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姆鲁德古城

时间:2024-06-01 07:51:51编辑:流行君

亚述古城的亚述民族

亚述对外扩张中之所以取得一系列胜利,主要在于其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军事组织和先进的技术。如其使用的撞城车,车头上装有巨大金属撞角,车体设有保护层,车内配操纵人员。亚述的军事技术和传统,对后来的强国(包括波斯和罗马)有着深远的影响。古亚述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军事强国,但其军事在中东的影响是相当长远的、强烈的。 一是黩武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深深地烙在了中东人的意识之中。亚述及后来的中东广大地区都信仰宗教,当时的亚述把发动战争称是战神的旨意,视战神为最高神--亚述神。并把战争与宗教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视战争为最神圣的事业、最光荣的职责;而如果淡漠战事,无异于是对神的亵渎。这样,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披上了神的外衣,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二是凡具有流传性的艺术、文学作品都以反映战争为主要内容,并以此来影响后代。如历代国王都在宫墙、碑柱上记载自己统治时期的事迹,构成完整的年代记,其内容多是夸耀杀人略地的功绩。在王宫、寺庙等大型建筑内外都有浮雕装饰,这些浮雕大都描绘战争、俘虏、狩猎等景象。三是亚述的战争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深深地刺激了后来的国家(包括波斯和罗马等),其征服行为为后来者效仿。早期的亚述只有在底格里斯河上游亚述高原上一小块地盘,而后来通过扩张,版图几乎包括了当时的整个文明世界、叙利亚、腓尼基、以色列王国和埃及相继成为亚述军事威力的牺牲品,这不能不对后来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四是不断强化战争机器,成为后来许多国家谋求强大的基本国政。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组织与之相适应的军队是亚述夺取一系列战争胜利、获取霸权的主要原因。这对中东国家乃至世界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从亚述人采用的一种新的军事组织体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战争机器的具体情况。公元前700年左右,亚述国王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废弃了当时的民兵组织,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支常备正规军。当然,国家必须给士兵发放军饷,而这支军队又最容易靠对外扩张来得到维持。因此,这个国家的首要事务变成了从事战争。它依靠战利品和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个真正的军事体制来保持它的财源和兴旺繁荣。他们不遗余力地设法保持军队的高效能。依靠这支军队,提格拉·帕拉萨扩展了穷兵黩武的亚述先王已经建立的帝国疆界。有迹象表明,世界上最先充分认识铁的性能比铜优良的是亚述人。他们的军队全部配备了铁制兵器、战车和铠甲。由于他们不断地、系统地改良兵器,并严格训练土兵,使他们熟练地掌握兵器的使用方法,因此,亚述军队长期保持着军事技术上的优势。亚述军队的主力由大量的梭镖兵组成。他们行动缓慢而且相当笨重,但是,与当时别国的同类步兵相比,技术尚算较好,机动性也比较强。在亚述人的典型作战方案中,高潮阶段便是以不可抗拒之势向敌人发起突击。述军队的弓箭兵比敌人组织得更加严密,弓的威力更大,并能以极高的命中率发射铁头箭。他们的射击常常使敌人队伍乱作一团,从而,为战车和骑兵的密切协同,进行冲锋创造了条件。亚述军的主要进攻力量是马匹牵引的双轮战车队。它的任务是在敌人的步兵队伍中冲杀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跟当时别国军队一样,亚述人利用战车强大而凶猛的作战威力组成浩浩荡荡的战车队,与弓箭兵、梭镖兵和骑兵紧密配合进行作战。骑兵在亚述军队中所占比例最小,但技术训练最严,装备最好。那些贵族将士都是骑马奔赴战场的。到了战场上,一部分人下马徒步作战,也有的坐在战车上进行战斗,但是,许多人是骑在马上跟敌人厮杀的。骑兵比别的兵种纪律更严,技术更熟练,而且更加机动灵活。作战时唯有使用骑兵方能实施机动。亚述军队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地形条件下进行作战,这清楚地说明,它的组织编制是高明的。亚述军队的详细编制情况人们并不十分清楚。不过,它的野战部队有时可能接近五万人的兵力。一支如此庞大的军队要能够在沙漠和山地作战,必须有一支庞大的保障军需供给的辎重队,同时也要有一套效能极高的作战参谋机构和后勤供应系统,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战斗威力。恐怖战术是亚述军队取胜的另一重要手段。当时,多数国家的军队都以狠毒凶残而著称,亚述人采取的正是这种恐怖政策——这可能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心理战实例。他们在攻占一座城池之后,往往杷男女老少斩尽杀绝,或者把所有的人都监禁起来,他们以杀人不眨眼的残酷手段实施着恐怖政策,实践证明,这对亚述军队的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亚述古城的发掘概况

二十世纪初期,德国考古队来此发掘,发现其内城有圆墙围护,周长4公里。城东滨底格里斯河,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公元前1307-前1275年在位)曾在此建立大型码头。城北有底格里斯河河湾及悬岩为屏障,森纳谢里卜(公元前705-前681年在位)在此建立一系列有凸出扶壁的城墙和名为穆什拉鲁的凸出的港口要塞,后者是粗石砌成的半圆形塔楼,这种建筑式样被认为是森纳谢里卜所首创。最古老的宫殿为沙姆希亚达德一世(公元前1813-前1781年在位)所居,后来成为墓地。居民区多在城西北隅。此外,塔庙及其它遗址亦有出土。亚述城破时虽惨遭劫杀,但延至公元前140年帕提亚(安息)王国兴起时,尚有部分居民,再后始日趋荒芜,湮没无闻。

摩苏尔全城解放了是真的吗?

7月9日,伊拉克政府军在历经9个月战斗之后,正式宣布全面解放摩苏尔。这座自2014年6月起就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占据的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在3年后终获解放。夺回这座北部重镇,标志着IS在伊拉克“永远终结”;对于饱经战火摧残的摩苏尔民众来说,重建家园之路刚刚开始。7月9日,伊拉克政府军夺回了摩苏尔遭IS占据的最后地盘。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当天抵达摩苏尔,祝贺政府军成功战胜IS,在摩苏尔取得“历史性胜利”。摩苏尔解放之后,IS在伊拉克的盘踞点仍有摩苏尔以南和以西的乡村和沙漠地带。此外,在叙利亚,针对IS在叙大本营拉卡的战役仍在继续。收复战已宣告终结,但经历了多年的战火蹂躏,摩苏尔已满目疮痍。而自2014年以来,大量平民遭围困无法逃出,每天都有因交火波及而造成平民伤亡的事件发生。战火纷飞中,人们颠沛流离、失去家园、亲人和朋友。据统计,在摩苏尔城区西部的40多个居民区中,有6个完全被摧毁,22个部分被毁。摩苏尔收复战发动以来,已有96万平民流离失所,其中超过71万人来自摩苏尔西部城区。在被IS占据期间,摩苏尔市内及周边的大量文物古迹也遭受“灭顶之灾”。就在上个月,IS还炸毁了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努里清真寺以及历史悠久的宣礼塔。联合国公布的卫星图显示,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城将近500栋建筑被战火摧毁,另有5000多栋建筑遭破坏。“伊拉克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可以安全返回自己的家园。这样的欢乐是烈士们的牺牲换来的,是英雄们的鲜血换来的,愿欢呼声传遍伊拉克。” 伊拉克快速反应部队中校瓦尔达尼在摩苏尔解放时如是说。不过,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伊拉克人民的重建之路刚刚开始。

伊拉克世界文化遗产

伊拉克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共有两项,分别为亚述古城和哈特拉,都属于文化遗产。 1. 亚述古城 Ashur (Qal'at Sherqat) 批准时间: 2003 批准标准: C (iii) (iv) 2003年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理由: 标准(iii):亚述古城始建于公元前3,000多年,但是其最重要的历史阶段是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当时亚述古城是亚述帝国的第一都城。 亚述古城也是亚述帝国的宗教中心,是国王加冕和举行葬礼的地方; 标准(iv):已挖掘出的亚述古城的公共设施和民宅记述了亚述帝国从苏美尔时期到阿卡德时期的建筑繁荣史,遗迹中还包括帕提亚时代亚述古城短暂复兴时期的建筑。 亚述古城介绍; 亚述(Ashur)是伊拉克北部古城遗址,现名谢尔卡特堡。 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在摩苏尔之南150公里。 它为古亚述王国的第一个都城,也是古亚述人的主神阿舒尔的神宫所在。 由于这个原因,亚述古城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及居民数目上,比不上其它城市,但它仍然能长时间成为亚述帝国的都城,甚至连帝国的名称都用这个古城的名称为名.就算在880B.C帝国迁都后,仍然有极多居民住在这里。 至公元前614年,此城遭巴比伦人破灭。 此后沦为荒废。 亚述城的城市布局呈三角形,西面和北面有城墙。 城墙长约4公里,分内外两层,已确定8座城门。 内墙厚7米,城门饰有彩色琉璃砖;外墙外有宽约20米的护城河,其两端通底格里斯河,东面和北面有砖石砌的堤墙以防洪水。 城内建筑多位于北部。 二十世纪初期,德国考古队来此发掘,发现其内城有圆墙围护,周长4公里。 城东滨底格里斯河,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公元前1307-前1275年在位)曾在此建立大型码头。 城北有底格里斯河河湾及悬岩为屏障,森纳谢里卜(公元前705-前681年在位)在此建立一系列有凸出扶壁的城墙和名为穆什拉鲁的凸出的港口要塞,后者是粗石砌成的半圆形塔楼,这种建筑式样被认为是森纳谢里卜所首创。 最古老的宫殿为沙姆希亚达德一世(公元前1813-前1781年在位)所居,后来成为墓地。 居民区多在城西北隅。 此外,塔庙及其它遗址亦有出土。 亚述城破时虽惨遭劫杀,但延至公元前140年帕提亚(安息)王国兴起时,尚有部分居民,再后始日趋荒芜,湮没无闻。 亚述文化博采西亚各国(主要是巴比伦)之长,且具有自己的特点。 亚述时期有大量宏伟的宫殿、神庙和其它建筑。 建筑物饰有大量浮雕,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亚述巴尼拔所建尼尼微王家图书馆,藏有大量泥版文书,包括宗教神话、艺术作品、天文、医学等,是研究亚述历史的重要资料。 从亚述城出土的遗物有石雕、圆筒印章、各种石板及首饰、武器、金属碗等。 出土的记有亚述王名和最高官名的铭文表,载有亚述历法,是研究亚述王朝更替和判定年代的重要史料。 浮雕“垂死的牝狮”(公元前668~前627年),描写一头牝狮已身中数箭,是一种生命垂危之际的可悲形象。 它的后腿无力把后半截身子抬起,而强壮的前爪仍然极其有力,挣扎着想让全身都站起来。 它昂首怒吼,发出悲鸣,形象动人,给人以一种悲壮感。 在亚述的其它雕刻都显得十分僵硬的情况下,这一块浮雕的完美性就显得特别突出。 作为一种宫殿装饰性浮雕,它已超越了装饰本身的含义,成为古代亚述美术中最值得珍视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萨尔贡二世宫殿的守护神兽”(公元前742~前706年),在王宫两侧雕凿的神兽,亚述人称舍都,人首、狮身、牛蹄;头顶高冠,胸前挂着一绺经过编梳的长胡须,一对富有威慑力的大眼睛,身上还长着展开着的一对翅膀,显得气宇轩昂,令人敬畏。 这种形象的石雕簇立在宫门口,是一种王权不可侵犯的象征。 在萨尔恭二世宫门前的这两只镇门兽形象,一直影响到其它民族,古波斯和西亚地区也都十分盛行,它逐渐成为一种吉祥动物,并具有神秘的力量。 亚述古城在历史长河里,沉淀积累了极多宗教性的重要建筑和宫殿(公元前七世纪留下来的文件告诉我们,亚述古城应该有三十四所神庙、三所宫殿),到目前为止,考古发掘只掘了极少部份,所以,以后一定会有更多古代的光辉绽放出来。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 亚述古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底格里斯河的特殊地带上,位于雨水灌溉农业和人工灌溉农业的交界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 14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亚述古城是亚述帝国的第一个都城,是重要的国际文化和贸易交流的平台。 古城同时也是帝国的宗教都城,同阿舒尔神紧密相连。 亚述古城最后被巴比伦人攻占,但是在公元1世纪和2世纪帕提亚时代经历了短暂的复兴。 2.哈特拉 Hatra 批准时间: 1985 批准标准: C(II),(III),(IV),(VI) 198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哈特拉是帕提亚王国的一个大的军事重镇。 公元116年和198年它抵挡住了罗马人的多次进攻,这主要得利于它高大坚厚的城墙和城堡。 这座城市的遗址,特别是融汇了希腊罗马建筑风格及东方装饰特色的寺庙建筑展示了帕提亚文明的辉煌。 哈特拉是伊拉克北部古代帕提亚王国的古城,位于摩苏尔市西南50公里处。 公元前1世纪,安息人占据此地,使之成为其军事基地,后来逐渐发展扩大为城池,成为由当地 *** 人所建的 *** 王国的心脏。 公元2世纪,城市已经颇具规模,并成为帕提亚帝国的军事要塞。 综观城市整体,其形状是圆形,由石块堆砌而成,四面各有一个城楼,威武挺拔。 城内建造有许多座庙宇,它们建在一块长方形的圣地上,由7座大门组成的围墙围绕着圣地,现存的宏大寺宇仍然屹立挺拔于此,寺体呈凹形,中间是大门,两边是厢廊,房顶突出,多层线条,由巨大的石柱支撑,气势恢弘。 它们是希腊后期建筑与罗马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其装饰色彩又不乏东方的韵味,展现了帕提亚文明的辉煌。 城内的太阳庙,因其所陈设的珍贵祭祀用品而闻名遐迩。 庙门的正面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怪美杜莎的石雕头像,像的底部刻着创建城市的匠师的名字。 庙内供奉着“神鹰”,其雕塑之形象逼真,令每一位浏览参观的人都会赞不绝口。 长期以来,哈特拉城一直都是东西方商队的主要会聚地之一。 列王在此统治连绵不断,在这里,经常会发现他们的雕像,现在这些雕像都已经相继陈列在伊拉克博物馆中。 哈特拉城还曾经多次遭受到罗马人和波斯人的进攻,但是都因高大坚厚的城墙、城堡和城内居民的顽强抵抗,未能取得成功。 公元207年,被波斯萨珊王朝的国王沙普尔一世攻陷,其后不久,哈特拉城便沦为废墟。 如今,古城已被修葺一新,重现其昔日风采,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1985年,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上“新月沃地”指的是

您好,历史上“新月沃地”指的是:新月沃土或称肥沃月弯(Fertile Crescent),是指西亚、北非地区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包括黎凡特(Levant,又译作累范特)、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部分地区、叙利亚,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东南部、埃及东北部。【摘要】
历史上“新月沃地”指的是【提问】
您好,历史上“新月沃地”指的是:新月沃土或称肥沃月弯(Fertile Crescent),是指西亚、北非地区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包括黎凡特(Levant,又译作累范特)、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部分地区、叙利亚,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东南部、埃及东北部。【回答】
相关资料:老民族。两河流经的区域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新月沃地”。【回答】
有两种观点没【提问】
您好,有的【回答】
另一个是什么【提问】
您好,“新月沃地”又被称为“肥沃月弯”意思。【回答】


新月沃地是指的什么?

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这里就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这里曾先后居住过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希伯来人和腓尼基人等古老民族。两河流经的区域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新月沃地”。约公元前3500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有城墙的城市.乌尔城矗立在幼发拉底河东岸,周围砖墙环绕,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便于交通运输,加强防卫能力.河边停泊着许多商船,它们把货物从一个居民点运到另一个居民点.城内狭窄的街道互相交织,街面由晒干的砖块铺成.街道两旁是房屋,商店和公共设施,国王宽敞的宫殿也在这里.在城市中央的土台上,建有供奉月亮神的神庙.城市周围分布着一些村镇,大部分耕地属于神庙,农民必须把收获的一部分粮食献给神庙.苏美尔地区缺乏石头,金属和硬木,所有这些都得从外地引进.作为交换,苏美尔人出卖粮食,羊毛,以及他们生产的罐子和金属制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是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下游定居,并建立了很多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定都巴比伦城.古巴比伦的>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的正文一共有282条,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况.在古巴比伦社会中,除了奴隶主和奴隶,还有自由民.>对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苏美尔人发明了象形文字.他们把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骨棒当成笔,在潮湿的泥版上写字.刻在泥版上的文字,笔画像楔子,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这种文字曾在西亚广泛传播.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还编制了太阴历.


伊拉克面积和人口

伊拉克面积大约有43.7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432万左右。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国土面积约43.7万平方公里(包括924平方公里水域和伊拉克、沙特中立区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432万。伊拉克所在地历史悠久,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4700年就出现了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伊拉克的石油工业是其经济支柱,原油储量排名世界第四,仅次于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伊拉克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民族和宗教问题错综复杂。在这个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里,生活着约3258万(2014年4月)伊拉克人,其中阿拉伯族占78%(什叶派占60%,逊尼派占18%),库尔德族占18%,其余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等,巴格达人口约为575万,北部城市摩苏尔、埃尔比勒、苏莱 曼尼亚及南部城市巴士拉也是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城市。

伊拉克面积和人口是多少?


截至2020年,伊拉克面积为438300 km2,人口为4022 万。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国土面积约43.7万平方公里(包括924平方公里水域和伊拉克、沙特中立区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公里)。北接土耳其,东邻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2020年,伊拉克人口4022万。其中阿拉伯民族约占78%(什叶派约占60%,逊尼派约占18%),库尔德族约占15%,其余为土库曼族、亚美尼亚族等。历史沿革:1920年,伊拉克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1921年8月宣布独立,成立伊拉克王国。1958年,以卡塞姆为首的自由军官集团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费萨尔王朝,宣布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推翻卡塞姆,建立以该党为主的政权,由党外人士阿里夫任总统。1980年伊拉克因同伊朗边界纠纷发动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受到联合国制裁。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2011年12月20日,美国实现从伊拉克的完全撤军。2016年10月28日,伊拉克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从2017年至2019年。2017年12月9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宣布收复被恐怖极端组织占领的全部领土,取得反恐战争的重大胜利。2018年5月,伊拉克举行第四届国民议会选举。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伊拉克

伊拉克属于哪个洲的国家?


伊拉克属于亚洲的国家。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而与它接壤的国家众多,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叙利亚,伊朗和约旦各位于其东西两侧。伊拉克所属洲是亚洲。伊拉克王国,是英属美索不达米亚托管地结束之后,所诞生的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直到1958年被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所领导的血腥革命推翻,费萨尔二世及王室成员被杀害,是为7月14日革命。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夺权,宣告退出中部公约组织改和苏维埃联盟建立友好关系,建立伊拉克共和国,伊拉克王国就此灭亡。亚洲名称由来亚洲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伊拉克是哪个国家的?


伊拉克共和国伊拉克共和国,简称“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北接土耳其,东临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接沙特、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60公里。面积43.83万平方公里,人口4022万(2020年),境内由高原、山地、平原和沙漠构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阴冷潮湿。主要城市巴格达是伊拉克的首都,全国最大城市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重要的国际航空站。巴格达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中部,其古波斯语意为“神赐的地方”。4000多年前即为重镇。公元762年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都城。巴士拉有伊拉克最大海港,可同时停泊20多艘万吨以上海轮。有大炼油厂,郊区是椰枣主要产地。输出石油和椰枣。市南郊建有乌姆盖斯尔深水港,重要国际航空站。巴比伦世界著名占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名意为“神之门”。古巴比伦城规模宏伟壮美,出土有世界卜第一部法典《汉穆拉比法典》,现在已恢复了宁马克神庙、仿古巴比伦城等古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伊拉克

美索不达米亚在哪里

美索不达米亚在伊拉克境内。美索不达米亚在现今的伊拉克境内,又名两河平原。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该地区如今在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称作亚述,南部地区称作巴比伦。这片土地十分肥沃,适于农耕,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已形成一些小聚落形式的原始定居农业村落,人们烧砖造房,种植小麦,饲养家畜,制作陶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中下游地区,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及托罗斯山。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两河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始于公元前5000年的欧贝德时期。


美索不达米亚在哪个国家?

“美索不达米亚”,原为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该地区如今在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称作亚述,南部地区称作巴比伦。这片土地十分肥沃,适于农耕,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已形成一些小聚落形式的原始定居农业村落,人们烧砖造房,种植小麦,饲养家畜,制作陶器。

上一篇:汇商网平台

下一篇:灵希