形坑,每个磬形坑的内凹处各环抱一个不规则形坑,并各有一排东西向的柱洞。在墓道东端有一排南北方向排列的方坑,墓道东端右侧有一东西向长3米、宽1.6米的长方形坑。墓葬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夯土层带。
曹操墓葬在哪里
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根据史料记载,曹操去世的时候为66岁,并且生前一度受到头风病的折磨,当年的华佗就是为了给曹操治疗头风病而被杀死的。曹操生前已经封了魏王,定都邺城,并在邺城外建设了家族宗庙,他死后入宗庙,这是正常的操作流程。汉代的邺城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中被分为安阳、邯郸两地,如今安阳发现“曹操墓”,将曹操安葬地点的话题带动起来,在目前的证据之下,曹操墓在安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曹操高陵出土刻铭“魏武王”石牌此外,还有青石圭、璧等礼器;铁甲、剑、镞、弩机构件等兵器;铜盖弓帽、伞帽、铃和煤精石虎雕等车马杂器;陶砚,石枕,铜带钩、带扣、铺首、钗、环、帽钉,银带扣、铺首、饰件,铁帐构件、镜、削等用具;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玉佩等装饰品;灶、耳杯、盘、壶、罐、托盘、盆等陶瓷器。
三国时期魏国有哪些大将?
1、典韦典韦,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曾单手举起牙门旗。后转投曹操,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2、许褚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镇)。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官渡之战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3、张辽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新军叛乱。勇登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4、夏侯惇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5、庞德庞德,字令明,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原为马腾麾下武将,在随马腾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勇冠三军。马腾被曹操征为卫尉后,庞德归属马超。马超兵败后,庞德随其一起投靠汉中张鲁,而后马超归降刘备,庞德仍留在张鲁麾下,曹操平定汉中后,庞德加入曹操。襄樊之战时,庞德率军支援樊城曹仁,在与关羽的战斗中,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之后遭逢汉水暴溢,庞德连同于禁都全军覆没。兵败被擒后,庞德誓死不降,为关羽所杀。被追谥为壮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典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侯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庞德
三国时期,魏国都有哪些大将
列的是大将,将领就没有全部列出来,如下:魏:曹操,字孟德。文武兼备的一代奸雄,有杰出的战略眼光和预见能力。扫平黄巾后,又征讨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经大小数十战役,统一了北方,奠定了魏国的基础。
夏候敦,字元让,魏前将军,曹操的族弟。征讨吕布时,被曹性射中左眼,他拔箭啖目、鼓勇而战,反倒刺死曹性。深受曹操信任,曹丕继位后,任大将军。
张辽,字文远,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曹操麾下五大将之首。其指挥才能在合淝战役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仅以八百精兵就大破东吴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
曹彰,字子文,曹操的三子。曹操很赏识他的勇略,称他为「黄须儿」。与刘备争夺汉中之际,曾经活跃一时。晚年因为受到其兄曹丕的疏远,在失意中死去。
曹仁,字子孝,曹操的族弟。自曹操起兵就跟随征战。当战局不利时,就激励部下继续英勇奋战,经常能反败为胜,陈矫称赞他有「鬼神之勇」。后任魏大司马。
夏候渊,字妙才,迎娶曹操之女为妻。是魏国征西将军,善于突袭的勇将。后来驻守定军山时,中了法正之计,被黄忠斩杀。
张郃,字俊艾,起初是袁绍部下。官渡之战时,与高览一起投奔曹操。是五大将之一,屡建战功。连诸葛亮也承认他勇猛过人,是蜀国的大患。
曹丕,字子桓,曹操的次子。因长子曹昂战死,被立为世子。父亲死后,继任魏王。他逼迫献帝禅让,建立魏王朝而即位称帝。后来他将后事托付司马懿和曹休后才死去。
庞德,字令明,马超的心腹猛将。被曹操擒获后降曹,为曹军建功。关羽攻樊城时,他抬棺战关羽,几乎将关羽击败。后被关羽水淹七军,被俘后不降而死。
乐进,字文谦。本是曹操麾下的文官,后来转为武将,被列为五大将之一。他与张辽、李典共同把守合淝,抵御东吴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典,字曼成,魏破虏将军。从讨伐黄巾军时就跟随曹操,历经百战。性格冷静谨慎,多次制止同僚的胡作非为。与张辽、乐进一起镇守合淝。
曹洪,字子廉,曹操的表弟。与兄长曹仁一起投奔曹操。身为曹军的核心大将,转战各地,奋战沙场。曾数次救曹操于危难中。
徐晃,字公明。曹操部下五大将之一。原为杨奉部下,被满宠说服后改仕曹操。曾经为了援救樊城,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连曹操也为他的果敢勇猛而惊叹。
于禁,字文则。严谨忠实,在官渡之战中立下大功,甚得曹操的赏识,被推举为五大将之一。但后来却变得贪生怕死,在樊城被关羽水淹七军擒获后,甚至乞求活命。
许褚,字仲康。很受曹操信任,与典韦一起统领曹操的近卫军。与马超交战时,单挑不分胜负。后来曹操危难,他拼死护主,被曹操赐名为「虎痴」。
典韦,被誉为「古之恶来」的勇将。因其勇猛甚受曹操喜爱,被任命为近卫军统帅。张绣夜袭曹营时,为了让曹操逃脱,他舍命坚守辕门,挺立而死,死后许久仍无人敢近。
刘晔,字子阳。受郭嘉推荐,仕奉曹操。在官渡之战时,献投石车图,破了审配土山下射之计。效力于曹氏三代并多次献计。任魏国的太中大夫。
司马懿,字仲达,仕奉曹家四代的著名谋臣。以杰出的聪明才智,使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无功而返,保住了三秦之地。后来排除异己,掌握实权,为建立晋朝打下基础。
荀彧,字文若。有王佐之才,曹操称之为「吾之张良也」,倍受重用,是卓越的战略家。官渡之战中鼓励一度消沉的曹操,最后促使曹军大捷。
程昱,字仲德,经荀彧保举辅佐曹操,是曹操的主要军师之一。兖州被夺后,激励垂头丧气的曹操,鼓舞斗志。在仓亭之战时,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败袁绍。
郭嘉,字奉孝,曹操最信赖的谋臣。平定河北时病殒,年仅三十八岁。曹操大哭曰「天丧吾也」。赤壁大败后,曹操叹息道∶「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贾诩,字文和。年轻时就被比喻为「张良?陈平」的谋士。任曹操的谋臣时,发挥了卓越的才智。曹丕之所以能即位,他有极大的功劳。
荀攸,字公达,荀彧之侄。与荀彧一起为曹操效力。擅长军事,经常在战场上献计,击败敌军。赤壁之战中,他与程昱一起担任随军参谋。
满宠,字伯宁。被刘晔举荐,效力于曹操。曾说服徐晃降曹。辅佐曹仁力守樊城时,曹仁一度想放弃城池,他力劝曹仁坚守,因而反败为胜。他也曾经大胜呼应蜀军北伐的吴军。
夏候恩,曹操的背剑官,负责掌管曹操的青釭剑。于长阪坡抢夺民财时,死于赵云枪下,青釭剑遂被赵云所夺。
文聘,刘表麾下将领。刘琮献荆州投降后,他也不得已降曹。曹操很赏识他的忠义,封他为关内侯。曹丕伐吴大败时,便是他背负曹丕逃脱的。
夏候杰,曹操部将。曹操进攻新野刘备时,他被匹马单枪立于长阪桥上怒喝曹军的张飞吓得落马而死。
郭淮,字伯济,魏国行军司马。在曹真、司马懿的节制下统军。后就任雍州刺史,追击反叛魏国的夏侯霸。曾设计救出了被蜀军围困在铁笼山的司马昭。
曹安民,曹操之侄。曹操遭到张绣夜袭时和曹操一起逃走,但是没能逃脱因而战死。
曹昂,字子修,曹操的长子。张绣夜袭曹营时,他将坐骑让与曹操,使曹操幸免于难,自己却死于乱军之中。
曹操高陵是什么意思
1. 曹操高陵的由来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在东汉末年积极参与政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庞大的政治势力。曹操在世时,一直想有一个永久的安息地,他把此事交给了儿子曹丕。曹丕在其父逝世后,便决定在曹操的故乡,安排大规模的御葬仪式,同时筑造高大的陵墓,来纪念他父亲的功绩与贡献。
2. 曹操高陵的位置
曹操所在的陵墓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区小屯村,靠近焦作市境内。这里是中国早期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便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3. 曹操高陵的规模
曹操高陵的总面积达27.8万平方米,是中国已知古墓群中最大的之一。整个陵墓由前陵、中陵、后陵组成,前陵有石马、石羊等,中间有金翅大鹏悬挂在空中;中陵是主体陵墓,由大量的土坡砌成,墓顶有大型墓葬建筑,坐像、石马、石羊等;后陵是陵园,有花坛、亭台、廊道等建筑。
4. 曹操高陵的文化价值
曹操高陵是中国古代陵墓中的珍品之一,它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与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陵墓中刻有《曹公神道碑》等众多文化瑰宝,其中以《曹公神道碑》最具代表性,这是汉代碑刻中的杰作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5. 曹操高陵的现状
曹操高陵现在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曹操高陵所面临的文物保护与修缮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有效的保护和修缮计划,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6. 曹操高陵的意义
曹操高陵不仅代表了曹操及其家族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影响,更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与文化的典范。曹操高陵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向后代传递着曹操的人格魅力和古代文化的精髓。
7. 曹操高陵的启示
曹操高陵不仅仅是一个古墓群,更体现了曹操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曹操高陵的存在,在今天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我们应该像曹操一样不断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在正义与良知中求生存,永葆自己的价值与尊严。
8. 结语
曹操高陵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珍品,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它的存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精华。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瑰宝永世流传。曹操高陵涵盖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应该被更多人所认识,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生动、而丰富的中国文化。
高陵墓就是曹操墓吗
1、是的,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
2、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2010年6月11日,安阳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曹操高陵及邺城遗址入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3、国家文物局表示,“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学术认定和研究成果公布等程序,符合考古工作规程”。个别学者例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苹芳、魏晋南北朝文学专家袁济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南北朝史博士张国安、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倪方六等,对曹操墓持有争议意见,不过因质疑者大多非考古业内人士,所以不具有权威性。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被确认。
河南安阳西高穴村汉墓真的是埋葬曹操的高陵么?
2009年,河南省文物局宣布确定安阳西高穴村汉墓为曹操高陵。消息一出,震惊全国,但是质疑之声随之而来,至今任然没有停止。许多人对这一结论抱有怀疑态度,认为西高穴村汉墓的主人并未曹操,而是另有其人。 先来看安阳曹操墓的地理位置是否符合史籍中的记载。 陈寿的《三国志》记载了曹操在临终前一年多写的《终令》,大致交待了曹操墓葬的方位和外部形制:「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从中可知,曹操的高陵在古邺城西门豹祠西部的丘陵之上,而且外部建筑十分简单,没有大规模的附属建筑物和树木。 临终前,曹操又手书《遗令》「 ”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不仅交待了下葬一切从简,还再次明确了其高陵的方位就是邺城以西,在西门豹祠附近的山岗之上。 另外,曹丕、贾逵、夏侯尚、陆机等人的传记和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出曹操高陵就在邺城西部的山岗之上。也就是说邺城西部的西门豹祠附近的山岗之上是曹操高陵所在的大致地理范围和环境。 那么安阳曹操墓是否正如史籍中所描述的那样呢? 古邺城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安阳市,考古出土的曹操墓位于安阳市西南方的西高穴村,与史籍中所载「 ”邺城以西”的地理位置吻合。 不过这只满足了一个条件,其余两个条件并没有满足。 1、安阳曹操墓和西门豹祠的距离稍远。 西门豹祠位于现在河南安丰乡北丰村,不过其建筑已经损毁,现在仅存几块石碑,且文字无法辨认。而曹操墓位于北丰村以西的西高穴村,根据百度地图测绘,两地直线距离相距6.2公里。这个距离在古代不能说附近,应该称之为稍远。 2、安阳曹操墓位于平原之上,而不是山岗之上。 曹操初次给自己墓地选址的时候,是在「 ”西门豹祠西原”。但实际上,曹操将自己的墓地建在了「 ”邺之西冈上”。曹丕、曹植、陆机等人在文学作品中描写去祭祀曹操凭吊的时候,显示曹操高陵位于山阿、山岗之上。 但安阳曹操墓则在平原之中,附近也没有高山,地形上和史籍记载不同。 3、还有一点需要说明。 专家最终确定西高穴汉墓为曹操墓的有力证据是鲁潜的墓志。 鲁潜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大臣,1998年,西高穴村挖出了他的墓志。其墓志内容中记载「 ”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二十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至墓名堂二百五十步。” 根据其墓志描述位置,专家还真找到了两座东汉大墓,于是确定其中一座规制较高的汉墓为曹操高陵。但是专家倒是根据鲁潜的墓志「 ”找到了”曹操的墓,但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鲁潜的墓。 所以在地理位置上来说,安阳曹操墓还是存在疑点的。 再来看安阳曹操墓的出土文物 史籍记载只是确定曹操高陵的一个方面,最有证明价值的是出土文物。 首先是规制。 安阳曹操墓墓道东西长40米左右,最深处约14米,分前后两室和南北四个耳室。虽然不如封建帝王般气派,但从规制上来说也是王侯级别的,这符合曹操去世时魏王的身份。但是西高穴汉墓陵园中有两座南北对称分布的墓穴,专家把其中规制较高的认定为曹操墓,但另一座规制较低墓穴的墓主人是谁,尚无定论。 可以肯定的是,此人肯定和曹操有密切关系,不是家族后代就是功勋大臣,而且身份极为特殊。但是根据史籍记载,并没有相关人员为曹操陪葬的记载。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安阳曹操墓的真实性有待商榷。 其次是遗骨。 是不是曹操墓,只要看看里面的遗骨就行了。 据史书记载,和曹操合葬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卞皇后(曹丕、曹彰、曹彰、曹熊的生母),她的年龄大约在70岁左右。另一个是曹操的儿子曹冲,他的年龄为13岁。黄初二年,曹丕将弟弟曹冲的遗骨迁葬至曹操高陵。 那么安阳曹操墓中的遗骨是个什么情况呢? 专家在墓中发现一男二女的少量遗骨,经过医学鉴定显示男性年龄为60岁左右,这倒是和曹操的年龄相仿。另外两个女性年龄为50岁、18岁左右,既不是卞夫人,更不是曹冲,这就和史籍记载无法对应了。 再次是文物 安阳曹操墓被考古挖掘前被屡次盗挖,文物损毁情况严重。 现在出土的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是一些石牌,比如「 ”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 ”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等。当人们看到魏武王这三个字时,或许就认定这墓主人当是曹操无疑了。 但恰恰是魏武王这个词争议颇多。陪葬品是墓主人生前所用之物,而魏武王是谥号,如果墓主人是曹操,肯定不会提前给自己定好谥号,所以这倒更像是曹操赐给别人的物件。 其实最能证明曹操身份的是墓志铭,但很可惜的是墓志铭没有被发现。另外,印章也可以佐证墓主人的身份。据《晋书》记载,曹丕曾将一枚金印放置于曹操高陵中,但这枚金印没有发现。不过在墓穴内倒是发现了一枚铜质印章,印章上只有一个字(如下图所示)。 由于受到侵蚀,无法仔细辨认。有人认为是「 ”奂”字: 以上便是关于安阳曹操墓的主要疑点,由于缺乏墓志铭、印章等最能直接证明墓主人身份证据,所以关于西高穴村汉墓的主人到底是谁,现在学界仍有不少争议。著名的三国历史研究专家方北辰从礼制角度分析认为,此墓主人并非曹操,而是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另一座墓穴的主人是燕王曹宇之子魏元帝曹奂的空墓,他的观点也有一定说服力。 至于历史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文物的出土证明,和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了。
安阳高陵是曹操墓吗
1. 前言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曹操死后,其坟墓的位置一直未能得知。对于曹操墓的寻找,历来是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安阳高陵被不少人认为是曹操的墓地,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安阳高陵到底是不是曹操的墓。
2. 安阳高陵的情况概述
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南郊,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古代墓葬群,由山丘陵和陵园组成。墓葬群中主要有西汉馆陶王墓、隋代南阳公墓以及唐代的大墓葬等,被誉为“中华第一陵”。有不少人认为,安阳高陵中的一处大墓葬就是曹操的坟墓。
3. 关于曹操墓的传说
据传曹操墓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高陵镇陵园内。传说中,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便着手修建了一处宏大的陵墓以供其父安息。曹丕将曹操的遗体抬至陵墓,其棺木长达40尺,并在棺内放入不少珍贵文物。在文物中,存有曹操的棺材、金银财宝以及乐器等。而这处陵墓,就是安阳高陵。
4. 关于安阳高陵与曹操墓的争议
然而,安阳高陵与曹操墓之间的关系仍有不少的争议。安阳高陵出土的文物多数是汉代的,而曹操死亡时,距离汉末不过数十年,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此外,安阳高陵的规模庞大,与曹操的生平事迹和墓室的制度并不符合,也让一些人对其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5. 最新考古发现
为了证实安阳高陵是否为曹操墓,历来有不少人尝试着进行探寻。直到2010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安阳高陵的一处巨大墓葬进行考古挖掘,才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据研究表明,这处大墓葬是一位名为曹婴的汉朝公主的墓葬,而非曹操的坟墓。
6. 结论
无论安阳高陵是否为曹操的墓葬,对于曹操这位历史名人的传奇故事和历史贡献,仍然值得我们去缅怀和探寻。而在考古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相信曹操的真实墓地也一定会被找到。
真正的曹操墓究竟有没有被发掘?
一千多年来,关于曹操墓的位置,有七十二疑冢之说,有许昌城外说,有漳河水底说,莫衷一是,谜团重重。2008年在河南省发现的曹操高陵,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谥号、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靠的信史。被认为是真正的曹操墓,有以下六大证据支撑:1、墓葬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的魏王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2、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3、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丰乡丰乐镇。这座大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魏武帝陵的具体丶位置就在这里。4、文献还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得到了印证:墓葬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一些玉器等装饰品也应是曹操日常佩戴之物。5、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曹丕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6、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经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谁知道曹操真的有墓葬吗?
河南安阳曹操墓是真的。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 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曹操少年机警,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迁济南相,奏免贪吏,禁断淫祀。征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家。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财起兵,与袁绍等共讨董卓。初平三年(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军,自此兵力大振,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谭等势力。建安十二年(207年),击破乌桓,统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